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行動計劃實施意見

時間:2022-11-03 04:13:00

導語:443行動計劃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443行動計劃實施意見

為貫徹落實市委三屆六次全會精神,全面實施“443行動計劃,切實加快旅游大市、生態大市、文化大市建設進程,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精神,按照加強生態建設、維護生態安全、實現生態文明的“三生態”要求,特制訂本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圍繞市委市政府“443”行動計劃,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精神,以保護、培育、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為基本原則,以林業重點工程建設為抓手,以退耕還林、封山育林、荒山造林為重點,突出“封、改、造、?!彼捻棿胧{整和優化林業經濟結構,積極開展五大活動,打造四大基地,構建林業產業體系框架,為推進林業跨越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目標任務

今冬明春全市封山育林400萬畝,其中新封6萬畝,造林8萬畝,其中低產林改造4萬畝,中幼林撫育間伐80萬畝次;綠色長廊線路綠化20公里;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森林資源消耗量控制在省政府下達的129.626萬立方米年采伐限額以內,力爭減少消耗10%;森林火災受害率不超過0.5‰,主要森林病蟲害成災率不超過0.3%。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使林業繼續保持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進一步發揮其在生態建設和農民增收致富中的重要作用。

三、工作重點

集中精力開展林業五大活動,打造四大基地,努力構筑良好的森林生態體系,培育具有區域特色的主導產業,實施品牌戰略,發展產業化經營,實現林業增效、林農增收。

(一)積極開展五大活動

1、建設生態經濟走廊活動。以屯黃線、徽杭線、慈張線、新安江流域“三線一流域”為重點,突出屯黃線、徽杭線生態治理,以建成生態線、風景線、致富線為目標,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標準管理,實行封、改、造并舉,生態經濟相結合,新造竹林1.2萬畝、油茶0.5萬畝、山核桃0.2萬畝、香榧0.1萬畝,枇杷低產林改造0.2萬畝,實現路暢、山綠、鎮活、民富。

2、創建生態文明鄉鎮(村、社區)活動。以提升全市生態質量和城鄉綠化一體化為目標,堅持生態優先、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穩步推進的原則,圍繞組織領導、生態環境意識、生態環境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生態環境建設等五項內容,在全市范圍內廣泛開展創建“生態文明鄉(鎮)、生態文明村、生態文明社區”活動,為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環境支撐。

3、實施林業科技“123”工程建設活動。以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創新、開發和示范推廣為重點,實施“123”工程,推廣10項林業適用技術,扶持20位林業科技能人,建設30個100畝以上規模林業科技示范點,健全林業科技推廣網絡,強化林業科技支撐體系,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提高科技在林業增長中的貢獻率。

4、開展市樹、市花、市鳥評選活動。市樹、市花、市鳥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標志,是發展生態經濟的重要載體。充分發揮綠化委職能作用,通過有獎征文、市民投票等方式,組織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人士參與評選,經組委會初審,報市政府研究,最后由市人代會審議通過。通過市樹、市花、市鳥評選,展示**獨具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象、文化底蘊和精神風貌,提高城市和旅游品位及知名度,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5、開展“保衛綠色行動”,建設“平安林區”活動。

以維護生態安全為宗旨,以依法治林為原則,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以加強采伐限額管理為重點的“保衛綠色行動”,建設“平安林區”活動,采取“五抓五促”的措施,實現“六無”目標。“五抓五促”具體為:一抓宣傳,促保護意識的提高。大力宣傳《森林法》、《森林防火條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等林業法律法規政策,提高全民森林資源保護意識。二抓綜合治理,促以采伐限額管理為重點的林政資源管理工作。①對商品材、農民自用材、燒材加強分類管理,確保不突破總的采伐限額。②實行林木采伐限額備案制、動態月報制和公示制。交通干線兩側、大江大河兩岸、水庫、景點景區周圍以及生態比較脆弱、生態區位重要地區不得安排采伐計劃,特別是旅游重鎮的可視范圍原則上不安排采伐計劃。③加強集材管理,嚴禁堆放在國省道、縣鄉道兩側及景點景區的可視范圍內。④加大林地管理工作力度,實行各級政府林地保護年度目標考核責任制,繼續清理整頓違法占用林地。⑤加強野生動物植物保護管理,嚴禁亂捕濫獵,亂采濫挖野生植物,確保物種安全,維護生態平衡。⑥加強松材線蟲病預防體系工程建設,切實發揮一期工程效益。采取強有力措施,加強檢疫檢查,確保**松安全,實現拒蟲于市外的目標。三抓護林網絡,促隊伍戰斗力的提高。建立健全護林網絡,加強對護林隊伍的培訓,提高護林執法水平,訓練一支既知森林防火撲火、又懂野生動植物種類保護和林政管理的能戰、善戰、會戰的高素質聯防隊伍。四抓矛盾糾紛排查,促山區社會穩定。排查林權矛盾,防止亂砍濫伐,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保護林區社會穩定。五抓制度建設,促各項責任制的落實。建立健全《**市林業系統森林防火安全考核辦法》、森林資源林政管理、木竹檢查及森林植物檢疫檢查站管理等制度,狠抓督查,把各項責任制落到實處?!傲鶡o”目標,即無重大亂砍濫伐林木,無重大亂墾濫占林地,無重大亂捕濫獵野生動物,無重大亂采濫挖野生植物等案件,無重大山林權糾紛,無重大森林火災。

