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政府工作總結和工作思路
時間:2022-11-14 08:31:00
導語:鎮政府工作總結和工作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9年,我鎮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三先”目標,以“人民為先、事業為大、發展為重”的三為原則為推動力,突出發展第一要務和富民第一責任,以“突出項目建設、發展高效農業、加快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為突破點和切入口,加快富民強鎮步伐。1——11月份,我鎮gdp可達20.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9.5%;工業總產值實現了34.2億元,預計全年可實現利稅3.46億元,目前已實現3.17億元;固定資產到目前實際完成投資20億元,工業用電量達6.7億度;截至到11月底,財政總收入完成230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3.3%,一般預算收入1308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9.8%。
1——11月份工作總結
一、強化招商引資和工業項目建設,著力實現工業經濟新突破
今年以來,我鎮始終堅持一手抓招商引資,一手抓在建項目建設,1——11月份全鎮新上和技改工業項目19家,其中新建13家,擴建技改6家,項目計劃總投資1077億元,實際完成投資額11.2億元。
預計可實現工業現價總產值32億元,目前已完成29.29億元,預計全年實現銷售收入28.8億元,目前已實現銷售收入26.4億元,實現利稅總額3.17萬元。
茅村鎮作為近城靠廠的城郊鄉鎮,工業是茅村經濟的的“頂梁柱”,目前,茅村鎮工業項目建設的壓力很大,在宏觀環境吃緊、土地競爭吃緊的情況下,我們發揮自身優勢,克服各種困難,千方百計抓好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一年來,茅村鎮一方面努力為企業解決在資金、材料、用地等方面的困難,使企業有一個安定的生產環境,發揮企業自身能力,采取融資、拆借、短期信貸周轉等措施,保證有充足的生產流動資金;另一方面加大更新改造的力度,淘汰落后、能耗大的設備,從企業內部更新挖潛,降低成本,今年1——11月份全鎮列統工業3家更新改造的水泥企業總投資1.05億元,收到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其余企業有2家即將動工更新改造,總投資達4000萬元,計劃年底改造結束。同時,還注重集中優質生產要素向骨干企業傾斜,選擇有優勢的“朝陽”產業重點培育,迅速壯大規模,重點依托徐州凱那斯機電科技有限公司,重點培育為徐工集團配套的外協生產廠,充分發揮“龍頭”帶動和經濟“支撐”作用,逐步淘汰產出低、污染重、高強度、高能耗的落后企業,使我鎮工業結構有一個根本的轉變。
二、突出農業結構調整,加快提升農業新發展
作為城郊型鄉鎮,茅村鎮充分發揮特色養殖產業發達和特色農產品豐富的優勢,加快發展高效規模農業。目前,我鎮已形成了一批高效農業典型,部分農產品已形成自有品牌,洞山村的“漢宮”牌優質大米、留武村的“徐香蜜”葡萄等聞名遐邇,效益明顯。我們著力在提升產品檔次、爭創品牌上下功夫,逐步形成高效的種植業、發達的養殖業和先進的加工業一體化發展的格局。2009年1——11月份,全鎮的農業產值達到7948萬元,較好的完成了上級布置的各項工作任務。其中,蔬菜面積進一步擴大,比去年增加了500畝,大豆、玉米等鮮食作物面積進一步擴大。今年林業完成成片造林1300畝,完成計劃任務的100%,其中經濟林500畝,一般造林800畝;更新完善農田林網600畝,四旁植樹1.15萬棵,完成計劃任務的100%。同時,按照完成了新農村綠化工程。奶牛存欄增加到347頭,山綿羊存欄2800只,生豬存欄5400頭,家禽飼養量100余萬羽。水利建設投資60余萬元,疏俊大中小溝12.3公里,土方量達30.2余萬方;完成4個村的河塘整治任務,疏浚河道15條,整治汪塘8座,完成土方12.6萬方。
三、加快鎮村建設步伐,在建設新農村方面有新突破
今年以來,我們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堅持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循序漸進,重點突破,逐步提升,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全面推進教育培訓,農民健康,農村道路通達,環境整治,文化建設,加快新農村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在新農村投入方面,1——11月份,全鎮累計投入資金670萬元,用于道路鋪設、硬化、綠化及基礎設施建設。在加快培訓農民方面,把農民技能,技術培訓作為重點“富民工程”來抓,廣泛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農民培訓。短期培訓與長期培訓相結合,崗前培訓與崗中培訓相結合,1——11月份全鎮新轉移勞動力14572人,其中輸出7727人,當年新增轉移人數827人,完成實用技術培訓576余人,使受訓人員掌握1—2項農業實用技術或就業技能。二是抓好農民健康。積極改善群眾吃水問題,進行網管改造,使農民吃水衛生,潔凈的飲用水,投入100余萬元進行農村改廁工程,上半年完成改廁2350戶。三是抓好鎮村道路工程,一是實施“村村通”,鎮村主干道建設工程,按照道路規劃要求,實現了13個行政村村村通目標。二是實施組組通道路建設工程。在“村村通”的基礎上以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量力而行,循序漸進,重點突破,重點改造村莊道路環境,新修水泥路面3萬余平方米,極大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四是文化建設工程,投入資金13萬元用于鎮文化站擴建,新建一個600平方米,綜合休閑活動中心,每村都建設一個標準籃球場和乒乓球室,今年已全部投入使用,有條件的茅村村、檀山村、大莊村分別建設農民休閑健身中心十個,極大的豐富農民的文化生活。
