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農村沼氣建設意見

時間:2022-10-30 05:27:00

導語:推進農村沼氣建設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推進農村沼氣建設意見

各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縣府有關部門:

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農村沼氣建設工作,近四年的中央1號文件都明確要求加快農村沼氣發展。為進一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節支增收,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市政府《關于加快農村沼氣建設意見》(渝府發〔**〕26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現就加快我縣農村沼氣建設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快推進農村沼氣建設的重要意義

農村沼氣建設是集經濟、生態、社會效益于一體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是聯系農業生產、農民生活和農村環境的紐帶。發展農村沼氣,有利于農業廢棄物的循環利用,推進生態農業發展;有利于減少農業生產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產品質量和效益;有利于改變農村傳統生產生活方式,提高農村環境衛生質量,消滅傳染源,切斷疫情傳播渠道;有利于解決農村生活用能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有利于解決農村面源污染,保護生態環境,加快生態示范縣建設步伐。發展農村沼氣,對于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沼氣建設工作,已連續四年把農村沼氣建設納入全市“民心工程”建設內容。目前,全縣已發展農村沼氣1.3萬余戶,帶動了農村改廚、改廁、改圈和環境綜合治理,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顯著。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把農村沼氣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不斷促進農村沼氣發展,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加快農村沼氣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認真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堅持“政策引導、農民自愿,統籌協調、整村推進,保證質量、務求實效”的原則,以農村戶用沼氣建設和大中小型沼氣建設為重點,以沼氣綜合利用技術推廣為手段,以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為保證,大力發展農村沼氣示范戶、示范社、示范村、示范鄉鎮和示范養殖場建設,促進種植和養殖協調發展,實現農村生產、生活和生態良性循環。

(二)目標任務:“十一五”期間,新增農村戶用沼氣池2.5萬座,力爭達到3萬座,累計沼氣用戶上4.3萬戶以上,占全縣有條件建設沼氣戶數的35%以上;修建集中畜禽養殖場大中小型沼氣工程30處,力爭達到50處;建立5-8個沼氣示范街鎮鄉,每個街鎮鄉1—2個示范村。

三、加快農村沼氣建設的工作措施

(一)科學制定農村沼氣發展規劃。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按照以大郵路、大銅路、大安路、龍珠路等公路沿線和瀨溪河、窟窿河、懷遠河等三大河流及大中型水庫周邊農戶面源污染治理為核心,以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推進村為重點,以養殖場和養殖大戶沼氣建設為突破的建設方針,把沼氣建設與村鎮規劃、環境整治、污水治理、生態村和文明村建設及改廚、改廁、改圈、改水、改路、硬化院壩等結合起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產生活質量。各地要按照相對集中成片成規模的發展思路,抓緊制定本地區農村沼氣發展中長期規劃,合理選擇“一池三改”等建設模式,因地制宜推廣豬—沼—果等生態農業發展模式,指導本地農村沼氣健康快速發展。

(二)建立健全農村沼氣社會化服務體系。全面落實“積極發展,鞏固提高,建管并重,注重效益”的沼氣發展方針,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原則,逐步建立健全比較完善的縣、鄉、村三級沼氣技術服務體系和后期管理服務長效機制,切實解決農民在使用沼氣過程中的實際困難。各地要積極探索適宜本地的農村沼氣后續服務組織,引導發展物業化公司、協會、專業合作社或綜合服務社。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農村沼氣后續服務組織的政策扶持,引導服務組織逐步由政府扶持型向自身創造型發展,逐步形成市場化經營、物業化管理和社會化服務的長效機制。基本普及沼氣的村要建立以沼氣生產工為基本隊伍、以沼氣設施維護維修和綜合利用技術指導為服務內容的物業化管理服務體系,做到建一處用一處,建一片受益一片,確保農民群眾長期受益。

(三)加強農村沼氣技術培訓與指導。農業部門要加強農村沼氣技術的引進、培訓與成熟技術的快速轉化,積極推廣先進實用技術和工藝。要認真做好農村沼氣生產工職業技能鑒定培訓工作,全面推行職業準入制度。要定期加強農村沼氣實用技術培訓,提高沼氣生產工實際操作能力,確保農村沼氣建設質量。

