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廉政文化建設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31 10:02:00
導語:干部廉政文化建設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廉政文化內涵深刻,具有先進性、傳承性、群眾性、廣泛性、實踐性和實效性等本質特征,在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貫徹落實《實施綱要》等方面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第一,要從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和需要的高度,來認識廉政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文化,從廣義上講,是人類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活動及其成果的總和。從狹義上講,指的是通過人的精神活動及其成果來體現的人類文化,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科學知識、文學藝術、社會習俗、制度體系等?,F在我們講文化問題,主要是從狹義的范疇講的,是從精神文化的角度講的。文化是社會生活和社會存在的反映,是由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所決定的,同時文化又具有相對獨立性,能夠給政治、經濟以反作用。文化的作用不僅體現在文化為社會發展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上,更為根本的在于,文化是人的發展的一種內在需求和需要。《論語·顏淵》篇中,孔子的弟子子貢問孔子,治理國家最重要的是什么?孔子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保ㄓ谐渥愕募Z食,強大的軍隊,人民群眾對國家的信仰。)子貢又問:“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如果一定要去掉一個,這三個當中你先去掉哪一個呢?)孔子回答:“去兵。”(先去掉軍隊。)子貢又問:“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如果這兩個當中再去掉一個,你去掉哪一個呢?)孔子回答:“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再去掉糧食。自古以來人都會有一死,但是百姓如果失去了信仰,國家就失去了根基。)孔子的這段話在我們今天看來也許并不全面,但是它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對治理國家來說,軍隊和糧食等物質力量是一種需求,人們的信仰也就是文化的力量同樣也是一種需求,這兩者對于治理好一個國家都是必不可少的。蘇聯為什么解體,并不是他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不夠強大,而是他放棄了馬列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在信仰上出了大問題,致使一個強大的蘇聯最終走向滅亡。最近,《參考消息》刊登了一篇美國學者約瑟夫·奈寫的《美國應該重新關注軟實力》的文章,其中講到:美國是把硬實力與軟實力結合并最終在冷戰中獲勝的。柏林墻并非在猛烈的炮火中倒塌,而是被那些不再相信共產主義的人用錘子砸倒,用推土機推倒的。
我們黨歷來把文化看作是人民群眾的一種內在需求。早在1956年黨的八大就指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求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矛盾,黨和國家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志在建國初期曾經說過:“隨著經濟建設高潮的到來,不可避免地將要出現一個文化建設的高潮?!边M入改革開放時期以后,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和需要也越來越強烈。鄧小平同志指出:“經濟建設這一手我們搞得相當有成績,形勢喜人,這是我們國家的成功。但風氣如果壞下去,經濟搞成功又有什么意義?會在另一方面變質,反過來影響整個經濟變質,發展下去會形成貪污、盜竊、賄賂橫行的世界?!彼?992年的南方談話中,鮮明地提出“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不僅經濟要上去,社會秩序、社會風氣也要搞好,兩個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同志指出,社會主義不僅要使人民物質生活豐富,而且要使人民精神生活充實。要通過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使人人享有文化成果,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同志把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同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和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起,作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內容,將我們黨對文化建設重要地位的認識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黨的十六大以來,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始終把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和需要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將“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提到全黨面前,提出了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優先安排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設項目、將國家財政新增教育、衛生、文化事業經費主要用于農村等一系列保障人民文化權益的重要政策措施。最近,總書記在中國文聯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再次強調,“要不斷解決好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著力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國民素質、激發奮斗熱情,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智力支持,更好地把全國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來,萬眾一心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奮斗”。
廉政文化承擔著樹立廉潔理念、提倡廉潔精神、營造廉潔環境的重要任務,發揮著激濁揚清、懲惡揚善的獨特作用,滿足了人民群眾對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既是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迫切需要,因為每個干部都不希望自己違紀違法,成為腐敗分子和人民的罪人;又是那些對腐敗現象深惡痛絕、盼望社會和諧穩定的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需要。只有通過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為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提供大量包含廉潔理念和廉潔精神的優秀文化產品,用積極健康的思想觀念占領城鄉文化陣地,在全社會培育崇尚廉潔、反對腐敗的良好風氣,才能有效抵御各種消極腐朽文化的侵蝕,滿足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對廉政文化的迫切需求和需要。我們應該站在這樣的高度,充分認識廉政文化建設在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和需要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強做好工作的責任感。
