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出版局年終工作總結

時間:2022-04-04 10:27:00

導語:新聞出版局年終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聞出版局年終工作總結

20*年,首都新聞出版事業總體上穩中有進。據市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20*年*地區出版發行業和版權服務業從業人員9.44萬人,業務收入305.6億元,比2005年增加了7.2%;利潤總額20.82億元,比2005年增加了1.7%;稅金總額19.96億元,比2005年增加了12.6%。產業增加值和社會貢獻率較上年均有明顯增長。

20*年,*地區共出版圖書125131種,比2005年增加18%,報紙總印數68.17億份,比2005年增加3%,總印張243.55億印張,比2005年7%,定價總金額52.45億元,比2005年增加2%;期刊總印數8.59億冊,比2005年增加8%,總印張49.26億印張,比2005年增加20%,定價總金額55.08億元,比2005年增加17%。

20*年,全市新聞出版版權工作主要從六個方面展開:

(一)堅持科學發展觀,落實“新*、新奧運”戰略構想,促進出版繁榮,努力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

1.緊緊圍繞時代主題,加強策劃,力推精品,品牌效應日益突顯

20*年,我市新聞出版戰線緊緊圍繞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85周年和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等中心工作,開展選題策劃。市新聞出版局對3500余種圖書、4966項音像電子年度選題計劃進行嚴格審核。共有16種選題入選國家“十一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4種圖書入選總署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4種圖書入選、總署、農業部評選的全國優秀“三農”讀物;53種選題被評為*市重點選題;1種圖書入選全國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圖書;37種選題入圍新聞出版總署確定的“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85周年和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重點音像、電子出版物選題目錄”;66種圖書選題和成書、9種音像和電子出版物入選*市出版工程。在新中國建立以來最大的出版項目《中華大典》中,由我市承擔的《中華大典·民俗典》已正式啟動,“出版援藏”項目《西藏百科全書·拉薩卷》也獲準立項。*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曹雪芹風箏藝術》被德國藝術基金會、德國國家圖書館等機構評為“世界最美的書”,是我國唯一一種獲此殊榮的圖書。電子出版物《盛世鐘韻》榮獲第十四屆莫必斯國際大獎。

經過重點扶持和自身發展,我市出版界樹立起了新品牌,如*出版社的奧運叢書、首都師大出版社的國學書系、科技出版社的科普書籍、京華出版社的小綜合書系、中國書店的古籍項目、同心出版社的少兒書籍以及工藝美術出版社的“工美”叢書等,都日益突顯出首都出版的品牌效應。

2.落實出版補貼制度,積極開展評獎工作

落實出版扶持政策,20*年共對25個重點出版項目補貼90萬元,對6個重點古籍項目資助80萬元。確定了7個長篇小說資助項目;組織開展了第二屆*市優秀出版物子獎評選活動,共評選出了優秀圖書獎53種、優秀電子出版物獎5種、優秀音像制品獎13種、優秀期刊獎26種;還率先在全國組織了游戲出版物評獎活動,共評出17種優秀手機、單機和網絡游戲,并在首屆創博會期間舉辦了電視頒獎晚會,在業內外和社會各界引起了很好的反響。

3.“讀書益民”工程深入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成效顯著

*“讀書益民”工程自2005年在全國率先啟動以來,迄今為止,我市已建成“益民書屋”522個,占全國已建成農村書屋總數的六分之一強;共配送圖書6000余種70萬冊,音像制品四千多種約六千余套(張),電視機、DVD機522套。每個書屋的面積不少于20平方米,配備一臺電視機、一臺DVD播放機、近600個品種1000多冊圖書及音像制品。20*年圓滿完成了增建300個“益民書屋”的年度目標,其中“農村書屋”240個。

20*年市新聞出版局籌集資金16萬元在延慶縣、密云縣實施郊區縣新華書店發展圖書代銷點。按照每發展一個代銷點補助2萬元的標準,20*年按計劃已完成建設10個代銷點。解決了延慶縣四海鎮四海村等較邊遠地區1.5萬人的圖書購買問題,同時為市郊新華書店增加經營面積410平方米。

