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全面深化改革年度工作總結

時間:2022-12-24 09:40:13

導語:鄉全面深化改革年度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全面深化改革年度工作總結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鄉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決策部署,緊緊圍繞《中共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2020年工作要點》文件精神,認真結合我鄉實際,突出制度建設這條主線,完善工作機制、抓住重點領域、強化工作措施、瞄準關鍵環節,認真謀劃,履職盡責,扎實推進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確保各項改革向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靠攏。現將有關匯報總結如下:現將年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不斷完善制度治黨。一是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持續用力“學做改促”,建立健全《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長效機制的實施方案》,修訂完善《鄉管理制度匯編》,創新開展“領導干部進講堂、微黨課進基層、紅色教育進支部”的“三進”活動,探索“網格化、訂單式、責任制”聯系群眾工作機制,激發廣大黨員干部創新進取、拼搏實干的激情。二是突出“四抓兩整治”。持續推進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力爭至12月底完成率達100%;突出打造俄達村、鐵索村2個黨支部建設標準化示范點;嚴格落實“”、“固定黨日”等制度,健全完善“1+x”活動機制;修改完善《六壩鎮村干部管理辦法》,結合農村“三變”改革,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穩步增長;扎實推進1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提升;各黨組織全面詳實摸排涉黑涉惡,黨員簽訂承諾書230余份。三是突出人才隊伍建設。圍繞立啟、鐵索田園綜合體,加強與省長江造林局、州力邱河林業局的合作,推行“黨員培養成人才、人才向黨組織靠攏”的“雙培養”模式,實施培訓2場次,培訓人員70人。

(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促進鄉域經濟穩定發展。按照“一年見成效、兩年求突破、三年大變樣”的發展思路,以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三變”改革為動力,總結俄達村、鐵索村2個成功試點經驗,通過改變集體資源為入股資產、盤活集體資產入股經營主體、變財政支農項目資金為村集體股金、土地(林地)股份合作、農戶住房使用權股份合作、農戶自身勞動力入股合作、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等多種方式,全面推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三變”改革工作,力爭 2020年底全鄉85%的村全面完成改革任務,到2021年全鄉11個行政村全面完成改革任務。

(三)深化民主法治領域改革,穩步推進平安建設。一是持續推進農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優先選擇17名后備村干部作為“法律明白人”培養對象,統籌協調矛盾調處、維護穩定等工作。二是積極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格局。由鄉綜治中心牽頭抓總,建立“一體化運作、一站式接待、一攬子化解”于一體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實現信訪群眾“一站式”服務。目前,共排查矛盾糾紛13件,化解12件,化解率達92.3%。三是加強農村義務巡邏體系建設。建立了以鄉村群防群治隊伍為主的義務巡防隊伍11支。同時,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形成了全覆蓋、全天候巡防合力,有效遏制和減少各類案件發生。四是進一步深化網格化精細服務管理工作。按照“一格多員”“十戶一長”的標準,廣泛組織動員基層干部群眾參與社會治理,全鄉共劃分全科網格43個,配備網格長43名,專(兼)職網格員135名,切實構建起了“不敢違規、不想違規、不愿違規”的行業平安建設長效機制。

(四)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增強文化軟實力。一是以鐵索、立啟田園綜合體為契機,重點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弘揚時代新風,推進文明實踐。二是打造紅色教育基地。依托鐵索村兵王故鄉,拓展建設紅色教育展覽場館,建成全省唯一的集培訓、宣傳、觀光等多功能紅色文化宣傳教育培訓陣地。三是培育紅色基因傳承隊伍。以解放戰爭、剿匪戰爭、十八軍進藏的精神為主線,在全鄉范圍內收集故事7篇和培養解說員3名,打造以鄉村干部和農村優秀黨員為主體的紅色文化宣講小分隊5支,講好黨的故事、紅軍的故事的故事。四是開展紅色實踐活動。借助“五四”“七一”等重大節日活動和“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黨員開展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等主體實踐活動6場次,激發了黨員愛國情懷,增強了建設美好家園責任感。

