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管理體制思考

時間:2022-09-18 05:04:00

導語:社區管理體制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管理體制思考

社區是社會的細胞和基本單元,在城市改革、發展、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顯重要,已成為各級領導和廣大群眾關注的熱點。社區建設是加強城市管理的基層基礎工作,**年以來,我區的社區建設經過幾年的努力,調整了城市社區規模,建立了社區組織體系,有了一支專職社工隊伍,基礎設施有了較大的改善,社區服務、社區衛生、社區文化、社區環境、社區治安等各項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社區建設雖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由于基礎工作還不夠扎實和穩固,社區組織管理體制還不是很順,長效運行機制尚不完善和資金短缺等存在諸多方面的問題和不足,需要認真地加以研究和解決,筆者在社區實際工作中的體會談談個人的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一、主要問題和不足:

(一)社區管理體制、運行機制與社區居委會組織不相適應。社區居民委員會是在黨的領導下,在政府的指導和支持幫助下,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群眾性自治組織。政府與居委會是指導和被指導的關系。但目前存在社區工作關系不順的問題:一是職能部門工作“缺位”,有關工作進社區,牌子進來了,但經費不能完全落實,人員不能保證。二是社區工作“錯位”,政府有的職能部門不分“主辦”和“協辦”,既不給經費也不給人員,硬向社區居委會交任務、派工作,還設有名目繁多的檢查考評社區居委會的工作。把街道辦事處和政府職能部門與社區居委會的關系從指導與協助、服務與監督的關系,變成了上下級關系。三是居委會工作“越位”,因政府大量的行政事務向社區延伸,均由社區居委會去落實和代行監管,如安全生產、綜合治理、計劃生育、環境衛生清掃、退休人員管理等工作,忽略了社區居委會是居民自治組織,不具備執法權這一性質。現在社區居委會既承擔自我管理職能,又承擔政府重心下移后的行政管理職能。使社區居委會行政化傾向明顯,影響和束縛了社區自治功能的培育和發展。

(二)社區工作量大,任務繁重,社區工作人員相對不足。居委會規模調整后,社區規模增大,社區居民人數增加,平均管轄3500多戶,一般有5000-7000人,大的有10000多人。隨著政府中心工作下移,并不斷向社區延伸,社區事務也相對增多,管理難度相對加大。社區工作據不完全統計,涉及到黨建、精神文明、綜治、城管、計生、檔案、安全生產、民政、社保、國防等10大類近100項工作任務,工作繁忙。而目前每個社區包括居委會成員、計生專工、社保專工僅有6至7人。在做好居委會日常工作外,還要承擔各職能部門工作進社區,完成下派給社區的工作任務和有關人口、經濟、安全生產等專項調查或大型普查。可謂“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還要雙休日上班、錯時上班,社區干部苦于沒有分身之術,疲于應付,社區工作力量比較薄弱。

(三)社區干部隊伍尚不穩定,整體素質有待提高。目前社區專工隊伍:一是社區專工素質雖有了顯著提高,但整體看還缺乏社區工作系統知識和業務培訓,知識面不夠寬,有的還難以信任社區工作,從而影響整個社區工作水平的提高。二是社區專工的生活待遇偏低。經濟收入除“兩?!蓖庹畵芨兜脑禄竟べY僅600元、獎金100元,職務月補貼50至150元不等。**年我區出臺的《蓮都區社區專職工作者管理辦法》專工待遇有所微調,但仍然偏底。另外,社區之間自有資金收入不一,社區的財務使用全區沒有統一的管理規定,各街道及社區各行其事,造成社區與社區之間的專工收入也不很平衡,難以調動全體社區專工的積極性。社區專工大部份通過公開招聘的,由于付出與回報的不對等,為此社區難留優秀人才。蓮都區從**年公開招聘的87名社區工作者中,到目前止,因社區專工待遇低而自動辭職或跳槽的已有21名。這就直接影響著社區專工隊伍的素質和隊伍的穩定。

(四)社區基礎設施相對還較為薄弱,投入嚴重不足。近幾年社區基礎設施雖有明顯改善,大多數社區居委會有了辦公用房,但不盡人意,有的設置不合理,有的在二樓、甚至在三樓,居民(特別是殘疾人)辦事很不方便。由于社區資源整合力度不夠,目前仍有少數社區的辦公用房沒有落實?;顒佑梅坎蛔悖绕涫欠蘸徒洜I用房很缺乏。社區難以開展無償、低償和有償相結合的各種社會化的服務和經營活動?!笆袇^一家”的理念與實際還有較大的差距。蓮都區每個社區的辦公經費每年僅有10000元,工作經費嚴重不足。由于各社區之間的共建單位整合不一,其共建經費的籌集多少也懸殊較大,不利于平衡發展。社區的發展沒有完善的財政支撐體系,社區工作將失去動力和活力。

