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經濟企業快速發展意見(?。?/h1>
時間:2022-04-01 02:23:00
導語:非公有制經濟企業快速發展意見(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總結經驗,肯定成績,表揚先進,分析形勢,研究進一步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省民營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一、保持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民營經濟功不可沒
民營經濟事關改革發展大局,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地位越來越突出。沒有民營經濟的快發展、大發展,就沒有*經濟的快發展、大發展。
一是推動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兩年來,*省民營經濟年均增長速度保持在15%以上,年均拉動經濟增長5.9個百分點。20*年,全省民營經濟單位總數達到158.6萬個,同比增長了7.7%;完成增加值4025.8億元,增長15.6%,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5.6%;實交稅金324.2億元,增長44.2%,占全省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41.5%,比20*年提高6.1個百分點。*省能夠提前一年實現“翻兩番、三步走”戰略目標的第一步目標,民營經濟挑了重擔。
二是促進財政增收。20*年,全部財政收入完成778.3億元,增長22.6%,增幅為1995年以來最高水平。據統計,去年全省民營經濟單位上交稅金過億元的縣(市、區)達到95個,過5億元的有10個,過10億元的有5個。其中,遷安市和豐南區分別達到16.6億元和15.1億元。全省上交稅金超過億元的民營企業達到7家,*國豐鋼鐵有限公司納稅近7億元。民營經濟為全省財政收入的快速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
三是拓展就業空間。截止目前,民營經濟吸納就業人員達到927.1萬人,占全省二、三產業從業人員的49%。20*年新吸納就業人員59萬人,其中安置國有企業下崗失業人員25.3萬人,城鎮個體私營經濟新增就業19萬人,占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的50%以上。民營企業從業人員分別超過公有制企業和外資企業的就業人數,已經成為增加社會就業的主渠道。
四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從產業結構看,民營經濟已從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生產和餐飲、零售等服務業,拓展到高科技產業、現代制造業和新興服務業,并開始進入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目前全省認定的高技術企業中,民營企業占90%以上。從產品結構看,全省民營企業有7個產品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有5個品牌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占全省總數的39%。從城鄉結構看,民營經濟的迅速發展,吸引了大批農村人口和生產要素向城市和小城鎮聚集,有力地推動了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從區域結構看,經濟比較發達的“中間一線”地區,民營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帶動了整個經濟的快速增長;經濟比較薄弱的“兩廂”地區,通過大力吸引民間資本,放手發展民營經濟,經濟增長的內生力量迅速增強,發展速度明顯加快。
二、促進民營經濟更快更好發展,落實政策至關重要
今年2月份,國務院出臺的《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較為完整、系統地提出了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這是民營企業期盼已久的關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一份非常及時和重要的綱領性文件,標志著民營經濟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必將對民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各地各部門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中央和省文件精神,切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政策落實力度,更加充分地發揮政策效應。根據*省實際,要突出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放寬民營經濟市場準入。國務院《意見》七個方面36條最大的突破在行業準入上??梢哉f,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大門已經敞開,現在關鍵是把二門、三門盡快敞開,省政府各部門要按照《意見》要求,盡快清理和修訂限制非公有制經濟市場準入的法規、規章和政策性規定,全面貫徹平等準入、公平待遇原則,使民營經濟能夠真正進入、盡快進入。
第二,加大對民營企業的財稅金融扶持力度。各級政府都要在本級財政中依法設立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并逐步擴大規模,主要用于促進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開展支持中小企業的工作,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各級政府要進一步落實對民營企業的稅收扶持政策。各類金融機構要從我省民營經濟實際出發,積極開展金融產品創新,完善金融服務,改進信貸考核和獎懲辦法,提高對民營企業的貸款比重。拓寬民營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大力支持具備條件的民營企業在國內外上市融資。年內要重點推進康泰、文豐、冀能、保龍倉、怡達等5家企業的境外上市工作。進一步做好農村小額信用貸款推廣工作,解決好農民創業貸款難問題,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