4.認真做好《文選》出版發行各項工作

認真做好《文選》出版發行各項工作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首先在印刷質量上把好關??偸痤I導、市領導和市新聞出版局主要領導對該書制版、印刷、裝訂等各環節多次進行巡查,并組織嚴格抽檢,確保了《文選》印裝的質量;其次是積極做好發行工作。通過有效溝通協調,市發行集團等單位及時將《文選》發行工作落到了實處。

5.第七屆*圖書節成功舉辦

20*年9月15日至9月24日,第七屆*圖書節在地壇公園成功舉辦。本屆圖書節以“閱讀新生活、創意新*”為主題,設立了11個專題展區和1個出版物展銷區,推出了“新*、新奧運”等8個主題日活動,組織了500余家出版單位參展近20萬種出版物。共接待讀者60余萬人,銷售圖書300余萬冊,銷售收入達3600余萬元。

6.認真籌備第36屆世界期刊大會,促進國際交流

市新聞出版局與中國期刊協會密切配合,積極加強與國際期刊聯盟的聯系,切實做好組織協調工作及招商、贊助、會議準備、服務保障等相關工作。完成了新聞出版總署署長龍新民、*市市長與國際期刊聯盟領導人會見的組織活動,成功召開了大會籌備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目前,各項工作正扎實有序向前推進。

(二)認真調研,力求創新,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1.深入調查研究,制定政策規劃,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20*年,市新聞出版局組織力量,廣泛深入各區縣、各企業調研,草擬了《*市推進出版、發行、版權貿易中心建設發展的實施方案》和《關于推動*市動漫游戲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送審稿)》。參與了全市文化創意產業重點項目和集聚區的認定工作。積極組織、成功承辦了首屆“中國*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游戲動漫館和新聞出版館兩個展館的展覽展示任務,承辦了論壇、推介會、頒獎晚會等活動。

2.傾力打造“兩個中心”,全面落實創意產業發展任務

20*年,我市積極打造動漫游戲信息人才交流平臺、技術平臺和孵化平臺,為推進動漫游戲產業發展提供公共服務。組織完成了“國家網絡游戲動漫產業(*)發展基地”成立暨掛牌儀式;組織基地首次亮相第9屆科博會,市新聞出版局獲“優秀組織獎”;還獲得了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支持動漫游戲產業發展模范地方政府機構”獎。

3.高度重視人才工作,為首都文化創意產業提供智力支持

完成《*地區新聞出版(版權)人才戰略規劃》等重要課題;認真組織出版資格考試和職稱評審工作,20*年*地區報考人數為3412人,占全國報考總人數的24%。同時組織完成了新聞、出版兩個系列300名的職稱評審工作;經市編辦批準,建立了新聞出版人力資源服務中心。

(三)深化體制改革,壯大自身實力,積極引導和服務行業發展

1.充分整合資源,積極引導行業發展

與市社科院、印刷學院等合作,形成了《*地區出版物發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的報告》和《*地區出版物發行業供求狀況的調查報告》;《中學生科學報》、《首都公共衛生》等報刊實現了更名或創刊。20*年,我市共受理出版物發行設立申請134份,新審批出版物批發單位67家,外商投資審核同意3家。新審批印刷企業113家,注冊資本金3.01億元,投資總額達4.2億元。在WTO框架下,鼓勵、支持和引導印刷服務輸出,20*年*印刷企業承攬境外印刷業務達3億元,實現了連續兩年3倍左右的增長。20*年,*市首次獲得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出版物印制署優產品管理部門銅獎”。完成了印刷企業電子分布圖編制。審核和重新審核內部資料性出版物2800余種。組織專家評審,評選出5種優秀內部資料性出版物。

2.繼續深化體制改革,著力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

在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全力支持*出版社出版集團深化改革,積極協調,服務保障,慎重報批,目前*出版社出版集團的改制方案已得到了總署批復,正在積極實施;支持同心出版社成功舉辦了中國媒體出版社聯盟*峰會;對市屬報刊基本情況進行調研和分類研究,完成了《關于貫徹落實中辦發(2005)14號文件的初步實施方案》的撰寫。

3.不斷完善信息統計和年檢工作,為行業發展提供準確資訊

20*年,市新聞出版局首次嘗試使用“統計報告”,服務行業發展;率先在全國新聞出版行業建成了*地區新聞出版行業地理信息系統,市新聞出版局成為全市第9個將本行業地理信息接到市領導桌面的單位,也是全國新聞出版行業第一個完成本地區行業電子地圖的地方局。目前,該系統共包括涉及我局各方面業務的14個圖層,信息量近萬條。20*年對*地區80家電子出版單位、13家互聯網出版機構以及*地區3103種報紙期刊、6298家發行單位進行了年檢。