第二,要從發展先進文化的高度,來認識廉政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廉政文化是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先進文化是符合人類社會前進方向、體現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反映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健康向上的文化。要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必須大力加強文化建設,堅持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領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應有之義,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思想精神上的旗幟,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顯著標志。
首先,先進文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證。我們黨提出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就是要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大力發展先進文化,使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其次,先進文化是凝聚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一部人類社會發展史,是人類生命繁衍、財富創造的物質文明發展史,更是人類文化積累、文明傳承的精神文明發展史。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升華,無不鐫刻著文化進步的烙印。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創造力之中。中華民族為什么幾千年來生生不息,始終保持強大生機和旺盛生命力,就是因為我們創造了以先進文化為引領的、飽蘊中華民族思想精髓和價值追求的燦爛文化,源遠流長,綿延不絕,傳承至今,這是我國人民幾千年來克服艱難險阻、戰勝內憂外患、創造幸福生活的強大精神力量。再次,先進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標志。在當今世界的國際競爭中,包括先進文化在內的軟實力的作用日益突出。誰占據了文化發展的制高點,誰就能夠更好地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全民族創造精神的充分發揮,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
回顧我們黨的歷史,就能清楚地看到,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共產黨就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這樣先進的思想文化指導下產生的。我們黨歷來十分重視先進文化建設。同志開展,就是一次深刻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運動,為奪取抗日戰爭勝利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啊苯Y束后,在那樣復雜而嚴峻的形勢下,鄧小平同志抓的第一件事就是開展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實際上是一次思想教育和思想解放運動,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確立了正確方向。以同志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領導集體,在全黨開展“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三講”教育活動,把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作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內容,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全黨開展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和先進性建設,作出了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建設和諧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等重大決策部署,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證。歷史和現實充分說明,先進文化在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具有極端重要的作用。
廉政文化以先進的廉政理論為指導,以先進的廉政思想為核心,以先進的廉政制度為基礎,以先進的廉政文學藝術為載體,是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先進文化的本質特征。具體地說,它在指導思想上,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它在內容上,濃縮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來清正廉潔的思想精髓,體現了我們黨三代領導集體和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的重要思想,融會了我們黨所提倡的“兩個務必”、“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等基本要求。它在思想內涵上,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本質要求。它在形式上,表現為各種生動活潑、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發揮了傳播廉政理念、陶冶道德情操的獨特作用。它在目的指向上,既注重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增強廉潔自律意識和法紀觀念,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又注重引導人民群眾樹立廉潔、誠信、勤儉、奉獻等積極健康的思想觀念,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社會氛圍。加強廉政文化建設,不僅是發展先進文化的客觀要求,而且是發展先進文化的有效途徑。我們要從這樣的高度來認識廉政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增強做好工作的自覺性。
第三,要從建設和諧文化的高度,來認識廉政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提出了建設和諧文化的重要任務??倳浽谥袊穆摰诎舜稳珖泶髸系闹匾v話中強調,“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和諧文化,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貢獻,是現階段我國文化工作的主題”?!耙玫貥嫿ê椭C社會,就必須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領下,大力建設和諧文化,廣泛動員人民群眾投身和諧社會建設。和諧文化既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征,也是實現社會和諧的精神動力。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我們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發掘民族和諧文化資源,借鑒人類有益文明成果,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營造和諧氛圍,進一步形成全社會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范,打牢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思想道德基礎。”這些重要論述豐富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容,深化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涵,也為我們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
