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組織工作總結

時間:2022-02-28 10:03:00

導語:鄉鎮組織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組織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我鄉基層組織建設工作認真貫徹市縣組織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市縣委《關于認真做好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前期籌備工作的安排意見》,將實施“雙培雙帶”,推行支部+協會,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三項內容貫穿于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始終,把握工作大局,創新工作思路,狠抓基層組織建設各項任務目標的落實,使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突出重點,多措并舉,切實加強村級班子建設。

我們緊緊圍繞“抓班子、帶隊伍、強素質、創一流”的工作思路,落實“兩個優化”(即優化班子結構、優化干部隊伍結構),強化“兩項創新”(即創新工作思路、創新干部考核方式),在精減村組干部,規范議事程序,堅持分類指導的同時,我們以增強服務意識,塑造高效務實型干部形象為重點,強化干部培訓教育,創新干部考核方式,對轉變工作作風,塑造干部服務形象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一是抓培訓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圍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籌備活動及“兩個條例”教育活動的開展,在精心組織科干、村干部按時參加縣上組織的培訓活動的同時,我們以鄉舉辦培訓班2期,250人次,堅持每周1次的干部政治理論學習,加強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各級干部為農服務的素質。二是抓責任管理,創新考核機制。落實領導干部包企掛項目標管理責任制,鄉干部工作考核制,與各村簽訂經濟工作責任狀,推行末尾淘汰制。加大各級干部抓工作,促落實的力度。三是抓為農服務,促進作風轉變。我們把為群眾服務作為轉變干部作風的切入點來抓,在鄉村干部中廣泛開展“稅費改革后,干部如何更好地適應新形勢做好工作”的大討論活動,在廣大鄉村干部中形成共識,突出表現在“三個轉變”,即由經驗型干部向知識型干部轉變,由守舊型干部向創新型干部轉變,由行政命令型干部向為農服務型干部轉變。通過各項措施的落實,在群眾中樹立起了干部高效務實的良好作風。

二、創新載體,創新形式,全力實施“雙培雙帶”工程。

“雙培雙帶”工程實施以來,我們緊緊圍繞“兩大作用”(即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兩大目標”(培養黨員致富帶頭人和培養致富能人入黨),“兩項重點”(提高政治素質和致富能力)的充分發揮和落實,力促黨員樹立新形象,帶頭創大業,保持先進性。

第一,注重“三個強化”,推動“雙培”工程。一是強化黨員培訓,提升黨員素質。今年以來,我們以籌備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緊緊圍繞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以提高黨員政治素質和致富能力為重點,以支部開展黨員培訓工程,90%以上的黨員都參加了培訓,有效提高了黨員的黨性、政策水平和致富能力。二是強化黨員管理,保證黨員質量。各支部按照黨員信譽卡簽定要求,不留空白,均進行了簽定,并采取定期考核與平時考核相結合等措施,給黨員劃檔定格,嚴格考核兌現。發展黨員方面,在堅持標準、嚴格程序基礎上,今年我們把培養的重點放在致富能人中的先進分子這一群體,全鄉共培養入黨積極分子84名,僅致富能人達到80名,占到95%,今年新發展的29名黨員中,全部為致富能人。三是強化經營投入,創辦示范項目。今年全鄉共確定“雙培雙帶”工程示范項目56個,投入扶持資金達21萬元。其中:由鄉村組干部領辦、自辦、幫辦、協辦項目達51個,鄉上先后為原鄉自聘干部、共產黨員龔興勤興辦的脫水蔬菜加工項目,西紅村何棟生、李長鋒等人擴建棉花加工項目,協調貸款10余萬元。協調解決水電線路等具體問題5件。有效解決了項目建設中遇到的難題。同時,協調金融部門為共產黨員金興春、王崇江、趙青昌等人創辦的西域騰達種羊投資公司貸款30萬元,購進新品種羊350只,全部分戶投放農戶飼養,解決了農戶養羊無資金的難題,為發展養殖業,促進共同致富開辟了新途徑。

第二,依托“四大載體”,落實“雙帶”目標。圍繞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全鄉共建成“黨群共富產業區”46個,黨群聯營體8個,黨員創業工程21項,劃分黨員責任區20個,參加黨員561名,占黨員總數的96%。全鄉共建起“草畜產業黨群共富產業區”16個,新建圈舍近7000間,70%的農戶推廣了暖棚養殖,養殖量占到了總飼養量的75%。種植優質牧草近萬畝。

