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政府做好生態縣建設工作計劃
時間:2022-12-14 09:06:00
導語:鎮政府做好生態縣建設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羅江生態縣建設2010年工作實施方案》羅委辦發[2010]1號文件要求,鎮政府結合本鎮實際及各項建設指標分解任務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況
鎮地處羅江縣城東郊,屬淺丘地勢。距縣城4公里,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交通便利,有國道108線、縣道羅吳公路及新建的成際鐵路穿鎮而過。全鎮幅員面積23.8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093畝,人均耕地1.3畝,非耕地:19634.14畝。其中:水域用地4145.1畝,有林山地1760.6畝,道路占地575畝。綠化覆蓋面積558.4公頃。全鎮轄6個行政村,64個社,總戶數4164戶,人口12519人。
本鎮屬工貿型城鎮,鎮域現有工業企業50余家,規模企業12家,企業總收入達5.5億元。人均純收入達到5940元。村組硬化道路32.8公里,村實現三通一(電話、光纖、路通)64個社,有線電視、電話入戶率達90%,農戶住戶改造(磚木結構)達98%,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100%。
二、指導思想
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羅江縣“中國幸福家”建設總體規劃》為總綱,堅持環境保護基本國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推進文明生態縣建設,構建和諧社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以搞好整治臟、亂、差、綠化村莊,美化家園及農業水利基本建設為突破口,以農民生活城市化為目標,建設成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鎮風文明、村容整潔、風景優美的社會主義城鎮。
三、工作目標
繼續完成生態文明村、及生態家園創建目標任務。使本鎮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本鎮牢固樹立,全面完成本鎮各項目創建指標。以產業強鎮、科技興鎮、生態建村、依法治鎮為抓手,以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的,立足實際,大膽創新,真抓實干,促進文明生態縣建設。
四、工作重點
(一)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及各項社會事業,構建和諧村組
1、大力開展科技培訓,針對本鎮的產業經濟特色,每年開展大規模科技培訓3次,培訓農民5000人次,加強農村經濟信息網絡建設,通過召開信息會,產業化墾談會的形式,及時為廣大農戶,企業提供農產品市場,科技興村。
2、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積極推進思想道德教育和科技文化教育,利用3次的科技培訓大會,對評造出的文明社、產業帶頭人、形象好企業等進行表彰,提高全鎮整體素質。
3、抓好文化設施建設,新建綜合文化活動室1座,組織全鎮老年群眾經常開展文化活動。
4、建立紅白理事會,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引導農民破除封建迷信,移民易俗,自覺養成科學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5、做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計劃生育達到100%。
6、創建平安村組,民事調解組織健全,做到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鎮。民事調解率100%,杜絕刑事案件發生。
(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
1、促進農村家庭衛生條件改造,認真發動群眾積極參加改水、改廁活動,爭取上級補助資金,通過紅層找水等工程,改變全鎮飲水條件。使全村100%群眾能飲水衛生,生活污水處理率達8O%以上,加快農村衛生廁所改建和沼氣池的修建利用,適宜農戶沼氣池普及率達85%以上,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5%以上,畜、禽糞便處理率90%,秸桿綜合利用率達75%以上,在居民集中區新建垃圾池10口,使生活垃圾定點存放,清運率80%以上,殘膜回收率100%。
2、加強農業生產環保意識,優化農村環境,全面完成溝渠道路和后院道路的綠化工作,實行誰種植、誰管護的原則,同時建設環保宣傳欄,徹底改變農村環境狀態,使農村環境狀況滿意率1O0%,加強農藥、化肥的安全使用,做到環保、衛生、無公害,農藥、化肥使用合格率100%。
3、加強本鎮工業企業的新舊污染物治理。有老污染源的企業,要促使其完成污染治理及技術改良工作,嚴格杜絕新引進有污染的企業到本鎮落戶。
4積極加強農村義務教育普及,做到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O0%。
五、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為促使生態文明縣建設工作順利進行,為此鎮黨委政府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為陳俊、王小武,副組長為各分管副職領導,成員為相關單位及部門工作人員,把生態建設工作作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的戰略重點位置,明確目標,精心安排,周密部署,長抓不懈,保證領導到位,責任到人,投放到位,全面推進生態縣建設。公務員之家
2、根據生態縣建設方案要求,結合本鎮實際情況和上級的政策扶持,以群眾為立體,協調農、林、牧、水、交通、文化、衛生等部門,深入實地科學決策,制定符合實際的年度工作計劃,抓實、抓好、抓落實。
3、形成全社會參與的強大合力,積極動員各方面力量廣泛參與,努力爭取各行業關心支持,各組黨員積極配合,全力以赴,快速推進生態縣建設。
4、廣泛宣傳,充分利用廣播、會議廣泛宣傳生態縣建設的目的意義,做到家喻戶曉,深入人心,讓廣大群眾積極投入生態縣建設中去,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 上一篇:團區委創先爭優先進交流材料
- 下一篇:堅持十七大科學觀助推學校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