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示范村創建活動計劃
時間:2022-10-14 03:31:00
導語:小康示范村創建活動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大和**屆**全會精神,加快推進我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區委決定啟動新一輪“小康示范村”創建活動。現根據全區“十一五”規劃關于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制定**—2010年“小康示范村”創建活動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大和**屆**全會精神,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在全區農村扎實穩步開展“小康示范村”創建活動,有效整合全區工作力量,充分調動各方積極因素,有計劃地培植樹立一批不同層面、不同特點的“小康示范村”創建典型,切實加大創建典型的培植力度,全面提升創建典型的檔次和質量,通過典型帶動、梯次發展,加快推進我區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進程。
二、活動原則
開展“小康示范村”創建活動,應著重把握好以下四個工作原則:
(一)突出主題,服務大局。堅持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緊緊圍繞全區農村工作大局開展創建活動,切實通過扎實有效的創建工作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協調快速發展,真正使“小康示范村”創建活動成為我區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有效載體。
(二)典型帶動,梯次發展。根據全區各村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現狀,著重培植樹立一批不同層面、不同類型的“小康示范村”創建典型,并對創建典型實施動態管理,形成典型帶動、梯次發展的工作態勢,推動整體工作上臺階、上水平。
(三)突出重點,穩步提高。針對不同創建村的實際情況,每年明確相應的工作重點,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對重點工作實施專項推進,確保每個創建村年年都有新突破、一年一個新臺階,穩步提升創建典型的質量和檔次。
(四)上下聯動,合力推進。借助“小康示范村”創建活動,有效整合區鄉村三級的領導力量和工作力量,不斷激發不同層面創建村的工作熱情,充分發揮農民群眾的主力軍作用,使各方力量向村聚合,合力推進我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三、創建目標
經過五年的努力,全區各村工作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重點培植的50個區級“小康示范村”創建典型基本實現“小康村”的目標。
(一)**年度目標。區級創建典型順利完成村“兩委”換屆,班子硬、干部強、村風正,工作機制完善,黨員管理規范,干群關系良好,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效顯著,60%以上55歲以下農民黨員每人至少掌握一門致富技能。各創建村制定經濟發展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經濟發展思路進一步清晰,村容村貌專項治理試點工作取得一定成效,集體經濟在原有積累的基礎上增幅不低于15%,農民人均增收達1000元左右。
(二)**年度目標。區級創建典型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創造力進一步增強,各項工作制度進一步完善,黨員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65%以上55歲以下農民黨員每人至少掌握一門致富技能。各創建村柴草亂放、糞土亂堆、垃圾亂扔現象得到有效治理,主導產業初步成型,村集體經濟在上年基礎上增幅不低于15%,農民人均增收達1000元左右。
(三)**年度目標。區級創建典型村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突出,班子工作務實高效,黨群干群關系密切,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增強,70%以上55歲以下農民黨員每人至少掌握一項致富技能。各創建村村容潔凈、街路平整,主導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在上年基礎上增幅不低于15%,農民人均增收達1000元左右。
(四)2009年度目標。通過村“兩委”換屆選優班子、配強干部,“兩委”關系協調,干群關系融洽,75%以上55歲以下農民黨員每人至少掌握一項致富技能。各創建村村莊整潔、街路平整、兩側實現綠化美化,主導產業進一步壯大升級,村集體經濟在上年基礎上增幅不低于10%,農民人均增收達1000元左右。
(五)2010年度目標。區級創建典型村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全面增強,村級組織運行和諧規范,80%以上55歲以下農民黨員每人至少掌握一項致富技能。各創建村村容整潔、設施完備、功能齊全,主導產業形成一定規模,村集體經濟在上年基礎上增幅不低于10%,農民人均增收達1000元左右。
四、創建標準
根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二十字”目標要求,確定我區區級“小康示范村”創建典型的標準:
1、組織建設。村黨組織達到高標準“五個好”目標,村班子領導核心突出,“兩委”關系協調融洽,配套組織健全完善,工作運行規范高效,陣地建設實現“八有”標準,黨員干部隊伍素質高,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好,村級組織服務功能強,在群眾中有較高威信,黨群干群關系密切。
