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工程意見

時間:2022-09-29 11:55:00

導語:培養工程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培養工程意見

**年初,省委、省政府組織實施了“333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工程”(以下簡稱“333一期工程”)。3年來,共評選出培養對象3116人,其中,第一層次33人,第二層次305人,第三層次2778人。一批培養對象脫穎而出,成長為各學術、技術領域的帶頭人和業務骨干,創造了許多科技成果并成功地實施了成果轉讓,產生了十分可觀的經濟效益,有力地推動了全省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工作。

為進一步增強我省高層次人才競爭能力,構建江蘇新世紀人才高地,再造江蘇21世紀人才新優勢,根據《江蘇省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工作“九五”計劃和2010年規劃綱要》提出的高層次人才培養目標。按照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對人才資源開發工作的要求,現就實施“333新世紀科學技術帶頭人培養工程”(以下簡稱“333二期工程”)。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江蘇“十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戰略重點,在“333一期工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高層次人才培養力度,通過努力,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數量充足,結構合理,能夠適應和促進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充滿生機活力的高層次人才隊伍,為順利實現我省新世紀發展目標奠定堅實的高層次人才基礎。

(二)培養目標和重點

從**年至**年,組織實施“333二期工程”。前3年,每年選拔培養對象1000名左右,其中,能進入世界科技前沿并在國際上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杰出專家10名左右;在國內科學技術界具有重大影響的高級專家100名左右;在省內各學科、行業成就突出,具有一定聲望的科學技術帶頭人1000名左右?!?33二期工程”培養重點是我省優勢學科、重點學科的科學技術帶頭人,電子信息產業、現代生物工程和新醫藥、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的技術帶頭人,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的創業型人才。

——優勢和前沿學科:重點培養物理、電子信息、化學、分子電子學、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等方面的人才。

——農業:重點培養農業科研與開發、農產品加工、農業市場分析預測及信息、農業標準化以及農業經濟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傳統產業:重點培養機械、汽車、化工、建材、紡織、輕工、食品等方面的人才。

——高新技術產業:重點培養電子信息、機電一體化、新材料、生物技術與新醫藥、環境保護、海洋產業,特別是軟件、集成電路和生物技術方面的人才。

——社會科學:重點培養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和法學等方面的人才。

二、培養對象的選拔和管理

(一)選拔

1、選拔對象為全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國有企事業單位(含中央駐蘇單位)、集體經濟單位、民營高科技企業中直接從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研究工作,從事技術開發、推廣、應用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2、培養對象的選拔條件、程序、方法及培養管理仍按《江蘇省“333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工程”培養對象選拔辦法》和《江蘇省“333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工程”培養與管理暫行辦法》(蘇委知[**]21號)執行。具體選拔時,在培養對象專業結構上要充分考慮我省“十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和實際需要,每年的選拔計劃要針對實際情況進行必要調整。各地推薦和選拔二、三層次培養對象,要從實際出發,保證人才的培養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相適應。

3、“333一期工程”培養對象管理期滿后,經專家小組考核合格,認為有較大發展前途,需要進一步培養并符合“333二期工程”同一層次選拔條件的,可直接轉入二期工程同一培養層次;符合“333二期工程”高一層次選拔條件的,可參加高一層次選拔。

4、成立“333二期工程”專家評審委員會。專家委員會由省內知名專家組成,負責培養對象推薦人選和資助項目的評審工作。專家委員會下設若干專業評審組,負責本專業培養對象的評審工作。

(二)管理

1、“333二期工程”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由省委知識分子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實施。省委知識分子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省委知工辦)按照領導小組的要求,做好實施過程中的組織協調工作。按照上下結合、分級管理的原則,第一、二層次培養對象由省委組織部會同省人事廳、省科技廳統一管理,由省委知工辦具體組織實施;第三層次培養對象,按所在單位隸屬關系由各市知識分子工作領導小組或省有關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各層次培養對象所在單位負責日常管理工作。

2、建立和完善三項管理制度,切實加強培養對象的管理工作。

(1)目標管理制度。管理期內,培養對象應制訂總的工作目標和年度工作計劃。所在單位要與培養對象簽訂雙向目標責任書,報送培養工作主管部門,作為雙向考核的依據。

(2)培養對象考績制度。培養對象個人如實填寫《培養對象年度工作考核表》,由所在單位確認。第一、二層次培養對象的《培養對象年度工作考核表》,由所在單位報省委知工辦存檔管理;第三層次培養對象的《培養對象年度工作考核表》,由所在單位按單位隸屬關系分別報市知識分子工作領導小組或省有關主管部門存檔管理。

