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財政局年度工作總結
時間:2022-02-23 03:23:00
導語:市財政局年度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剛剛過去的*年,是我市財政全面豐收的一年,是我局全面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的一年,也是輝煌燦爛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下,全市財政戰線同志盡職盡責,忘我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績,各項財政工作都取得了較好成績,實現了大滿貫。
一、財政工作亮點回顧
*年,我市財政收入、支出、管理、改革、隊伍建設、機關建設等工作亮點紛呈,最為突出的有兩個:
第一,財政收入全面豐收,三個項目登上新臺階。一是全市財政總收入在近幾年來高速增長的基礎上,*年突破了30億元大關,達到31.6億元,比上年增加5.6億元,增長21.78%,考慮農業稅制改革因素,增收7億元,同比增長28.06%,增幅名列全省第一位。這是我市財政史上取得過的最好名次,超“十五”計劃目標7.3億元,超過年計劃30%。財政收入呈現了明顯加速發展的良好勢頭。我們用了40多年的時間,使財政收入在1993年達到將近10個億,從1994年到2003年則花了10年增加10個億,達到20億元,而從20億元到30億元僅用了2年時間,實現了跳躍式發展??h級財政收入增量占到全部增量的87%。其中耒陽市達到5.16億元,比上年增加1.34億元。常寧市跨過3億元臺階,衡東縣、祁東縣、衡南縣超2億元。二是全市地方收入突破20億元大關,達到20.08億元,比上年增加2.7億元,增長16.29%,同比增長25.36%,名列全省第五??紤]農業稅制改革和所得稅改革的因素影響,4年時間翻一番。三是市本級財政總收入也穩步快速增長,突破10億元大關,達到10.3億元,比上年增收1.6億元,財政實力得到明顯增強。在全市財政收入規??焖贁U大的同時,收入質量也得到穩步提高,財政收入進入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期??h級財政收入水分基本消化,城區國稅消化了4500萬元預儲稅收的影響,城區地稅基本消化了預繳和稅種調整的因素影響,為“*”期間我市財政收入健康快速發展打下了基礎。全市稅收收入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上升至75%,較“十五”初期提高29個百分點。尤為喜人的是,市級財政部門征收收入亮點突出,全年完成2.3億元,占市本級地方收入的37%,比上年增收3432萬元,增長17.73%,消化了白沙和水口山公安分局下放和地稅調減2000萬元任務所形成的收入缺口,其中契稅完成3800萬元,增加1200萬元,增長46%;行政收費在國家進一步取消收費項目的前提下完成9288萬元,增收2340萬元,增長23.68%;罰沒收入在政法干警“吃皇糧”后公安罰沒收入大幅減少的前提下,完成5502萬元,增收987萬元,增長21.86%。國土和礦產資源拍賣收入是近兩年出現的新增長亮點,*年完成國土收入1.33億元,比上年增加3000萬元;成功拍賣了祁東老龍塘和對家沖鐵礦采礦權,成交金額4億元,市級財政四年可得收入7800萬元。
在做大蛋糕,提高質量的同時,我市的可用財力明顯增加,財政保障能力明顯提高。*年我市共爭取上級財力性轉移支付資金16.61億元,比上年增加4.34億元。其中,農業稅和農業特產稅轉移支付2.82億元,減少部分全部通過轉移支付予以彌補,并向省財政廳多爭取581萬元。一般性轉移支付加上地方稅收(增加2.19億元),全年“真金白銀”增加5.11億元,增長24.7%。全市人平可用財力達到1.48萬元,比上年增加0.24萬元,其中縣級人平可用財力達到1.3萬元,比上年增加0.24萬元,基本能夠保證縣級財政供養人員工資發放和正常運轉的需要。全市財政支出達到49.6億元,比上年增加10.6億元,增長27.2%。2001年我市財政支出是24個億,這幾年每年增加的支出達7個多億,支出比收入增長更快,實現了收支平衡,略有節余。預計各縣市區今年平衡情況均好于往年。
第二,財政全面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兩個項目在全國獲殊榮。所謂歷史性突破,就是我市財政從沒獲過全國性的榮譽,而在*年,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經過中央、省、市有關部門的嚴格審查,經過《湖南日報》的公示,有兩項獲全國性先進。一是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二是榮獲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寫下了我局最輝煌的一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局王俊杰局長有幸作為湖南省10個代表之一、*市唯一的代表,于去年10月11日,赴江蘇省南京市參加全國群眾體育先進表彰活動,受到了總書記的親切接見,親耳聆聽了胡總書記的講話,并合影留念。去年我局在省里獲得省級文明單位、省綠化先進單位、省級園林單位、省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等,各科室奮勇爭先,在財政廳獲得各項榮譽30項。我局在市級獲得的榮譽有20多項,最為突出的,局黨組被評為市級優秀領導班子。我局連續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目標管理先進單位。
