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意見
時間:2022-10-31 05:02:00
導語: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縣府有關部門:
根據《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07號)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意見》(國發[**]17號)以及市政府《關于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意見》(渝府發[**]94號)精神,按照有利于糧食生產、有利于種糧農民增收、有利于糧食市場穩定、有利于國家糧食安全的原則,結合我縣糧食流通工作的實際,進一步推進我縣糧食流通體制和國有糧食企業改革。
一、總體目標
我縣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充分發揮市場化機制在配置糧食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健全糧食購銷市場化機制,實現糧食市場主體多元化;推進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發展,轉換經營機制,增強企業造血功能,實現購銷企業與加工企業聯合重組,組建國有控股的糧油有限責任公司,發揮國有糧食企業的主渠道作用;切實轉變和加強糧食行政管理職能,加強對糧食市場管理,維護糧食正常流通秩序,建立糧食行政首長分級負責制,逐步建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和符合我縣實際的糧食流通體制,確保我縣糧食安全。
二、主要措施
(一)進一步推進國有糧食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本著國有資產不流失,銀行債務不懸空的原則,實行政企分開,推進兼并重組,消化歷史包袱,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使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提高市場競爭能力,更好地發揮主渠道作用。
1、成立大足縣糧油有限責任公司
將原雙塔、中敖、三驅、龍水、石馬、珠溪、鐵山、郵亭等9個購銷公司和重慶大足國家糧食儲備庫合并組建大足縣糧油有限責任公司,由國有控股、個人入股組成??偣緦嵭幸患壓怂?,融糧食收購、儲存、加工、銷售為一體。其主要職責:一是受政府委托,負責糧食政策性經營業務,管好各級政府儲備糧;二是服從政府對糧食市場的調控,積極做好糧食收購和銷售工作,帶頭執行國家糧食政策,承擔保證市場供應、穩定市場糧價的義務??偣鞠略O五個分公司、一個子公司,內設財務部、收儲部、營銷部和辦公室。五個分公司實行二級核算。
2、按經濟區域、糧食流向、倉儲條件、人員情況等對10個國有糧食企業進行整合
雙塔糧食購銷公司與中敖購銷公司合并,成立龍崗糧油分公司(保留重慶大足雙塔市級糧食儲備庫牌子);
三驅糧食購銷公司與鐵山糧食購銷公司合并,成立三驅糧油分公司;
龍水糧食購銷公司與石馬糧食購銷公司的石馬糧管所和拾萬糧管所合并,成立龍水糧油分公司;
萬古糧食購銷公司與石馬糧食購銷公司的金山糧管所和回龍糧管所合并,成立萬古糧油分公司;
郵亭糧食購銷公司與珠溪糧食購銷公司合并,成立郵亭糧油分公司。
重慶大足國家糧食儲備庫作為總公司直管的獨立核算單位(子公司)。
3、關閉一批企業
一是對資產已經處置、職工已經安置補償、生存無望的糧油工業公司、飼料公司、巨旺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在處理好債權、債務的情況下,逐一關閉。二是對原龍崗糧食購銷公司、東門糧食購銷公司,由于業務量逐年減少,現在既無倉儲設施,又無糧食收購和銷售業務,待陳化糧出庫完畢和市政府組織審計結束后,將企業資產依法償還銀行債務,不足部分,除政策性貸款的債權債務按有關政策剝離到縣糧食局集中統一管理以外,其他債權債務由大足縣糧油有限責任公司承擔。
(二)改革國有糧食企業的勞動用工、干部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企業要按照《勞動法》等法律法規,規范勞動用工行為,依法建立勞動關系,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內部管理崗位實行聘任制,公開選聘、競爭上崗。按照按勞分配為主,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企業可根據當地社平工資和企業經濟效益決定職工工資水平,允許和鼓勵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收入分配,適當拉開收入差距。改革企業經營者的收入分配辦法,根據業績和貢獻確定經營者的勞動報酬,建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三)實施“兩頭延伸”,發展糧油產業化經營。新成立的大足縣糧油有限責任公司和各分公司、子公司要發揮整體優勢和龍頭作用,圍繞縣委、縣政府確定的優質糧油產業化目標,實施“兩頭延伸”:一頭向糧食種植和訂單收購延伸。在農業部門、鄉鎮政府和農戶的支持配合下,建立一批區域化、專業化、規?;膬炠|水稻、油菜籽基地,以市場適銷為標準,逐步擴大優質糧油品種生產。積極開展訂單收購,與農民建立穩定的購銷關系,主動介入糧食生產,加強對訂單農戶的技術指導和產前、產中、產后服務,提高訂單履約率。一頭向糧食加工和市場銷售延伸。實施糧油的深度開發和精度加工,加快糧油加工技術和設備的升級換代,提升糧油加工工藝水平。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現有的糧食倉儲、運輸、營銷網絡等設施,大力發展社會化的糧油儲運體系,積極推行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以我縣知名糧油品牌為龍頭,生產加工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糧油商品,努力提高我縣糧油商品的品位和檔次,增加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能力。要大力發展糧油產業化經營,建立公司+基地+農戶,貿、工、農、科相結合的經營模式,形成產、購、儲、加、銷一條龍的糧油產業鏈,建立起企業發展的長效機制。
(四)加強糧食市場管理,維護糧食正常流通秩序。糧食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規范糧食流通市場,嚴格市場準入制度,加強對糧食經營者的監管,強化對糧食批發、零售市場的管理,繼續發揮國有糧食企業的主渠道作用,增強政府對糧食市場的調控能力。
要加強對非國有糧食企業的監管和服務,依法保障非國有糧食企業的權益,指導、幫助和扶持有條件的非國有糧食企業發展壯大,充分發揮其在搞活糧食流通、保證市場供應中的積極作用,同時也要依法嚴格規范其經營活動,引導合法經營。
要嚴格市場準入制度,按照《重慶市糧食收購資格審查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凡從事糧食收購的企業,須經縣糧食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入市資格,并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冊登記后,方可從事糧食收購和經營活動。糧食行政主管部門要切實加強對糧食市場的指導和監督,對取得糧食收購資格的企業要進行定期審核。