西紅村第三黨小組今年把暖棚養殖作為黨群共富產業區的主要內容,在12名黨員的帶動下,整組農戶新建圈舍30座,近100間,養殖量達到1200只,引進新品種肉羊200多只,僅養羊一項,農戶戶純收入可達到5000元,共產黨員、勞動模范張玉興等人帶頭創辦的銀雪棉業黨群聯營體,著眼于挖掘棉花產業潛力,今年投資150萬元,對企業進行了技擴改,使日清除量提高了一倍,大大提高了企業生產效率,多年來,在該聯營體財務主辦和車間主任重要崗位上培養的兩名經營型管理人才,去年聯合投資100余萬元,新建粕絨廠,張玉興以實物形式提供流動資金2000萬元,并給予信息、銷售等方面的支持,使棉籽加工和脫絨形成利益共同體,剝絨后的棉籽,加工的油料純度將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使該聯營體經營規模和效益提高了近3倍,企業年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400多人。今年以來,我們把張家墩支渠5公里渠道襯砌,作為黨員創業工程攻堅項目,全鄉黨員帶頭,帶動群眾僅用1個月時間就完成了襯砌任務。金紅二組,金馬一組市級小康住宅示范點是今年鄉黨委確定的黨員創業工程項目,在黨員帶頭創業下,克服資金困難,抓進度,保質量。目前,17戶小康住宅工程即將竣工。

第三、立足先進性教育,認真做好各項籌備工作。為切實做好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各項籌備工作,鄉黨委本著認員先進性教育形勢,摸員隊伍狀況,理清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思路的原則,集中組織人力,集中時間精力,重點開展了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摸員隊伍現狀。我們采取座談討論,調查了解等方式,先后召開老干部、老黨員座談會,鄉村干部座談會兩次,下發調查表1000多份,對全鄉黨員隊伍現狀,黨員作用發揮情況,黨組織陣地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掌握,特別是對全鄉的47名流動黨員狀況進行了全面清理,了解去向,并與當地黨組織取得聯系,強化流動黨員管理。二是營造黨員先進性教育的良好氛圍。在進行七一慶祝活動的同時,全鄉共書寫標準較高的黨建宣傳標語30余條,確定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好,政治黨悟高,致富能力強的67戶黨員戶為黨建中心戶,全鄉創建培養黨員小康建設示范戶110戶。按照八配套要求,健全完善8個村的黨員電化教育播放點配套建設,同時,落實新的黨員組織關系回執單和介紹信雙軌運行制度,理順黨員及其組織關系。通過以上措施的落實,在全鄉營造了黨員先進性教育的良好輿論環境和氛圍,三是確定黨員先進性教育的重點措施。歸納起來,就是要突出以下四點:換思維,更新觀念,抓源頭,改善結構,促教育,提高素質,嚴把關,整頓隊伍。

四)建立農村黨員干部隊伍培訓機制

一是抓培訓,提高基層黨員干部的整體素質。我們結合實際,及時調整培訓思路,改進培訓方法,下發了《關于做好農村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工作的通知》、《關于做好村(社區)“兩委”成員、村級后備干部和農村“雙帶”能人培訓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指導各鄉鎮開展培訓工作。半年來,各鄉鎮結合自身實際,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培訓工作。永和鎮建立黨員干部培訓機制,著力提高干部自身素質,增強為民服務的本領。在培訓方式上,實行分級培訓。各村(社區)支部負責培訓農民黨員;鎮黨委負責培訓村組干部、入黨積極分子、村組后備干部和“雙帶”能人。在培訓內容上,注重針對性,突出實用性,主要開設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基本路線和“三農”政策、常用法律法規、農業實用技術等課程。在培訓陣地上,由室內向室外轉移,從會議室轉到各類示范點或小區,進行現場培訓。到目前為止,該鎮已培訓(或以會代訓)村組干部、“雙帶”能人23次300余人,魚塘、黨灣兩村利用遠教資源培訓農民黨員20余次100余人。

二是抓發展黨員工作,夯實黨員隊伍。實行“雙向”推薦制、群團推優制壯大入黨積極分子,嚴格按照“十六字”方針、“公示制”和堅持“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原則抓好發展黨員工作,嚴格實行發展黨員季報制,杜絕突擊發展和堅決抵制發展黨員工作中的不正之風。半年來發展黨員55名。

三是創新黨員管理,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新建鄉推行“連心卡”制度。在黨員、干部、群眾中開展“黨員干部群眾心連心活動”。以鄉黨委牽頭,以各支部為單位,制作正面印有“傾聽群眾呼聲,解決群眾困難,接受群眾監督,搭建連心橋梁。你有什么困難?有什么意見和建議?新建鄉黨員干部竭誠為你服務!”,背面是“黨政領導的姓名、職務、分管工作、電話號碼”的“連心卡”發給群眾。群眾可以根據“連心卡”了解黨政領導干部情況,如實反映問題和困難。黨員干部可以多渠道、多方面收集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和心聲,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的困難,改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琊川鎮利用交通便利、商貿經濟發達優勢,在街道社區、琊川村、大都集鎮上的個體戶黨員中試行“黨員信譽卡”管理制度,引導群眾走誠信致富的路子。同時以村黨支部為單位成立了黨員信譽卡監督考核小組,負責對黨員信譽卡運行情況的管理和監督。

四是強化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為確保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不走過場,對已有的2000個崗位進行調查和訪問。這些崗位為無職黨員發揮作用提供了廣闊的舞臺。通過逐步完善工作機制,實行定期評崗,建立崗位監督牌,把維護黨員權利與黨員履行義務有機統一起來,初步探索建立了新形勢下農村無職黨員實踐“三個代表”、永葆先進性的有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