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政辦老年服務中心發展意見
時間:2022-06-16 03:20:00
導語:區政辦老年服務中心發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街道辦事處,奎文經濟開發區、泰華城商務園區管委會,區政府有關部門:
為加快推進我區社會福利社會化進程,促進老年社會福利事業的發展,全面提升養老服務社會化工作水平,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老年福利服務業的意見》以及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每個鎮建成1處多功能老年福利服務中心”的要求,結合我區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滿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在全區構建以居家養老為基礎,以社區服務為依托,以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養老福利服務體系。
二、目標要求
年,我區各街道至少建成1處集機構養老、日間照料、居家養老服務、醫療康復、休閑娛樂、精神慰藉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老年福利服務中心。街道老年福利服務中心可以新建,也可采取改擴建或租賃的方式。建設規模要綜合考慮人口因素,有條件的街道要集中建設一處,條件不具備的也可以分設多處。轄區人口5萬人以內的街道,老年福利服務中心建筑面積原則上不低于1600平方米,其中養老床位數不少于50張;轄區人口5萬人以上的街道,老年福利服務中心建筑面積原則上不低于2000平方米,其中養老服務床位不少于80張。
三、基本標準
(一)名稱規范。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則,依托現有老年養老服務機構、醫院或社區服務場所,建立有一定規模的街道老年福利服務中心,統一懸掛“××街道老年福利服務中心”牌匾。
(二)服務場所配備齊全。通過整合現有服務設施,室內設置老年活動室、圖書閱覽室、老年日間照料室和老年學校等服務場所;室外有老年活動場所、健身路徑等。室內功能室必須有牌子、有制度,且電視、書報、文體器材齊全;老年學校要有教學計劃、教學內容,運轉要規范。
(三)工作制度健全。街道老年福利服務中心要有工作職責、服務內容、服務方式和服務流程等內容。通過制定服務標準、服務流程和監督評估辦法,規范服務行為,做到有章可循,實現依規服務。有關制度及服務內容、工作流程等盡可能上墻或印制成便民手冊,方便轄區老年人知曉。
(四)工作隊伍完善。工作隊伍主要包括:①專兼職助老服務隊伍。人員可由街道工作人員和助老服務員組成。②志愿者服務隊伍。各街道成立10人以上助老志愿者(義工)服務隊伍(包括青年志愿者服務隊伍、低齡老年人志愿者服務隊伍等)。③專業服務隊伍。各街道成立5人以上專兼職助老服務隊伍,由轄區中具備家政服務、水電安裝、家電維修、醫療護理等專業特長的人員組成。
(五)工作人員職責明確。制定街道老年福利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專(兼)職助老人員的工作職責。工作職責主要包括服務理念、職業道德規范、工作內容或服務項目、業務技能標準、相關待遇、監督約束規定和相應的獎懲措施等。通過明確各個崗位的職責定位和責任,實現規范服務,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四、服務對象、服務內容及運作方式
(一)服務對象
以供養城市孤老為主,同時為轄區內空巢老年人和其他有養老服務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服務。
(二)服務內容
1、全托服務
(1)為入院老年人、殘疾人及時辦理入院手續,提供生活起居、醫療康復、休閑娛樂、健身等全方位服務。
(2)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殘疾人,分級提供生活護理、醫療護理等服務。
(3)提供臨終關懷服務,并協助聯系處理善后事宜。
2、日間照料服務
為轄區老年人提供一個日間活動場所,滿足老年人在生活照料、醫療保健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3、居家養老服務
借助“12343民生萬事通”服務平臺,廣泛開展以生活照料為基本內容的居家養老服務,具體分為生活照料、醫療保健、法律維權、文化教育、體育健身等六大類專項服務。
(1)生活照料類:為老年人提供托老、購物、配餐、送餐、家政服務等一般照料和陪護等特殊照料服務。
(2)醫療保健類:為老年人提供疾病防治、康復護理、心理衛生、臨終關懷、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檔案、開設家庭病床等服務。
(3)法律維權類: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司法維權及維護老年人贍養、財產、婚姻等合法權利等服務。
(4)文化教育類:為老年人提供老年電大、老年學校、知識講座、學習培訓、書法繪畫、圖書閱覽等服務。
(5)體育健身類:為老年人提供活動場所、體育健身設施、健身團隊等服務。
(6)志愿服務類:為老年人提供鄰里互助、談心交流、精神慰藉等服務。
(三)運作方式
1、無償服務(政府購買服務):各街道老年福利服務中心接收的城市“三無”對象、孤兒、流浪乞討人員等特殊群體,由區財政按規定支付或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承擔其費用。
2、低償服務:生活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的獨居、空巢老年人和經濟比較困難的老年人,可根據其服務內容收取一定的服務費。
3、有償服務:有經濟能力、需要專門上門服務的老年人自己購買服務。
4、義工服務:組織轄區內的低齡老人志愿者,到老年福利服務中心做義工活動,記錄服務時間,統一入檔。若干年后,當義工本人需要服務時,由街道福利服務中心為其提供養老服務。
5、動員社會力量為老年人購買服務:針對特殊困難老年人的需要,實行企業或社會個人為其認購服務。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建設街道老年福利服務中心,開展養老服務,是推進我區社會福利社會化事業發展的有效方法,是推動我區社區建設再上新水平的重要措施。各街道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將街道老年福利服務中心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作為一件大事抓緊抓好,為我區開展養老服務做出積極貢獻。
(二)精心組織,抓好落實。區民政局抽調得力工作人員,組成專門班子,加強工作的指導、協調、督促和檢查。各街道要結合實際,科學謀劃,精心組織,切實抓好街道老年福利服務中心建設。
(三)典型推進,政策扶持。為推動養老服務工作的扎實開展,將在全區開展養老服務社會化示范街道、示范社區、示范單位創建活動,對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進行表彰。區里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率先打造完成、受到上級業務部門表彰的街道福利服務中心、社區日間照料服務中心進行資金扶持。
- 上一篇:區政辦社區信息化建設意見
- 下一篇:區政府樓宇經濟發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