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企業黨建意見
時間:2022-09-19 05:27:00
導語:非公有制企業黨建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區非公有制經濟迅速發展,已經成為我區經濟發展的新支柱。為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區本著非公有制企業發展到哪里,黨組織就建到哪里的原則,對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嘗試。
一、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理清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新思路
截止到**年底,**區共有非公有制企業318家,從業人員12126人,去年上繳稅金1800萬元,對地方財政的貢獻率達37%。區委一班人通過深入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特別是同志“七一”講話,更加深刻的認識到,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擴大黨的執政基礎的一件大事,必須擺上位置,抓緊抓實。為此**區委以提高認識,理清思路為先導,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的意見》,對全區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做出明確規定,使各級黨組織充分認識到抓好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增強了責任感、使命感,營造了抓好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良好氛圍。
同時區委還專門成立了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由區委主管書記牽頭。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研究制定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規劃和重點工作任務,督促各有關單位的工作進展,發現典型,總結經驗,當好區委的參謀。小組成員由工商行政管理、稅務、勞動、體改、工商聯、鎮街等多個相關部門組成。各部門按照區委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心協力抓好非公有制企業黨建。不僅如此,區委還從強化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出發,理順了黨組織的領導關系。外商獨資企業黨組織和區屬國有、集體企業改制為非公有制企業的黨組織隸屬于經貿局黨委領導,其他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按照屬地化管理的原則,隸屬于企業所在地的鎮黨委和街道工委領導。
二、因企制宜,健全完善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
根據我區的實際情況,在黨組織組建上采取四種形式:一是整體平移法。對國有和集體企業改制為非公有制企業后,人員和格局未變的,仍保留原有黨組織建制,并隨企業新的名稱進行更名。目前已有5個改制企業建立了黨組織。二是單獨建支法。對于具有一定規模,生產經營相對穩定,正式黨員3人以上,且有合適黨支部書記人選的新組建非公有制企業采取單獨建立黨支部的方法。目前已有電力電抗器制造有限公司等2個企業組建了黨組織。三是行業聯合法。對那些規模較小、黨員人數不足3人或雖有3名以上黨員,但不具備單獨建立黨支部條件的企業,按行業或區域相近的原則,聯合建立黨支部。目前我區針對商貿企業門店零散,各自為營,黨員分散的特點,組建了中陽公司聯合黨支部。四是屬地掛靠法。對于規模較小,黨員人數少,不具備單獨或聯合建立黨支部條件的一些非公有制企業,采取屬地管理的辦法,統一掛靠到農村、社區黨組織或各鎮的企業黨支部。
三、因勢利導,適應企業需要,加強黨員管理
非公有制企業由于性質的不同,給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帶來了許多新問題,我們做了積極的探索,在實踐中總結了一套新形勢下黨員教育管理的有效辦法。
一是逐級承包法。實行主管部門黨委委員承包黨支部,黨支部委員承包黨員,逐級承包抓黨建。這樣做的目的就是使黨員管理網絡化,確保了每個黨員經常處在黨組織的關心幫助和管理監督之中。二是組織推薦法。由上級黨委向非公有制企業推薦優秀共產黨員到重要崗位工作,發揮其模范帶頭作用。電力電抗器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新辦私營企業,經貿局黨委始終關注企業黨支部工作,推薦了一批優秀共產黨員到企業工作。這樣不僅帶動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而且也帶動更多的群眾為企業多做貢獻。三是靈活機動活動法。非公有制企業黨員的活動要圍繞企業經營活動進行,難以固定時間。為此,我們要求企業黨組織采用靈活機動的方法,利用業余時間保證黨員組織生活的正常開展,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四是定期走訪聯絡法。針對一些聯合黨支部黨員分散的特點,采取多種方式與黨員保持定期聯系。由黨支部成員深入經營門市,了解情況,收繳黨費,發送材料,傳達黨的精神。通過經常溝通,使黨組織和黨員保持了密切聯系,對黨員的思想和工作動態做到心中有數。
- 上一篇:國資黨員雙重生活制度
- 下一篇:國資黨員廉潔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