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廳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意見
時間:2022-05-20 09:21:00
導語:科技廳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技術創新是推進我省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從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的著力點和突破口。為了促進企業技術創新,增強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根據《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的決定》,特提出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營造企業技術創新環境,推進企業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全面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二、發展目標
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大力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專有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把全省行業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的創新能力和系統集成能力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到2010年,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全省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8%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技術開發費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達到1.5%以上,擁有省級以上技術中心的企業技術開發費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達到3.5%以上。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以上建立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15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100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到5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000家。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專職技術開發人員比重達到3.2%以上,工業企業年專利申請量增幅超過30%,全省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25%。實施100項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創新示范項目。到2020年,全省企業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創新環境進一步優化,企業擁有的知識產權質量和數量全面提升。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全省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技術開發費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達到3%以上。
三、政策措施
(一)加強對技術創新的指導和協調。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部門要進一步創造條件和優化環境,綜合運用財稅、金融、資助、獎勵和政府采購等手段,加強對技術創新工作的指導、協調和支持。以觀念創新和管理創新推動企業技術創新,促進企業技術創新工作的開展。
(二)強化技術創新的引導和示范。著力抓好一批產業關聯度大、帶動作用強、技術水平高、市場前景好的重大產業化項目,做好國家級重大科技計劃項目的組織申報工作,集成全省乃至全國的優勢力量協力攻關,在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開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競爭力的技術和產品。通過若干個重大項目的實施與示范,帶動相關企業技術創新。對獲得國家立項的重大科技計劃項目,省有關部門應給予一定的配套支持。
(三)加快技術創新體系建設。集成企業、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相關力量,在重點領域建設一批國家和省級研究開發機構,開展面向行業的具有競爭性的前沿技術研究。完善技術創新運行機制,在重點領域,形成一批以企業為主體,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廣泛參與,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的產學研戰略聯盟。
(四)促進創業風險投資體系建設。鼓勵境內外機構、大企業和個人在我省設立創業風險投資機構。通過與國內外具有優良管理能力和投資能力的創業風險投資機構共同出資設立專業或區域性子基金,扶持科技創業項目,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拓寬融資渠道,逐步建立企業技術創新融資擔保制度。
(五)鼓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允許企業按當年實際發生的技術開發費用的150%抵扣當年應納稅所得額。實際發生的技術開發費用當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稅法規定在5年內結轉抵扣。企業用于研究開發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在30萬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攤入管理費,其中達到固定資產標準的應單獨管理,但不提取折舊;單位價值在30萬元以上的,可適當縮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或加速折舊。企業提取的職工教育經費在計稅工資總額2.5%以內的,可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六)鼓勵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凡由省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核準或使用政府投資的重點工程項目中引進的重大裝備和關鍵技術,項目業主應制定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方案,報省科技行政主管部門審批(核準)后實施。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后再創新所發生的技術費用可在成本中列支。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的先進裝備和產品,可納入《*省政府采購自主創新產品目錄》。支持省重點工程訂購和使用我省生產的首臺(套)重大裝備,鼓勵項目業主和裝備制造企業對首臺(套)重大裝備投保。
(七)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要加快“二次創業”的步伐,重點培育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競爭優勢明顯的高新技術企業。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自獲利年度起兩年內免征所得稅,兩年后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八)鼓勵社會資金支持創新活動。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通過公益性的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向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和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其他激勵企業自主創新的基金的捐贈,屬于公益性捐贈,可按國家有關規定,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九)優化技術創新資源配置。創新管理模式,運用市場機制,整合現有的企業技術中心資源,建立技術戰略聯盟,在煤化工、新材料、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新型產業,探索構建行業共性技術平臺,推進產業協同創新。積極探索加強區域性技術創新合作的機制和形式,在重點領域加強和國際著名創新機構的合作。
(十)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鼓勵企業應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帶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大力開發信息資源,普及和深化信息技術研究應用,有效整合與發展信息基礎設施,大幅度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促進工業化發展
- 上一篇:科技局改革促進發展意見
- 下一篇:企業科技主體創新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