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意見

時間:2022-03-01 09:35:00

導語:市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意見

為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組織部、人事部《關于加快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事部〈關于在事業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的意見〉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我市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以下意見。

一、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目標

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和事業單位特點的人事制度,推進事業單位用人機制的轉換,充分調動事業單位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增強事業單位活力和自我發展能力,為實現“兩個率先”目標提供強有力的人事人才保證。

基本原則:貫徹落實黨的干部路線、方針、政策,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的原則;堅持以人為本,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切實維護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保證事業單位選人用人的公開、公平、公正;堅持積極穩妥、統籌規劃、平穩推進的原則。

總體目標:以轉換事業單位用人機制和搞活用人制度為重點,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為主要內容,在我市基本建立起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社會事業發展要求,符合事業單位人才成長規律、權責明確、機制靈活、監管有力的人事制度,實現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科學化、法制化。

二、改革的范圍及對象

市、區各級事業單位(參照公務員制度管理的事業單位及工作人員除外),與其建立人事關系的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工勤人員。

事業單位黨群組織專職工作人員,在已與單位明確了聘用關系的人員范圍內,按照各自章程和法律規定產生、任用。

三、改革的主要內容

1、全面推行聘用合同制度。按照《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事部〈關于在事業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的意見〉的通知》精神,全面推行聘用合同制度,把聘用合同作為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基本依據,建立起以合同管理為基礎的用人機制。事業單位各種形式的用人都要簽訂聘用合同。實行長期聘用與短期聘用相結合、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用人辦法。探索采用項目聘用、人才派遣等新型用人方式,搞活用人機制。對關鍵崗位、骨干人才可按有關規定實行長期聘用,以保持隊伍的相對穩定。對在本單位工作已滿25年或者在本單位連續工作已滿10年且年齡距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已不足10年的人員,可訂立聘用至該人員退休的合同。

2、建立健全崗位管理制度。崗位管理是事業單位新型用人制度的基礎,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工勤人員都要實行崗位管理,用崗位管理取代身份管理,逐步打破職務終身制。

管理崗位實行職員制度。根據我市事業單位實際,建立五級職員序列,分別為:二級職員(副)、三級職員(正)、三級職員(副);四級職員(正)、四級職員(副);五級職員;六級職員。在國家規定的干部人事管理權限范圍內,根據工作需要、崗位職責、任職條件等,實行競爭上崗,擇優聘任。

專業技術崗位實行職稱評聘分開制度。專業技術職稱(資格)評定與實際專業技術職務崗位聘任相分離。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實行競聘上崗。單位專業技術職務崗位要按照政府人事部門核定的高、中、初級結構比例,科學合理配置。

工勤崗位實行崗位(等級)聘任制度。按工勤崗位技術含量分別設普通工崗位和技術工崗位。普通工只設崗位,不設等級;技術工崗位在國家規定的工種范圍內,設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五個等級。按照工作需要和崗位技術要求,根據工勤人員職業工種、技術等級、實際能力等條件,實行競爭上崗、擇優聘用。完善工勤崗位考核辦法,進一步規范工勤人員進、管、出等環節的管理。

3、改革領導人員選拔任用制度。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引入競爭機制,改進管理辦法,建立與聘用制度相適應的事業單位領導人員選拔任用方式,逐步改變單一的委任制,根據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不同職務的性質和要求,實行競聘上崗、公開招聘、民主選舉等多種形式的任用制度。建立健全事業單位領導班子和領導成員任期目標責任制。

4、實行公開招聘制度。各事業單位新進人員,一般都要面向社會實行公開考試、嚴格考核、擇優聘用。公開招聘要打破地域、身份等限制,在公開、公正的基礎上,創造平等競爭的環境。通過全面實行公開招聘制度,嚴把事業單位人員進口關,確保新進人員素質。事業單位新進人員實行人事,逐步實現事業單位“用人”與“管人”相分離。

