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綠化局開展精神文明工作總結

時間:2022-11-28 10:34:00

導語:市綠化局開展精神文明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綠化局開展精神文明工作總結

區園林綠化局自成立以來,始終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把新區建設成為“現代化城市示范區、科學發展示范區、品質春城示范區”目標,以“效能政府、效能”建設活動為契機,認真按照“強班子、固基礎、聚人才、提高為科學發展服務的能力和水平”這一總體要求,深入開展“執行力提升年”活動,不斷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完善發展思路,創新發展舉措,深入開展園林城鎮創建和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有力地推動了園林綠化事業的又好又快發展。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全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健全領導機構,完善創建機制

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為了加強文明單位的建設和管理,充分發揮文明單位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的示范帶頭作用,使創建文明單位工作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根據區委、區政府和區精神文明辦的要求,一年來,局黨支部始終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計劃和工作目標,納入黨支部議事日程。確立了有領導分管、有部門主抓,及時開展了各項創建活動。在工作中,我局不斷加大組織領導和行政推動力度,確保工作持續、深入、有效開展。

(一)健全領導負責制。進一步健全了由局黨支部書記、局長任組長,其他局領導為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黨支部統一領導、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抓落實、各部門齊抓共管”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二)完善各項制度。制定和完善了學習制度、服務承諾制度、班子成員定期深入基層調研制度、公車管理制度等,在建立健全各項制度的同時,著力抓制度的落實。

(三)實行黨員承諾,建立考核監督機制。我們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與局中心工作、機關黨建、廉政建設、安全生產和行風建設等工作緊密結合,做到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同獎懲,保證了工作的有序進行。

二、狠抓業務工作,開展效果顯著

(一)全力推進城鄉園林綠化和生態建設,新區綠化面積快速增長。

我局緊緊圍繞“加快建設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區域性國際城市”目標,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科學發展觀,牢固確立“綠化和生態是城市第一形象、第一環境、第一基礎設施、第一景觀要素”和“市政工程園林化,園林綠化化市政”的理念,最大限度擴大綠化空間,增加綠樹總量,迅速提升城市景觀效果和城市形象,按照建設“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環境優美、充滿活力的山水園林城市”的要求,大力推進園林綠化建設,年度園林綠化重點工作目標任務優質完成。

1、年度新增各類綠地面積231.3501公頃,占目標任務的191.19%。其中:公園綠地8.2574公頃;道路綠地4.0812公頃;附屬綠地128.0066公頃;防護林地24.9132公頃;其他綠地66.0917公頃。

2、完成喬木種植70.7232萬株,占任務數的505.16%;

3、完成攀援植物25.656萬株,占任務數的256.56%;

4、完成苗圃建設987.3887畝,占任務數的282.11%;

5、完成建成區綠地率40%,比目標任務增長1個百分點;綠化覆蓋率45.5%,比目標任務增長0.5個百分點。

(二)種管并重切實加大綠化管養和改造力度

在加快城鄉園林綠化建設的同時,更加重視管養工作。今年,對《昆明市城鎮綠化條例》進行為期一周的宣傳,對全縣古樹名木及后續資源、單位附屬綠地進行了普查,摸清了家底,建立了縣城鎮古樹名木和古樹后續資源保護制度。建立了《縣綠化責任制規定》、《縣城市綠化管理規定》等長效機制。充分發揮職能部門的作用,切實加大綠化管養力度及新區公共綠化的督查力度。及時對行道樹進行澆灌,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積極開展綠化盲區零申報工作和住宅小區達標工作。特別是今年全年降雨量僅為常年的三分之一,嚴重的干旱少雨給新區園林綠化管養工作帶來嚴峻的考驗。為確保新栽綠化苗木的成活率,一般時段,實行16小時澆灌措施、旱情嚴重時實行24小時澆灌制度。區紀委、區目督辦輪崗值班檢查新區園林植物澆灌情況,防止出現漏澆現象;1—3月和10月后特殊干旱時期,我局制定了《新區園林植物旱季澆灌實施辦法》、《關于進一步加強旱季園林綠化管養工作的通知》、《新區(縣)園林植物澆灌噴灌記錄表》,在抓緊擴綠增量的同時,明確新區(縣)各綠化澆灌面積責任單位、澆灌負責人,澆灌車輛等,旱季澆灌工作做到層層落實,綠化澆灌無盲區,網格化管理,確保綠化植物不因缺水而出現死亡的現象。同時對落實不到位的單位及時下發整改通知,對損壞綠地、樹木或把綠地另作他用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責任追究和賠償。

