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旅游業發展意見
時間:2022-09-07 04:51:00
導語:休閑旅游業發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
為進一步加快我市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規范管理,強化服務,創造農家樂休閑旅游業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意見》(浙政辦發〔*〕1號)精神,經市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快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總體要求和基本原則
1.農家樂休閑旅游業是順應城鄉消費新趨勢而逐漸發展起來的,以“吃農家飯、住農家屋、游農家景、享農家樂”為主要內容,集休閑觀光旅游、領略鄉村風情、體驗農耕文明于一體的農村新興產業。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有利于促進農村勞動力的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帶動農民收入的穩定增長;有利于促進高效生態農業發展,帶動農村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有利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帶動農村居民綜合素質的提高;有利于促進城鄉統籌發展戰略的實施,帶動工業對農業、城市對農村的反哺和投入。
2.今后一個時期我市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總體要求:從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高度,立足于各地農村實際條件,著眼于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科學編制規劃,改善基礎設施,豐富內涵功能,大力發展休閑旅游村,規范提升休閑旅游點,促進農家樂休閑旅游業持續健康發展。通過努力,到2010年,全市建成市級以上農家樂特色村20個,市級以上農家樂特色點50個,使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真正成為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和新農村建設新的支撐點。
3.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基本原則:
堅持因地制宜、講求實效。充分考慮區位、自然生態、民俗文化等條件以及投入能力、市場容量和環境承載能力等因素,合法、合理地開發利用農村資源和特色優勢產業功能,做到量力而行,適度開發。
堅持服務三農、突出特色。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為目標,依托農村自然生態、田園景觀、民俗文化、農林牧漁特色優勢產業和農事活動,突出地方特色,開發休閑旅游項目。
堅持科學布局、合理開發。與城市建設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農業產業布局規劃、生態市建設規劃、旅游發展規劃等相銜接,促進農家樂休閑旅游村(點)依靠城鎮和旅游區合理布局、生態環境和文化資源的保護與開發相得益彰,促進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堅持安全發展、規范經營。采取切實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確保業主、游客的生命財產安全。加強對農家樂經營主體的管理和引導,培育一批誠信經營、優質服務的農家樂休閑旅游村(點)。
堅持政府引導、合力推動。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引導,鼓勵支持農家樂健康有序發展。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市場作用,調動各種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投資開發的積極性。
二、科學編制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規劃
4.加快編制《*市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規劃》,積極推進“一心、三帶、八區”的農家樂休閑旅游業建設?!耙恍摹奔匆?中心城市為核心,圍繞三大城鎮組群,在城鎮周邊發展服務城鎮居民的都市休閑型農家樂;“三帶”即依托“杭州灣南岸、曹娥江兩岸、浦陽江兩岸”三大農業帶,開發建設農業觀光型農家樂;“八區”即依托我市八大旅游景區,發展與旅游景區相互補充又錯位競爭的旅游配套型農家樂。各縣(市、區)也要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結合縣(市)域總體規劃、村莊建設規劃、產業發展規劃、旅游發展規劃和資源環境保護規劃,科學編制農家樂發展規劃,明確農家樂發展的工作目標、空間布局、保障措施等。
5.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發展重點:
扶持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村。因村制宜,充分利用現有的區位、生態、環境、產業、文化等資源,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政策扶持,優化管理服務,支持發展以農民家庭為經營主體,以行政村為基本單位的農家樂休閑旅游村。
規范提升農家樂休閑旅游點。統籌規劃,量力而行,依托城鎮、依托景區、挖掘特色,合理有序地開發建設農家樂休閑旅游點。從經營場地、接待設施、安全管理、環境保護、服務質量、特色項目等多個方面,加強對農家樂經營戶經營行為的規范管理,推進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
6.嚴格農家樂開發建設的準入制度。充分考慮生態環境、旅游資源、市場客源的承載和支撐能力,在生態環境脆弱的地區和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實行限制開發,在自然保護區和具有特殊保護價值的地區實行禁止開發。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原則,防止“借機圈地”、“以租代征”等違法用地現象的發生,嚴禁在基本農田保護區、地質災害區、自然保護區擅自開發經營農家樂。
三、明確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主要任務
