學校完善制度改革發展計劃

時間:2022-12-28 08:59:00

導語:學校完善制度改革發展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完善制度改革發展計劃

一、工作目標

1、師資隊伍:培養市局級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1-2名,區級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2-3名。

2、教研活動:要求任課教師人人參與教研活動,參與各級課題的研究,參與面達80%以上,通過教研、課題的研究,為教師創設良好的學習、提高研究的環境,促進教學整體水平的提高。

3、教育教學:學生思品及格率達100%,優秀率達100%,體育達標率80%,其它各科及格率達95%,優秀率達50%以上。在完成以上指標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開展好第二課堂和各項競賽活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指導思想:

在全國上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深入貫徹學習“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下,抓好常規教學管理,尤其嚴把課堂教學關,優化課程教學,減輕學生負擔,改進教學方法,開展好教研活動,推進新一輪課堂改革,強化教師素質訓練,掌握和運用信息技術,并促進信息技術學科的整合。做好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研究教育規律,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具體工作內容

(一)完善制度

1、對教師備課要求。

2、對任課教師要求。

(二)制定計劃等基礎工作

1、教師人員配備:合理正確的分工,能激發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保證教學的正常進行。

2、制定各年級各學科教學計劃,有了計劃才能做到檢查及進行教學時有章可循,忙而不亂,不會陷入盲目性。

3、科學合理編排好課程表和作息時間表,保證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

4、填寫好各班級學生花名冊,做好學生的登記工作。

(三)抓常規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抓好教學常規的貫徹落實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

1、備課:備好課是講好課的前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如果教師的備課質量不高,就會造成課堂教學效率低下,釀成知識乏化,技能僵化,興趣淡化,思維劣化的惡果。長此以往,容易產生“課內損失課外補,”“厭教厭學”的惡性循環,為了防止和克服這些傾向的有效對策就是要求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樹立遠大課程觀,創造性的運用教材,研究學生的學習方式,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并經常進行教學反思,通過這樣切合實際的要求,真正提高了教師的備課質量。

2、上課:

①優化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边@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

要求教師充分運用“親其師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強化師愛作用,提出“三帶”進課堂——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激勵帶進課堂,把競爭帶進課堂。要求所有的任課教師在教學中,都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位學生,把尊重的話語送給每位學生,把和藹的微笑灑向全體學生。教師用熱愛與尊重學生的行為,去贏得學生對教師的喜愛與信任,創造出一種和諧、相互信任的教學氛圍。這種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產生最佳的學習心態,輕松愉快地參與學習。

要求教師把激勵與競爭帶進課堂,是成功激發學習學習的內容動因,教師在課堂中積極為學生創造表現自我的機會,并想方設法幫助各類學生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有這樣一句話:“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夠使學生產生好好學習的強烈愿望。蘇霍姆材斯基提醒我們:“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睂W生在課堂上的任何學習行為,諸如提出問題,發表見解,練習作業等,教師都要給予及時而積極的評價。堅持“激勵”——“你說的真好!”“你真聰明”、“不要緊張,慢慢說,老師知道你一定行!”“老師給大家3分鐘,比比看哪個小組最先把這個問題研究明白”。要求老師們用這些充滿摯愛、信任與期望的藝術語言,不斷地使學生樹立自尊、自信,激勵學生好學上進,最終會使師生共享成功的樂趣。

③在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做到“六允許”錯了允許重答;不完整允許補充;沒想好允許再想;不同意見普通話討論、爭議;不明確的問題允許發問;允許給教師提意見和建議。

④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做到“五為五突”: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育人為目標;突出重點難點,突出精講巧練,突出思維訓練,突出因材施教,突出教學效率。

3、評課

要求教師做到“五評五促”:講課教師自評,本教研給初評,學科大組互評,學生家長參評,學校領導點評。促學綱的自覺性,促鉆研教材的積極性,促了解學生的主動性,促改革教學的責任感。,促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緊迫感。

4、作業量及作業批改,為減輕學生負擔,要求任課教師按照教學目的精心設計作業,題型要靈活,重視學生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做到既要抓基礎題,又要抓能力題,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根據學科及學生年齡特點,布置作業量,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書面家庭作業控制在1小時以內,嚴禁用增加作業量的方式懲罰學生。批改時,寫好批改日期,學生有做錯現象,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及時更正,不準機械重復加重學生負擔。

(六)優化課程結構,突出特長培養

我校嚴格執行國家教育訓的課程安排計劃,開齊開全開滿大綱中規定的各學科課程,教師授課嚴格執行教學進度計劃,執行課程表不擠、占、挪用音、體、美課時,并根據學科特點,本學期我校繼續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興趣活動課,把每周四下午定為活動課時間,共開設14類20個活動班,要求學生活動面達98%以上,讓每位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自己選擇活動班,廣泛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特長,還給學生的自主空間,為學生營造寬松愉快的學習和成長環境。

(七)優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贊可夫說:“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就會變得高度有效?!?/p>

本學期要求任課教師從以下三方面努力優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1、要求語文教師堅持“一法為主,多法配合,優化組合”的原則,改革語文教學方法。在閱讀教學中,以學習語言文字為主要目的,以讀寫訓練為主要手段,運用“以讀為主線,螺旋深入”的閱讀教學方法——初讀課文,學習字詞,了解大意;細讀課文,弄懂句段,理清思路;精讀課文,品味詞句,深入理解,熟讀課文,落實訓練,重點反饋,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既能夯實學生字詞句篇的基礎,又訓練他們聽說讀寫的能力,同時也向學生滲透道德情操教育。