(三)城市綠化管理能力不斷提高以改善人居環境為主題的生態公園建設及功能逐步顯現

1、按照“一環、雙軸、三山、多園、綠網交織的城市綠地結構;先后建成和在建的有洛龍公園、春融公園、小王家營景觀公園、東大河帶狀公園、春城公園、中央公園和撈漁河公園等一大批公園,并對三臺山公園進行了改造;新區路網建設中嚴格按照園林景觀道路綠地率大于40%、紅線寬度大于50米的道路綠地率不得低于30%的規定,一期、二期路網按照規定嚴格實施,并已相繼完成路網建設。按照新建居住區綠地率不低于45%的標準,新區園林單位、園林小區創建工作取得實效。目前,已創園林單位(小區)24個,占單位(小區)總數的50%,其中:被評為省級園林單位11家、市級4家。“四退三還”面積達2447畝,共種植水、陸生植物10余萬株,竹子近28萬株、蘆葦43萬叢,播撒草籽420公斤。2、堅持“規劃先行,質量第一”的原則,按照《新城綠地系統規劃》的要求,抓好綠地系統布局。每個景觀都遵循“動土必有規劃、出土必有設計”的要求進行規劃設計和建設施工,做到規劃高起點、高標準、高品位,建設施工標準化、規范化、工藝化,細節處理精心、精細、精品。

3、對單位附屬綠地的建設管理建立起規劃審批制度,實行“綠色圖章”制管理。凡新建和改建的項目必須按綠化指標規劃設計,綠化指標不達標的不能進行施工建設。通過規劃審批制度管理,各單位新建項目都能按要求進行施工建設。通過規劃審批制度管理,各單位新建項目都能按要求進行綠化美化。

4、及時開展枯死樹木及缺塘、缺苗補植補栽,提升綠化品質,充分體現景觀效果。根據中共昆明市委目督辦《關于對市委主要領導近日明確的1項工作任務進行立項督查的通知》(昆督通〔〕161號)和市園林局、新區綜合辦公室《關于對綠化樹木死苗缺苗情況進行普查更換補植的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視,為確保工作落實到位,根據新區實際,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確了各單位的職責和責任人,嚴格按照市、區要求,分階段于9月10前完成綠化樹木死苗缺苗的普查及更換補植工作。共更換死樹38352株(含生長不良樹8037株),占任務35843株的107%;補植、加密裸露地被、灌木15000平方米。

5、大力開展中山杉種植,為認真落實市委主要領導大量種植中山杉的指示精神,我局通過大力協調土地問題,在呈黃立交橋東北側以及園丁小區內種植中山杉4500株,超市級下達任務2600株的173%,圓滿完成了種植任務。

6、積極開展銀杏種植,入春以來,我局為落實市、縣主要領導關于開展種植以銀杏為主的冬春植樹造林工作的指示,于月日在春融公園西北角共種銀杏4500株,面積32畝,總投資120萬余元。

7、對彩云路綠化進行改造范圍為(與官渡交界處——春融街)中央10米、4米、2米帶綠化,全長5500米。自年月日開工至月日,彩云路綠化改造工程順利完成。共種植滇樸112株、銀杏625株,種植紅葉石楠球1960朱、種植常春藤、銀邊吊蘭、蝴蝶藤等地被約8萬平方米、移植原有小灌木約3000平方米,總投資9300134.28元。彩云路綠化改造采取分層次布局、分色彩搭配的方式,按照“精品、精細、精心”的原則進行改良栽種,滇樸為上層、銀杏為次層、香樟為中層、灌木和地被為下層;整個綠化帶喬灌結合、花草搭配、層次鮮明,綠化美化并重,具有非常好的綠化效果和高品位的景觀效果,成為提升新區品質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三、加強思想教育,樹良好道德之風

(一)深入開展“執行力提升年”活動

1、統一思想,加強學習教育。通過我局三項教育等一系列的活動開展使廣大干部職工進一步認清發展形勢、理清發展思路、明確目標任務,以足夠的知識能力儲備提升執行力,以開拓創新的精神提升執行力,以強烈的事業心和使命感落實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