四、加強各項社會事業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1——11月份,茅村鎮結合“三清三創”工作,加快小城鎮建設,搞好鎮區環境整治,配套設施完善工程。全鎮13個行政村實現有線電視“村村通”,廣電站1——11月份以來,鋪設光纜線路20公里,鋪設電纜56公里,投入資金26萬余元,安裝用戶1200余戶。大力做好計劃生育、環境保護等工作,努力為經濟的發展營造一個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我鎮1——11月份計劃內出生人425,出生率為7.14%0,計劃生育率91.4%,預計全年出生率為10.2%0,計劃生育率為92.1%。同時,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鎮、村兩級深入開展了爭創“五星級村支書”、非公企業“三家”等活動,大學生村干部和遠程教育工作務實創新,富有成效,使廣大黨員干部強筑思想堡壘,進一步提高整體素質,進一步增強基層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全鎮建立私營企業支部23家,建立遠程教育培訓點14個,其中普通型11個,加強型3個。建立以來,共培訓農村黨員及群眾兩千余人次,較圓滿的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1——11月份,我們加強了紀檢監察信訪舉報工作,堅持領導接待來訪制度,每天都安排兩套班子的一位領導接訪,所有信訪案件必查必果,今年以來,共收到黨內來信來訪16件,全部得到了及時妥善處理,立案6起,已結案3起,處理黨員干部4人,有力促進了村級黨風廉政建設,查處破壞軟環境案件2起,優化了茅村鎮投資軟環境。省市聯席辦交辦的信訪的案件全部奧運期間全部辦結,并被縣委、縣政府表彰為奧運期間社會穩定先進單位一等獎。在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方面,茅村鎮在全縣率先便民服務中心,并多次承接市、縣現場會,努力開展三級便民服務網絡建設。投資26萬元建立中心基本警務室,投資20余萬元配套相關軟硬件設施,使茅村鎮通過徐州市一級技防鎮、徐州市一級政法綜治服務中心驗收。過去的幾個月,我鎮先后組織開展了春季安全生產大檢查、非煤礦山、煙花爆竹、建筑工地施工、危險化學品、人員密集場所、渡口安全、道路安全、水泥建材、機械加工、安全百日督查、食品藥品等十三項安全專項整治,共查出各類安全生產隱患278處,其中現場整改256處,限期整改22處,消除了諸多的安全隱患,真正做到了整前有方案,整中有檢查,整后有總結,整完有結案。
2010年工作任務
2010年,我鎮經濟和社會發展總的思路是: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發展、穩定兩條主線,打好區位、資源、產業牌,加大工業項目、農業產業化和新農村建設力度,確保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2010年,全鎮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力爭gdp和財政收入增長20%,一般財政收入增長3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和工業投資分別增長18%和2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要實現這個奮斗目標,我們必須突出重點,真抓實干,凝心聚力,共謀發展。主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以推動老工業基地為載體,服務與投入并舉,力促工業經濟大發展
面對新形勢、新挑戰,要引導廣大干群解放思想,找準定位,充分調動全鎮黨員干部的創業積極性,努力實現全民創業。緊緊抓住省委、省政府加快振興徐州老工業基地重大機遇,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真抓實干,在招大引強、大項目建設、產業優化升級、壯大產業龍頭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作為近城靠廠的城郊鄉鎮,工業是茅村經濟的的“頂梁柱”,目前,茅村鎮工業項目建設的壓力很大,在宏觀環境吃緊、土地競爭吃緊的情況下,尤需我們發揮自身優勢,克服各種困難,千方百計抓好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
一要把握政策,有效對接。電力和建材產業是徐州老工業基地的主打產業,茅村鎮素有“蘇北電力、建材第一鎮”之稱,境內有豐富的地下資源,其中石灰石、堿石、白云石、貢巖、耐火土等礦產資源貯量大,為全鎮工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材料。境內有徐州發電有限公司、華鑫發電有限公司、中聯巨龍水泥有限公司等部屬、省屬企業28家。茅村鎮豐富的地下水資源、礦產資源為大企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在支持部、省、市屬企業做大做優的同時,積極發揮優勢,發展壯大自已的拳頭產業產品,現在全鎮共有長龍、金霸王等6家水泥制造企業。在此基礎上,我們要主動工作,及時跟進,最大限度地爭取上級支持。