二、一年來所做的主要工作
12月31日,明華書記、崇谷市長、王宏常務副市長親自參加在我局召開的*年財政年底盤點會,對我局一年來所取得的成績和開展的各項工作進行了充分肯定。
(一)加大財稅征管力度,圓滿完成“雙增15%”的目標任務。應該說*年我市在組織收入方面所取得的成績是輝煌的。首先是年初任務“兩個增長15%”是歷史上沒有的,實際增長是24%以上,高于地區生產總值預期增幅4個百分點,高于全省財政收入增長目標3個百分點。其次是減收因素多。全市農業稅免征12745萬元、以前年度城區國稅預儲稅收4500萬元抬高了基數、國家取消部分收費項目、增值稅和營業稅調高起征點等政策性因素影響很大。第三是部分縣轉變理財觀念,壓減收入規模,形成的收入缺口很大,如衡南、*、衡東最后留下的收入缺口仍有6200萬元。第四是城區地稅結構嚴重不合理,稅源不足,對市本級平衡產生重大影響??梢哉f*年是我市組織財稅收入困難最多、壓力最大的一年,也是節支促收的一年,但全市各級征管部門努力克服各種減收因素影響,發揚敢打硬仗的精神,奮力拼搏、竭盡全力,千方百計抓財稅征管。一是盡早落實收入任務。從年初開始,按照市政府確定的財政收入年度目標,層層分解目標任務,實行“一票否決”。二是加強協調調度。對市本級的考核辦法符合實際,有力。多次與稅務部門一道召開協調會,求同存異,及時解決征管中的矛盾和問題,特別是結構調整的問題。加強對縣市區收入工作上的指導,實行局領導包縣市區的做法,有力促進財政收入均衡入庫。特別是12月份,針對收入工作異常壓頭的嚴峻形勢,我們專門成立四個收入督查小組,由局領導帶隊,分赴四個城區進行現場督查,起到了很好的督促、指導作用。三是突出征管重點。針對全市經濟逐步向好的形勢,把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等主體稅種作為財政收入的重點,加強監控檢查。四是根據我市的實際,確定了正確的征管戰略,抓地方收入、抓營業稅,抓市本級收入、抓城區。
(二)加大支持經濟發展力度,切實做大財政蛋糕。*年,我們突出抓好扶持重點企業、企業改制以及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實現了經濟發展和財稅增長的“雙贏”。一是扶持重點企業和優勢產業的發展。市本級安排工業發展資金3800萬元,是這幾年來扶持工業企業資金最多的一年,落實“保存量、讓增量”的財稅優惠政策,支持特變電工、燕京啤酒、電纜廠等20多戶重點企業的發展;減免各類規費和土地出讓金1億元,支持了*鋼管、“一點一線”等30多個重點項目的建設;投入800萬元高科技引導資金及科技三項費用,扶持了金隆中科、華意機械、真空電子等6個高新技術項目;爭取上級財政的挖潛改造、科技成果轉換、中小企業擔保等資金4000萬元,支持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的發展。二是促進國企改制。通過返還土地出讓金、出售直管公房、減免契稅及各項規費等方式,市本級籌集國有企業改制專項資金3.5億元,支持食品公司、木材公司等66戶市屬國有企業改制脫困,盤活國有存量資產18.8億元,處置債務15.4億元。截止目前,市直226家國企已批準改制185家,完成改制84家,改制面38%,一大批改制后的企業重新煥發了生機。三是積極支持中央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繼去年鐵路所辦學校移交地方政府后,今年中央決定將第二批中央企業所辦學校移交地方政府管理。我局認真核實基數,嚴格執行政策,分離工作較為穩妥,移交的社會職能機構的人員,人平經費達到6萬元以上,移交單位和職工都表示滿意。四是積極爭取資金,緩解企業資金瓶頸。爭取中央省屬企業破產經費6億元,重點用于冶金、白沙礦務局等中央企業破產工作。爭取中央財政補償經費5747萬元,用于探礦機械廠、紡織機械廠等4戶中央企業社會職能分離工作。