對于數學課,我們都聽過邱學華老師關于“嘗試教學法”的理論講座及示范課,要求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嘗試邱老的五步教學,有效地將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間的相互作用,教材的示范作用融為一體,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的和創造性思維品質。

2、堅持“硬軟并舉”的原則,廣泛運用電教手段。運用電教手段輔助教學是改進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的有效手段,要求任課教師在運用電教手段時要強調“恰當”二字,即用在新舊知識的連接點處,用在教材重點難點處,用在學生思維的困惑或轉折處。恰當地運用錄音機、投影儀等電教媒體教學,可以多角度地撥動學生的心強,多方面地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多渠道獲得信息,激發興趣,并保持良好的記憶,促進積極思考,同時也加大課堂教學的密度。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學能力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自學能力的重要方面,它使學生終身受益,所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培養學生的四種習慣;一是“不動筆不讀書”的習慣。是眼、口、心三到的習慣。三是自我提問的習慣。四是暢言敢議的習慣。

(八)開展教研活動,有效地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1、開展“以老帶新,師徒共進分層次培訓”的教研活動,提高教師的群體素質。

①師徒幫教活動,新老教師自愿拜師認徒,結成幫教對子(語文每年組一對,數學每組結一對)。制定提高目標,簽訂提高目標,簽訂師徒合同,有時間、有計劃、有步驟、有層次,有檢查、有評議、有總結,認真、扎實地開展傳、幫、帶活動。在活動中強調“二心”,即誠心、虛心,師傅誠心實意地教,徒弟虛心誠懇地學,達到師徒共同進步。

②群體教研活動,達到師徒共同進步

利用學生開學前的一周時間,對全體教師進行微機操作、多媒體的使用,制作課件等專門培訓,平時組織教師參加“一功五課”活動,“一功”指教學基礎功(普通話、三筆字、簡筆畫)?!拔逭n”是指開展的研究性的備課、說課、聽課、上課、評課活動?!耙还ξ逭n”能使教師取長補短,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能促進教學研究活動的開展和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形成群體教研模式。

③全員達標活動,開展“六一個”活動,即:一篇最佳教案、一個教改專題、一節優質課、一篇優秀論文、一項特長展示、一個最科學的教學模式的探討。

2、不斷探索研究新課程、新教法、通過聘請專家講學,指導授課方式,不斷提高教研水平,營造良好教研環境。

在深化教學改革,優化教學過程的教研工作中,如何構建新的教學模式是廣大教師們的普遍思考,針對這一實際,在本學期的教研工作中,結合我校參加研究實驗的國家課題的子課題《創新學習模式的研究》,要求實驗教師研究教材內容,研究學生心理,在倡導諸如探究性學習方式的過程中努力培養學生各種思維的發展,形成不同的創新學習模式。

上學期聘請了我市知名的教育專家劉貴和老師為我校低中年語文教師指導了教學,本學期我校繼續聘請他為我校指導中、高年語文教學。主要是研究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和探究學習。通過示范教學,廣泛開展集體備課評課和討論活動。圍繞“如何抓住契機,因勢利導”這一議題,讓教師們實實在在體會到問題的設計應如何操作,導課應如何合理進行。最后,通過示范帶動全體同一年級語文教師結合本班學生特點,結合討論中提出的建議,分別進行實踐教學。

3、本學期,要求教師們針對學科,針對學生,針對問題進行教研課題研究和總結。

并對上學期研究的問題進行總結交流,使教師們課堂中好的做法在校內進行普及和推廣。

(九)開展學生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古詩比賽

2、成語比賽

3、口算比賽

4、征文活動

5、寫字展覽

(十)做好教師培訓工作

1、為適應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需要,對教師進行培訓,使教師轉變觀念,改變教師教學行為等。

2、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培訓,做好信息技術與學科的融合。

3、做好教師的繼續教育培訓,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十一)為了更好地促進我校教學,本學期繼續開展“家長開放周活動”。

(十二)為了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本學期繼續開辦家長學校,并聘請大慶市家教協會理事,有豐富家庭教育經驗的田永霞老師擔任輔導教師

一年級:《入學是兒童身心發展的新起點》

9月3日下午3:00

《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則》

10月29日周三下午3:00

二年級:《兒童心理健康教育》

9月17日周三下午3:00

《如何轉變傳統的親子觀》

11月5日周三下午3:00

三年級:《中年級學習踏腰現象的家教對策》

9月24日周二下午3:00

四、五年級:《家庭教育基本原則》

四年10月14日周二下午3:00

五年10月15日周三下午3:00

各月活動計劃:

九月:

1、新學期工作安排。(制定計劃,編排三表)

2、新課改理論培訓及考核。

3、填寫花名冊,統計各班人數。

4、一年新生家長學校開課。

5、常規檢查。

十月:

1、教師示范,研討課。

2、學校課堂教學開放周。

3、抓好課題研究與實驗。

4、開展家長學?;顒?。

5、期中考試。

十一月:

1、針對期中考試,進行分析、總結。

2、課題研究與實驗。

3、開展家長學?;顒?。

4、針對示范、研討課,找出不足。

十二月:

1、教師教案設計。

2、第二課堂成果匯報。

3、音、體、美等學校檢測。

4、課題研究的階段小結。

一月份:

1、期末工作安排與總結。

2、期末學科檢測。

3、假期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