要加大對糧食市場的監管和調控力度。所有糧食經營企業,包括收購、批發、零售企業都要建立糧食經營臺帳制度,定期如實向縣糧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糧食收購、銷售和庫存數量,必須服從政府對市場的調控,不得囤積居奇、牟取暴利、哄抬物價、擾亂市場,也不得壓級壓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對糧食市場的管理,依法取締違法經營,維護正常的糧食流通秩序。質監、衛生部門要加強對糧食加工和銷售的質量、衛生檢驗監督,保護糧食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五)加強和改善糧食宏觀調控,確保我縣糧食安全。要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扶持力度,擴大糧食播種面積,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大力實施優質糧油產業化工程,優化糧食區域布局。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要積極做好糧食收購和銷售工作,盡可能多地掌握糧源,增加市場供應,帶頭執行國家糧食政策,絕不允許逆向操作。大足縣糧油有限責任公司和各分公司、子公司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倉儲運輸設施優勢和所享受的國家有關優惠政策,面向市場,轉換機制,主動服務,繼續發揮糧食流通的主渠道作用。在政府糧食宏觀調控和應急需要時,必須服從政府對糧食市場的調控,承擔保證市場供應、穩定市場糧價的義務,保證糧食收得進、管得好、調得出。同時,根據我縣實際,逐步建立縣級糧食儲備制度,健全地方儲備糧管理辦法和調控機制,制定糧食應急保障預案,確保我縣糧食安全。
(六)進一步轉變和加強糧食行政管理職能,實現政企分開。按照《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的規定,縣糧食行政主管部門要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履行對全社會糧食流通的行政管理、監督和執法的職責。因此,為進一步穩定和加強糧食行政管理機構,切實解決糧食行政執法主體資格問題,本著精簡、高效、務實的原則,不斷加強糧食行政執法體系建設,在縣糧食局成立糧食行政執法機構,合理定編,配備、培訓糧食行政執法人員,切實履行對全社會糧食流通的監管職能。
(七)農業發展銀行要保證國家糧食儲備和政府調控糧食的信貸資金需要。對中央儲備糧和地方儲備糧所需資金,要按計劃保證供應。對地方政府為調控當地糧食市場供求所需資金,在落實相關費用、利息及價差補貼的前提下,要及時足額提供貸款。對在農業發展銀行開戶的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包括改制后落實原有貸款債務、具備貸款條件、繼續從事糧食經營的企業,要按企業的風險承受能力確定發放收購資金貸款。同時,對具備糧食收儲資格的糧油產業化龍頭企業及其它糧食企業,農業發展銀行可根據企業風險承受能力提供貸款支持。各商業銀行也要積極支持糧食生產和經營,對符合貸款條件的各類糧食企業和經營者,應給予貸款支持。
三、配套政策
(一)規范處理歷史財務掛帳,妥善解決企業歷史包袱,為企業改革發展創造條件。對1992年4月1日至1998年5月31日已審計認定的新增財務掛帳,市財政、糧食審查認定的陳化糧價差虧損掛帳,1998年6月1日以后新發生的虧損,待市政府組織審計認定后,全部從企業剝離,由縣糧食局進行集中統一管理,按照國務院及有關部門的文件規定消化本金和支付利息。
(二)在2007年底前,對有困難的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的生產經營性用房和土地,按規定程序審核批準后,減征或免征3年的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
(三)糧油產業化龍頭企業可享受農業綜合開發、優質特色農產品開發、農業新技術推廣、農業產業化資金補助政策。對于糧油產業化龍頭企業在發展優質糧油基地過程中,用于幫助農民進行新品種改良和推廣、技術培訓、購買農藥化肥等方面的投入,將按有關規定給予適當補助。
四、組織領導
(一)完善糧食行政首長分級負責制。各街鎮鄉行政主要負責人,要按照中央和市縣的要求,對發展當地糧食生產、建立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機制、管好各地糧食儲備、規范糧食市場秩序、加強對本地糧食企業的調控、推進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和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等工作全面負責。
(二)各部門要密切配合,認真落實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各項配套措施,配合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積極支持糧食企業的改革發展,共同搞好我縣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工作。
(三)切實加強對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工作的領導。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是貫徹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三農”問題的方針政策,實施《糧食流通管理條例》所采取的重要舉措;是進一步推進我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發揮國有糧食企業主渠道作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所采取的具體措施。各級各部門必須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深刻認識搞好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重大意義,加強對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工作的領導。按照縣政府的部署,統一思想認識,準確把握政策,周密制定方案,切實解決改革出現的困難和問題,把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和支持糧食企業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確保我縣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工作順利推進。
- 上一篇:兩基迎接市級復查準備通知
- 下一篇:物研究所合并組建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