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種子技術處理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26 10:56:00

導語:水稻種子技術處理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稻種子技術處理工作意見

水稻惡苗病、干尖線蟲病是水稻上的重要種傳病害,目前本區種植的水稻品種均有惡苗病發生,自然株發病率在15~25%。干尖線蟲病在秋優金豐品種上發生較重,自然發病株率在15%左右,重發田達20%以上。預計2008年水稻惡苗病的自然發生程度為中等偏重,干尖線蟲病在秋優金豐品種上發生仍較重。水稻條紋葉枯病是一種由帶毒灰飛虱傳毒引起的病毒病,預計其自然發生程度為大發生。根據這三種病害的發病特點,種子處理是預防水稻惡苗病、干尖線蟲病和灰飛虱傳毒的有效手段,因此必須做好水稻種子處理工作,為今年水稻奪取豐收打下良好的基礎,具體處理技術如下:

一、做好稻種精選工作。

應選擇抗病性良好的水稻品種,浸種前做好選種工作,清除病、癟谷及其它雜質,然后暴曬1-2天。

二、藥劑浸種消毒技術

1、藥劑選擇及藥量:每畝稻種常規稻4公斤、雜交稻2公斤用17%菌蟲清WP30克加10%谷信來(吡蟲啉)WP10克進行浸種。秋優金豐品種每畝另加6%盾清(殺螟丹水劑)4毫升(2支)。

2、使用方法:先將30克菌蟲清、10克吡蟲啉藥粉加少量水調成糊狀,然后加清水8公斤均勻稀釋,再將精選過的4公斤稻種浸入藥液中,(若稻種數量多可按上述比例配制,掌握藥液倍數為250-300倍),上下翻動,攪拌均勻后將浸種容器加蓋,放于陰涼避光處;浸足時間后撈起直接催芽。浸種時間:日平均氣溫20℃以下時,浸足60小時;20℃以上浸種48小時。(申優4號浸種時間不宜超過36小時)。

三、注意事項

浸種時間和藥液濃度是保證藥效的關鍵。嚴格掌握種子量、藥量及水量,藥液應浸沒稻種,保證浸種時間,浸后不需清水沖冼,撈起后直接催芽。(來源: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糧油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