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物理教學意見

時間:2022-11-23 11:44:00

導語:中學物理教學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物理教學意見

教學進行課程改革以來,我縣教師的教學理念有了很大的變化,教學方法也有了很大變化,教學正在向著新課程標準所確定的方向轉變。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也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為了更好的搞好課程改革,我們針對目前的教學情況,進行以下分析和建議。

一、中學物理教學現狀及分析

1.教師隊伍現狀

根據2005年對全縣在職物理教師的統計,教師情況如下:

全縣共有物理教師132人。高中56人;初中76人

表(1)性別情況:

初中(人)高中(人)

男2832

女4824

表(2)職稱情況:

初中(人)高中(人)

中二4922

中一2513

中高221

表(3)學歷情況:

初中(人)高中(人)

???94

本科752

表(4)教齡情況:

初中(人)高中(人)

三年及以內59

五年(包括三年)及以內2212

十年(包括十年)及以內2127

十年以上288

表(5)視導聽課情況:(04年視導初中校16所、聽課41節;高中校4所、聽課33節)

A級節數A級

所占比例B級

節數B級

所占比例C級

節數C級

所占比例D級

節數D級

所占比例

初中37%3380%512%00

高中515%2885%0000

2.教師隊伍的構成及現狀分析:

(1)從上述教師結構看,初中顯現出的問題比較大,男女比例失調、職稱偏低、學歷偏低。還有部分教師沒有系統的學過物理,存在教師不穩定的因素。高中的情況較好。

(2)教師的教學情況,總體是:能夠駕馭教學內容、合理運用教法,體現培養學生能力、體現課改意識的A級課較少,占6%;能夠較深刻的理解教材、合理運用教法的B級課較多,占46%?;緞偃谓虒W工作的占1%。

(3)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大部分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很高,他們積極的學習專業知識和新的教學方法,其中有一部分青年教師學的專業不是物理,靠的就是這種積極性,一邊學習一邊工作,效果也還不錯,是一支很有生氣的教學力量。

3.教學現狀及分析:從整體看,目前我縣高中在知識教學方面情況較好,教師能夠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突出重點知識的教學,突出物理的學科特點,重視能力的培養。存在的主要的問題是對教改理念學習還不夠深入,教學方法還比較傳統,理念的問題會影響到教學質量。初中的教學,由于教師隊伍年輕,在教學中能及時接受新的教學理念,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教師由于教學年限較短,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方面還存在差距。

4.學生學業現狀及分析:和全市其它區縣相比較,物理學科還處于落后的位置。從我們縣內的檢測情況看,學生對于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的不夠扎實,分析問題的能力較弱。

二、幾年來取得的成績及經驗:

1.課改理念的學習:經過課改理念的學習,結合新教材的使用,教師普遍明確了新的教學理念,按照新的教學理念上課。在教學中,不單單注重知識的教學,也注意了學生素質的培養,注意了學生自主學習地位的培養,注意了交流合作。在課改理念的學習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能體現新課程標準的好課。

2.教學方法的研究:在課改理念引導下,初高中教師的教學方法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普遍都注意到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讓學生猜想、實驗、討論、讓學生自己總結學到了哪些知識、讓學生在網上查找資料、讓學生對資料發表自己的看法等。另外,還運用各種多媒體手段,豐富了教學方法,總之改變了過去單一的陳舊的教學方法,形成了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

3.注重過程教學:通過課改理念及教學評價的學習,教師普遍改變了以往重結果輕過程的教學方法,重視了過程的教學,并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運用了實驗探究的方法;有的運用多媒體展現物理過程;有的運用學生分析討論的方法。普遍的加強了物理過程的教學。

4.加強實驗教學: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教師對實驗的重視程度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有的補充了教材外的小實驗,有的把演示實驗設計成了學生的探究實驗。初中教師用身邊的物品在教學中設計了很多小實驗,高中教師也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實驗。教師在備課時都把實驗做為考慮的重點。

5.充分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隨著教學條件的不斷改善,有的通過課件展示物理過程,使教學更直觀;有的運用課件,使得物理現象更帶有趣味性;還有的運用了錄象設備,錄下了學生自己運動的場面,使物理課上學習物理知識顯得更加親切,學生理解了物理就在身邊。多媒體正在成為物理教學中必不可少的資源。