2、經濟發展。有明晰具體的經濟發展思路和科學合理的經濟發展規劃,有符合實際和發展潛力的主導產業,全村經濟發展速度在20%以上,集體經濟發展年增長率在10%以上。具有相應水平的商業流通體系,農民有穩定的經濟收入來源,生活比較寬裕,恩格爾系數低于40%,人均磚瓦住房使用面積在20平方米以上,有線電視普及率達100%,電話入戶率在60%以上,計算機逐步進入農戶家庭。
3、村容村貌。有全村建設發展規劃,新建房舍實用美觀、符合規劃,村莊建設布局齊整;村級公路平整暢通,能聯通各自然村;沒有馬路市場,農貿市場規范;村容村貌整潔,實現綠化美化,無柴草亂放、糞土亂堆、垃圾亂扔現象,農戶院落干凈整潔;村莊環境潔凈,農戶衛生廁所普及率100%,人畜分離,糞污得到妥善處理,村莊空氣清新、水質優良;村容村貌治理工作納入《村規民約》和《村民自治章程》,村民公共衛生意識強。
4、民主管理。全面推行以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為主要內容的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村務公開、財務公開和民主議事制度規范健全,涉及全村的重大財務、事務事項通過村民大會、村民代表大會、黨員大會民主決策,村民代表作用有效發揮,農民民主權利充分保障,村規民約執行到位,村黨組織領導下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運行良好。
5、精神文明。大力弘揚以艱苦創業為內涵的傳統美德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村民的思想觀念積極向上;全面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實施綱要》,村民的道德水平不斷提高;深入開展和諧家庭、和諧村組創建活動,文明融洽的社會關系初步形成;積極引導農民崇尚科學、抵制邪教、移風易俗、破除迷信,村民的生活方式科學健康。
6、科教文體。積極發展教育事業,辦學條件良好,學校房舍達標,適齡兒童全部入學,沒有輟學現象;積極發展文體事業,有開展文體活動的場所和設施,群眾文體活動豐富多彩;積極發展科技事業,經常組織多種科技知識培訓,大力推廣農業科技實用技術,農民群眾的科技意識不斷增強,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不斷提高。
7、醫療衛生。逐步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有甲級衛生室,有完善的衛生服務和醫療救助體系,農民缺醫少藥和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得到有效遏制;計劃生育合格,低生育水平持續穩定。
8、治安秩序。堅持深入持久的民主法制宣傳教育,積極開展“民主法治村”創建活動,群眾的民主法制意識不斷增強。社會治安秩序良好,無刑事案件,無黃賭毒現象,無參與邪教組織人員,無“”習練者,無集體上訪和越級上訪事件。
五、具體要求
“小康示范村”創建活動是一項長期性的綜合工程,必須始終注重增強工作的主動性、連續性和系統性,確保這項活動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一)要結合實際,制定規劃。各鄉鎮要根據區委、區政府工作重點和本鄉鎮實際情況,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具體要求,及時制定本鄉鎮“小康示范村”創建活動**—2010年規劃,確定各個年度不同層面創建村的工作目標,明確本級“小康示范村”創建典型及“小康示范戶”創建典型的標準,提出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確保創建工作健康有序開展。同時要指導各村特別是區級“小康示范村”創建典型制定五年規劃,有效調動各村爭創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扎實穩步推進“小康示范村”創建活動。
(二)要明確任務,搞好銜接。區“小康示范村”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要擔負起籌劃調度、督查指導的職責,每年根據形勢的變化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細化年度工作目標,明確創建活動的工作重點,安排部署全年的創建工作。各鄉鎮、村每年也要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明確創建工作重點,整合工作力量,深入持久地抓好本級創建工作。各鄉鎮要樹立長抓不懈的創建意識,使創建活動不因領導人的變換而停滯、不因領導人的偏好或注意力轉移而改變,切實增強創建工作的連續性。
(三)要統籌兼顧,強化管理。“小康示范村”創建活動涉及組織、管理、考評等一系列問題,需要統籌兼顧、綜合考慮。區“小康示范村”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要合理擺布區鄉村三級工作力量,充分發揮好區級領導的督導作用、區直部門的協助作用、鄉鎮黨委的“龍頭”作用和村級組織的主體作用,合力推進“小康示范村”創建活動。區里每年都要制定詳細具體的《區級“小康示范村”創建典型考評細則》,并嚴格按照《細則》進行評比驗收,對已達創建標準的進行命名表彰,對不符合條件的予以剔除,同時把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區級創建典型范圍加以培植。區委繼續把“小康示范村”創建工作列為年度實績考核鄉鎮、區直部門的重要內容,各鄉鎮也要把這項工作納入對村的考核范疇,嚴格考核、兌現獎懲,形成明確的創建工作利益導向機制。
- 上一篇:管理型公共財政調研報告
- 下一篇:經濟案件查處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