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工作計劃
時間:2022-02-21 08:40:00
導語:新農村建設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8年,*鎮新農村建設要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精神和中央、省、市、區新農村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20字方針,發揮人和組織八個方面的作用,按照突出重點抓增收,立足實際抓整治,加大投入抓建設,關注民生辦實事,完善制度抓管理的工作思路,在2007年新農村建設取得成效的基礎上,扎實推進2008年新農村建設,力爭完成農業總產值13193.82萬元,增長6%以上;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12.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5%以上,力爭凈增500元以上。
一、突出重點抓增收
1.做強做優支柱產業。柑桔是我鎮的支柱產業,是農民收入的主要增長點,要抓住南方受凍害外省柑桔產量受影響的機遇,加大對果園綜合改造力度,認真組織開展“三改四比”競賽活動,打造我鎮柑桔品牌,提高柑桔的產量和質量,完成中低產果園改造2300畝,引進種植名、特、優水果500畝,建立“三改四比”競賽活動示范片4片300畝。
2.做大做活優勢產業。要充分發揮農產品流通協會作用和利用區內外農業龍頭企業的優勢,組織實施漁溪村現代煙草農業試點村,完成煙葉種植面積1100畝。落實毛豆訂單3500畝,檳榔芋訂單300畝,大球蓋菇訂單200畝。繼續開展錢糧豐收競賽活動,繼續推廣“豆—稻—菜,煙—稻—菜,菌—稻—菜,菜—稻—菜等種植”模式,提高耕地利用率和單位土地效益。
3.做精做細林竹業。發揮山地資源豐富優勢,進一步深化林權制度改革,加強林權證動態管理,規范森林資源流轉,加大力度改造低產竹林,提高林分質量,培育毛竹豐產示范基地2000畝。建立速生豐產林示范基地1000畝,提高林分質量,做到把山當田耕,把竹當菜管。
4.做活做好非農產業。充分利用我鎮園區開發、小城鎮建設、旅游景點的提升改造以及本鎮能人外出經商辦企業的優勢,大力實施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發揮鎮勞動保障所作用,組織農村富余勞動力參加勞動力轉移招聘會,用工信息協調鎮屬企業吸納本鎮農村富余勞動力,鼓勵外出經商經營小吃業等,2008年計劃新增轉移勞動力200人以上。
二、立足實際抓整治
1.圍繞創文明村鎮活動,以“創星評戶”、“美德在農家”、“五好家庭”、“文化中心戶”、“家園清潔活動”等活動為載體,大力實施“三清六改”活動,繼續建立“三清六改”示范點,示范戶,推進村、六有建設試點村全面鋪開,其它村建立1—2個示范點,10—20戶的示范戶,以點帶面,推動“三清六改”有較大的進展。
2.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加快清潔式公廁建設及垃圾無害化處理。在臺溪、碧溪、大源、棕南、陳墩新建、修繕清潔式公廁5座。各村都要建立垃圾無害化處理場所,建立和完善鎮、村環境衛生長效保潔機制,大力推廣生態農業,力爭完成沼氣池40口。結合市區第二水源的啟動,扎實抓好碧溪河流域的治理及碧溪河第二期清水工程的實施。
3.改善交通基礎設施。抓好鄉村道路維護工作,保障公路暢通安全。實施通自然村道路硬化建設,今年完成大源斑竹二期、臺溪雙江、中山坂、棕南前坑、南岐合計約3公里道路硬化建設。
三、加大投入抓建設
1.圍繞鎮本點原有850畝概念性規劃的基礎上,抓好碧玉小區經濟適用房項目建設,力爭完成6幢342戶,3.5萬平方米,按照創省級優美鄉鎮的要求,完善和改造集鎮的街道給排水系統,改造人行道和部分沿街樓房,建成五級客運站,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建設碧溪河*段防洪堤的護欄及綠化工程。
2.依托區委、區政府辦實事項目,完善各村的新村建設規劃,力爭大源斑竹、陳墩天坑、棕南前坑、砂蕉布頭、臺溪忠山坂新村建設有較大的突破。
3.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抓好漁溪、砂蕉省級土地整理和煙田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道路拓寬掃尾工作,加快西坑山水庫除險加固的進度,積極爭取棕南、長溪市級土地整理項目,確保年內實施。認真組織申報2008年度煙田基礎設施和部分水毀工程的修復,計劃修復整治河堤1400米,改善灌溉面積300畝。
四、立足民生辦實事
1.扎實推進農村合作醫療建設。按照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小病不出鄉村,大病醫療補助”的目標,將*衛生院建成惠民醫院,及時宣傳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障機制,鼓勵村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做好農村居民健康檔案。采取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宣傳出臺的各項惠民政策,保障農民的基本醫療,引導農民增強自我保健意識,保證農村居民的基本健康權益。
2.認真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應保盡保,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3.進一步完善*慈善超市建設,充分發動社會各界力量開展愛心活動,援助困難群眾,及時為困難群眾提供生活急需品。
4.開展“城鄉結對,村企掛鉤,共促共榮”活動。從資金、物資、信息、就業、助學等方面助推新農村建設不斷深入開展。
5.加強農村網絡信息建設,做好長溪、棕南、臺溪村寬帶進村入戶工作,加強農產品信息流通,服務村民,致富群眾。
6.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在節日廣泛開展各項健康向上和文化娛樂活動,進一步開展農村文化中心戶建設,營造群眾學知識、學技術氛圍,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五、完善制度抓管理
1.深入開展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在村民中形成知榮辱、講正氣、樹新風、促和諧的文明風尚。搞好科技、文化、衛生、法律等下鄉進村入戶活動,有針對性加強宣傳和服務,提高村民綜合素質。
2.以創建“平安鎮”、“平安村”、“平安家庭”、“美德在農家”活動為載體,加強和諧村鎮建設。
3.抓好計生宣傳管理工作。抓好雙查及外出務工計生對象管理,嚴格控制計劃外生育,年計劃生育政策符合率達95%以上;農村當年長效節育率達95%以上,綜合節育率達87%以上;流動人口辦證和審證率達95%以上;出生人口性別比控制在106以內;統計準確率達95%以上;社會撫養費征收面達100%,征收率達70%以上;干部、群眾對計劃生育基礎知識知曉和對計生工作滿意率分別達到90%和95%以上。
4.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民主議事、村務決策聽證、“一事一議”、公開招投標等民主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六步工作法。在繼續抓好村務公開規范化建設基礎上,加強村級班子的監督。以便民利民為落腳點,進一步規范“村務報”入戶公開村務做法,全面推行村集體會計委托。
5.扎實開展基層基礎建設年活動。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把黨支部建設好,鞏固基層政權建設,建立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要把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各級對農村優惠扶持措施落到實處,切實提高村級組織貫徹落實上級的工作部署實力,通過區掛村領導、部門,特別是鎮掛點工作隊的深入扎實工作,督促、引導、指導村兩委一班人團結協作、主動作為。
6.進一步深化發揮八個方面作用。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尊重群眾、發動群眾,讓群眾充分享有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發揮其主體作用,調動村級各類組織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營造干部有激情、群眾有熱情,干部干得清白,群眾弄得明白的氛圍,促進農村和諧穩定,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