(3)定期檢查報告制度。各市知識分子工作領導小組、省有關主管部門要定期對培養工作進行檢查,并將檢查情況書面報告省委知識分子工作領導小組;培養對象的重要動態,要及時向省委知工辦報告。省委知工辦對培養工作不定期地進行抽查。培養對象每年要向所在單位黨委書面報告1次思想、工作、學習等方面的情況,重大事項須隨時報告。

三、主要培養措施

(一)加強政治理論培訓,提高培養對象的政治素質。省委知識分子工作領導小組每年舉辦1期政治理論培訓班,組織一、二層次為主的培養對象學習政治、經濟方面的理論知識,進行國情、省情考察活動,幫助培養對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他們的政治理論素養。各市、省有關主管部門也要舉辦政治理論培訓班,保證每位培養對象在培養期內能夠參加1次政治理論培訓。

(二)加強專業技術培訓,提高培養對象業務水平。充分發揮培養基地的作用,為培養對象培訓進修、攻讀學位、合作研究、查閱資料、使用儀器設備和有關科研手段等提供便利。省委知工辦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和培養基地,每年舉辦相關業務的培訓研討活動。各地、省有關主管部門和培養對象所在單位,要與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建立廣泛合作關系,為培養對象選聘導師,舉辦專業技術培訓班,選擇優秀的培養對象進入高校攻讀學位等,并在經費上給予支持,在時間上給予保證,以不斷提高培養對象的業務水平。

(三)重視培養對象創新能力的培養。各地、省有關主管部門在舉辦業務培訓班時,要安排一定的課時,講授技術創新課題。選送培養對象到高新技術園區或企業工作一段時間,與企業進行合作研究,合作開發,增強其技術創新能力。

(四)加大選送培養對象出國培訓力度。省委知工辦合同有關部門,根據我省經濟、科技發展的重點和需要,每年組織一批培養對象出國進修、考察、培訓,學習并掌握國外的先進知識和科學技術。各地、省有關主管部門、培養對象所在單位,對培養對象出國培訓、參加國際學術交流等活動,要在經費和時間上予以支持和保證。要積極創造條件,爭取建立高層次人才海外培訓基地。

(五)安排一定的培養經費。省財政在實施“333二期工程”期間,每年安排一定的培養經費,主要用于資助重點科研項目、國外培養及國際學術交流、圖書資料補貼等。培養經費的使用管理辦法另行制定。各地、省有關主管部門也要根據財力可能相應安排培養經費,為培養對象創造良好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

(六)充分發揮用人單位在人才培養工作中的主體作用。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和有關企業要充分認識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人才培養工作中發揮主體作用,加強對入選人才的培養和管理工作。要從本單位發展的需要出發,制訂人才培養規劃和計劃,加大投入,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壯大人才隊伍,優化人才結構,不斷增強綜合競爭能力:

(七)重視發揮培養對象在兩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在實踐中鍛煉提高。鼓勵和支持培養對象牽頭承擔各級各類重大科技項目。創辦、領辦各類高新技術企業,以各種方式轉化自己的智力和技術成果。注意發揮培養對象在政府決策中的參謀咨詢作用。各地、省有關主管部門要組織培養對象及其他高級專家圍繞本地區、本行業發展中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適時舉辦研討、論證等活動,為黨委、政府提供決策依據。

(八)加大宣傳力度,促進培養工作深入開展。報刊、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媒介要加大對“333二期工程”的宣傳力度,宣傳培養工作的重要意義和緊迫性,宣傳培養工作做得較好的地區、部門和單位,宣傳培養對象的先進事跡和重大成果,尤其要大力宣傳在創新創業中取得重大成就的培養對象,鼓勵開拓創新、敢于冒尖、敢為人先的精神,為新世紀科學技術帶頭人的脫穎而出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推動高層次人才培養工作的深入開展。

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是我省全面建設寬裕的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各級黨委、政府必須從貫徹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從現代化建設的全局出發,充分認識實施“333二期工程”的重要性,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組織領導。各地、省各有關主管部門和企事業單位要明確分管領導,并在組織機構、資金投入、培養措施等方面抓好落實,保證“333二期工程”的順利實施,為我省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