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民主建設意見
時間:2022-10-09 11:38:00
導語:村級民主建設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轄18個鎮,2個開發區,291個村。稅費改革后,針對農村廣大村民更加關注村務管理、民主意識日益增強的新形勢,我市按照黨的十五大關于擴大基層民主、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精神,采取扎實有效措施,穩步推進村級民主建設。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強化教育培訓,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的民主意識
推進村級民主建設,關鍵要加強對干部群眾的教育培訓,提高他們的民主法制意識。為此,一方面,我們加強對村干部的教育培訓,大力實施村干部“素質工程”,開展“形象教育”。近年來,我們以市、鎮黨校為主陣地,先后舉辦了20多期村干部培訓班,并組織“宗旨、政策和法制”講師團,在全市巡回演講,加強對村干部特別是對村書記、主任進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政策、法律法規和崗位業務等方面的素質教育,提高他們的政策水平、民主法制意識和依法管事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強對村民的宣傳教育,抓住《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頒布和稅費改革、行政村區劃調整及村“兩委”改選等重要時機,充分利用村民會議、報紙、電視、黑板報和印發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村級民主建設的目的和意義,讓廣大村民知法守法,既提高依法參與村務管理的能力,又增強依法履行義務的自覺性。
二、創新村干部選任機制,擴大選人用人的民主程度
稅費改革后,我市注重不斷改進村干部選拔任用的方式方法,拓寬村干部選拔任用的渠道,努力形成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選人用人機制。
1、推行村黨支部委員會“兩推一選”制度。我市在后周鎮黨委試點的基礎上,制定下發了《關于在全市推行“兩推一選”(黨內推薦、群眾推薦、黨內選舉)選舉村黨支部委員會工作的意見》,在全市村黨支部換屆選舉中全面推行“兩推一選”,即分別由黨員和村民民主推薦村黨支部委員候選人,經上級黨組織考察后進行黨內選舉產生村黨支部委員會。實踐證明:實行“兩推一選”,擴大了村級民主,提高了選人用人的透明度,按照“兩推一選”選舉出的村黨支部班子,達到了黨員、群眾和上級黨委“三滿意”。
2、堅持村民委員會直接選舉制度。在村民委員會選舉中,我市嚴格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和《**省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執行。各基層黨組織特別是鎮黨委在尊重村民意愿和民主權利的基礎上,堅持加強領導和依法辦事的原則,有針對性地加強指導,并依法制定選舉工作方案,從宏觀上把握村委會班子的配備。去年,我市結合第六屆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按照直接、平等、差額、無記名投票的原則,全面推行了由村民直接投票選舉村民委員會成員,擴大村民對村干部選用的參與權和選擇權,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
3、推行村干部公開選拔制度。我市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不斷加大村干部公開選拔的力度,努力拓寬村干部選拔任用的渠道。近兩年,我市從大專畢業生中公開選拔了53名村干部,進村擔任村支部副書記或村主任助理。實踐證明,這些同志進村任職,給村干部隊伍注入了新的活力,優化了村干部隊伍結構。此外,我市還先后從大專畢業生、回鄉高中畢業生和專業戶中公開選拔了85名“女村官”,這些女同志擔任村干部,改變了許多農村婦女的傳統觀念,提高了全市農村婦女的參政議政意識。前不久,中央電視臺《半邊天》欄目對我市的這一做法進行了專題報道。
三、完善民主議事、決策制度,提高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水平
為適應稅費改革后村級民主建設的新要求,不斷提高村級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的水平,我們著重建立健全了以下幾項制度。
1、建立健全村“兩委”議事、決策制度。我們在堅持村黨支部的領導核心地位,并依照法律,發揮村黨支部對村民自治的支持和保障作用的同時,先后建立健全了村“兩委”聯席會議制度、村委會向村黨支部匯報和向村民代表會議報告工作等制度,明確村級事務決策程序,要堅持先黨內后黨外,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實行科學民主決策。須依法提交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的事項,如村里重大開支等,由村委會提出意見,經村黨支部書記召集和主持召開村“兩委”聯席會議討論后,提交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目前,全市95%以上的村在重要事項決策中能廣泛聽取廣大黨員和群眾的意見,在此基礎上,由村“兩委”進行民主決策。
