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崗定責制度意見

時間:2022-10-05 05:52:00

導語:設崗定責制度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設崗定責制度意見

為深入貫徹黨的“**大”精神,引導和激勵廣大農村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完善農村黨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監督的運行機制,縣委決定,推行農村黨員“設崗定責制度,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增強農村黨員為民服務意識,改善黨群關系,維護農村穩定為目的,通過實施“設崗定責”制度,調動廣大農村黨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二、基本內容

農村黨員“設崗定責”制度是以村黨支部為單位,原則上設置村組干部崗、村務監督崗、公共事務崗、示范崗四大類九個崗位,安排黨員上崗為農村工作服務的一項工作制度。

(一)村組干部崗。村組干部崗職責:堅決執行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嚴格執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減輕農民負擔的各項規定,全面落實計生、環保和土地等基本國策,帶頭完成國家的各項任務;因地制宜,選準一條適合本村實際的發展經濟路子,推動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和農民收入的穩定增長;方便群眾辦事,關心群眾疾苦,維護村民的合法權益;加強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興辦社會公益事業。

(二)村務監督崗。包括集體經濟項目發包監督崗、村務財務監督崗、民情民意收集崗。集體經濟項目發包監督崗職責:對村集體的閑置物資、企業、果園、林場以及法律規定屬于集體所有的林地、荒地、礦山、灘涂、水面等未開發的自然資源,必須通過公開招投標,采取聯營、租賃,承包等方式開利用,發揮效益;監督并防止權力包、壟斷包和低價發包現象,確保集體資產的保值和增值。村務財務監督崗職責:依據《村務公開制度》和《村級財務管理制度》,對村級村務、財務運行情況進行監督。民情民意收集崗職責:了解村情民意,收集村民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建議意見及他們在生產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困難,及時地反映給村兩委,并將兩委的決定及時反饋給群眾。

(三)公共事務崗。包括民調治安崗、政策宣傳崗。民調治安崗職責:堅持公正、公平的原則,按照法律政策辦事,及時調整村民之間有關人身、財產權益和其他日常生活中發生的爭議,包括婚姻、糾紛、家庭糾紛、財產糾紛、生產經營糾紛、侵權和損害賠償糾紛等,對容易發生糾紛的重點事、重點人,應早掌握發現苗頭,及時疏導,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努力做到民事糾紛處理不出村。政策宣傳崗職責:利用廣播、黑板報和其他宣傳形式,針對農村的特點,宣傳普及《憲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選舉法》、《土地管理法》、《計劃生育法》、《社會治安管理條例》等與農民生活、生產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村干部和村民依法辦事能力,增強村民的民主法制觀念。

(四)示范崗。包括科技示范崗、文明新風崗、扶貧幫困崗。科技示范崗職責:認真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努力創新,帶頭完成和超額完成各項國家任務;積極幫助其他村民掌握先進實用技術。文明新風崗職責:組織村民開展以移風易俗活動,引導廣大村民崇尚科學文明,反對封建迷信,用健康、文明、進步的社會風尚占領農村陣地。扶貧幫困崗職責:通過集體幫扶、結對幫扶等形式,對老弱病殘等村民在生活上給予一定的幫助。

三、方法步驟及目標要求

(一)明確工作目標。各鄉鎮要召開農村黨員“設崗定責”工作動員會,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思想,明確任務。結合實際,制定“設崗定責”工作實施方案。要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加大宣傳力度,使廣大農村黨員干部了解推行“設崗定責”制度的目的、意義和要求,使他們積極地參與進來。

(二)規范上崗程序。各鄉鎮要根據黨員的行業分布、工作崗位、生產生活、居住狀況及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設置崗位。村黨支部要公開崗位名稱、崗位職責和崗位職數,根據黨員自薦、互薦和黨小組推薦的情況,按就近、便利原則,結合黨員的特點,擇優配崗。一般每個崗位設3—7名黨員。在黨員上崗前,各村黨支部要認真開展一次黨員民主評議活動,對評議不合格的黨員和上年度民主評議中被評為不合格的黨員,暫緩上崗。村黨支部要與上崗黨員簽訂上崗責任狀,有條件的村發“黨員上崗證”。

(三)強化監督考核。村支部要將黨員上崗情況及時地在村務公開欄中公布,接受村民監督。上崗黨員每季度要向黨員和村民代表述職一次,同時組織測評,對稱職票達不到70%的,可實行待崗,待崗時間一次一般為3個月。對因自己主觀原因待崗或待崗時間超過6個月的黨員,勸其退出崗位或崗位上除名,年終民主評議黨員時定格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黨員。

四、加強領導,狠抓落實。

(一)統一思想認識。各鄉鎮黨委要進一步認識推行農村黨員“設置定崗”制度的現實意義,務必克服思想上存在的工作忙、任務重、精力不夠用,抓多抓少無關大局等模糊認識,要把此項工作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全面嚴格地落實領導責任制,黨委書記親自抓,分管書記具體抓,班子成員分工抓,層層抓落實。

(二)堅持分類指導。農村情況既有同一性,更有差異性。因此在工作指導上必須強化分類指導意識,加強針對性和有效性,切忌“一鍋煮、一攬子抓”。各鄉鎮要做到工作上分類要求,領導力量上分類配備,采取“一村一策”的辦法,因地制宜的安排工作,確保該制度有效實施。

(三)加強崗位培訓。各鄉鎮、部門要利用村黨員活動室和鄉鎮黨校培訓網絡,對上崗黨員進行定期培訓,提高他們政治和業務素質,增強履行崗位職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