(三)加大優化支出結構力度,突出解決重點熱點問題。*年的支出安排,我們更加關注“人”的支出,在機關干部中反響較好。一是解決了市直機關公務員津補貼發放問題。6月15日,正式實施統一的公務員津補貼政策。對中小學教師,市財政按機關公務員標準予以同等對待,還包括企業的離休干部。共安排財政補助資金2000萬元,安排標準在全省已推行的6個地市中,僅低于長沙市,排全省第二。二是按照6%的標準,將市直公務員住房公積金納入財政預算,解決了多年來未解決的公務員住房公積金問題,為市直機關干部職工辦了一件實實在在的好事。三是集中財力解決教師工資補貼問題。全市教師工資全部由財政統發,各縣市區不再新欠教師基本工資,市本級重點解決了教師生活補助和消化教育編制內進人,長期困擾我市的欠發教師基本工資問題得到解決。四是提高市直零基預算單位公用經費標準及小車燃修費,增加支出786萬元。五是確保城市建設支出。市本級投入城建資金1.3億元,完成常勝路、先鋒路、天馬山路、江西路4條樣板街的建設以及52條背街小巷的改造,打造湘江風光帶二期工程、南岳第一峰等城市“亮點”,確?;ぢ?、南郊大道、東風路的建設全面完工。通過多方做工作,向國家開發銀行爭取打捆貸款到位資金8.705億元,實際投入5.75億元,用于東外環路、衡州大道、東風南路、湘江南路、黃白路改造以及縣市區道路管網等25個項目建設。六是進一步支持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全市安排再就業資金6453萬元,28295人次受益;發放社會養老金79894萬元,按時足額和社會化發放率均為100%;發放低保資金9224萬元,完成了省政府確定的增長15%的目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由上年的人平130元提高到146元;撥付軍轉干部解困資金2073萬元,解決了企業軍轉干部工資、部分企業軍轉干部醫療保險、離退休軍轉干部生活困難等問題;安排1600萬元資金,專項用于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及重大傳染病、職業病的防治;配套398萬元資金,用于耒陽市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試點。七是堅持原則,嚴把支出關口。各個科室在支出方面總的來說把關很緊,特別是每年要錢的多、報告多、批條多,各科室堅持一個一個進行審核,千方百計為財政節約資金,沒有出現大的浪費和失誤。
(四)加大扶持“三農”的力度,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可以說,*年落實“三農”政策的力度最大,取得的效果最好。一是落實農業稅全免及三補貼政策。全市免征農業稅1.27億元,延續2600年的農業稅全部取消。認真落實“三補貼”政策,撥付糧食直補資金、水稻良種補貼資金、大型農機具補貼資金8685萬元,這些資金全部通過鄉鎮財稅信息網絡及時發放到農戶手中,進一步提高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二是大幅增加農業投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安排土地開發資金、農土資金2926萬元,爭取國土整理資金5003萬元,用于農村貧瘠土地的整治和耕地保護;爭取糧食風險基金、產糧大縣獎勵資金、糧食補貼資金1.3億元,用于7個產糧大縣的種糧獎勵和糧食保護價收購,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爭取退耕還林、生態效益林補助資金8326萬元,用于保護林地,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安排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生豬鏈球菌防治經費157萬元,用于建立動物防疫長效機制,保護畜牧業健康發展;投入2000萬農業發展基金,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重點扶持黃花集團、逢緣草席等34戶農業龍頭企業。三是穩步推進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大力扶持農村義務教育,免收農村困難學生雜費、書籍費,補助寄宿生生活費,幫助15.6萬名農村困難學生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實行第二期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改造中小學危房25.2萬平方米;落實農村計劃生育獎勵扶持政策,獎勵扶助了5136戶年滿60歲的獨生子女家庭。通過開展“兩免一補”與扶持計劃生育家庭工作,和諧社會進一步得到了加強。積極支持發展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事業。投資7987萬元,建設市城西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污水處理率上升到23.6%;撥付縣鄉公路改造資金16513萬元,新建通鄉公路156公里,建成通村公路372公里;撥付農村中心衛生院項目資金981萬元,支持了*縣長安鄉、常寧塔山鄉等15所農村中心衛生院的建設;投入扶貧資金640萬元,新建農村沼氣池8226個;籌集1010萬元改建30所鄉鎮敬老院和300棟愛民房。四是確保鄉村正常運轉支出。按照市政府《關于進一步明確村級運轉資金的通知》精神,在分配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時,財政部門嚴格把好關口,要求各縣市區在分配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時,按1500人以上村不低于2.4萬元、800-1500人的村不低于2.1萬元、800人以下的村不低于1.8萬元的標準進行安排。據我們督查了解的情況,12個縣市區全部按文件要求將資金落實到了鄉鎮、到行政村。