5、推行競聘上崗制度。競爭上崗是事業單位內部人員選拔任用的主要方式,是事業單位實行崗位管理的重要內容。推行競聘上崗制度,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堅持考試與考核相結合,堅持雙向選擇。要以崗位要求為基礎,采取多種方式開展競爭上崗,按照能力和業績擇優聘用。競爭上崗過程中,要規范程序,提高透明度,增強公信力。競聘實行職業資格準入控制的崗位,必須持有相應的資格證書。通過競爭上崗,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崗位能上能下。

6、健全考核獎懲制度。改進事業單位人員考核辦法,建立健全以聘用合同和崗位職責為依據的考核制度。要把工作能力、業務水平以及服務對象的滿意程度作為考核的重要依據,重點考核工作實績。將考核結果作為人員使用、晉升、獎懲、收入分配以及續聘、解聘的基本依據。建立符合事業單位特點的獎懲制度,規范獎懲程序和條件,充分發揮獎懲在人事管理中的激勵和懲戒作用。

7、妥善安置改革中的未聘人員。推行聘用制度中,簽訂聘用合同時未被聘用的編制內職工屬未聘人員。未聘人員安置堅持內部消化為主、多種渠道安置、不能簡單推向社會的原則,在解決養老等社會保障問題的基礎上,逐步探索擴大社會接納的渠道和辦法,事業單位應根據未聘人員的實際情況實行轉崗培訓、自謀職業、托管、內部待聘等方式給予安置。單位應積極為未聘人員提供上崗機會,并保證其基本生活。有條件的單位或部門可對未聘人員在系統或行業內調劑安置。

8、建立事業單位人事監督制度。遵循依法監督、按章實施、有利改革、促進發展的原則,加強對事業單位在改革過程中執行人事政策法規、履行人事管理職能等方面的監督,完善事業單位和職工的權益保障機制,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充分發揮事業單位職工代表大會和工會的職能作用,發揮社會輿論和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保證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公開、公正、公平。

四、推行聘用合同制度步驟及時間安排

全市事業單位推行聘用合同制度工作從現在開始,到*年底基本結束,共分兩個階段進行。

1、進行試點(*年3月至*年12月)。選擇市文化、衛生系統事業單位作為我市事業單位推行聘用合同制度的試點單位。各區和各系統可選擇下屬事業單位開展改革試點工作。教育系統要繼續貫徹落實皖人發[2003]90號文件精神,進一步深化和完善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

2、全面實施(*年1月至*年12月)。在總結試點單位經驗基礎上,在我市事業單位全面推行聘用合同制度。各區和各系統主管部門于*年11月底前上報本區、本系統事業單位推行聘用合同制度實施方案,*年1月開始組織實施。

五、幾點要求

1、統籌規劃,穩步實施。各區、各系統主管部門和有關單位要深入調查研究,摸清基本情況,緊密聯系實際,研究制定改革實施方案。方案要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經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并報經市事業單位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后實施。當涂縣可參照本意見制定本縣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風,主動接受群眾和上級的監督,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和單位的用人自主權。要廣泛宣傳事業單位改革的法律法規,認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干部群眾積極支持和參與改革,積極穩妥地把我市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斷引向深入。

2、明確職責,加強協調。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在市事業單位改革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進行。事業單位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對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進行政策指導和牽頭協調,審核改革實施方案;各區和各系統主管部門的職責是對本區、本系統的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進行領導和組織實施。各區、各系統和事業單位要牢固樹立服從改革、服從大局的意識,嚴格執行改革政策,嚴肅工作紀律,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和配合,齊心協力地推進改革。

3、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為加強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統一領導和綜合協調,各區、各系統主管部門也應成立相應的組織領導和工作機構。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提到重要議事日程上來,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各級組織、人事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加強對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宏觀管理和業務指導,并同各系統主管部門密切配合。要認真研究改革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妥善解決改革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保證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