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局長工作意見(市)

時間:2022-04-24 10:23:00

導語:體育局長工作意見(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局長工作意見(市)

體育是實實在在的民生。**市委五屆*次全會暨市政府第*次全體會議作出了全面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的決定,作為體育部門,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可以并且應該在改善民生,建設宜居**,讓最廣大人民群眾過上“品質”生活中大有作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積極打造品牌賽事,培育體育競賽表演業。

一、品牌賽事能促進經濟發展、社會和諧

各類體育賽事的舉辦,能豐富人民群眾的生活,提高舉辦城市在國內外的知名度,促進社會和諧、經濟發展。難以想象,一個高品位的城市,一個宜居宜游城市,其居民不能就近參與并欣賞到高規格的體育比賽。因此,辦好高水平的體育競賽,讓市民享受體育大餐,是體育惠民的一項重要內容。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市的體育競賽表演業日趨活躍,競賽項目不斷豐富,賽事數量日漸增多,由原來的**一支獨秀發展到全市多點開花。但存在一個突出問題,是缺乏在國內外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傳統賽事和品牌賽事,特別是市區品牌賽事幾乎還沒有,與“宜居城市”的金名片很不相稱。20**年,**市的體育競賽表演業有了起色,市區舉辦了全國男排大獎賽、全國乒超聯賽等,**、永康等地相繼舉辦了CBA聯賽、中澳男排對抗賽等高水平體育賽事,對提高當地知名度和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比賽水平和檔次都不是很高,社會影響力也不大,策劃宣傳、營銷力度都還比較陳舊和落后。這與人民群眾的要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與先進地區相比,即使同省內地區**、**等地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舉辦的第二屆“爛柯杯”中國圍棋冠軍賽已成為目前國內水平最高、等級最高、獎金最高的職業圍棋比賽;**龍游的龍舟比賽和汽車越野賽已漸成規模;**也借地理優勢舉辦了環島自行車賽、沙灘排球賽等。這些都給我們很大的啟發和觸動。

加快培育品牌賽事,開發體育競賽表演業,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是后奧運時代全市體育部門應該共同探討、爭取并努力解決的重大課題。

二、打造品牌賽事要“引進”和“培育”并重

目前,**市體育中心建設已經啟動,建成后,有望成為城市的一大標志性建筑,也為體育服務業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陣地。在市體育中心建成以前,體育部門將不等不靠,努力充分利用現有的場館和競賽組織經驗,借鑒國內國際體育品牌賽事的運營模式,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機制,引進高水平賽事與培育本土品牌賽事并重,努力打造競賽表演業的發展平臺。

在引進高水平賽事上,要積極創造條件申辦省運會;要爭取國家和省有關部門的支持,引入其它高等級高規格的為**市民喜聞樂見的賽事,如CBA籃球聯賽,并力爭獲得最佳賽區和優秀賽區。在高水平賽事的引進上,除**外,其它縣(市)也有自己的亮點,如武義縣在黨政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今年10月份將舉辦全國汽車越野錦標賽和全國摩托車越野錦標賽;永康市在今年承辦的各大賽事票房的組織營銷上非常成功,體育館幾乎是場場爆滿;磐安縣剛剛承辦的“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浙中片區“種文化”活動十分成功,巧妙地將體育與旅游、文化結合起來,得到上級領導、參賽隊伍和當地群眾的一致好評。這些經驗都彌足珍貴,給今后我市舉辦大型賽事起到積極的借鑒作用。

在培育本土品牌賽事上,要加大宣傳和造勢,下功夫辦好明年的**市第七屆運動會,要把市運會辦成有特色、高水平、聚人氣、求效益的綜合性運動會。在20**年前,除了第七屆市運會外,還將著力辦好“八婺杯”籃球錦標賽、“雙龍杯”橋牌邀請賽等已有一定基礎的傳統賽事。辦好“八婺杯”籃球錦標賽是因為籃球運動是眾多項目中對抗性、觀賞性最強,在**市特別是青少年中,愛好者最多的項目之一,群眾基礎也比較好。而雙龍橋牌賽已連續成功舉辦了七屆,在全省乃至華東地區已有一定的影響力。每次比賽,眾多選手結隊開自駕車而來,比賽結束后,又在全市各地旅游觀光,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旅游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同時,省級非奧項目——橋牌基地已于20**年上半年落戶**,這給**進一步發展橋牌水平,培育橋牌賽事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今后,隨著**市體育中心的建成,**市區還將努力創辦網球公開賽、斯諾克職業比賽,策劃舉辦金義馬拉松比賽等。

三、打造品牌賽事中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品牌賽事的培育,體育競賽表演業的開發非一日之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黨委政府的重視,部門的聯動支持,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作為體育行政部門,在開發培育中要注意四個問題:首先要超前謀劃,細排申辦計劃。高規格賽事的申辦周期較長,要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和預見性,系統地做好競賽選擇和申辦工作。目前,紹興和麗水都已提出申辦省運會,作為浙中地區中心城市**也應早作打算,及早謀劃;第二,要注意將舉辦賽事與培養體育后備人才相結合。通過不斷觀戰和實戰,進一步鍛煉、培養**本土的優秀運動員、教練員和裁判員,造就**自己的體育領軍人才;第三,要著重發展賽事經濟,精心策劃,認真安排,重視宣傳,努力營銷,發揮體育賽事溢出的效應,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力爭把賽事辦成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的好賽事。要著力打造本土品牌賽事,逐步實現以賽養賽、略有盈余的目標。第四,要樹立大**觀念,做到全市一盤棋。除了市區的賽事外,要充分發揮各縣(市、區)的積極性,各縣(市、區)都要經過若干年的努力,培育一個以上的有本地特色、有競爭力的品牌賽事。如**的中外商人運動會、**的汽車越野賽、**的百杖潭越野登山賽、**的“飛人大賽”等都很有特色,經過培育可以成為傳統品牌賽事的。在操作上要再細化,注重宣傳和造勢,不斷提高賽事的規模和影響力。同時要積極抓住市委出臺加快民生的決定的歷史機遇,主動向兄弟地區學習好的做法和成功經驗,出臺相關扶持和培育政策,并通過評選最佳賽事等活動,鼓勵縣(市、區)和各單項協會辦賽,形成強大的賽事氛圍,讓老百姓能夠充分享受體育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