2、嚴格按照年初制定的《“執行力提升年”活動方案》開展各階段工作任務,并在年中對“執行力提升年”活動進行工作總結,提出整治方案及下半年的工作目標,要以“執行力提升年”活動為契機,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找準執行力提升的關鍵點和突破口,做到有的放矢,高效推動,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3、圍繞重點,狠抓執行力提升。局領導小組緊緊圍繞縣委十一屆七次全體(擴大會議)、《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政府工作報告》中確定的重點工作任務,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方面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細化分解,建立工作責任推進制,實施“工作成果倒逼法”,提高了局屬各部門在職責范圍內的辦事效率,形成了工作執行相互協調解決、及時溝通的良好作風。

(三)積極開展“創先爭優”活動

近一年來以來,我局緊緊圍繞“綠色”、“生態”建設中心工作任務,結合職能職責,認真組織黨員干部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深入推進園林綠化各項工作,以創先爭優活動的有效開展促進業務工作任務的全面完成,用業務工作的成效檢驗創先爭優成果,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取得了一定成果。

1、深入學習楊善洲精神,掀起雨季造林熱潮。積極籌備和組織,集中開展了“10萬人種植100萬株樹木”活動。縣人大、政協、政法委、綜合辦以及全縣各級各部門、各街道、各高校近50個單位都以“學習楊善洲,綠化新區”為主題集中開展了一次植樹造林活動,特別是5月7日舉行的“新區與駐新區高校10萬人義務植樹造林活動啟動儀式”,將綠化造林活動推向高潮。不僅如此,省、市有關部門和主要領導也積極參與到新區植樹造林活動中來,省教育廳、云南大學、云南師范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云南民族大學、昆明市政法委、規劃局、園林局等單位和仇和、羅崇敏、李邑飛、周鋒越等省、市、縣領導以及市級有關單位主要領導、新區縣級領導分別帶隊在新區種下了一株株銀杏、美洲黑楊、滇樸、紫葉李等苗木,新建以銀杏為主題的廣場一個,共種植銀杏4500株。以實際行動踐行了楊善洲綠化荒山、無私奉獻的精神和美化家園、共建新區的責任意識。2、認真開展“四亮四評”工作?!八牧了脑u”活動的開展,使全局干部職工的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創先爭優的長效機制正在形成,縣園林綠化局的對外形象得到極大提升,圍繞建設“現代化城市示范區、科學發展示范區、品質春城示范區”的總體目標,找準建設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為履行將新區建成“綠色新區”、“低碳城市”,實現城鄉綠化全覆蓋工作定位,明確和強化園林綠化職能、職責,加強新區園林綠化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3、積極推進“三亮四進”工作。根據區委、區創先辦《關于在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中廣泛開展“三亮四進”社區活動進一步加強城鄉黨組織互幫互助工作的通知》(呈創先辦〔〕12號)文件精神,我局互幫互助結對共建基層黨組織為龍街社區黨委。在局支委先后兩次深入社區了解情況的基礎上,于6月22日,縣園林綠化局黨支部全體機關黨員共14名深入龍街社區,開展城鄉黨組織互幫互助活動,深入基層了解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同時,對困難黨員李興偉、困難戶張兆琪進行走訪慰問,為幫扶對象送現金和生活用品,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在家庭生活上面臨的暫時困難,讓群眾切實感受到黨的溫暖。結合社區及新區建設實際,6月28日,我局黨支部書記圍繞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及目前新區的建設為主題為社區黨員集中上了一次黨課,進一步提高了黨性意識、堅定了理想信念、增強了責任意識。

四、廣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我局為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一是開展以“新區我的家”為主題的義務勞動和志愿活動。在參加縣級統一組織義務勞動的同時,機關黨員干部、全體干部職工到洛龍公園參加義務勞動,對環境衛生進行了集中清掃整治。二是積極開展“閱讀紅色經典、繼承革命傳統”活動,在全局營造了濃厚的讀書氛圍,培養了干部職工良好的讀書習慣;增進了我們對黨和革命的深入了解,加強了黨性修養。

文明創建無止境,百尺竿頭更奮進。我局將一如既往,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進一步貫穿于各項工作始終,力爭使新區園林綠化工作更好地服務于經濟建設,服務于基層,服務于群眾,讓文明之花在園林綠化系統這塊土地上開得更鮮、更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