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工作標準村意見

時間:2022-10-13 03:02:00

導語:黨建工作標準村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建工作標準村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進一步深化農村黨的“三級聯創”活動,經研究,決定在全縣農村開展以“爭創發展型、服務型班子,爭當致富型、和諧型黨支部書記”為主要內容的“黨建工作標準村”創建活動?,F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農村“黨建工作標準村”創建活動納入構建和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局來謀劃,突出“爭創發展型、服務型班子,爭當致富型、和諧型黨支部書記”這一重點,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領跑作用,為推進和諧**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二、目標任務

在全縣確定部分基礎設施較好、發展潛力較大的村作為創建對象,通過開展創建活動,逐步樹立起一批農村“黨建工作標準村”,并采取典型輻射、以點帶面的辦法,全面提升村級組織建設水平。年底前,全縣新創建農村“黨建工作標準村”20個;至2010年,全縣農村“黨建工作標準村”達到180個,占總村數的40%。

三、創建標準

基本達到領導班子好、黨員干部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小康建設業績好、農民群眾反映好的“五個好”要求和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標準。重點要突出以下四條創建標準:

一是班子符合“發展型、服務型”要求。村“兩委”班子健全,支書、主任關系融洽;村干部創業能力強,對村級經濟社會發展有明確的思路和規劃;80%以上的班子成員帶頭創辦自己的實業,并帶領村民發展1個以上村級主導產業,形成“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格局。服務職能履行到位,能夠及時提供市場信息,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為農民產前、產中、產后提供全方位服務;能有效解決群眾關心的行路難、飲水難、就學難、養老難、就醫難等熱點問題;能搞好新農村建設規劃、村莊整治,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二是黨支部書記符合“致富型、和諧型”要求。能夠帶頭創辦1個以上經濟發展項目,家庭年純收入在4萬元以上;在引導群眾發家致富上有思路、有辦法,至少幫助10戶以上農戶共同致富。公心處理問題,堅持原則,作風民主,辦事公道,群眾威信高;能堅持依法治村,村內無邪教組織和非法宗教活動,無打架斗毆、重大刑事案件,無集體上訪,計劃生育工作達標。

三是村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村中有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主導產業,有龍頭產業項目,家家均有致富門路,全村至少有3-5家民營企業,農民人均純收入明顯高于全鎮平均水平;80%以上的農村黨員能熟練掌握1-2門實用致富技術,發展種、養、加工業和各種勞務經濟,并帶領5戶以上農戶共同致富;村級無負債或債務得到有效化解,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明顯改善和加強,農村綜合生產能力得到提高,發展后勁比較強。

四是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高標準?!皟墒摇苯ㄔO標準較高,建筑面積不低于100平方米;廣場規劃科學、布局合理,綠化面積不少于20%;設施配備到位,檔次相對較高,有制度牌、標志牌,有電視機、DVD等;管理較為規范,環境保持整潔,設施定期維護,綜合功能發揮較好。村居規劃合理,建設規范,連接公路的主村道和村內道路全面硬化,有較高的綠化比例,戶戶通自來水、電話、有線電視,村內整潔、衛生、美觀。

三、創建程序

農村“黨建工作標準村”創建工作,大體分為以下步驟進行:

一是安排創建工作。由各鄉鎮黨委對所轄村進行一次全面調查分析,研究確定擬創建對象,制定創建計劃和實施方案,并報縣委組織部備案。在此基礎上,組織鄉鎮機關干部和創建村干部、黨員和群眾代表召開創建活動動員會,使廣大干部群眾充分認識創建活動的目的、意義和主要內容,形成濃厚的創建氛圍。

二是落實創建措施。各鄉鎮黨委幫助各創建村制定創建措施,明確具體要求,并重點在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予以扶持,在選配村干部特別是選優配強黨支部書記、加強教育培訓、搞好“兩室”建設等方面傾注更多精力,確保創建活動扎實推進。同時,縣委將為每個創建村安排1-2個縣直部門進行重點幫扶。

三是組織檢查驗收。每年組織一次,首先由創建村對照創建標準進行自我評估,符合創建要求的,向鄉鎮黨委提出驗收請示。然后由鄉鎮黨委初驗,并召集全體黨員和群眾代表進行評議,對達到創建標準的,上報縣委組織部認定。最后由縣委組織部牽頭組建驗收小組深入到村,采取聽取匯報和查閱資料相結合,召開干部群眾座談會、民主測評與實地調查走訪相結合的方式,按照創建標準進行檢查驗收。

四是搞好命名表彰。檢查驗收小組根據驗收結果提出符合標準的“黨建工作標準村”初步名單,提交部務會討論審定,在年初召開的全縣組織工作會議上進行命名,并進行大張旗鼓地宣傳、表彰和獎勵,進一步激發全縣農村基層黨組織參與創建活動的熱情。

四、組織領導

一是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各鄉鎮黨委要把創建活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精心組織,切實把加強組織領導貫穿創建活動始終。要結合鄉鎮機關干部專業特長、崗位職責等進行分組,建立領導帶隊、干部參與的分組蹲點包抓制度,將創建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黨員發展教育、村容村貌整理、黨員干部培訓等單項工作逐個細化到每名包村干部,落實創建工作責任,切實形成“黨委書記親自抓,分管領導牽頭抓,班子成員協同抓,各村黨組織、廣大黨員群眾積極參與”的創建格局。

二是城鄉結合,傾力幫扶。各幫扶部門主要負責人要及時深入創建村,調查了解包聯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發展等情況,結合部門職能,明確幫扶目標,制定階段性幫扶計劃,并與創建村簽訂幫扶項目責任書。要把幫助創建村解難題、辦實事作為包村工作的首要任務來抓,切實幫助解決“路、水、電、醫、學”等后進村急需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為所包村至少辦1-2件公益性實事,全年累計投入幫扶資金不低于1萬元。要搞好調查研究,幫助后進村理清發展思路,制定發展規劃,選出適合村情、切實可行的經濟發展路子,特別是要立足部門優勢,在資金、信息、技術、項目等方面為所駐村提供扎實有效的幫助。年內,每個包扶部門都要為所駐村引進1-2個致富項目。

三是抓點帶面,整體推進。鄉鎮黨委要正確處理好抓點與帶面的關系,使面上工作要求在點上落實,點上工作經驗在面上推廣,切實推動本鄉鎮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要從不同的層面、不同的角度,發掘、總結、推廣創建工作中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充分發揮創建典型的示范、輻射作用。縣委組織部對創建活動開展情況將不定期進行檢查,對工作進展快、成效顯著的村,作為創建活動重點村,由部領導和相關科室定期聯系指導。創建工作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通過縣電視臺、黨建網站、信息簡報等媒介進行廣泛宣傳,為活動開展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