(五)深化社會事業領域改革,著力提升群眾幸福指數。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推進鄉村便民服務平臺建設,全面實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模式,規范政務服務運行機制,科學合理設置黨政綜合服務、衛生計生、醫療保險、養老保險、民政殘聯等9個辦事窗口,張貼辦事流程圖,印發便民小卡片,方便群眾辦事。各村便民服務代辦點設立養老保險、民政、合作醫療等代辦事項,實現群眾辦事就近辦理。

(六)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提升司法公信力。一是強化公共安全管理。突出抓好隱患排查、風險化解,加強對學校、市場、衛生院、民宿等公共場所的防爆、防火、防坍塌安全監控和檢查,避免出現“真空”和“盲區”,堅決杜絕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二是強化社會治安重點整治。堅持將社會治安重點整治作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有力補充,緊盯征地拆遷、娛樂場所、高利借貸等重點行業領域,加大線索問題察訪力度。目前,共開展摸排5場次,排查亂點亂象2處,整治2處。三是強化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建立集“教育矯正、監督管理、幫困扶助、心理矯治”等職能于一體的特殊人群服務管理機制,著力為特殊人群提供就業指導、管理矯治等各項服務。針對社區矯正對象、刑滿釋放人員和“三留守”人員。

(七)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全面改善人居環境質量。一是縱深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持續開展農村廁所、垃圾、風貌“三大革命”,扎實推進“六改”“四清”“四禁燒”行動,建立環境衛生整治長效機制,實施環境衛生網格化管理,全面構建“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垃圾處理體系,組建由公益性崗位等人員組成的專職保潔員隊伍,制訂《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考評獎懲暫行辦法》和考評細則,倒逼村干部自覺參與整治,形成全面動員、全民參與、全員動手的強大合力,提高環境衛生綜合治理的實效。二是嚴格落實河長制,加強對鄉域河流環境綜合治理,加大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力度,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遞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是強化廢舊農膜回收利用與尾菜處理利用、農村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三大行動”,不斷強化農村污染治理,進一步改善土壤環境質量。

(八)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一是鎮黨委書記認真落實“四個親自”要求,對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問題親自督辦,聽取鄉紀委案件辦理等專項工作匯報,并提出指導性意見。二是制定下發了《鄉2020年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計劃》和《2020年鄉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要點》,與鄉屬機關站所和村黨支部簽訂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書,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上下合力共同抓,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三是圍繞村務事項決策、“三資”管理、項目建設、民政救助、便民服務等事項,對村組干部承擔的工作事項進行逐項梳理、歸納、審核,確定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小微權力,研究制定了符合本鄉實際的小微權力清單。

二、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鄉在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市委、市政府的期望和要求相比,還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鐵索、立啟田園綜合體部分重點項目進展緩慢,新品種新技術大面積推廣還需要一定時間補足短板。二是黨支部建設標準化有待提升。雖然全鄉11個行政村黨支部建設標準化都已完成,但是受村情、資金等因素影響,部分行政村黨支部建設標準化成色不足,有待進一步提升。三是部分群眾對全面深化改革認識不足,思想不解放,缺乏創業創新的激情和活力。

三、下步工作打算

鄉將切實貫徹落實改革要點,提高改革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一是深入貫徹學習黨的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突出深化改革工作,貫徹依法治國,強化依法行政,加強制度建設,細化服務,促進全鄉各項事業持續向好發展。二是全力實施黨支部建設標準化示范點創建工程,加快推進鐵索、俄達2個村標準化示范點建設;持續推進村級陣地提升工程,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完善功能設施配套;嚴格按照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提升要求,認真開展木弄村黨支部整頓提升工作;持續優化隊伍建設,按計劃完成剩余9個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三是強化堡壘作用,助力產業提質增效。圍繞“黨建引領促產業,產業發展聚民心”目標,大力推廣“企業+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以鐵索、立啟、塔下、具弄種養殖基地為主體,采取“公司+合作社+勞動力”合作模式,鼓勵引導群眾以勞動力等要素參與生產,讓農民成為產業鏈的受益者,持續增加農戶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