三、教學中存在問題:

1.教師的專業知識面與課改還存在著差距:課改要求教師有更加廣博的知識儲備,一方面是因為教材內容增加了,初高中都增加了聯系生產實際以及對于現代生產有用的物理知識,擴大了教學內容的涉及面。另一方面是因為教學方法改變了,要鼓勵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學生會在課上課下提出很多問題。以上都要求教師的知識要更新、要充實。否則,教師就不能很好的勝任課改。近幾年來,這方面的工作有些薄弱。培訓、繼續教育大多數是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忽視了教師專業知識方面的再學習。這會給課改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

2.教學方法還存在不合理現象:其原因或是由于教師對教學內容理解的不夠深刻,或是由于教師的教學理念轉變的不夠深刻。教師對教學內容理解的不深刻,就不敢超出教材講課,學生只能按教師的意圖回答問題,教學就放不開。教師對教育理論理解的不深刻,就不知哪里該讓學生猜想,哪里該讓學生討論,哪里該教師講,所以也就不能合理的運用教法。還有的教師雖然有新的教學理念,有發揮學生主動性的想法,但由于意識不強,講的高興了,還是教師講的多,學生活動少??傊€存在不能按新的教學理念合理運用教學方法的現象。

3.實驗教學方面有待于進一步改進和加強: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實驗教學不但是讓學生會做實驗的問題,教學中應體現實驗在物理研究的基礎性,物理實驗是物理教學有機體中的一部分。目前我縣的物理實驗是一個薄弱環節。有的課堂上,實驗作用不明顯,或效果不好;有的實驗和教學分離,實驗是實驗,教學是教學,實驗和教學不能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做不好實驗是由于教師缺乏對實驗的研究。實驗不能和教學有機的融合,是由于教師對教學方法的研究還不夠深刻。

4.如何理解在課改理論的指導下搞好教學,需要進一步研究:目前新的課程標準與實際教學情況,新的課程標準與各類教學評價之間都還存在很多不和諧的問題,對目標、教學、以及評價三者之間關系的理解模糊,會影響教學效果不能達到最佳。

5.教學效果還存在差距:或是由于教師對教學要求理解的不夠深刻,或是由于教學方法運用的不夠合理,課堂教學效果還有待于提高。教師對教學內容理解的不夠深刻,反映出來的問題或是教學重點突出的不夠,課堂很熱鬧,學生對重點知識卻不理解。或是內在聯系脫節,減弱了過程的教學,學生理解的不深刻。同時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又會影響到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方法運用的不夠合理,反映出來的問題是教師雖然想到了學生的參與,但由于教師知識面有限,不敢讓學生隨便說,所以會活動不自然,教態生硬,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很累,教學效果也不會好。

四、改進教學的意見

1.認真學習新的課程標準,理解新的教學理念:

學習新課標,建立新的教學理念,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問題。理解三維的教學目標,落實三維的教學目標,把目標、教學和評價三者統一起來,是目前教師面前最大的課題。教師能夠清楚每學段、每學年應該完成哪些教學目標,哪個學段應主要培養學生哪些能力。具體到每一節課可以進行哪些完成三維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還應進一步明確。為了完成以上教學目標,應逐步理解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研究新的教學方法。

2.研究新的教學方法

在新的課改理念指導下,應建立新的教學模式,體現新的教學方法。目標是使教學方法更適合學生的發展,運用的更合理、更科學。在這方面,一是要加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學習新的課程標準,把握好教學的方向,有一個正確的評價觀;二是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理論,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研究學習規律,教育規律,探究符合學生學習的教學規律。通過以上學習,每位教師都形成符合教育規律且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方法。

3.加強與改進實驗教學

物理實驗既是物理研究的基礎,也是物理教學的基礎,盡管幾年來教師已經意識到了實驗的重要性,實驗教學有了很大的改進和加強,但距離課改的要求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仍然是我縣物理教學的一個薄弱環節。今后一方面應激勵教師拿出時間研究實驗,自己制作教具。另一方面要對實驗進行研究,研究如何利用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基礎作用,把實驗過程和其它教學方法融合起來,構成教學的一個有機的整體,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好,使實驗真正起到它在教學過程中應有的作用。通過以上兩方面的工作,使實驗教學真正的活躍起來。

