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繼續教育工作設想
時間:2022-09-06 11:29:00
導語:2011繼續教育工作設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
教師為本。21世紀的教育應該是開放的創新的教育,教育大計。中小學教師必須樹立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必須掌握必要的現代教育技術;必須能夠積極參與教育科研,教育教學中勇于創新…否則將無法適應21世紀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因此,學校繼續教育工作要以十七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全國及省市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和省市縣有關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意見,切實加強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他教育教學觀念、專業知識、理論水平、教育教學方法、科研能力、管理能力。
二、主要工作
并于期末舉行有關以上內容的閉卷考試;組織教師觀看《師表風范—全國優秀教師師德報告會專輯》職業道德啟思錄》和省教育廳組織的優秀教師師德報告團報告錄像。全體教職工中開展愛事業、愛學校、愛學生師德系列教育活動。要進一步規范教職工學習制度,1繼續開展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廣大教職工要認真學習《中小學職業道德修養》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中小學教師禮儀規范》教師七要七不準”學校制定的教師師德修養十六條”實驗中學教師十不準”等。保證學習時間,寫好學習心得。學習中要聯系學校和個人實際,認真總結教育教學的經驗教訓,明確努力方向,達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明確新形勢下教育教學創新工作的新任務和學校的新要求,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努力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杜絕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訓斥學生、不經學校允許擅自收費、隨便接受學生家長宴請的現象。增強為學生服務、為家長服務、為社會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開展師德建設標兵評選活動。
2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學歷提高培訓。
6年內必須取得本科學歷”教師繼續教育目標。要繼續支持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學歷提高培訓,遵照學校制定的40歲以下的任課教師在3年內必須取得專科學歷。爭取到年,校專任教師的學歷達標率將達到100%具備本科學歷者占到專任教師的70%以上。
要按上級要求,3今年。繼續組織好骨干教師培訓,學校要為參訓教師提供經費保障,支持教師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骨干教師培訓,不斷提高學校教師的整體素質。
年,4進一步加強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設備、雙控閉路電視設備操作培訓和計算機課件制作培訓。爭取所有任課教師能夠自制課件,并能夠較熟練地運用現有設備輔助教學。
提高教學藝術,5繼續搞好校本培訓。一要狠抓基本技能訓練。包括:解與分析學生的技能、班級日常管理技能、組織班級教育的技能、對學生進行評定的技能、普通話口語表達技能、書寫規范漢字和板書的技能、教學設計的技能、電化教學技能,對學生進行科學考核的技能等等。并采取以下措施,加強技能訓練:①、組織教師參加教學基本功競賽或才藝展示,規范教學基本功標準;②、指導教師總結教育教學的典型案例;③、開展說課活動和公開課、評優課、展示課、課題研討課、示范課的評課活動。二要進一步加強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設備、雙控閉路電視設備操作培訓和計算機課件制作培訓。三要認真抓好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專任教師中本科學歷者比例,積極組織教師參加省市及全國骨干教師的培訓工作。四要制定”名師”和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多給他提供鍛煉學習的機會,以”名師”培養帶動”名?!苯ㄔO;加強對青年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導,落實好”拜師帶徒”活動,使青年教師盡快成長起來。對新調入和新分配教師進行必要的入校教育,以使他盡快融入實驗中學這個大家庭,盡快跟上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步伐。
請進來”方法,6學校還將繼續采取“走出去。繼續支持干部、教師外出參觀學習,開闊眼界,或邀請名家名師來校指導,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優化課程結構、調整課程門類、更新課程內容、改革課程管理體制和考試評價制度等方面,7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要組織老師認真學習新的課程標準,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優質教育,適應未來發展,培養身心兩健、學創俱能、知能雙全、五育并舉的合格人才。
三、工作措施
狠抓落實。為進一步搞好教師繼續教育工作,1加強組織領導。學校繼續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要加強對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落實。
努力做好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提出,2提高認識。要“開展以培訓全體教師為目標、骨干教師為重點的繼續教育,使中小學教師的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因此要引導教師充分認識繼續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積極參與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充分調動廣大教師參與繼續教育的積極性;對違反規定,3完善激勵和制約機制。把教師繼續教育與教師考核和崗位聘任結合起來。無正當理由不參加繼續教育培訓的教師,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或在崗位聘任時給予低聘或緩聘。
研究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4成立“縣實驗中學新課程改革委員會”認真組織新課程實施。保證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
積極營造勤于學習、善于思考、勇于創新的濃厚氛圍。成立“青年教師理論學習研究會”學校堅持每周例會學習制度,5開展創建“學習型校園”活動。經常組織教師論壇、集體備課、課題研討、論文評比、才藝展示、教學比武等活動,以促進教師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 上一篇:區街道愛國衛生安排參考
- 下一篇:課堂自主學習策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