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文化站工作總結

時間:2022-11-23 07:59:00

導語:鄉鎮文化站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文化站工作總結

zz鄉文化站2005年度工作總結

zz鄉位于固鎮縣西北部,與宿縣、靈壁相鄰,2004年5月與原宋店鄉合并,合并后全鄉面積162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人口52760人。境內有青谷堆漢墓、張美英墓兩處墓群。zz文化站現有人員編制2名,基本設施有文化活動室2間(與鄉企業辦合用),面積40平方米,科技圖書館2間(與經管站合用),面積30平方米。室內文體設施有乒乓球、羽毛球,室外有籃球場一處,群眾娛樂場所有網吧2個、游戲室3個、臺球室1個。2004年文化站工作人員曾做過文化方面調查,全鄉有嗩吶班子5個(未經相關部門批準),傳統節目如絲弦、龍舟、剪紙等民間藝人現多已年邁,且無傳人。

2005年,文化站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經濟建設和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積極探索和研究本鄉文化活動特色,開創創新,大力發展公益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切實加強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利用;規范培育文化市場,繁榮文藝創作;堅持寓教于文,寓教于藝,寓教于樂,培養群眾崇高思想、美好心靈、純潔情操、高尚人品,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全鄉人民的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為全鄉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提供強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動力。

(一)積極開展創“先進文化鄉鎮”活動。購置了文化站正常開展業務時必需要的各類文體活動器材,使文化陣地建設能夠得到進一步加強。在搞好鄉文化活動中心的同時,重點加強鄉農民文化學校和村文化活動室建設,使之成為農民學文化、受教育的學校,成為推廣科學技術、帶領農民致富的示范基地,更好的滿足群眾多方面的文化需求。發展業余演出團體,搞好各類文化藝術培訓,在中小學校成立少年舞蹈隊和少兒藝術團,鄉政府成立科技服務隊,在部分有條件的村成立了農民業余文藝演出隊或民間職業劇團。

(二)堅持繁榮與整治相結合,一手抓繁榮,一手抓整治。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和文化保護工作,成立文化市場管理辦公室和文物保護辦公室,定期做好集市出租和銷售音像制品商店的檢查和清理,對網吧、游戲室等文娛場所加大監管力度。加強民間藝人管理,規范民間藝人演出行為,凈化文化市場,對農村婚喪嫁娶請的嗩吶班子嚴格審查,防止色情演出,杜絕黃、賭、毒、封建迷信、邪教等腐朽思想對群眾的侵蝕。對境內的文物認真落實文化保護監護人。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節日文體活動,促進創建工作和文體事業向縱深和更高層次發展。堅持每月一次職工乒乒球和籃球比賽;結合“五一”“十一”“元旦”等法定節日及建縣40周年、紅年長征勝利71周年、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等重大活動日,舉辦羽毛球、歌詠、舞蹈、書法等各類比賽,組織開展各類書畫作品展,豐富和活躍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陶冶群眾情操。

(四)注重鼓勵和扶持農民自辦文化,使之成為新時期農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公辦文化的重要補充。注重從農民群眾中選拔出熱愛文體活動、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作這農村宣傳文化體育中心戶,由鄉政府和文化站支持,從各種渠道配備圖書報刊、文藝體育器材和硬件設施,使其具備開展小型文化體育活動的條件,成為鄉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自然延伸。

(五)積極參加縣舉辦的各種文體活動,認真完成交辦的各項文化工作任務。

三、文化工作存在問題

《文化站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文化站是國家最基層的文化事業機構,是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所設立的全民所有制文化事業單位,同時又是當地群眾進行各種文化娛樂活動的場所。但現在由于鄉鎮文化經費投入不足,公共文化資源十分缺乏,農村文化消費低下。鄉文化站兩間辦公室是與鄉企業辦合用的,樓下科技圖書館是與經管站合用的,僅有的四五百本科技圖書都是上級科技部門贈送的,多年來沒有購置一本新書。體育設施除了新搬進辦公樓時購置的一副乒乓球桌和室外修建的一處籃球場地外,沒有別的文化體育設施,幾乎就是“空殼文件站”。由于缺乏必要規范的建設管理和監督機制,文化陣地萎縮現象十分嚴重,文化站很難發揮自身在提高農民文化素質、活躍農村文化生活的作用。農民群眾很少能受到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一些封建的落后觀念在農村開始有了市場。現在農村請人“打道場”、燒香拜佛、占卦算命、看風水等封建迷信活動抬頭,打架斗毆、酗酒鬧事、聚眾賭博、色情演出、色情光盤音像出租等違法亂紀事件時有發生。文化站工作人員由于要忙于鄉鎮中心工作,沒有時間管,也沒有權力管。

先進文化既是民族思想的沉淀,同時又是引領時代前進的旗幟?;仡櫄v史,在民族解放斗爭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時期,文化工作曾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重視發展文化事業,是我們黨一貫的優良傳統,三代領導人對此都有過精辟的論述。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從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高度確定了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黨的十六大更是賦予了文化工作新的歷史使命,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的、大眾的、科學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已成為擺在全黨面前的一個嚴肅而又現實的重要課題。鄧小平同志曾多次指出:“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也要受破壞,走彎路”。積極健康的社會輿論氛圍的形成,離不開文化這個必不可少的載體。2006年文化站將針對存在的問題,積極想方設法加以解決,讓先進文化占領農村陣地,讓大眾文化回歸大眾,讓人民文藝扎根人民,使農村文化保持旺盛的生機和活力,真正發揮為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的作用。

zz文化站

2006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