(五)加大財政改革力度,提高財政管理水平。一是繼續深化部門預算改革。部門預算的編制標準、編制程序和編制范圍進一步規范。向市人大報送了20個單位的部門預算。二是完善城區財政體制。在收支劃分、分享比例不變的前提下,對城區財政體制結算和考核方面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上下反映比較好,進一步增強了城區財政實力和發展經濟的積極性。三是穩步推行會計集中核算。會計核算中心成立以來,狠抓管理,在加強專項資金和預算外資金管理,控制業務招待費,杜絕“小金庫”,制止濫發獎金補貼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市委、市政府非常滿意。四是進一步擴大政府采購的范圍和規模。政府采購總額順利完成市政府下達的3.5億元的任務,完成3.6億元,比上年增長61%,節約財政資金4365萬元。五是投資評審節支效果有新的突破。全市共評審工程項目26個,審減財政資金2600萬元,審減率為28%,職能作用發揮得很好。六是加大了工資統發力度。鄉鎮行政編內人員工資全部實現由縣財政統發,第一次在全市實現統發目標,這是在市財政的強有力的指導和推動下實現的。全市對4722個單位12.26萬人實行工資統發,統發面為76%,較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七是農村稅費配套改革在積累經驗中向縱深推進。農業稅全免政策嚴格執行到位。*縣農村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八是其它管理取得新的成績。依法行政、出口退稅、會計管理、監督檢查、招商引資以及國債等專項資金監管工作不斷得到了加強。
(六)加大自身建設力度,不斷提升隊伍素質和機關形象。一是認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進一步健全人教、工會、機關黨委、、紀檢組、辦公室等內設科室的大政工局面,圍繞教育人、引導人、鍛煉人的主題,不斷提高干部職工思想政治素質。一年來,突出抓好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每周二的政治集中學習、各支部的支部學習等學習活動,取得了好的效果,特別是先進性教育活動,我們按照市委的統一安排,于2月至7月在全局黨員中開展了這一活動,基本達到了黨員素質明顯提高,黨組織建設明顯加強,服務作風明顯改進,財政工作有明顯起色的目標。黨員對黨的先進性知識有了進一步的理解,理財思路得到進一步理順,在開展活動過程中,堅持把政治教育與業務工作結合起來,實現了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兩提高。二是加強財政職能建設。作為政府的一個職能部門,要把工作搞上去,首先要把職能搞上去。這幾年,我們強化了非稅、農稅的征管職能,預算的分配職能,專項支出管理職能,會計集中核算職能等。*年,財政職能進一步得到強化,成立了政府采購工作領導小組,下發了幾個制度性文件。監督檢查注重了對局機關內部的監督。成立了稅改辦,穩定了稅改工作隊伍。成立了資產管理科,爭取保留了行政單位資產管理職能。堅持了產權交易中心繼續設在我局。成立了網絡中心,機關網絡由專門機構管理。為加強非稅收入管理,成立了稽查科。總的來說,財政職能不斷得到了加強,這為財政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是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局領導班子通過先進性教育,通過合理調整分工,通過思想工作,大家和諧共事、和睦相處,工作環境非常寬松。中層干部建設通過局黨組的努力,解決了正副科級職數不足的問題。8月份通過多次醞釀,對25個職位進行了調整。這次調整是2002年機構改革以來,調整范圍最大的一次,上了一批優秀的年輕干部,年輕化程度提高了,中層干部平均年齡由過去的42歲降到了39歲,科長平均年齡由44歲降到了42歲,35歲以下科長有2人,副科長由40歲下降到38歲,30歲以下的副科長有4人,實現了過去35歲以下沒有科長,30歲以下沒有副科長的突破。這次調整,為*財政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活力,打下了基礎。四是廉政責任制得到較好落實。按照市紀委黨風廉政建設統一部署,推行了“一崗雙責”制,廉政勤政建設得到加強,全局黨員干部沒有出現違法違紀現象。五是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內部管理制度。在局機關建立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等五項制度。進一步完善機關財務管理和車輛管理,從10月1日起,實現“細化預算、分戶核算、統一標準、費用分擔”新的財務管理體制。六是大力開展群眾體育活動,活躍干部職工的業余生活。加強羽毛球場、乒乓球場等體育場地建設。通過多種形式,組織開展了乒乓球賽、機關支部籃球賽、羽毛球賽,單位的人氣越來越旺。七是加強辦公樓的管理和建設。通過發揮物業管理隊伍的作用,加強物業管理,辦公樓始終保持著干凈、整潔、舒適、規范的環境。進一步加強了竣工后遺留問題的處理。按照“辦公樓每年都要解決一兩件事情”的思路,去年解決了三個問題,各樓層花池種上了花,高標準建設羽毛球場、乒乓球場兩個運動場地,添置了群眾體育運動設施。八是財富山莊提質穩步推進。財富山莊的提質得到了上級領導的重視,省委楊正午書記親自到現場規劃,李友志廳長親自到現場辦公。現初步完成了規劃設計,并爭取上級資金1050萬元。
