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學校工作計劃通用

時間:2022-12-28 03:16:00

導語:小學學校工作計劃通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學校工作計劃通用

一、堅持以人為本,在隊伍建設上求提高

練好內功,建好隊伍,是實施教育內涵提高戰略的基本立足點,也是推進素質教育,構建教育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我們要以人為本,狠抓關鍵,在兩支隊伍建設上求提高。

1、明確目標有的放矢,全面參與鼓勵冒尖。

我們的目標是:“十一五”期間,在培養骨干教師方面,力爭有一位教師進入市名教師之列,有一名教師進入區優秀教師行列;選拔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導師指導,重點培養,使他們盡早成為教育管理名家。通過開展“個人三年發展規劃”、“校本培訓”、“區骨干帶教”,讓教師大膽實踐,鼓勵冒尖,使有才華的教師脫穎而出,使他們及早成為教育教學的行家里手。

2、健全機制激勵成才,狠抓落實務求實效

(1)要建立激勵保障機制,為骨干教師培養創設良好的環境和氛圍。要積極探索,選派骨干、優秀教師參加市、區培訓,思想上多幫助、工作上多支持、生活上多關心,通過進修、指導自學、主體研究、教育研討等各種形式,提供學習提高的條件和展示才能的舞臺,使他們盡快脫穎而出,成為教育的行家。

(2)狠抓落實務求實效,加大對骨干教師、優秀教師培養的投入,保證教育科研、學習考察經費,鼓勵他們出成果出經驗,對取得重大教科研成果和被評為各級優秀、骨干教師的教研組實行重獎。

3、加強教研激活課堂

學校著力營造“和諧、自主、務實、創新”的教研氛圍,結合個人發展三年規劃,建立年級組檔案管理,進一步激發教師自主發展的動力,對于有潛力、有發展空間的教師,給予支持、鼓勵、引導,讓教師向專業化方向更好、更快發展。

(1)以英語教研組為引領,增強科研策略意識,促進教師自我發展,提升教師基本素養。

(2)積極參加區“建襄杯”初職教師基本功邀請賽。(英語、語文、數學學科)

(3)以教師個人“三年發展規劃”制訂為契機,加快促進教師全面發展。

(4)用科研的思想方法引領教研活動。各教研組要設立研究課題,使課題成為教研組活動討論的核心內容,使每一個教研組成為一個課題組,使教研組成為科研的主陣地,使課堂成為科研的實踐基地。

二、加強德育基礎建設

認真抓好德育制度、隊伍、基地建設,夯實德育工作基礎。

健全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會制和月工作考核制,舉行班主任工作講座和班主任工作小經驗、小論文競賽,積極開展班集體(溫馨教室)建設研究,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

加強跟蹤指導,每月要聽一些班主任的主題教育課,及時交流、總結,提高班主任的業務水平。通過交流、參觀、學習,不斷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使所有班主任都能做到用愛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樣去激勵、用人格去熏陶,將敬業奉獻落到實處。

開展班主任師徒結對幫教工作,加大檢查力度。師徒相互聽課活動不少于五節。

狠抓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抓好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管理是加強校風建設的重要抓手,繼續推行教師護導值日、紅領巾值日崗、德育檢查小組等制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班級的衛生、文明禮儀、紀律、兩操、班容班貌等情況進行考核,每周公布評比情況,每周進行小結。加強新學期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要求的檢查考核力度。通過指導、考核,確保常規工作持之以恒、抓細抓實。使全校形成班班爭先、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5)充分發揮少先隊的教育功能,辦好紅領巾廣播、畫廊、黑板報、校園網絡、圖書室信息園地等宣傳陣地,提高德育工作實效。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扎實開展“紅領巾十大小家務”建設,做到有計劃、有活動、有資料、有成效。

(6)繼續開展“承諾信用卡”活動,調動學生積極向上的主觀能動性,培養競爭意識,加強實踐操作,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

(7)注重學生成長環境建設。逐步形成學校一校一品《皮影》建設總體框架。將學校的皮影自編操、舞蹈、小品、課本劇等加以完善、并有一定的知名度。

(8)在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同時,要重視和加強體育衛生工作。認真貫徹體衛工作精神,積極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加強體育課外活動,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和運動水平。學校田徑隊要刻苦訓練,力爭在2008年取得良好成績向奧運獻禮。并以市級調研課題為契機,扎實開展“體育教育與身體素質的關系”的課題研究。藝術教育要從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入手,加強素質能力培養,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藝術教育質量。在保持長笛特色的基礎上,力爭在市區小學生各類比賽取得優異成績。

三、以點帶面抓好校本培訓,全面提高隊伍整體素質。

學校校長、中層干部、各學科老師等諸要素共同構成教育主體。在提倡諒解與寬容、促進公平與公正的和諧氛圍中,增強競爭實力,獲得效益的整體提升。

(1)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提高干部隊伍的親和力,讓我們的干部用自己的實力、活力、魅力去影響師生,形成共識的價值觀、群體意識、行為規范等。

(2)加強工作作風建設,充分發揮學校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一要加強思想作風建設,增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能力。二要加強工作作風建設,增強深入調查研究,狠抓工作落實的意識。三要加強廉政建設,增強廉政勤政、廉潔從教的意識。要充分發揮黨支部、工會、團支部的作用,加強學校干部廉政建設和民主作風建設,實行校務公開。四要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樹立典型教育引導,繼續抓好師德建設系列活動,舉辦第二次師德論壇。加強師德管理,認真落實師德管理規章,加強師德考核、獎懲工作。