二要精心謀劃,科學定位。我鎮將充分抓住振興徐州老工業基地的機遇,結合我鎮的實際,精心謀劃,科學定位發展方向,我們的具體思路一是繼續穩定建材業,全鎮6家水泥產量由目前的300萬噸,擴大到500萬噸,增加固定資產投資1.1億元,品種由普通硅酸鹽水泥更新,確保建材重鎮的地位;二是緊緊圍繞當地資源做文章,對現有項目進行一次認真的梳理,在原來產業的基礎上再謀劃一批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對財政貢獻大的大項目、好項目。在傳統水泥建材發展態勢良好的基礎上,我鎮致力于向新型墻材產業發展,投資1億多元新上4家新型輕質墻體材料公司,不斷推動墻改事業發展的積極作用,進一步滿足了建筑對材料不斷提高的需求。把優勢產業提檔升級,做大做強,努力實現增強鎮域經濟實力和富民惠民的雙嬴目標。
三是內外并舉,全力招商。按照“內外并舉、突出外資,大中小并舉、突破大項目,一二三產并舉、突出二產”的工作方針,著力在招大引強上下功夫。一要突出優勢招商。充分利用茅村鎮區位和資源優勢,向客商展示茅村鎮發展前景,提高對客商吸引力。二要突出駐點招商與敲門招商相結合,充分利用縣招商局的平臺到蘇南、浙江、福建、東莞等發達地區駐點招商,敲門招商。三要突出自主招商、委托招商和招商相結合,提高招商效益,降低招商成本。四要以企招商。充分利用建材能源等項目落戶我鎮的有利時期,沿著企業的上下游產品,拉長產業鏈,主動與大企業對接,實現以企招商。要從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轉變,不符合產業政策未達到達標排放的污染性企業不予引進。在抓好招商引資的同時,著力打造最佳的投資環境,要在全社會形成“人人代表茅村形象,人人都是投資環境”的良好氛圍。要全力打造:產業環境、政務環境,法制環境,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
二、以新農村建設為重點,增收與富民并重,實現農村經濟大跨越
一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繼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高效農業規?;?,實施高效設施農業規劃,重點圍繞種植業、林果業、家禽業等特色主導產業,積極引導各類生產要素聚集,大力推進高效農業規?;a基地建設,形成效益突出的的經濟板塊。繼續堅持鎮里抓亮點、村里抓典型。種植業,圍繞沿路、沿湖、沿山發展高效農業。
沿路,就是重點抓好104國道兩側龍莊300畝蔬菜大棚建設,把原建的大棚要提高標準,唐茅線留武徐香蜜葡萄園擴大到100畝。
沿湖,就是重點抓好微山湖梁山650畝以上蔬菜大棚建設,主要在技術指導、市場銷售上要全力搞好服務。
沿山,圍繞留武沾化冬棗,梅莊、蔡丘山、崗頭等山坡地段發展干鮮果,使全鎮干鮮果面積達到500畝。
同時,依靠黃淮河開發資金還要重點抓好洞山、大莊、留武優質蔬菜基地建設和趙莊百畝食用菌基地建設。
確保年內新增高效設施農業面積5000畝;養殖業,要充分發揮茅村養殖業發達的優勢,積極嫁接一批畜禽加工項目,年內規模養殖比重提高15個百分點以上,新增家畜1500頭,家禽20萬羽,在此基礎上,整合各類農業資金集中投入,強力推進農業示范園、示范基地建設。扶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新增縣級以上“四有”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家,并引導其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重點抓好農村專業合作社、股份集約土地經營、引導服務好群眾關心的致富途徑問題。
二是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圍繞“民富、村美、風正”新農村建設這一主題,以大莊為重點,同時啟動洞山村新農村示范點工程,在鞏固茅村、小張家、檀山等示范村的基礎上,再選定幾個基礎較好的行政村進行扶持,要以農村“五改”為重點,繼續深入開展“三清三創”、“兩清一建”活動,重點推進鎮區改造、農村道路、改水改廁和新型農民公寓等建設,加大改水、改廁、改路、改廚和改圈力度,逐步達到群眾出行方便、排水順暢、圈廁衛生、能源清潔的要求。加強村莊建設的規劃和管理力度,逐步推行新居民點建設。同時,我們仍要千方百計籌措資金,不斷加大鎮區建設,從改造人民路、硬化農村道路、清淤路邊溝、改造地下管線和路燈,逐步配套公共廁所等設施入手,下大力氣治理臟亂差,爭取早日把鎮區建設成為基礎設施配套、社會管理有序、環境整潔優美、生活舒適健康的新型小城鎮,為茅村人民提供安居樂業的社區環境。
三是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在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的同時,加快發展農村非農產業,促進農民創業致富。茅村近城靠廠,有著優越的勞務輸出優勢,要通過教育培訓等途徑,提高農民務工技能,擴大對外輸出,不斷提高有組織勞務輸出的整合程度,引導和幫助農民外出務工。2010年,計劃全年新增勞動轉移600人,培訓農村勞動力500人,培訓農村貧困勞動力150人,轉移就業率不低于90%,新增城鎮教業300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30人,再就業培訓150人,進一步健全就業服務體系,促進就業增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三、堅持從改善民計民生出發,進一步提高群眾生活水平