三、關于*年財政工作打算
*年,我市財政工作存在一些有利條件:一是國家于*年實施“雙穩健”政策以來,整個經濟結構更趨優化,經濟運行態勢更趨平穩,為財政收入的健康快速發展奠定了好的基礎;二是我市的“在一點一線地區崛起”戰略、“用工業化總攬全局”戰略與國家的“中部崛起”戰略、我省的“三化”戰略具有內在的一致性,我市經濟發展可以借勢發力,實現又快又好地發展;三是“十五”期間,我市財政收入由18.3億元增加到31.6億元,財政收入從2003年的20億元增加到30億元僅用了2年時間;財政支出由23.7億元增加到49.6億元,5年時間翻一番,財政工作實現了跨躍式發展,已經具備加快發展的基礎和條件。
(一)*年財政的工作思路。明年的財政工作思路為:按照“*”規劃的總體安排,突出財源建設、財稅征管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三大重點,加大保工資、保運轉、保重點支出的力度,進一步推進財政改革,強化財政職能,加強財政監管,努力把財政“蛋糕”和各項基礎工作做強做實,為“*”財政規劃的順利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年財政收支計劃。初步擬定*年全市和市本級財政總收入增長目標均為11%,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為12%;財政支出比上年增長7%。這一收入目標雖然比*年分別低了4個和3個百分點,但從兄弟市州看,也都是按照打牢基礎、做實“蛋糕”的思路來安排*年地方收入預算,從“一點一線”地區看,我市的增長目標僅次于長沙。我市的財政收支計劃,積極又不失穩妥。
(三)*年財政工作重點。一是努力培植財源,切實做大財政經濟蛋糕。繼續安排工業發展資金,重點扶持骨干龍頭企業和重點產業;用好高科技引導資金,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速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使園區經濟盡快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積極籌措企業改制資金,幫助國企改制,盤活國有資產存量。二是加大“三農”支出力度,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把“三農”問題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來抓,確保各項支農措施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減弱;已經實行的政策不能變,已經給農民的實惠不能減;隨著財力物力的增強,還要逐步加大支農力度。三是大力組織財稅收入,確保收入穩定增長。按照既要“里子”,又要“面子”的思想,建立有效的財稅收入考核、征管和調度機制,確保應收盡收。清理下崗再就業優惠政策、新辦企業所得稅減免政策等各項優惠政策,防止偷逃騙稅行為。加強非稅收入征管,扭轉公安罰沒收入不正常下滑的局面。四是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繼續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財政保障水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整合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確保重點支出需要,加大重點支出項目的財政保障力度,做到財政資金向社會事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傾斜,向基層、困難地區、困難群眾傾斜,向改革創新傾斜,實現市本級和縣市區財政收支平衡。五是統籌推進財政改革,創新財政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國庫集中支付、財政體制、政府采購、部門預算、農村稅費等財政改革,都要邁出新的更大步伐,進一步釋放財政工作發展活力。六是加強財政監管,不斷提高理財水平。把監管重點放在各級財政轉移支付資金、涉農資金、救災扶貧資金、征遷補償資金、社會保障資金、重大項目建設資金以及各項公共公益事業建設資金的使用情況上。
- 上一篇:糧食流通監督工作總結
- 下一篇:財政工作思路及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