(3)加強學習提高認識,更新觀念轉換角色。

建立較為完整的培訓學習制度,如論壇與沙龍制度、專家會診制度、優質課展示制度、學習能力診斷制度。提倡四個結合即:理論學習與實踐反思相結合,組織學習與自我學習相結合,整體滲透與專題強化相結合,全員參與與凸現骨干相結合。

(4)注重學習培訓,實施競賽達標。抓好現代教育技術、英語口語、教育教學理論業務的校本培訓工作。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落實指導培養青年的考核制度,關心青年教師的工作、學習、生活,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師徒結對,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要求每位教師做到每學期讀一本教育著作,并結合實際運用寫一篇有質量的文章,每學期上一堂好課、交一篇優秀教案、主評一堂研究課、寫一篇學科論文、制作一件多媒體課件、寫二十篇教后感、寫五篇教學心得筆記;每位教導分管一門學科、聯系一個年級、每學期上好一堂研究課、寫一篇學校管理論文、爭取有一篇論文在區、市級及以上獲獎或發表。本學期將舉行青年教師教學比武,同時選送優秀選手參加“建襄杯”教學比武,舉行教學展示活動和樹立教學新理念研討活動,以促進中層、教師的基本功訓練,全面提高兩支隊伍整體素質。

四、強化學校管理,在機制建設上求創新

健全管理機制、創新用人機制,是實施學校發展戰略、提升學校辦學品位的保證。深化學校內部管理改革。

(1)健全管理網絡,探索年級分層管理模式

健全管理網絡,理清管理關系,實行校長領導下的教導處、年級組分層管理體制,探索年級分層管理模式,教導處具體負責教師的業務指導及檢查考核工作,年級組長負責本年級的教育教學活動及日常管理工作。擴大年級組的管理權限,做到分工明確、職責分明、責權利益掛鉤,最大限度地調動年級組教育管理的積極性,提高年級組的教育管理功能。

(2)實行定期視導,創新教育評價機制

要進一步完善全方位多層次的素質教育評價體系、提高素質教育評價的權威性、實效性。本學期將實行年級視導制,每個月視導一個年級,本學期是一、二、四年級,視導內容有年級管理、班級管理、教育教學情況等,創新教育評價機制,使教育評價在素質教育中更好地發揮激勵和導向作用。繼續做好建立教師業務檔案工作,讓教師、學生、家長均成為評價者,參與學校的教育評價,創設多元化評價體系。

(3)推進競爭機制,創新人事管理制度

我們將全面推進以“校長負責制、教師聘任制、考核獎懲制”為主要內容的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健全競爭激勵機制,建立“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加速優秀教師、骨干教師隊伍建設。實行學校中層干部學期目標考核制。期初每位中層干部制定學期工作目標,期末向全體教師述職,由全體教師民主評議。

五、聯系社區家庭,發揮整合優勢。

(1)重視家校的密切聯系。加強對教師家訪工作的組織管理,把家訪工作納入對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做好向家長開放半日活動,使家長能比較深入地了解學校、了解子女在校的學習情況,促進家長與家長間、家長與教師間的情感交流,進一步聽取家長對學校、班級管理和教育教學的意見。

(2)營造良好的社會教育環境。學校將積極、主動地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社會育人環境。充分發揮社區學校、校外輔導員、學校家長委員會、德育基地的作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大力開展學雷鋒互助、環保等活動,形成齊抓共管、共同培育一代新人的局面。

六、各部門工作

1、工會:

繼續以創建和諧校園為抓手,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凝聚力工程建設,關注教師的專業發展。充分發揮工會組織作用,繼續創設學習平臺,推薦好書、開展讀書交流會、征文比賽并設立讀書獎。

2.團支部:

努力使團支部成為教育教學工作的主力軍,鼓勵團員青年教師成為造就課堂的能手,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摸打滾爬”在課堂中不斷磨練。激發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主動性,積極參加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繼續實踐探索“大手牽小手”愛心工程。

3.總務:

努力提高后勤工作的質量。增強全方位服務意識,做好學校財產管理工作,加強校園環境建設,創建和諧、優美的環境。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做好學校安全和維護工作,努力爭創市安全文明校園。

4.信息:

發揮校園廣播系統的教育功能。確保校園教育網的正常運作,提高校園教育網的教育和管理功能。加強軟件的開發和學校網頁建設,建立學校教育資源庫,充實完善學校網站,加強信息交流,拓展家校教育時空。充實完善學校網站,實現學校、家庭、教育聯動;堅持硬件軟件建設并重,加強現代教育技術管理,重視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特別是在發揮校園網絡作用,拓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空間方面有新進展。

5.科技:

進一步落實教育局有關工作精神,切實提升科技教育的內涵,積極開展各項活動,加大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力度。

6.圖書館:

密配合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及時提供信息,為全校師生提供良好的服務。積極開展各類讀書活動,使圖書館真正成為學生探究知識、放飛理想的場所。

7..檔案:

加強各部門的資料積累、歸檔。充分發揮檔案作用,積極配合學校各項工作用好檔案。認真完成檔案整理迎接區檢查。

8.衛生:

繼續認真做好各項常規衛生保健工作。落實晨檢,確保學生安全。加強對學生營養午餐和飲水監管力度。注意學生用眼衛生,降低學生近視眼的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