第三,完善民營經濟服務體系。爭取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建立起省、市、縣三級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當前,要重點加強創業輔導、融資擔保、人才培訓三大服務體系建設。有條件的市、縣,要積極創辦創業輔導基地,為中小企業初創者提供創業支持,解決初創階段企業遇到的突出困難,提高創辦企業的成功率。各級政府要大力推進信用擔保機構建設,在財政資金安排上逐年加大支持力度,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工商資本和省外大的金融服務機構投資入股或獨資興辦擔保機構,20*年全省擔保資金達到30億元,培育15—20個擔保資金千萬元以上的擔保機構。明年全省擔保資金要力爭突破40億元,2007年要達到50億元。以提高民營企業家素質為目標,加快省、市、縣三級中小企業人才培訓網絡建設,實施銀河培訓工程,拓寬培訓渠道,提高培訓質量。同時,加強信息、技術和法律服務,想企業所想,幫企業所需,解企業所難,為民營中小企業創業發展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
第四,切實保障民營企業合法權益。要依法保障民營經濟主體的財產安全,未經法定程序,任何單位不得采取強制措施,查封、凍結、沒收民營經濟主體的財產、資金。公安、司法機關要依法保護民營經濟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嚴厲打擊侵害民營經濟合法利益的犯罪活動,加強對民營經濟合法財產、生產經營活動、經營管理者人身安全和從業人員權益的保護。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創造公開、公正、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大力推進依法行政,認真解決好個別部門不作為、亂作為的問題,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優良的政務環境。
第五,鼓勵引導民營企業參與扶貧開發。繼續組織民營企業到貧困地區投資開發,努力實現“四個發展”:即由單一的項目投資開發向全方位、多領域開發扶貧發展;由統一組織、集中活動向自覺組織、經常活動發展;由組織省內民營企業參與向組織省外乃至全國民營企業參與發展;由組織民營企業到貧困地區向組織貧困地區走出去發展。各地要創造出更多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推動民營企業參與扶貧開發工作向更高層次提升。
三、做大做強民營經濟,改革創新勢在必行
今年是改革攻堅年。實現民營經濟大發展,既要有總量的擴張,又要有質量的提高。要鼓勵支持民營企業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體制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支持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努力提高產業聚集度,提高綜合素質,提高企業競爭力。具體講,就是著力推進“五個轉變”,實現“五個提高”。
一是從主要依靠機制優勢,向主要依靠體制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轉變,提高民營經濟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民營企業原有的機制優勢正在逐步減弱,而技術和管理落后的問題越來越突出。提高民營經濟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既是經濟發展對民營經濟的要求,也是民營經濟自身發展的需要。當前,要突出抓好體制、技術和管理創新。
體制創新主要指產業體制的創新。堅持扶優扶強和聯合發展的方針,鼓勵優勢民營企業運用資本擴張和業務合作等手段迅速做大做強,形成一批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并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航空母艦”。促進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分工協作,建立以大企業為主導、大中小企業分工協作的產業組織體系。改變目前普遍存在的“大而全”、“小而全”和“低、小、散”的現狀,使大企業主要集中于產品技術開發和品牌經營,中小企業主要集中于提高專業技術水平,促進產業整體水平的提高和增強綜合競爭能力。
技術創新是建立企業競爭優勢的核心。積極推動建立以大中型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對企業建立技術創新機構給予包括資金在內的各種支持。鼓勵企業通過開展產、學、研合作等多種形式,建立技術依托。積極支持建立各種形式的公共創新平臺,幫助中小企業提高創新能力。鼓勵民營企業創立自主知識產權和開展品牌經營,引導民營企業從初創時期的模仿跟進方式轉向創造核心技術,實施名牌戰略,爭創國內和國際知名品牌。
管理創新是企業做大做強的關鍵。民營企業要根據自身特點和發展階段,選擇適宜的企業制度,有條件的應積極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打造廣納資本和人才的制度基礎,克服家族企業和家族管理的弊端。加強人力資源、財務和質量管理,引導民營企業家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開闊視野,轉變經營理念,建立現代化的管理體制和機制。
二是從主要集中在傳統制造業和商貿業,向全面進入高技術高附加值先進制造業、基礎產業和新興服務業轉變,提高民營經濟的產業層次和發展水平。*省民營經濟主要集中在資源型的傳統制造業和商貿業。要實現新的跨躍,必須瞄準國內外產業轉移趨勢,加快產業升級。以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為目標,加快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努力把傳統特色優勢產業建設成為高附加值加工制造業。引導民營企業加大項目投入,抓緊實施一批重大項目。推動大型民營鋼鐵企業聯合投資,參與*鋼鐵行業整合。充分利用京津的科研優勢,大力發展科技型民營企業。創造條件,支持民營企業、民間資本投向重點建設領域、基礎設施和現代物流、現代信息服務、市場中介等新興服務業,進入金融服務業。
三是從主要依靠省內資源和國內市場,向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轉變,提高民營經濟的外向發展水平。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不斷加快,國內地區間的經濟合作進一步加強,民營企業到省外、到國外去,通過跨區域、跨國經營做大做強,是*省民營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要做好環京津這篇大文章,充分發揮其資金、人才、技術、市場等優勢,為我所用,加快發展,推動民營企業成為京津冀經濟合作的生力軍。幫助有條件的民營企業“走出去”,到境外投資辦廠,開展境外加工貿易,到境外設立研發機構,進行資源開發和跨國并購。支持民營企業擴大出口,通過降低成本、調整結構等手段,努力提高外向型民營企業的競爭力。同時,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為來我省投資發展的民營企業、外資企業提供暢通的渠道和良好的平臺,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