堅持以人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黨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著力點,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一要進一步加大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征繳力度,進一步健全失業、工傷、生育等保險制度;二要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大力實施農民健康工程,完成各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今年新增參保1500人,努力實現參保率達到98%以上,緩解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三要落實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化增長機制,新增農村低保600人,完善城鄉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大力發展以撫老、助殘、救孤、濟困為重點的社會福利,全鎮新增城鎮居民醫療保險90人,新增城鎮工傷保險75人;四要加大對自主創業的扶持力度,鼓勵農村能人離土創業、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大中專畢業生自主創業,使更多的勞動者成為創業人,以創業帶動就業。
四、親民、安民、富民,統籌協調發展,進一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繼續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大對黨員干部的培訓力度,提高政治素質和為民服務本領。建立村和部門績效考核制度,加大對干部黨員的監督管理力度,深化廉潔創建工作,激發干群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建好村、鎮便民服務中心,擴大政府公共服務,切實維護群眾的根本利益,為茅村鎮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優先發展教育,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繼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農村師資隊伍建設,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鼓勵和規范社會力量辦學。
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年內獲批市級以上高新技術產品3個、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3個,受理專利30件。
繁榮文化體育事業,完善社區體育活動中心和農民書屋建設,擴大有線電視覆蓋率,新增有線電視用戶1400戶,維修茅村漢畫像石墓,打響漢文化品牌,提高茅村知名度。切實加強對文化市場的管理,嚴格按有關規定管理網吧、游戲室等公共場所,嚴厲打擊不健康的娛樂行為,維護文化市場的正常秩序,促進文化市場的健康發展。
加大計劃生育工作的力度,強化計劃生育依法管理和優質服務,穩定低生育水平,計劃生育率達到90%,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問題。
實行嚴格的安全生產監管制度,繼續推進生產安全、交通安全、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隱患和薄弱環境,嚴防重特大事故發生。健全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加強應急保障體系建設,及時有效應對和處理各類突發公共事件。
深入推進新一輪“平安茅村”建設,完善“大調解”機制和“大防控”體系,提高矛盾糾紛調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構建治安防控網絡,依法嚴厲打擊各類嚴重刑事犯罪活動。大力推進綜合治理工作,加快“法治茅村”建設步伐,突出抓好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制宣傳教育三個關鍵環節。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黨員干部素質,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狠抓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樹立良好形象,糾正不正之風,堅決查處違法違紀行為,建好便民服務中心,為茅村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組織保障。健全和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暢通群眾合理訴求表達渠道,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現實問題,最大限度地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信訪工作要做到:來訪接待要熱情,調解辦理要迅速,結果反饋要及時。
2010年,我們將乘“十七大”的東風,緊緊依靠和帶領全鎮人民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同心同德,埋頭苦干,進一步明晰下步工作思路和發展重點,增強推進跨越發展新的信心,把心思放在干事業上,把精力放在求發展上,為實現茅村發展新跨越,創造茅村發展新輝煌而努力奮斗!
- 上一篇:黨委書記基層建設述職報告
- 下一篇:鄉黨員冬訓動員大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