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標準化工作的意見
時間:2022-06-02 06:49:00
導語:農業標準化工作的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加快推進我區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綜合性標準化管理,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衛生水平,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現根據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工作的意見》文件要求,結合我區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推進農業標準化的重要性
農業標準化是促進農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業產業化和實施名牌戰略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是規范農業生產、保障農產品消費安全、推進優勢農產品產業化發展的有效措施,也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加強農業標準化對于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增強農產品競爭力、提高農業效益、促進農民增收、保障消費安全等具有重要作用,是建設都市型農業的重要內容,也是農業發展的必然方向。全區各級各部門要提高認識,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核心,建立健全適合我區實際的農業標準體系,加大推廣應用力度,全面推進農業標準化工作。
二、主要目標任務
未來5年內,我區農業標準化工作的主要目標是:建立完善農業標準體系,圍繞本區主導產業制定或修訂10項農業地方標準;加強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和生產基地建設,建立省、市級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15個;培育實行標準化管理農產品批發市場1個,農產品零售市場8個,銷售農產品質量安全達標率95%以上;新培育中國名牌或安徽名牌農產品5個,新增無公害農產品10個、綠色食品3個、有機食品1個;培養具備標準化知識和專業技術的農業標準化推廣隊伍30人以上,逐步建立完善農業標準化信息平臺。
三、工作重點
(一)建立和完善農業標準化體系。按照“科學、規范、統一、適用”的原則,在積極采用現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省市級地方標準的基礎上,結合我區生產實際,重點圍繞蔬菜、家禽、水產品等主要農產品和名特優、無公害及出口農產品,加快制(修)訂生產技術標準及質量管理規程,并根據情況及時進行修訂,逐步形成與國際接軌的覆蓋優質農產品的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農業綜合標準體系。
(二)全面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和管理。遵循“選好一個項目、建立一個體系(標準體系)、形成一個龍頭、創立一個品牌、帶動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百姓”的思路和做法,對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等環節實施全過程標準化管理。加快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建設,通過基地的示范輻射帶動作用,以點帶面,逐步擴大示范基地規模,全面推行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強化產地環境和生產過程的管理,對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土壤情況、生產用水進行檢測、化驗,對周邊可能產生的環境污染嚴密監視。加大植物保護工程實施力度,加強主要農作物病蟲害防疫檢疫和預測預報工作,因地制宜推廣應用化學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綜合措施,達到經濟安全、有效控制和防治病蟲害的目的。強化農業生產投入品管理,重點檢查在蔬菜瓜果生產上違法使用”三高”農藥和畜禽飼料中添加鹽酸克倫特羅、濫用抗生素以及水產品生產中添加孔雀石綠、魚浮靈等禁用藥品的現象。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在農產品標準化生產中的示范帶頭作用和產業化經營優勢,通過“企業(協會)+基地+農戶”的組織形式,實施農產品生產檔案化管理試點工程,按統一的技術標準和管理要求,進行標準化、規?;蛥^域化、專業化生產,推動全區農業生產的標準化、組織化和產業化進程。
(三)加快農產品質檢機構建設,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爭取建立土肥站,健全環境檢測站、植保站,配備先進適用的檢測儀器設備,充實人員,提高檢測能力和技術水平,盡快在人才、技術、設備和管理方面取得突破,全面推進我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日常檢測和執法監督管理工作。
(四)加強農產品流通領域的標準化工作。圍繞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的建立,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等級、定量包裝、包裝標識等標準的實施,加強對進入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農產品檢驗檢測工作和認證工作,杜絕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農產品流入市場。正確引導生產基地和大型批發(農貿)市場建立以自檢為主的蔬菜農藥殘留速測體系,推行蔬菜等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和承諾制度,建立生產者、經營者在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的記錄制度和檢測登記制度,生產經營者對各個環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做出承諾,逐步建立對質量安全不合格產品實行召回、理賠和退出流通市場的機制,及時有效地追溯發生問題的環節和責任。
(五)進一步推進農產品認證,創建農產品品牌。農業標準化和農業品牌是互為促進,密不可分的關系。農產品的質量與安全是創品牌農業乃至培育市場化農業的首要條件。認證和品牌可以引導和推動農業標準化的發展。加快我區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引導和鼓勵農業龍頭企業、生產單位和經濟合作組織,積極開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等認證,在此基礎上,鼓勵企業按照國際通行的質量評定標準和程序,開展GAP、HACCP、ISO9001、ISO1400等管理體系認證和國外衛生注冊,爭創名牌農產品,擴大農產品出口。加強對認證產品的監督管理,凈化農產品認證市場。
四、推進農業標準化工作的措施
(一)加強領導。區政府成立由分管領導任組長的“*區農業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全區農業標準化工作的組織領導,研究解決農業標準化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各鎮和有關街道也要應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
(二)增加投入。調整區都市農業發展專項資金的支出結構,加強對農業標準化工作的投入力度。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補助農業地方標準體系的研究制定、農業標準化基地檔案化管理試點、農產品流通領域標準化試點、農業龍頭企業標準體系建設、農業標準化培訓等。各鎮和有關街道也應按一定的比例予以配套。
(三)強化技術指導和服務。加強農業標準化工作的技術隊伍建設,重點圍繞標準化技術、基地建設、企業質量管理、產品認證、質量監測等,加強對農業生產經營者的技術培訓,提高標準化意識和科技素質,提高標準化技術和信息的入戶率、到位率。重視農業標準化科技成果的宣傳和推廣。
- 上一篇:縣委宣傳部宣傳思想工作意見
- 下一篇:鄉鎮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安排意見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