(二)打造四大基地

1、森林食品生產基地。通過林業重點工程項目拉動,充分發揮我市林特產品眾多和森林環境優越的優勢,重點發展四果一竹(油茶、香榧、山核桃、枇杷和筍竹兩用林)等森林食品基地,并在品種改良和采摘、加工技術改造上下功夫,創立品牌,逐步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優勢林產品、綠色食品系列名牌產品,不斷提高效益。

2、花卉苗木盆景生產展銷基地。充分利用我市優越的自然條件,開發鄉土樹種,加大國內外花卉苗木新品種和先進栽培技術的引進、繁育、優化,提升花卉苗木的檔次和品質,形成特色鮮明、以慈張與徽杭沿線為主、相對集中連片的花卉苗木盆景基地。依托鮑家花園,組建徽派盆景花木藝術研究會,重振徽派盆景雄風,不斷壯大花卉苗木盆景產業。

3、木竹制品制造業基地。一方面培育以**區雙雄竹制品有限公司、黟縣千磨竹業有限公司、**金竹人造板廠、祁門縣閶林公司、金富家私有限公司等木竹加工龍頭企業,同時積極招商引資,發展木材精深加工,逐步形成以閶林牌為主的人造板系列產品。另一方面認真開展對木竹經營加工單位的清理整頓工作,強化對木竹行業發展的監管。要按照木竹加工與原料林基地建設相匹配的原則,統籌規劃木竹行業發展,合理調整木竹經營加工企業的布局,對不具備加工能力或加工能力低下、資源浪費嚴重及不符合建廠條件的木竹經營加單位堅決予以關閉和取締,使木竹經營加工單位低水平重復建設、廠點過多過濫的情況得到有效治理,過量消耗森林資源的勢頭得到明顯遏制,促進木竹行業規范、有序、持續、健康發展。

4、森林生態旅游基地。進一步強化全市266萬畝國家森林生態公益林保護和管理,不斷提高林分質量,增強森林生態功能。大力發展以牯牛降為龍頭的森林旅游業,適應現代人們回歸自然的需要。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以**、徽州、齊云山3個國家森林公園和8個自然保護區為基地,在嚴格保護的基礎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服務功能,增強接待能力。

四、主要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要從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三最”目標的高度,充分認識林業的地位和作用,把林業工作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組織和動員全社會力量,協調各部門、各系統齊抓共管,形成全黨動員,全民動手,大干林業的氛圍。各區縣要成立領導組,切實加強領導,林業、農業、園林、水利、交通、鐵路、城建等部門要進一步落實分工負責制,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協作配合,做到有規劃、有部署、有要求、有獎懲、確保各項林業工作按時按質按量全面完成。

(二)項目支撐,加快發展。抓住機遇,加大政策性項目及招商引資項目的爭取力度,重點抓好總投資近6000萬元的黑鹿和雉類2個野生動物保護項目申報立項,以及世行貸款五期項目、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竹資源培育及后續產品開發等項目爭取。積極幫助**市山農竹業開發公司進行竹業開發,啟動5萬畝毛竹基地建設項目。抓好在建項目,全力推進退耕還林工程,鞏固成果,不斷探索林竹、林藥、林果等生態經濟模式,切實做好退耕還林錢糧兌現工作;認真實施世行四期、中德財政合作、綠色長廊、長江防護林、國家森林生態效益補助資金試點、林木種苗、松材線蟲病預防體系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名優經濟林建設等項目,加快全市林業建設可持續發展。

(三)強化管理,提高質量。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加強造林質量的監督,按照“嚴管林、慎用錢、質為先”的要求,嚴格工程質量管理。對質量差的要通報,對造成質量事故的,要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對于各項工程建設,都要選配一批責任心強、業務素質高的技術人員,深入基層,檢查指導,技術承包,搞好服務。要堅持適地適樹原則,按照分區施策、分類經營要求,科學確定造林樹種、造林方式和配置結構,嚴格按照造林技術規程和有關標準開展各項工作。堅持使用良種壯苗,提高造林質量。要加強林木種苗質量管理和病蟲害的檢疫工作,切實抓好種苗市監管,嚴防偽劣、帶病蟲害或不合格苗木進入市場坑農害農。

(四)優惠政策,活化機制。認真落實“誰投資、誰管理、誰收益”的林業政策,建立多主體參與、多渠道投入、多形式共存的林業政策機制。鼓勵各種主體一起上,尤其要鼓勵發展大戶、聯戶、社團、企業、外商以及各種形式的社會辦林業。大力發展各類非公有制林業,調動全市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參與林業開發的積極性。各地要選擇幾個重點項目,實施綜合治理,培育拳頭產品,采取以獎代補等措施,盡快形成氣候,提高檔次,增加供給。

(五)加強督查,狠抓落實。市區縣鄉都要組織督查組,深入第一線督查指導林業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指出,切實整改,并嚴格執行考核制度,確保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六)精心組織,大力宣傳。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等新聞媒體及簡報、黑板報、標語等形式對今冬明春林業活動進行全面報道,宣傳林業政策、林業活動動向以及涌現的先進經驗和典型,積極營造氛圍,不斷把林業工作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