(四)加快以沼氣為紐帶的庭院生態經濟發展。堅持因地制宜、綜合推進的原則,開展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農業試點。積極推廣豬—沼—果、豬—沼—菜、豬—沼—糧、豬—沼—魚以及沼液浸種、沼氣儲糧等技術,特別是要通過抓好“三沼”的綜合利用,引導農戶因地制宜地發展高效生態庭院經濟。沼氣普及村要結合發展“一村一品”,建設規?;臒o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形成地方特色品牌,促進農業結構調整、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五)加快沼氣工程建設。要積極引導規?;笄蒺B殖場(養殖小區)、養殖大戶配套建設沼氣工程,并因地制宜開展沼氣、沼渣、沼液綜合利用,實現養殖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各地要結合新農村建設,在污水處理管網難以覆蓋的區域和小城鎮、中心村、農村中小學校,逐步興建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抓好農村污水和垃圾治理,改善環境衛生。

(六)加強農村沼氣國債項目管理。農村沼氣國債資金是推動我縣農村沼氣發展的重要資金來源,各地要加強項目資金管理,嚴格按照《農村沼氣國債項目管理辦法》的要求管好用好,務必做到??顚S?,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擠占、挪用、截留項目資金,財政部門要及時劃撥項目資金,農業部門要嚴格按照資金管理使用要求,規范資金使用行為。嚴格執行項目建設標準,農業部門必須按照項目批復的地點、規模和建設標準組織項目實施,嚴格執行項目主要物資招投標制、項目公示制、法人制、質量終身負責制。要組織開展農村沼氣項目實施績效評價,確保項目加快實施取得成效。

四、加快農村沼氣建設的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搞好配合。各街鎮鄉要把發展農村沼氣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件大事來抓,精心組織,統籌安排。要建立健全農村沼氣推廣服務機構,明確一名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業務人員全力抓的工作格局。要認真細化工作方案,層層分解任務,逐級落實責任。承擔國債沼氣項目的街鎮鄉要嚴格項目批復的地點、規模和建設標準認真組織實施,做好“三公開”、“一公示”工作,切實加強項目資金的管理,做到專款專用,確保項目建設取得成效。要加強部門的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農業部門是沼氣建設的主管部門,要強化監督,確保技術推廣、建設施工、服務管理質量,認真做好各項措施的協調和銜接工作;計經部門要把沼氣建設列入國民經濟發展規劃,積極做好利用國債資金發展農村沼氣的項目工作;財政部門要加大對沼氣建設的支持力度,根據項目建設和工作需要安排必要的工作經費,切實加強對資金的監督管理;國土房管部門對修建沼氣建設需用地面積劃給一定的建池用地并按政策規定減免有關費用;農業、環保、愛衛會要整合項目資源,按照統籌規劃、相對集中、渠道不變、用途不亂的原則,加大對農村沼氣的投入,提高農村沼氣建設檔次和水平;畜牧、環保部門要加大對規?;笄蒺B殖場(小區)配套建設沼氣工程的支持力度和引導;農村信用社要做好農村沼氣建設小額信貸工作,從資金上積極支持農村沼氣建設。

(二)創新機制,加大投入。沼氣建設是一次性投入、長期受益的農村公益設施,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繼續協同配合,積極爭取國家國債沼氣建設資金和市級資金支持,使之成為推動我縣農村沼氣的重要資金來源。同時,也要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堅持“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積極引導社會、企業和農民投入,形成“政府扶持、農戶自籌、社會參與”的投資機制,逐步建立穩定可靠的資金渠道,加快推動全縣農村沼氣建設快速健康發展。

(三)建章立制,確保質量。沼氣建設要堅持職業準入制,凡是沼氣施工人員,必須取得國家沼氣生產工職業資格證書并有實踐技能才能憑證施工建設。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選擇池型模式,嚴格按照國家推行的《戶用沼氣池標準圖集》和《戶用沼氣池施工操作規程》進行規范建設,要按照《戶用沼氣池質量檢查驗收規范》加強質量檢查驗收,確保建設質量。

(四)落實政策,激勵發展。要制定落實扶持農村沼氣發展的激勵政策,為農村沼氣建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國土部門對修建沼氣池的農戶劃給一定面積的建池用地并按政策規定減免有關費用。農業(畜牧)、環保部門要加大對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配套建設沼氣工程的支持力度,農業(勞動)部門要把農村沼氣生產工培訓納入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范圍。鼓勵農村沼氣后續服務組織按照專業合作社或綜合服務社模式發展,并享有當地專業合作社有關的優惠政策和法律保護。對利用沼渣、沼液發展種養業的農產品基地,優先安排無公害或綠色食品基地及產品認證,減半收取有關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