5.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

為了課改的需要,教師很需要在專業知識方面進行更新和擴充。教師不僅是需要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方面的更新,更需要專業知識方面的支持。在這方面,教師應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多學習一些有關的知識,多讀一些繼續教育方面的書籍,多通過電視、雜志等方面學習有關的知識,多對教學內容進行研究,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從各方面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另外,各有關方面都應關注教師的成長,提供學習的機會和創造學習的條件。

五、學科教學要求及建議:

1.教學的設計:

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一.要理解分析教材,分析本節教學內容共包含幾個知識點,其中重點是什么,各知識點之間存在什么樣的內在聯系。二.考慮本節課要完成哪些教學目標,要完成哪些知識點的教學。三.考慮進行什么實驗,考慮器材是否具備,可以自己設計哪些實驗,自己制作哪些實驗裝置,考慮在這個環節上怎樣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四.考慮本班學生的接受能力情況,組織適合學生接受能力的教學過程。五.考慮本節課在哪個環節上組織學生思考、討論,在這個環節上怎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六.考慮可以應用或制作什么課件,以彌補實驗的不足或使課堂教學效果更好。七.根據以上教學的分析,編寫教案。教案要求寫出課題、提出的問題、要研究的問題、重要的語言、主要的教學過程、知識的結論、練習題的原文、以及板書等。

2.編寫教案

教案是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并且在課改的形式下,要體現新的教學理念。

(1)教學目標的制定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來考慮。其中知識:預計本節課達到了解、認識、理解中哪個層次。技能:應達到獨立操作的程度。過程:預計達到經歷、反應、領悟中哪個層次。方法:設想本節課可以使學生學習或學會那種研究物理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根據本節課的實際情況,確定本節課培養哪些情感,培養什么價值觀。

(2)教學過程的設計,整體方面要體現明確的教學思路,體現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和措施。內容方面應包括:復習的內容,重點提問的語言,組織學生思考、討論、實驗等環節,教師講授的主要內容,練習的內容以及板書等。

(3)板書的設計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板書格式,內容要簡明。主板書應給學生一種美的感覺。

(4)練習題的選擇要精、要最能體現本節教學內容的本質,難度要適當、要有層次。

3.教學的過程

教學過程提倡根據教學內容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每節課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在教學過程中要強調過程的教學,即不但重視結論,也要重視結論的得出過程,通過過程才能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推理、觀察、動手、探究等各種能力。對于物理還要強調一定要做好實驗,做好實驗指的是要明確實驗的目的和原理,有的實驗還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的結果是科學真實的。對于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從教學進程看,教師要根據教學各知識點的內在聯系,形成一條脈絡清晰的教學主線,既有節奏,又環環相扣。從教學結構看,教師要把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學生組成一個教學整體,形成一個動態的教學過程。

4.教學的反思。課后,要及時進行反思,如實驗效果,學生情緒、教學效果等,對于課堂上出現的問題,要從教育理論的高度進行分析。有了反思,才能進步。

六、學科教學的目標

1.知識的目標

各學段按課程標準和畢業考試說明的要求完成各學段知識目標的教學。

2.技能的目標

初中:簡單儀器的原理和使用,能設計一些簡單的實驗,能分析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能區別實驗過程中錯誤和誤差的區別,知道怎樣減小誤差。能判斷簡單電路中出現故障的原因。能對實驗的結果進行現象分析。能進行一些簡單的小制作。

高中:能設計實驗,能對實驗結果進行誤差分析。能對實驗的結果進行現象分析和數據處理。能用圖線的方法處理實驗結果。

3.能力的目標

按新課程標準要求的能力目標,各學段逐步培養各種能力。

初中:初步的觀察能力、初步的提出問題的能力,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初步的信息處理能力、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初步的計算能力、以及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高中:一定的質疑能力、一定的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一定的計算能力、一定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一定的交流、合作能力。

4.研究物理方法的目標

初中:學會科學實驗的方法、知道實驗推理的方法、學會探究的方法,會用控制變量法探究物理規律、

高中:學會探究的方法、學會科學實驗的方法、學會實驗推理的方法、培養合成與分解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建立物理模型的思維方法。學會建立物理概念和建立物理規律的方法。

