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招收體育特長生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18 02:38:00
導語:學校招收體育特長生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區縣教育局、體育局*新區社會發展局:
為貫徹落實*年*市體教結合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推進本市奧運后備人才的培養,健全和規范體育特長生的招收工作,明確教育和體育行政部門的職責,形成有序運行和有效監督機制,依據*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年本市中等學校高中階段招生考試工作的若干意見》
一、招生計劃的制定和管理
(一)本市普通高中學校體育特長生招收計劃的編制和實施,須按市、區縣兩級教育和體育行政部門的管理權限和規定程序進行。
(二)市教育和體育行政部門負責對全市體育特長生招收計劃的宏觀管理,加強對區縣體育特長生招收計劃編制的協調和指導。
(三)各區縣教育和體育行政部門根據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以及高中階段教育和奧運后備人才培養發展規劃和學校資源配置狀況,編制本地區體育特長生招收計劃,其中包括需引進外省市體育特長生。*年本市高中階段各類學校引進外省市體育特長生計劃總數控制在50名左右。
(四)市、區縣中招辦負責將本地區普通高中招收體育特長生學校的招收項目、范圍、計劃人數包括原則、方法、選拔程序等向社會公布。
二、招生學校和項目
(一)經*市體教結合聯合辦公室組織評估并通過備案的辦二線和試辦二線運動隊的學校及項目(附件1)。
(二)經*市體教結合聯合辦公室組織評估并通過備案的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及項目(附件2)。
三、報名條件
(一)具有本市常住戶口或藍印戶口的應屆初中畢業生、結業生和18周歲以下(1987年9月1日以后出生)的往屆初中畢業生、結業生(非高中階段學校在讀生),須參加市統一組織的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
(二)參加系統體育訓練,在市青少年訓練管理中心正式辦理注冊手續2年以上,并持有參賽證。
(三)符合上述條件,并在義務教育階段八、九年級獲得以下條件之一者方可填寫《*市普通高中招收體育特長生申報表》(附件3)參加報名。
1、獲得市教委、市體育局認可的并與招收學校項目對口的市級及以上正式體育比賽集體項目前6名的主力隊員或個人項目前5名的學生。
2、獲得本市由各區縣教育、體育部門舉辦的并與招收學校項目對口的區縣級正式體育比賽集體項目或個人項目第1名的學生。
3、經市體教結合聯合辦公室組織的項目專家組測試認定的確有很大發展潛力的少數特殊體育后備人才。
四、招生范圍
(一)辦二線和試辦二線運動隊的學校在招收本區縣體育特長生基礎上,具有住訓條件的學校經市教委審核認定,可按本校運動隊年度招收額度(附件1)的50%比例,在全市范圍招收專項技術突出的體育特長生。
(二)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招收工作在所在區縣范圍內進行。具有住訓條件的學校經市教委審核認定,可按本校運動隊年度招收額度(附件2)的30%比例,在全市范圍招收專項技術突出的體育特長生。
五、招生錄取辦法
(一)招生學校應于*年3月30日前根據本校運動隊建設需要,將測試的項目、內容、時間、地點、招生額度、錄取方法等報區縣和市中招辦備案,并向社會公布。
(二)招生學校應成立由行政、監察和項目專家等人員組成的考評組,嚴格按照本校專項測試標準和選拔錄取程序,進行公開選拔。并于4月15日前將專項測試合格擬錄取的體育特長生,在學生所在區縣和學校張榜公示1周后,按《*市普通高中招收體育特長生申報表》格式要求,報區縣和市中招辦備案。市中招辦將在招生信息網上對各區縣專項測試合格的體育特長生名單向社會集中公示。未經市中招辦集中公示的體育特長生,招生學校一律不得以體育特長生的途徑予以錄取。
(三)對體育專項測試合格、參加初中畢業統一學業文化考試成績達到市普通高中最低錄取分數線70%的學生,由招生學校按照擇優錄取的原則決定是否錄取。
(四)招生學校應依據經備案認可設置的項目,擇優錄取專項對口的體育特長生。如招收從田徑項目轉為其他項目訓練或者籃球、手球、排球、沙灘排球、網球、棒球、壘球等相關項目進行轉換訓練的跨項目優秀體育苗子,須事先報市體教結合聯合辦公室備案,方可招收。
(五)對個別體育專項測試成績特別突出,確有培養前途,而學業文化考試成績達不到規定的考生,由招生學校上報區縣體教結合工作領導小組和市體教結合聯合辦公室審核認定并報市教委批準后方可錄取。錄取后,學生本人及家長(或監護人)應與市體教結合聯合辦公室簽訂《奧運重點后備人才培養目標責任書》。
(六)各區縣體教結合工作領導小組須在錄取后一個月內將當年各校招收的體育特長生名單報市體教結合聯合辦公室。市體教結合聯合辦公室將對這部分學生在校期間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情況單列實行全程跟蹤和監管。
六、招生工作監督
(一)市、區縣教育、體育行政部門及中招辦要配合紀檢監察部門,加強體育特長生招收工作的監督和管理。招生學校的分管校長是體育特長生招收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負責具體事宜的教練員是招生工作的直接責任人。
(二)對違反招生紀律規定的學校,要取消其招收體育特長生的資格。對違反招生紀律規定的人員,要予以嚴厲查處。凡通過弄虛作假等欺騙手段報考或錄取的學生,一經發現,取消其當年報考或錄取資格。
(三)實行公示制度,增強透明度,健全社會監督機制,確保中招工作的公開、公平和公正。對擬招收的體育特長生要預先上網公示。對正式錄取的體育特長生名單由學生原在讀學校在顯著處公示7天。未經市中招辦集中公示的體育特長生,各區縣中招辦不得投檔,招生學校也不得錄取。
(四)招生學校在正式錄取前應與所招收的體育特長生簽訂相關協議,如無正當理由不參加體育訓練和比賽,則由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按其入學時的文化學業成績安排到相應的學校就讀。
七、附則
(一)各區縣教育和體育行政部門可依據本文件的有關精神,對二線運動隊學校和試辦二線學校、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以及區縣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的體育特長生招生工作制訂具體的實施方案,方案中必須明確招生學校、招生項目、招生額度等內容,并于*年3月30日前報市體教結合聯合辦公室備案。
(二)按照市、區縣分級管理的原則,區縣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的體育特長生招生工作,由各區縣教育和體育行政部門嚴格按照上述有關規定和程序負責組織實施。
(三)區縣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招收工作應在本區縣范圍內進行。未參加初中畢業統一學業文化考試,或其考試成績低于市普通高中最低錄取分數線70%的學生,各區縣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均不得錄取。
附件:1.*市辦二線和試辦二線運動隊學校名單
2.*市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高中部分)名單
3.*市普通高中招收體育特長生申報表
市教育委員會
- 上一篇:司法偷稅罪疑難研討論文
- 下一篇:司法行政慣例審查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