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年終工作總結
時間:2022-11-27 03:32:00
導語:區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年終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9年##區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工作緊緊圍繞省委、政府及省財政廳會議精神,在市財政局及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各部門單位積極配合,扎實工作,不斷充實與完善公開內容,取得了較好的成效?,F根據《關于對2009年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工作進行考核》(鄂財編辦發【2009】14號)的通知,將我區2009年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工作匯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
1、領導高度重視,積極推行政務公開,全力打造陽光財政
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工作,我局為此多次召開專門會議,要求全局上下要提高到黨風廉正建設的高度來抓好這項工作.要求信息中心同志要不辭辛苦日夜兼程,各科室積極配合,一定要力爭按質按量按時完成省財政、市財政交予的任務。由于領導的高度重視,全區上下達成共識,齊心協力,政務公開陽光工程進展非常順利,使人民能夠及時了解黨的各項惠民政策,黨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進一步提升。
2、工作制度化,出臺了系列政策法規與配套措施
我區推行政務公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推進依法行政、規范政務行為、轉變機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眾辦事、接受社會監督為重點,在機構設置上,根據政務公開工作的任務和要求,印發了《關于成立##區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領導小組的通知》等文件,加強領導,明確了職能和責任;在制度建設上,下發了《##區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暫行辦法》、《##區信息管理員工作職責》、《##區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辦公室工作職責》、《##區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查詢點工作制度》、《##區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獎懲制度》、《##區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投訴回復制度》、《##區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責任追究》等文件,以文件形式推進政務公開工作走向制度化、規范化、長期化;在人員配備上,財政與人事由各自局局長督辦,副局長親抓落實,各科室積極配合,信息中心同志全面負責政務公開工作,保證了政務公開信息錄入的需要。通過各項措施與辦法,實行辦事公開,促進黨風廉政建設,獲得了人民群眾一致好評。
3、加大宣傳力度,真正做到透明、陽光執政
我局以多樣話查詢方式,在各個社區、居委會等地方舉辦了查詢活動,并通過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廣為宣傳,目前我們網站已成為群眾了解政策、了解政府的主要途徑之一,點擊率達到8300;我們通過電子郵件、在線解答、留言板等形式,實現與群眾溝通;通過設立專線電話和向群眾發放公開信、宣傳單等方式接受群眾直接咨詢、建議、投訴及監督。截止目前,共答復群眾網上咨詢37條,回復答復率達100%,群眾滿意率90%以上,同時建立了8個免費查詢點,設置電子屏幕、電子觸摸屏等設施對外公開、免費查詢。
4、建長效機制,力爭公開工作再上新臺階
在政務公開實行之初,我區就組織了專班、建立和完善了財政與編制公開預審制度、及時公開制度、意見反饋制度等,扎實推進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工作,將各項工作以文件形式制度化、長期化,讓政務公開工作成為群眾滿意工程,繼續把群眾關心的“事權”、“財權”、“用人權”進行公開,一如既往真抓實干,讓政府放心,讓人民滿意,使群眾有更多的監督權、知情權,不僅還領導干部一個清白,而且還群眾一個明白,減少誤會,增進信任,力爭公開工作再上新臺階。