四是從現有的小規模經營逐步向更高層次的規?;?、集群化轉變,提高民營經濟的集約化和規?;?。一個地方的經濟實力實際上是靠一批骨干企業支撐的。在世界經濟500強企業名單中,哪個國家的企業多,哪個國家就是強國;在中國500強企業名單中,哪個省的企業多,哪個省就是強省。這是不爭的事實。建設經濟強省,就必須有自己的“航空母艦”。堅持“多予少取”、“放水養魚”的方針,重點抓好100家規模民營企業、100家成長型民營企業、100個名牌產品,做大做強。發展產業集群是提升產業競爭優勢、打造經濟新增長點的重要途徑。我省地方特色主導產業優勢明顯,具有發展產業集群的有利條件。各地要緊密結合實際,把自身的發展放到全省、全國乃至全球的大背景下考慮,選擇確定1—2個基礎好、關聯度高、市場前景廣闊的主導產業,集中力量壯大龍頭企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盡快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構筑我省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支撐點。為推動產業集群健康有序發展,省政府將出臺有關文件,并選擇一批產業集群給予重點支持。
五是從比較粗放的經營方式向更加注重信用、質量、生態和遵紀守法的經營方式轉變,提高民營經濟的整體素質和可持續發展水平。在*省民營企業中,以大量消耗資源、污染環境為代價換取發展的粗放經營方式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假冒偽劣、欺詐行騙、侵犯知識產權等行為時有發生。信用是市場經濟的通行證,也是企業發展的基礎。要把追求經濟利益與遵循現代市場經濟法則結合起來,把追求企業經濟效益與實現社會效益結合起來,誠實經營,公平競爭。建立健全信用評價體系,積極開展信用征集、評價活動。堅持質量立業、品牌興企,進一步增強民營企業的品牌意識、質量意識,創造出更多的中國名牌產品和中國馳名商標。把實現民營經濟新跨越和生態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大力推廣節能降耗、清潔生產、綠色制造,積極發展“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經濟,推動增長方式轉變,提高民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水平。
四、實現民營經濟大發展快發展,各級政府責任重大
各地各部門要把發展民營經濟擺上重要議事日程,進一步解放思想,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一是高度關心重視,把握發展大勢。要立足現有基礎,加大工作力度,保證領導力量到位、工作責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要像關心國有企業一樣,滿腔熱情地支持民營經濟的發展,搞好規劃,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做到有目標、有措施、有部署、有考核。要關心愛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繼續做好個體勞動者和民營企業家參評省級先進、勞模的工作,使民營企業經營者社會上有地位、政治上有榮譽、經濟上有實惠。重視做好民營經濟的統計工作,及時準確地反映分析民營經濟發展狀況,為正確決策提供依據。從今年起,省里建立縣(市、區)民營經濟考核分析通報制度,以激勵先進,鞭策后進。
二是強化組織協調,形成工作合力。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包括《關于進一步鼓勵、支持和引導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在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優化政策、政務、法制、市場和輿論環境,為民營經濟快發展、大發展營造了良好氛圍。各地各部門要加強指導和政策協調,改進方法,創新機制,各盡其責,形成合力。各級工商聯、個體勞動者協會和民營企業協會,要充分發揮群眾自治組織應有的作用,成為政府管理和引導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參謀助手。深入宣傳黨的民營經濟方針政策與法律法規,宣傳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傳和表彰民營企業的先進典型,形成全社會理解、關心、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共識。抓緊建立健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工作協調機制和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政府宏觀調控、部門全力支持、全社會積極參與、企業自主發展”的工作格局。
三是完善管理體制,轉變政府職能。發展民營經濟,政府的核心任務就是搞好服務。要強化服務意識,改進服務方式,創新服務手段。堅持“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管理”的方針,把加強和完善管理貫穿于加快發展的全過程和各方面,推動民營經濟在規范、法制、有序的軌道上發展提高。進一步落實優化發展環境的各項政策措施,把更多的精力轉到為市場經濟主體服務和優化發展環境上來。縣級政府機構改革,要明確部門承擔民營經濟管理和服務職能。加強民營企業黨建工作,建立健全企業工會組織。民營企業要自覺接受黨的政治領導,自覺服從政府的依法管理,主動配合政府有關部門開展工作,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四是改進工作作風,狠抓措施落實。各地各部門要認真學習研究,吃透精神實質,用好政策,抓緊制訂完善配套措施和辦法,確保政策整體效能的發揮。要主動深入基層、深入企業,研究解決民營經濟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總結推廣發展民營經濟的新做法、新經驗。認真組織實施“雙提”工程,提速工作過程,提高服務質量。建立快速高效的登記備案制度、“綠色通道”服務制度、特事特辦服務制度,為民營企業提供全程的快捷服務。
發展民營經濟責任重大,任務繁重。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對民營經濟發展寄予厚望,對民營企業家寄予厚望。我們一定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求真務實,開拓創新,齊心協力,優化環境,推動全省民營經濟加快發展,為實現全省經濟社會更快更好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 上一篇:區域經濟一體化論文
- 下一篇:區域經濟發展影響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