2、完善“一事一議”制度。稅費改革政策規定:村內進行農田水利、村級道路建設等集體生產公益事業所需資金和勞務,實行“一事一議”。為保證“一事一議”正常有序合法進行,我市著重抓好以下幾個環節:一是制定規劃。全市各村都結合村委會任期目標責任制,制定“一事一議”三年規劃和年度計劃,明確“一事一議”的長遠規劃和短期目標,保證議事的連續性。二是規范操作。在議事內容上,全市統一規定為農業水利基礎設施、村級道路建設等一些社會性公益事業,并規定“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均不得超過20元/年、人;在議事程序上,由村委會提出議事方案,并以村務公開等形式預告村民,爾后由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三分之二以上人員到會討論通過后立項申報;在議事形式上,各村根據“實際、實效”的原則,可采取“多事一議”或“一年一議”;在審批手續上,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通過的“一事一議”項目,由鎮農經站匯總,報鎮人民政府審核。三是加強監督。一方面,我市規定“一事一議”項目和專項資金的使用必須在村務公開欄內進行公示,增強透明度。另一方面,成立村“一事一議”籌資小組和監督小組,加大籌資和監督力度,提高議事的實效。按照“既要減負、又要辦事”的要求,去年全市有45.5%的村實行了“一事一議”,籌資總額為242.9萬元,勞均18.7元。
3、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稅改后,我們按照國家法律和有關政策,結合本地實際,要求各鎮組織發動村民討論,進一步修改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規民約。橫澗鎮李家園村重新修訂了村規民約,并以此為評比標準,開展創建“五好家庭”、“文明戶”等評優活動,引導村民認真遵守村規民約,加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增強集體觀念和民主法制意識,促進了村風民風的進一步好轉。目前,全市96%以上的村建立健全了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規民約,已建成常州市級以上村民自治示范村53個。
4、試行民主懇談會制度。為保障群眾的的民主管理權利,我們探索和試行民主懇談會制度,把知情權亮給群眾,把議事權交給群眾,把監督權賦予群眾,進一步改善黨群、干群關系。去年,我市在**鎮王渚村試行村級“民主懇談會”制度,每月進行一次懇談,讓村干部與村民面對面議民意,集民情,解民憂。一年來,村“兩委”共采納群眾建議20多條,解決實際問題12件,村里農業稅征收和計劃生育等各項工作在全鎮名列前茅。下一步,我市將全面推行村級“民主懇談會”制度。
四、完善監督機制,加強民主監督的力度
1、不斷深化村務公開。稅費改革后,為推動村務公開深入持久地開展,確保取得實效,我們著重規范和完善村務公開內容和形式,加強對村務公開的監督。在公開內容上,我市在抓好常規公開內容的同時,把“兩稅”及附加征收的情況和村支出項目和“一事一議”的決議等作為重要內容及時進行公布;在公開形式上,我們針對村區劃調整后村域面積擴大、人口增加且分布較散等情況,通過增加布點、分組張貼等辦法和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印發資料等形式進行公布,擴大村務公開的覆蓋面;在加強監督上,全市統一印發了村務公開情況記錄簿,建立村務公開記錄情況反饋制度,并加強檢查考核,加大督促落實的力度。我們還積極推行涉農收費公示制,將各種涉農收費的項目、標準、收費單位等具體內容在村務公開欄內公示,進一步深化村務公開。目前,全市291個村全部按規范實行了村務公開。
2、實行村級財務“雙代管”制度。去年,我市在試點的基礎上,制訂下發了《關于在全市推行農村村級財務“雙代管”(村賬鎮記、村有鎮管)工作的意見》,并召開專題工作會議,向全市全面推行,促進村級財務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我市實行村級財務“雙代管”以來,不僅從源頭上控制了非生產性經費支出,遏制了村級亂開支現象,而且全市精簡了1950名村聯隊會計,每年減少村干部報酬開支207萬元。
3、實行民主評議村干部制度。近年來,我市全面推行民主評議村干部制度。評議工作由鄉鎮黨委統一組織,村組干部、黨員和村民代表共同參與,每年評議一次。民主評議結果與年終報酬、任用相掛鉤。對獲得好評的干部,給予表彰、獎勵;對評議較差的干部,進行批評教育;對評為不稱職的干部,免去其職務或建議村民會議罷免其職務。近兩年來,我市先后對評議結果較好的620多名村干部進行了表彰、獎勵;對評議結果較差的60名村干部進行了批評教育、誡勉談話和組織調整。此外,我市還積極推行村干部年度和離任審計制度,加強對村干部的民主監督,確保村干部任期目標責任制的落實,進一步提高村級民主建設的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