(五)社區服務體系尚不完善,服務水平和質量有待提高。目前各社區雖都建立了服務機構,但作用發揮不夠,社區服務只是停留在較淺的層面。社區服務的內容單一,大多從事的都是無償的,短期的,面向弱勢群體的社會救助和福利性服務。社區服務隊伍還不夠健全,服務專業化水平不高。有的街道一級還沒有建立服務中心,還難以滿足社區不同層次居民的服務需求。

二、意見和建議

針對上述存在問題,為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和構建和諧社會需要,為此建議:

(一)重視社區建設,加強對社區建設的領導??倳浿赋觯骸凹訌娚鐓^建設是客觀形勢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做好這方面的工作,關系到城市的改革和發展,關系到社會穩定,關系到黨的執政基礎的鞏固?!鄙鐓^建設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及各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應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在全國推進社區建設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02]23號和《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社區服務工作的意見》國發[2006]14號文件精神,要把社區建設列入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社區建設工作力度。并由政府牽頭,各相關部門協同,制定社區建設和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和目標,明確工作重點和內容,確定工作標準,分類指導,有計劃有步驟地扎實推進,加快社區建設的步伐。

(二)建立社區工作站,理順社區工作關系。把社區工作站作為政府在社區的服務平臺,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領導下,協助、配合政府及其工作部門在社區開展工作,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社區工作站的主要工作職責是:承辦政府及其工作部門交辦的社區綜合管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安全生產、城管、衛生、文化、環境保護、社會勞動保障、人口和計劃生育等事務,支持和配合社區居委會和社區居民依法自治。建立社區工作站,實現社區工作站人員承接行政事務與居民自治開展自我服務事務相分離,創新社區管理體制。目前,已有深圳、蘇州、上海等許多城市實施建立了社區工作站,我們可以借鑒他們成功的經驗。通過建立社區工作站,探索新型的社區工作運作模式,克服居委會行政化傾向,減少社區居委會負擔。同時精簡會議,減少不必要的臺帳,取消對社區居委會工作的考核評比,還社區居委會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本來面目。

(三)穩定社工人才,建設高素質的社區干部隊伍。一是加強社區專工隊伍建設。建立社區工作站后,按照社區轄區面積和工作量大小,配備相應數額的工作人員納入編制,參照機關事業單位一般職工的有關管理規定實施管理。并享受與之相同的工資和福利待遇。同時,從街道辦事處選拔優秀人員下派到社區擔任黨(總)支書記、站長等職,充實社區一線力量,強化社區專工隊伍。二是區級要經常性地組織專題培訓班對社區干部開展專業教育和培訓,完善社工的知識結構,掌握現代管理社區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斷提高服務社區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制定全區社區財務管理規定,嚴格財務管理,全面實行社區財務會計委托制,提高透明度,規范社區干部行為。四是進一步完善社區專工考核制度,健全激勵、競爭、約束、監督等管理機制。建立起社區干部優勝劣汰機制,充分調動社區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建設一支政治思想好、政策水平高、組織能力強、工作作風硬的優秀社區干部隊伍。

(四)加大資金投入,建設完備的社區基礎設施。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是社區建設的物質基礎,是建設“有形”社區,增強居民認同感和歸屬感的載體。社區基礎設施匱乏,財力投入不足,始終是社區建設的“瓶頸”。要廣開渠道,加大社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堅持政府投入為主,廣泛吸收社會資金,鼓勵社會各界捐助,逐漸建立和完善政府與社會相結合的多元投資機制。要加大社區資源整合力度,調劑、利用現有設施資源,解決社區基礎設施缺乏問題,改善社區辦公條件,盡快落實部分社區辦公用房和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及社區活動用房。

(五)完善社區服務體系,滿足廣大居民的全方位需求。要從健全服務組織,拓展服務內容,改進服務手段,完善服務機制入手。建立以便民利民服務、就業再就業服務、社會福利服務為主要內容的社區服務體系。一是整合社區資源,降低服務成本,增強服務功能。在街道設立社區服務中心、社區設立社區服務站。通過社區服務中心(站)把需要受理的行政事務捆綁在一起,實行“一站式”辦公服務,集行政事務辦理、家政、法律、計生、中介、就業、社會互助服務等多項功能為一體。既有利于加強統一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又有利于推進政務公開,增強社區工作的透明度和影響力,提高服務效率。二是拓展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機制,改善服務手段,推進信息化進程。社區服務要堅持做到“四個面向”,即面向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社會貧困戶、優撫對象的社會救助和福利服務;面向社會單位的社會化服務;面向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的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社會化服務;面向社區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務。三是政府工作部門要求工作站協助或承辦的工作,應實行“費隨事轉”,要為社區工作站提供必要的辦公條件。(白云社區黨總支書記徐愛宣居委會主任盧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