廉政文化是和諧文化的重要內容,在塑造人們的精神世界、陶冶道德情操、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方面,起著特殊重要的作用。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為了促進社會風氣的進步,首先必須搞好黨風”,“端正黨風,是端正社會風氣的關鍵”。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強調:“黨風正則干群和,干群和則社會穩?!绷幕鳛橐环N教育手段,能夠引導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自覺實踐“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要求,用和諧的方式和手段處理社會事務,維護群眾利益,化解社會矛盾,促進黨群、干群關系的和諧;能夠引導人民群眾正確認識反腐敗斗爭形勢,樹立奪取反腐敗斗爭勝利的信心,從而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增強全社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社會和諧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廉政文化作為一種價值體系,對社會生活發揮著評判作用,可以通過確立善惡、是非、美丑、榮辱的標準來調節人們的社會行為,在全社會樹立“廉潔光榮、腐敗可恥”的意識,從而促進和諧因素的增長,抑制消極腐敗等不和諧因素。廉政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產品,能夠通過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和為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弘揚正氣,鞭撻腐惡,為社會和諧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可以說,廉政文化與和諧文化是一種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辯證關系。和諧文化的提出,為廉政文化賦予了新的內容;廉政文化的發展,又能夠有力地促進和諧文化建設。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廉政文化與和諧文化的辯證統一關系,自覺地將廉政文化建設融入和諧文化建設之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之中,通過加強廉政文化建設促進和諧文化建設,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造良好的文化條件。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和總書記在全會上的重要講話,都對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新形勢下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為廉政文化建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們要以反腐倡廉理論的最新成果為指導,以廉政文化“五進”為抓手,以健全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為基礎,進一步把廉政文化建設引向深入。
第一,要以反腐倡廉理論的最新成果為指導,進一步推動廉政文化建設向縱深發展。要認真學習領會好、宣傳掌握好、貫徹落實好反腐倡廉理論。反腐倡廉理論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吳官正同志在中央紀委召開的學習《文選》、推進反腐倡廉工作座談會上,將同志反腐倡廉理論概括為十個方面,我們要認真學習。黨的十六大以來,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這是我們黨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下取得的重要成果。總書記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我們經過初步學習概括為十個方面。這些對于我們開展廉政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必須認真學習,勤于思考,真正學懂弄通。同時要學以致用,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用發展著的反腐倡廉理論的最新成果,指導廉政文化建設新的實踐,把握正確發展方向,把廉政文化建設進一步引向深入。
第二,要以廉政文化“五進”活動為抓手,全面推進廉政文化建設。2005年我們以新創廉政歌曲為著力點,創作出數萬首膾炙人口的廉政歌曲,并在中央電視臺舉辦了一臺高水平的大型廉政歌曲文藝晚會,在全社會產生了熱烈的反響。
2006年,我們以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講話和吳官正同志關于“廉政歌曲要在全社會唱起來,紀檢監察干部要帶頭”的重要指示為契機,廣泛發動,開展了“樹榮辱觀、唱正氣歌”活動,各級領導帶頭參加,社會各界和群眾廣泛參與,帶動了廉政文化建設的蓬勃開展。
2007年加強廉政文化建設,要在前兩年打下的良好基礎上,進一步向縱深推進。要以廉政文化“五進”活動為平臺和抓手,擴大覆蓋面,減少空白點,采取多種有效形式,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的反腐倡廉意識,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社會風尚。
廉政文化“五進”活動,即廉政文化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這是統一的提法。有的地方根據自身情況提出了“六進”、“七進”,這與“五進”沒有矛盾,可以繼續搞下去,并注意探索和總結。廉政文化“五進”活動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統一整體,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個廣闊平臺和有力抓手,是一篇大文章。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發揮“大宣教”格局的作用,注重協調,充分發動,統籌安排,在借勢、融入、結合、納入上下功夫,整體推進,重點突破,狠抓落實,務求實效。
第三,進一步健全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切實加強對廉政文化建設的領導。要進一步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相關部門發揮優勢、各展所長,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的廉政文化建設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黨委統一領導是關鍵。各級黨委要把廉政文化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作出總體規劃,從組織、人員、經費等方面給予支持和保障,幫助解決實際問題。黨政齊抓共管是優勢。黨政齊心,互相配合,將廉政文化建設納入本地區、本部門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之中,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整體部署之中,廉政文化建設的力量就會更強,作用就會更大。紀委組織協調是機制。紀委要善于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具體地說就是爭取領導、協調各方、指導下屬。爭取領導,就是首先要爭取紀委(紀檢組)主要領導的支持,進而爭取黨政領導特別是主要領導的支持,引起他們的重視,使他們對廉政文化建設定期研究,具體指導。協調各方,就是主動牽頭,平等協商,明確各自職責,把任務和責任分解到相關部門,齊心協力抓好各項任務的完成。指導下屬,就是把廉政文化建設的各項工作布置下去,并定期對其貫徹落實情況加強指導,進行督查,推動各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搞好組織協調,還要及時準確地把握中央的精神和部署,自覺地把廉政文化建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之中,融入和諧文化建設之中,融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之中,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公民道德建設等活動有機結合起來,為廉政文化建設提供更寬廣的舞臺和更大的發展空間。相關部門發揮優勢、各展所長是合力。黨委的組織、宣傳、黨校等部門,政府的文化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等部門以及新聞媒體、文藝團體和各種社團組織,都要發揮自身優勢,共同為廉政文化建設獻智出力,形成全黨全社會動手一起抓的良好局面。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是基礎。人民群眾是廉政文化建設蓬勃開展的源泉。要創造更多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易于參加的形式,不斷拓寬人民群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渠道,擴大覆蓋面,減少空白點,最大限度地把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調動起來,并合理地發揮出去,為廉政文化建設的深入開展打下更為深厚的群眾基礎。
- 上一篇:農村黨員干部工作意見
- 下一篇:農業廳黨組服務三農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