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強企意見
時間:2022-09-26 04:37:00
導語:以人為本強企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這是黨中央從新世紀、新階段的實際出發,總結我國幾十年來經濟和社會發展趨勢的經驗,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吸取人類關于發展有益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在認識上的重要升華,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學理在十屆二次人大會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給人最突出的感受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求真務實,以科學發展觀統籌協調推進各項工作。
我們班子成員通過學習黨的***精神,一致認為: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對吉安供電公司來說,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創建學習型組織,為公司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努力實現公司發展與員工個人發展的協調統一。通過學習,我們還認識到:企業好比是一幢大廈,柱子的強壯才能保證大廈經得起風雨。由于歷史原因在公司這幢大廈內有一些不合適宜的“墻”,阻擋了組織內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有效順暢運轉,影響了公司走做強做大的科學發展之路。歸納起來有這么四堵不合適宜的“墻”。這一堵墻是員工“懷才不遇”的“堵心墻”;第二堵是員工之間不和諧的“隔心墻”;第三堵墻是部門之間、單位之間、部門與單位之間缺乏協調的“離心墻”;第四堵墻是公司員工對客戶缺乏良好服務的“老大墻”。
先說“懷才不遇”的“堵心墻”。這堵“墻”是迷失員工前進方向,阻止每個員工實現人生價值的障礙物。具體表現為一些員工在看待提拔、待遇時心態。要拆這堵墻須從兩方面入手,其一從員工個人層面來說主要是心態必須好。在看待個人進步、待遇、晉升等方面要提倡全面歷史辯證的看問題,教育員工以一種健康良好的心態直面人生。其二從公司層面來說必須為員工實現價值掃除障礙。隨著公司管理機構的扁平化,中層管理崗位是有限的,需要多途徑地為員工實現人生價值提供舞臺,設計多條員工能夠施展才華通道。如加強對中層管理人員的考核;人膽啟用優秀員工;在專業部門設立相應待遇的“技術專責”;為班組技術工人提供教育培訓條件,鼓勵他們進入“高級技師”的行列。這樣員工都有了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機會,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活出生命的意義”。
學習型組織理論特別強調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使互不信任的人一起工作的第一步,而員工之間不和諧“隔心墻”是我們堅決要拆除的第二堵墻。由于內部不和諧往往會使“三個諸葛亮成為一個臭皮匠”,久而久之就會人心渙散。要拆這堵墻,首先要培育員工的共同愿景,以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吉安供電公司近期的共同愿景就是創建一流供電企業,大家應圍繞這一目標,努力營造濃厚的相融氛圍,促使員工之間相互補臺意識的建立。
第三堵非拆不可的是部門之間缺乏協調的“離心墻”。具體表現在各人自掃門前雪,工作中缺乏全局觀念,是榮譽就上,見問題就推,更有甚者發現了問題也不說,只等著出了大問題后看別人的笑話。要知道供電企業就好比是條連接客戶的輸電線路,各個部門、單位就像是線路上的鐵塔、開關、導線、絕緣子,甚至是一個小螺絲,要保證線路安全運行,每個部件非但缺一不可,而且要求各個部件密切配合、上下銜接,這樣才能保證線路的正常運行。因此,要拆這堵墻就要求我們的部門、單位必須具備團隊學習的觀念,堅持“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不僅要求個體素質,更要求整體素質的高精,這些都需要通過團隊學習來逐漸得以實現。
企業向客戶提供產品、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必然與客戶發生關系。我們如果不以客戶為中心,或者不以客戶滿意為宗旨作好我們的工作,任由一堵無形的“老大墻”將我們與客戶之間的聯系割裂,必須會使公司受到投訴,形象遭受損害。學習型組織理論告誡我們:不要自我設限,要不斷創新。根據這一理念必須在全體員工中樹立貼心服務意識,拆除“老大墻”在公司內部是這樣,在外部尤其是對待客戶更應如此。通過與客戶之間的溝通和聯系,主動登門走訪,了解客戶需求,特別是最近我們在全力實施誠信工作,精心打造服務品牌,作為全省首家在供電區域內開行了13輛有統一標識的電力服務車,為社會廣大用電客戶提供更加貼心、快捷、細致的延伸服務,使這堵橫在公司與客戶之間的“老大墻”,被雙方的理解和真誠所瓦解,公司形象和社會知名度、信譽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不合適宜的“墻”拆掉了,公司透出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強“柱”成為當務之急。應該講公司這根“柱”包括很多方面,人才因素,經營理念,管理機制等等,我們只有求真務實地把這些都做實做好,公司這座摩天大廈的“柱”才能發揮支撐作用。在實施“強柱”的過程中,過去由于一些被不合適宜的“墻”所阻礙而浪費的資源,可以在重新整合中得到充分發揮,把消耗的智慧和力量集中使用到公司發展上來。
由此可見,“拆墻強柱”走以人為本的強企之路,對吉安供電公司的發展不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緊迫。應該看到,當今社會已逐步進入知識經濟時代,技術創新、知識創新、管理創新已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動力,而人才是技術創新、知識創新、管理創新的重要載體,是企業的第一資源。吉安供電公司也只有通過“拆墻強柱”,精心培育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向一流供電企業目標邁進。
精品范文
3以人為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