二、主要成效
(一)、政務信息公開及時,人民辦事更加便捷
截止目前,我區已公布了政務信息共381條,其中2009年103條,分布如下:
1、政務公開新聞32條。
3、財政政務信息包括財政和編制部門的機構設置、內設機構、主要職責、辦事程序、辦事指南、服務承諾、政府采購、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等信息58條。
4、桌面浮動的關于政務公開、政府采購等相關財政工作的公告公示共13條。
(二)、資金公開及時全面,有效杜絕資金截留、擠占與挪用
根據《關于對2009年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工作進行考核》的通知,我區應公開財政專項資金33項。已全部公開,包括:城區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資金、城鄉困難群眾大病醫療救助資金、農村中小學免費教科書補寄宿生活費資金、農村義務教育免雜費資金、農村義務教育校舍維修補助資金、城市社區衛生服務補助資金、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受災財力補助資金、農村危房改造及災后重建資金、災后農業生產種子種苗補助資金、農業生產救雪災資金與自然災害生活補助資金等資金,資金總額達3765.4萬元,涉及到累計約88751戶(人)。要求到人到戶的資金我們嚴格按照住址詳細的要求具體到了門牌號,撥付依據等也一應俱全,從而有效的擴大了人民群眾的知情權,杜絕了專項資金的截留、擠占與挪用等現象的發生。
(三)、部門預算上網接受群眾監督,促使預算更加科學合理
我區圍繞構建公共財政框架,確保人員工資和機構運轉的目標,大力完善部門預算,同時做好部門預算的信息公開工作。今年,我區已按照上級指示對區10家部門預算單位的部門預算總表、人員經費預算表、個人和家庭補助預算等六張信息表進行了公布,金額達714萬元,并對表格信息進行了嚴格的審核,確保了公布信息準確無誤。通過部門預算網上公開,接受群眾提問、建議與監督,從而促使我們更好的把握和充分認識當前國家經濟總體形勢,適應預算改革的要求,積極推進預算改革,理順管理體制,實現預算編制與執行的科學、規范、高效,進一步提高對預算管理改革重要性的認識,加強政策研究,在提高預算編制水平上下功夫,更好的改進部門預算的編制,使部門預算朝著更科學更合理的方向發展。
(四)、落實編制管理實名制一、機構情況
1、行政機構:全區共有行政機構37家。其中區機關黨委系統7家,政府系統16家,人大政協及群團5家,鎮街7家,單列2家。
2、事業機構:全區共有事業單位78家。按系統劃分,其中區直屬事業單位5家,部門所屬事業單位27家,教育系統16家,衛生系統5家,鎮街25家。按經費渠道劃分,其中全額撥款39家,差額撥款13家,自收自支26家。
二、編制情況:
1、行政編制:全區行政定編306人(含26號文件下撥16名行政編制,其中核銷5名專項編制,5名老干編直接轉為行政編制,新增法院4名、司法2名政法編制,行政編制在原含5名老干編制共296名的基礎上凈增10名,達到306名。),其中區機關132人,鎮街98人,法院54人,司法22人。全區實有行政人員284人,其中區機關131人,鎮街90人,法院47人,司法16人。(以上編制不含選調生、公安分局、檢察院)
2、事業編制:全區事業定編1960人,實有人員1604人(不含區城維公司,根據市編辦意見,該公司納入事業單位登記,不納入編制管理)。
3、事業單位按經費渠道劃分人員編制分布為:
(1)、全區全額撥款人員定編共1583人,實有1348人。其中教育系統定編1390人,實有1192人(不含礦務局學校);衛生系統定編16人,實有14人;區機關定編82人,實有64人;鎮街定編39人,實有36人;專項定編35人,實有27人;工勤定編21人,實有15人。
(2)、全區差額撥款人員定編228人,實有163人。其中衛生系統定編197人,實有147人;區機關定編6人,實有3人;鎮街定編25人,實有13人。
(3)、全區自收自支人員定編149人,實有93人。其中區機關定編106人,實有62人;鎮街定編43人,實有31人。
4、事業單位按系統劃分人員編制分布為:
(1)、教育系統定編1390人,實有1192人;
(2)、衛生系統定編213人;實有161人;
(3)、機關直屬定編194人,實有129人;
(4)、鎮街定編107人,實有80人;
(5)、工勤人員定編21人,實有15人;
(6)、專項事業定編35人,實有27人。其中計生專項定編19人,實有13人;黨校專項定編4人,實有4人;農稅專項定編4人,實有3人;國土過渡專項定編5人,實有5人;物價檢查專項定編2人,實有2人;610專項定編1人,實有0人。(專項事業編制只出不進,逐步消化)
三、財政供養情況:
根據黃編[XX]5號文件精神,我區截止XX年底財政供養控制目標為2168人(財政供養人員指全區全額撥款和差額撥款人員),截止2009年12月,我區財政供養人數為1795人,財政供養系數在上級下達的控制目標之內,而且呈下降趨勢。
四、機構編制網上公開情況:
1、機構網上公開情況:全區行政機構37家,事業機構78家,共115家機構已在互聯網上全部上網公開,公開率100%。
2、編制網上公開情況:全區行政在編人員284人,事業在編人員1604人,共1888人均在網上公開,公開率100%,另有20名未進編的選調生和36名退養人員也在網上公開。
(五)大力建設免費查詢點,讓黨的政策深入人心
根據省、市要求,結合我區實際,我們在區財政局國庫集中收付中心、河口鎮、西塞街道辦事處、黃思灣街道辦事處、臨江街道辦事處、八泉街道辦事處、陳家灣街道辦事處、澄月街道辦事處等設立了8個主要免費查詢點。為方便廣大群眾就近查詢,我區在各個社區也進行了溝通,開通了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網,特別是在河口鎮閘口村2組張銀華農戶家開展農戶查詢點,讓群眾可就近進行查詢,形成“處處都是查詢點、處處皆可查詢”的良好局面,接受社會各界人士的查詢與監督。查詢點的具體地址、負責人、查詢電話全部公示上網,查詢點盡量做到了方便群眾出入。各查詢點配備了一臺專用微機,并用寬帶網線上網,做到了五有:有查詢指南、有桌椅和茶水、有文具用品、有監督電話、有意見簿(或意見箱)。采取了有效措,專門配備了一到兩名人員,負責組織和幫助群眾上網查詢,并及時反饋財政與編制部門,有效答復群眾提出的問題。另外,響應上級號召,我們廣泛開展深入村組、街道移動查詢工作,全年共進行了38次移動查詢,在網絡上有八次以上部分移動查詢時的圖片資料。
(六)政務公開查詢納入中小學信息技術課、農民工培訓技術課程內容,宣傳介紹無處不在
聯合編辦,下發《關于把政務公開查詢納入中小學信息技術課、農民工培訓技術課程內容等的通知》(西財編發【2009】1號)。按照文件要求,區屬各中小學都把政務公開查詢納入中小學信息技術課授課內容,讓各學生掌握查詢方法與技巧,能熟練進行相關政策法規查詢;勞動局、就業局把政務公開查詢納入到城市再就業以及農民工培訓技術課程內容;科技局、衛文體局積極發動農村中心文化戶、科技中心戶、文化科技屋(戶)及其他有上網條件的農戶(簡稱農戶查詢點)開展宣傳查詢建農戶查詢點。
三、存在的問題及措施
在政務公開工作中,我們也遇到了種種問題和困難,如人手不夠、經費不足、及個別單位配合不得力、新舊軟件與標準的更替等等,加之這項工作是財政部門關于財政工作的重大革新,史無前例,無任何經驗可以借鑒,只能在摸索中不斷嘗試不斷改進不斷總結不斷提高。
1、精心組織,強化領導
繼續把財政與政務公開工作放到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大局中認識和把握,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各成員將繼續切實履行各自職責和工作要求,確實達到“四度”,即認識上有高度,措施上有力度,行動上有速度,效果上有深度。
2、加大公開力度,真正做到透明辦公
在今后的工作中將繼續公開如下內容:服務承諾、政策方針、法規、財政專項資金使用與發放情況(能到人到戶的一定到人到戶)、政府機關人員、編制情況等。同時,我區將準備借助這一平臺,對“三難”(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三亂”(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以權謀私、執法不公、吃拿卡要、刁難群眾、與民爭利、侵害干部職工和人民利益的現象進行曝光,正真做到以公開促改革、以公開促發展,確實帶動財政服務質量、執法水平、辦事效率和廉政狀況的全面提升。
3、開展明查暗訪,促進政務公開“回頭看”
接受監督,做到“回頭看”:一看該公開的是否已經公開、公開得是否及時、準確、全面;二看政策方針是否遵照執行、執行力度如何;三看服務承諾是否兌現、人民是否滿意、政府是否放心。并成立明查暗訪小組,全方位征求意見和建議。針對收集到的意見及時采取措施,把責任分解、落實到各黨員干部,進行整改,并將整改的情況公開在網站上。
4、加大宣傳力度,力爭全民監督
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的目的是通過公開建陽光財政,充分發動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轉變黨員作風,贏得民心,確保財政部門黨風、作風、效率建設一年一個臺階向前發展。為此,我區在今后的工作中,將進一步借助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廣泛向市民宣傳,特別是貼近基層加大宣傳,提高人民群眾的參與度和滿意率,讓人民進一步了解財政、了解政府,知政策、懂法規,鞏固黨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為在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廣泛取得人民的理解和支持、為全面建設和諧黃石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