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黨建發展意見

時間:2022-10-05 05:14:00

導語:經濟黨建發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黨建發展意見

**鎮位于交界處,轄20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5.7萬人,總面積32平方公里,是“江北建材第一鎮”。近年來,**鎮立足鎮情,以發展為主線,以黨建為保證,鎮村聯動,整體推進,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實現了經濟工作與黨建工作的良性互動,促進了經濟和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

一、突出抓好鎮村領導班子建設,基層組織建設躍上新臺階

**鎮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三級聯創”為抓手,緊緊圍繞爭創“五個好”鄉鎮黨委和村級黨組織,全面加強鎮村領導班子自身建設,有效增強了基層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

一是切實加強鎮黨委自身建設。以加強鎮黨委的執政能力建設為主線,主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加強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建設,加快思維方式、管理方式和服務方式的轉變,進一步提高了辦事效率和為民服務水平。同時,認真落實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制度,有針對性地開展各種學習活動;堅持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項都提交黨委會集體討論決定;堅持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對因措施不落實、工作不扎實而影響工作的,堅決按照規定進行處理;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領導成員間積極開展談心交心活動,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自覺整改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有效提高了領導成員的理論政策水平、科技文化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增強了宗旨觀念和服務意識,形成了一個堅強有力的戰斗集體。

二是突出抓好村級領導班子建設。從實際出發,因村制宜、分類指導,區別每個村領導班子的不同情況,堅持思想教育、作風整頓、組織調整相結合,制定具體的工作目標和措施,努力增強村班子的生機和活力。同時,把村級領導班子建設與建立健全各項制度結合起來,在嚴格落實農村五項制度的基礎上,對村級財務由鎮上統管,實行村書記、主任“雙簽”制,并充分發揮村民議事小組、理財小組的作用,加大監督力度,把村干部的施政行為置于群眾的民主監督之下。另外,全面推行村干部任中審計制度、離任審計制度和黨員干部收入公開制度,既促進了村級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又打造了一支作風過硬、能打善拼的農村干部隊伍,為全鎮經濟和各項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二、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努力實現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的良性互動

鎮黨委按照“抓兩頭、帶中間”的總體思路,采取有力措施,集中抓好村級組織建設,有效增強了村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的跨越發展。

一是先進村上水平。對耿家、趙瓦、金馬等經濟強村,對領導班子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其自找差距,自我加壓,切實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責任感,努力提高三個文明建設的檔次和水平。耿家村圍繞發展建陶主導產業,以淄博強冠建筑陶瓷有限公司為龍頭,先后建成了淄博華泰、中川、柯伊諾、強賽特、江北明珠等五個子公司,固定資產達到49億元,職工23000余人。僅去年就投資1.4億元新建了江北明珠建筑陶瓷有限公司和國潤陶瓷有限公司,并投資300多萬元新建了1個大型煤氣站,企業成本同比降低50%,年節約費用3000萬元。截止目前,耿家村已擁有建陶生產線15條,年產瓷磚3500萬平方米,產品遠銷黑龍江、廣東等20多個省市,成為全市“建陶生產第一村”。去年村集體純收入8500余萬元,上交稅金1700萬元。

二是中間村上臺階。對彭家、東河等中間村,從領導班子入手,通過集中治理整頓,幫助村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理清思路,落實激勵和幫扶措施,加快發展步伐,盡快步入先進村的行列。彭家村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村班子人心渙散,本村的發展優勢長期得不到發揮。對此,鎮黨委選派一名機關干部到村里擔任黨支部書記,并利用換屆選舉的時機,把2名年富力強、群眾信任的優秀黨員選進了村班子。新班子上任后,村兩委把招商引資作為重中之重,走出去、請進來,利用各種方式進行招商引資,不到2年時間,就引進了投資800萬元的雙穎建陶有限公司、投資2000萬元的統一建陶有限公司、投資1000萬元的帥達建陶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投資5000萬美元的山東亞細亞公司也落戶該村,現已完成投資3000萬美元。與中石化合資150萬元的大型加油站項目,也已破土動工?,F在,彭家村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到處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

三是后進村改面貌。對工作長期打不開局面,村班子軟弱渙散的后進村,嚴格落實領導成員、機關干部幫扶責任制,集中力量進行思想和組織整頓,促其盡快轉化提高。安頭村是全鎮有名的散亂村,村干部忙于自己的事情,對村里的工作不聞不問、被動應付,連續多年沒有上一個企業,群眾意見很大。針對這種情況,鎮黨委果斷起用了群眾威信高,工作有魄力的老書記重新任職,迅速扭轉了落后局面。2003年,該村引進資金3000萬元,新上高檔建材企業兩家,為全村的經濟發展增添了活力。

三、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的作用,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發展農村經濟,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廣大群眾的生活水平,讓群眾得到實惠。基于此,鎮村始終把解決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抓基層組織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為改善群眾的生活居住環境,投資近2000萬元,建設了總面積3萬平方米的陽光小區和寶塔小區,可容納住戶500余戶;投資近200萬元,建設了鎮中心花園和9個村級花園,新增綠地面積27萬平方米。為改善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投資2000多元,新修道路24公里,架設輸變電線路45公里,鋪設天然氣主管道18公里,并完成了萌山水庫調水工程,日供水1.1萬立方米。為增加農民收入,開發了法家山畜牧園,發展養殖戶92戶,牲畜存欄1.5萬只(頭),并新上了現代化的奶牛擠奶線,月產奶60噸,成為淄博得益乳業公司重要的奶源地。為切實解決制約鎮域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鎮黨委把東環路與金牛路的升級改造、孝婦河大橋建設和建陶展銷中心建設作為**年的3項民心工程,舉全鎮之力,進行全面實施,以此帶動全鎮經濟發展實現新跨越?,F前期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近期全面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