物理組

05年6月

中學物理學科各年級學生學業質量監控與評價指導意見

物理學科包括從初二到高三五個年級的教學,其中初三要參加全市的中考,高二參加全市的會考,高三參加全國高考。各年級的教學和檢測既要體現目標的統一性,又要體現知識教學和能力培養等方面的階段性。各年級應在教學標準的指導下,分階段完成教學目標。物理學科的檢測依據是初高中的教學標準,以及中考、會考、高考說明。

一、物理學科的性質

1.初中: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要讓學生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與技能,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的自然科學基礎課程。

2.高中: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學學習領域的一門基礎課程,與九年義務教育物理或科學課程相銜接,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高中物理課程有助于學生繼續學習基本的物理知識與技能;體驗科學探究過程,了解科學方法;增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發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興趣與熱情;認識物理學對科學進步以及文化、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為終身發展,形成科學世界觀和科學價值打下基礎。

二、監測依據:初、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對于教學三維目標的要求,也是檢測的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是監測命題的出發點,也是評價的依據。

三、監測命題的特點要求:突出學科特點,突出課改理念,重視聯系實際。突出基礎知識、基本實驗技能,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察;重視物理學習方法的考察,體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考察。

四、各年級監測的知識內容及目標要求

1.知識:各年級按照本學段物理課程標準中對各知識點所制定的標準,以及當年的中、會、高考說明中對各知識點所制定的標準。并參考現行使用的教材所編寫的內容,作為各年級監測的范圍及要求

2技能:

初中:初步的實驗操作技能、簡單實驗儀器和測量工具的使用、簡單的數據處理。

高中:掌握物理實驗的一些基本技能,會使用基本的實驗儀器,能獨立完成一些物理實驗。

3.能力:

初中:初步的觀察能力、初步的提出問題的能力,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初步的信息處理能力、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以及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高中:一定的質疑能力、一定的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一定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一定的交流、合作能力。

4.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中:能源意識、環境意識、科學意識。

高中:實踐意識、將物理知識應用于生活和生產實踐的意識、科學意識、可持續發展的意識、科學服務于人類的意識。

五、監測的時間、形式及方法

1.初二:每學期檢測兩次,期中、期末各一次,檢測形式為筆試。期中由學校命題;期末由教科研中心命題,學校負責監考、閱卷。所有在籍初二學生參加。測試范圍以本學期教學內容為主,全卷100分,時間120分鐘,難度為:7:2:1

2.初三:第一學期檢測兩次,期中、期末各一次,檢測形式為筆試。期中由學校命題,期末由教科研中心命題,學校負責監考、閱卷。測試范圍以本學期教學內容為主,全卷100分,時間120分鐘,難度為:7:2:1

第二學期畢業考試、模擬練習兩次,由教科研中心命題,學校負責監考、閱卷。畢業考試所有在籍初三學生參加。模擬練習參加人員由學校決定。最后參加全市統一的升學考試。畢業考試范圍為本學期教學內容為主,全卷100分,時間120分鐘,難度為:7:2:1。模擬練習范圍為物理兩冊初中教學內容,全卷100分,時間120分鐘,難度為:6:2:2。初三升學考試難度為:6:2:2。

3.高一:每學期檢測兩次,期中、期末各一次,檢測形式為筆試。期中由學校命題,期末由教科研中心命題,學校負責監考、閱卷。所有在籍應屆高一學生參加。測試范圍以本學期教學內容為主,全卷100分,時間120分鐘,難度為:7:2:1

4.高二:第一學期檢測兩次,期中、期末各一次,檢測形式為筆試。期中由學校命題,期末由教科研中心命題,學校負責監考、閱卷。測試范圍以本學期教學內容為主,全卷100分,時間120分鐘,難度為:7:2:1

第二學期期中由學校命題。期末模擬練習兩次,由教科研中心命題,學校負責監考、閱卷。所有在籍應屆高二學生參加。測試范圍為高中一、二兩冊教學內容。全卷100分,時間120分鐘,難度為:6:2:2。最后參加全市統一的畢業會考。文、理科畢業會考難度均為6:2:2。

5.高三:第一學期根據發展情況待定

第二學期由教科研中心命題,模擬練習一次,形式待定。難度:依據高考為3:5:2。

六、評價等級:以上除高三模擬外,其余監測均為百分制,60分為及格、85分為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