(四)進一步轉變職能,堅持依法行政,加強行業監管

20*年,市新聞出版局共受理行政許可審批近2000項,未發生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嚴把政治關,封堵了一批問題圖書。連續下發了加強內部資料性出版物管理的相關通知,對3家違規單位進行了批評和處理。協調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市公安局治安總隊3次對*10家光盤復制企業涉嫌非法復制侵權盜版的100余個節目進行了調查取證。全市共查處網絡違規案件19件,涉及網站101家,涵蓋IP地址125個,網址133個。核查各種報刊違紀違規行為40件次。共查繳目錄6期,共收集非法出版物信息有11328種,共為公安、工商各級執法部門出具鑒定書1191份。

(五)大力開展著作權普法宣傳,努力推進版權貿易和正版產品銷售示范體系建設,版權工作取得新進展

在國務院統一部署下,重點組織開展了20*年*市“保護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全市已發展正版產品銷售示范單位300家,分布于全市18個區縣;開展了20*年國家行政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檢查考核;確定了100余家“*市企業使用正版軟件工作試點單位”;啟動了“賀歲行動”,查處了一批大案要案;不斷完善奧運登記綠色通道,深入開展與*奧組委的合作。20*年6月2日奧組委6月2日在*版權保護中心做了第十一屆世界女子壘球錦標賽標志以及好運*的登記。

20*年,全市作品自愿登記共登記作品129225件,其中數字作品登記量為112782件,其他作品自愿登記量為16443件,與2005年同期的登記量5131件相比,增長25倍。軟件著作權登記3166件,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50%以上。版權合同登記共8257項,其中*地區圖書(期刊)出版單位引進版權7685項(圖書版權合同登記7291項,期刊版權合同登記394項),與上年同比增長13.75%,輸出版權1078項,比上年增長24%;涉外電子出版物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合同登記572項(涉外電子出版物合同登記156項,計算機軟件合同登記416項),同比增長10%。技術合同登記112件,與20*年同期相比增長10.81%。

(六)扎實穩妥做好各項基礎工作,服務全市新聞出版事業大局

1.大力加強廉政建設,充分發揮監察職能,進一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

20*年市新聞出版局制定了《關于*市出版發行領域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的實施方案》,與各有關單位簽訂了《廉政責任書》;經監察局同意,市新聞出版局提出7項行政許可事項和3項非行政許可事項參與網上監察。全市新聞出版行業精神文明建設得到了有力推進。

2.認真落實各項折子工程

20*年,在全市新聞出版版權各相關單位的支持下,市新聞出版局所承擔14項市級折子工程均按年初制訂的計劃進行了落實,并按時向有關督查部門報告了辦理情況。其中,承辦的第45項實事被評為了“優秀督查事項”。

3.防患于未然,安全生產工作落到實處

20*年,市新聞出版局貫徹安全生產責任制,大力加強安全生產與消防宣傳教育。新聞出版行業各級領導深入基層,堅持以人為本,狠抓各項監控措施落實,確保全市新聞出版領域無重大安全事故發生。

4.*數字出版信息中心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20*年11月,經市委宣傳部批準,服務首都新聞出版版權事業發展的*數字出版信息中心項目正式注冊為“新聞出版大廈”。市新聞出版局機關及所屬部門已于20*年底完成了搬遷工作。二期工程于12月15日完成結構封頂。市外宣辦、市發行集團等也將擇期入駐。

20*年首都新聞出版業取得了可喜成績,但是,也面臨著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新聞出版單位面對數字、網絡等新技術對傳統出版形式的沖擊準備不足;行業內部不規范競爭行為有所抬頭;出版物質量有待提高;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作用發揮不夠;懂出版、會經營的復合型人才和領軍人物缺乏;行業誠信尚有欠缺;政府職能轉變需要進一步加強等等,這些問題反映出當前新聞出版改革發展的任務還很艱巨。面對機遇與挑戰,我們必須堅定信心,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和開拓創新精神,全力以赴做好新聞出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