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如何開展黨務公開工作的意見
時間:2022-08-15 10:02:00
導語:對于如何開展黨務公開工作的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推進黨內民主,加強黨內監督,改善黨的領導方式,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保障廣大黨員群眾行使民主權利,尊重黨員的主體地位,根據市委組織部組通[2008]34號文件精神,市直機關工委決定在以往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全面實行黨務公開制度。具體意見如下:
一、立足實際,明確黨務公開指導思想、基本原則
開展黨務公開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拒腐防變能力,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立足于發展黨內民主,加強對黨員干部權力運作的監督和制約,建立起具有機關特色的黨務公開運行制度和機制。
開展黨務公開工作的基本原則是:
——服務發展原則。緊緊圍繞發展大局,充分調動廣大黨員群眾創業、創新、創優的積極性,努力營造科學發展和加快發展的良好環境,提高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駕馭經濟和率先發展的能力。
——依法依紀原則。按照憲法、法律法規以及黨章、黨的方針政策,依法依紀進行公開。加強對黨務公開工作情況的監督檢查,使黨務公開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制度化軌道。
——真實公開原則。尊重和保障黨員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落實《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規定的有關監督制度,堅持實事求是,面向基層、面向群眾,不回避矛盾,不避重就輕,內容真實可信,結果公平公正。
——注重實效原則??茖W把握黨務公開的共性要求和個性特點,堅持從實際和效果出發,增強黨務公開的針對性。既方便群眾知情參與,又保障黨員干部的民主權利,采取合適的公開形式,講求形式與效果的統一。
——積極穩妥原則。推行黨務公開,既要積極推進,大膽實踐,勇于創新,又要科學安排,規范操作,注重效果,有序推進。要善于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提高,擴展深化,不斷加強制度建設,實行長效管理。
二、緊扣重點環節,全面落實黨務公開各項工作
開展黨務公開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上下聯動,整體推進;真抓實干,務求實效。
(一)黨務公開的對象
市直機關工委及所屬各級黨組織。
(二)黨務公開的內容
按照依法依紀公開、內容真實可信的要求,凡是機關黨員、群眾關注的重大事項、熱點問題,除依法保密事項外,原則上都應當公開。
1、全局和中心工作方面。主要包括:各級黨組織重大決策、決定、決議,黨組織任期目標和階段工作重點,為民辦實事、創業幫扶的內容及進展情況,涉及群眾利益的重要政策措施等。
2、思想建設方面。主要包括:黨組織學習計劃及落實情況,年度黨建主題活動安排,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實施計劃等。
3、組織建設方面。主要包括:班子成員工作分工、工作職責、民主生活會和整改情況,干部選拔任用、考核獎懲情況,黨內選舉情況,黨費收繳、使用、管理情況,后備干部推薦、黨員發展轉正、民主評議黨員和評比表彰等情況。
4、作風建設方面。主要包括: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有關制度情況,重要情況通報和報告情況,有關黨員干部述職述廉、執行廉潔自律規定和重大事項報告的情況,黨紀政紀案件查處結果情況,維護群眾利益情況等。
5、制度建設方面。主要包括:黨內制度規定的各項辦事程序和工作要求,改革與完善黨內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民主管理和干部人事制度情況等。
6、其他事項。根據實際情況或黨員、群眾認為有必要公開的不涉及黨內秘密的黨內其他事項。
(三)黨務公開的形式
針對不同內容確定公開形式。適宜在黨內公開的可通過黨內有關會議、下發文件、定期通報等形式進行公開;適宜對全社會公開的可采取黨務公開欄(可與政務公開欄合并設置)、電子屏幕、有線電視、廣播、報紙、設置黨務公開意見箱和公開電話等形式進行公開。各單位黨組織可根據實際創造其他行之有效的公開形式。
(四)黨務公開的程序
公開項目、范圍、內容和形式由相應部門(黨組織)提出和提供,有關黨組織負責同志審定。對于黨內重大決策、干部任免和涉及黨員、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等黨內事務要采取僅限于黨內公開或先黨內后黨外的順序進行公開。
(五)黨內公開的時限
黨務公開的時間要與公開的內容相適應。常規性的工作要按季定期公開(市委組織部確定每季度首月15日為全市黨務公開日),階段性工作要逐段公開,臨時性工作要隨時公開。對于重大或復雜性的問題,應根據公開后反饋的意見進一步完善,必要時再次公開。
三、加強組織領導,確保黨務公開工作取得實效
開展黨務公開工作,既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更是各級黨組織的一項政治責任。各級黨組織必須以飽滿的政治熱情、良好的精神狀態,從講黨性的高度,增強抓好黨務公開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1、加強組織領導。黨務公開實行“黨組統一領導,部門黨組織各負其責,紀檢組織協調監督,群眾積極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市直工委成立黨務公開領導小組,由工委書記任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工委機關的黨務公開并指導各級黨組織的黨務公開工作。各級黨組織要成立相應機構,確定專人從事黨務公開工作。
2、建立監督保障機制。重點建立以下四項制度:
——實行預公開制度。黨組織在決定或辦理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要事項前,應當公開初步方案,公開期限一般不少于5個工作日,要在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后,進行必要的調整,并在調整后及時公開。
——聘請監督員制度。黨組織要根據實際情況,聘請黨務公開監督員。黨務公開監督員的主要職責是:對黨務公開的內容、形式、時限等提出合理化建議,當好參謀助手;及時收集、反饋黨員、群眾的建議和意見;向黨員、群眾宣傳黨務公開的內容,促進黨員、群眾知情權和監督權的落實。
——實行意見收集處理反饋制度。對黨員、群眾圍繞黨務公開內容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要派專人搜集整理,認真研究處理,特別是對署真實姓名舉報的,應將處理結果告知舉報人,聽取其意見。
——實行黨務公開責任制。明確黨務公開各個環節的責任。各級黨組織的主要領導對黨務公開工作負總責;各單位黨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公開內容的全面性、真實性負具體責任;各相關職能部門和人員對職責范圍內事項的公開負責。市直工委將黨務公開工作納入黨建目標責任制。
3、注重黨務公開與政務、事務公開相結合。黨務公開與政務、事務公開有著密切的聯系,兩者有機統一,不可分割。黨務公開是對政務、事務公開的延伸和發展。在公開內容和形式上,黨務與政務、事務可綜合考慮,合并設置。既要借鑒政務、事務公開的良好工作機制、公開的內容和形式,又要突出自身特點,強化黨內監督,以達到互相推進、互為促進、相得益彰、協調運轉的良好效果。在開展黨務公開的同時,要進一步規范、鞏固、和完善政務、事務公開工作。
- 上一篇:代表議案的提出及基本要求是什么
- 下一篇:對于黨務公開欄制作標準(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