7.改善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基礎設施。優先將具有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條件的村莊作為村莊整治建設對象,通過“百千工程”的實施,整合“鄉村康莊”、“清水河道”、“農民飲用水”、“村鎮綠化”、“放心店工程”、“農村文化陣地”、“新農村電氣化、信息化”等項目資源,加快建設村莊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
8.不斷豐富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內涵。充分挖掘傳統文化、鄉土文化,利用神話傳說、農諺民謠、祭祀慶典、農耕器具、飲食習俗、土特產品等文化元素,開發建設農業觀光游、鄉村休閑游、自然生態游、農家度假游、民俗文化游、農業經貿游等特色主題農家樂旅游村(點),積極開展游客喜聞樂見、富有特色、形式多樣,能滿足不同人群需求的休閑娛樂活動。
9.增強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服務功能。充分利用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產業特性,按照“吃、住、游、玩、購”五大功能整體謀劃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發展。充分發揮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帶動作用,促進現代農業和旅游品加工業、交通運輸業、餐飲旅館服務業等配套產業的加快發展,努力形成以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為特色,農村三次產業合理布局、協調發展和農村勞動力充分就業、合理分工的良好發展態勢。
10.提升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整體水平。加強對農家樂經營戶經營行為的規范管理,推進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標準化建設。市、縣兩級每年開展農家樂特色村(點)、星級經營戶認定,并實行動態管理。加強農家樂經營管理業務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素養和技能。堅持以特創牌,以特聚客,創建一批農家樂特色品牌。
四、落實扶持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11.對符合規劃及相關規定的農家樂休閑旅游項目,經認定后優先安排建設用地??h級以上農家樂特色點,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的前提下,根據生產要求按不超過經營總面積1%比例的土地面積規劃正常生產所需的倉庫、辦公室等生產設施,并按《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12.鼓勵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村,其發展用地享受支持家庭工業發展相關政策。鼓勵農民依托農家自有房屋等生產資料創辦節地型農家樂,鼓勵農民以土地使用權、固定資產、資金、技術等入股開展各種形式的農家樂休閑旅游經營。鼓勵發展以企業法人為經營主體,依托各類農業園區和特色農產品基地的農家樂休閑旅游點。鼓勵社會各界參與建設一家一戶農民辦不了的休閑旅游項目和配套產業,帶動周邊小規模農家樂的發展。
13.支持鎮、村、行業協會和經營業主組織對農家樂休閑旅游從業人員進行崗位技能培訓。對于經有關部門認定的從業人員崗位技能培訓,享受農民培訓補貼政策。
14.工商、稅收、衛生、公安(消防)等有關部門要從促進城鄉統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高度出發,根據有關規定,簡化有關證照的辦理手續,有條件的地方可實行“一條龍”服務。
15.金融機構要開展農家樂休閑旅游經營戶信用等級評定,根據信用等級,確定一定的授信額度。農業信用擔保機構要為農戶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所需小額信貸提供信用擔保,農村信用社等涉農金融機構要為農戶及時提供小額信貸。
16.加大對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扶持力度。從*年開始,市財政統籌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用“以獎代補”的方式重點扶持農家樂特色村(點)的創建、項目開發建設、從業人員培訓、宣傳推介和工作考核。各縣(市、區)財政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用于扶持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
五、建立健全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管理機制
17.明確管理機構,落實管理職能。市政府建立農家樂休閑旅游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主要負責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過程中重大問題的決策,政策措施的制定及管理中涉及全局性、政策性問題的協調和處置。各縣(市、區)也要建立相應組織,明確牽頭部門和主要職責。有條件的縣(市、區)要建立農家樂休閑旅游業行業協會。
18.鄉鎮政府負責區域內農家樂休閑旅游業日常管理及相關問題的處理。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的重點鄉鎮要建立管理服務機構,落實專門人員,加強服務管理。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的重點村和重點區域要積極組建行業協會和專業合作組織,加強對農家樂經營戶的管理服務,促進行業自律。
19.各級農辦負責抓好牽頭協調、政策制定、規劃編制、溝通聯絡、指導服務等工作。旅游部門負責農家樂休閑旅游業行業管理工作,做好旅游信息搜集和工作,提供線路推薦、包裝營銷等統一的促銷服務。
20.農業、林業、水利、公安、衛生、財政、國土、工商、環保、質監、藥監、消防等部門按各自職責,做好對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指導管理,特別是加強安全防范、食品衛生、工商登記、標準化計量等工作的監督和管理。宣傳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及時報道先進典型,發揮輿論導向作用,為全市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發展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 上一篇:依法行政單位創建制度
- 下一篇:勞動合同法清理欠薪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