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社區事業建設工意見
時間:2022-06-03 06:17:00
導語:農村社區事業建設工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行政村:
為了促進農村各項事業協調健康發展,不斷建立農村社區組織網絡,健全農村社區服務體系,完善基礎設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根據余社建[*]4號和余社建[*]5號文件精神,因地制宜地結合我鄉實際,就開展農村社區建設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大精神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以維護農民政治權益、促進農民經濟富裕、提高農民生活品質為出發點,堅持村民自治、以人為本、服務村民的原則,開展農村社區建設活動,樹立農村新風尚。
二、工作目標:按照建設新農村和建設和諧社區的總體要求推進農村社區建設,建立村民自治、全程服務、環境保護、健康教育、幫扶保障、群防平安、文明創建、農民素質教育等八項機制,健全農村社區組織網絡、農村社區服務體系,努力實現農村社區服務社會化、居住社區化、環境生態化、村民知識化、鄉風文明化、管理民主化目標。原則上以“一村一社區”建立農村社區,將“村民委員會”改為“社區村民委員會”。在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基礎上,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全區城鄉社區基本實現和諧社區建設目標。
三、主要內容:農村社區建設主要內容包括:深化村民自治、推進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和構建完善的農村社區公共服務、市場服務、志愿服務的服務體系。
1、健全村民自治機制。社區黨組織、社區村民委員會要結合實際,組織全體村民依法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共建聯系制度等。深化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保障村務公開民主監督小組正常開展活動。深化村干部“雙述雙評”、“工作業績”公示制度。創新民主決策新機制,運用“一事一議”或書面征求農戶意見等形式,發動村民參與農村社區事務管理和公益事業建設。
2、建立全程服務機制。全面推行村民事務全程服務工作新舉措,建立村民服務全程員制度。為村民急事、難事、要事。范圍和員守則、服務電話公開到戶。員要有較強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
3、建立環境保護機制。引導廣大村民自覺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加強衛生保潔,積極參與“清潔余杭”行動,成立保潔隊伍,建立健全衛生保潔長效機制,通過民主決策由村民確定保潔費用籌集方法。
4、建立健康教育機制。加強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積極開展以疾病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等為主要內容的社區醫療服務,方便群眾就醫。
5、完善幫扶保障機制。積極做好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農村居民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工作,完善城鄉統籌全民覆蓋的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弱勢群體和殘疾人幫扶機制。積極開展雙擁工作,對重點優撫對象實行定人、定期走訪慰問。完善老年人服務設施,建立助老助殘服務網絡,落實助老助殘服務人員。大力發展農村慈善事業,成立慈善救濟互助會和愛心超市,發動社會各界捐款捐物,形成互助互濟的良好風尚。
6、建立群防平安機制。加強基層綜治工作站建設,完善農村居民點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網絡,建立社區警務、流動人口服務、治安巡防、社區矯正和歸正人員幫教、法制宣傳、民事調解、交通消防安全、預防邪教等工作運行機制。開展護村志愿者治安巡邏防范活動,積極預防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有效制止非法宗教活動,調解民間糾紛,化解群眾矛盾,維護農村穩定。
7、建立文明創建機制。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實現“共建共享生活品質”目標。充分整合農村文化資源,不斷完善文化活動室、社區廣場等設施,建立農村業余文體團隊,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體育、科普、教育、娛樂等活動。發揮文明新風理事會等群眾自治組織的作用,積極開展文明社區(村)、五好文明家庭等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
8、建立農民素質教育機制。加強對農村社區干部群眾的教育培訓,把提高民主、法律和文明道德素質納入農民素質培訓工程。結合“新農村、新社區、新農民”教育,開展農村居民科技知識和技能培訓,強化建設農村社區的主人翁責任感。
9、建立農村社區組織網絡。整合農村各類人力資源,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建立以村黨組織和社區村民委員會為主導、村民代表會議為民主決策形式、社區股份經濟組織為支撐、社區群團組織(農村社區婦代會、共青團組織)和社區共建組織為網絡、社區志愿服務隊伍為主體、社區服務中心為平臺的服務網絡,探索農村社區自治組織新模式。
10、建立農村社區服務體系。加強農村社區服務中心管理、服務及活動用房建設,服務用房面積按1000-1500平方米左右的標準配備,其中服務、活動用房不少于百分之五十。完善服務中心功能設置,設立全程服務部、健康文化俱樂部、綜治環保服務部等。積極推行便民、利民“一門式”服務大廳。
四、獎勵辦法:鄉財政每年安排重點解決農村社區及規范化建設的工作經費。對通過區鄉兩級考核驗收的村,在區級獎勵的基礎上進行配套獎勵。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鄉政府成立由徐榮德同志為組長,阮洪明、胡燕、李元宵同志為副組長的鄉創建農村社區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施小萍同志任辦公室主任,黃根泉、方小琴同志為辦公室成員,具體負責農村社區創建工作的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工作。各村要成立相應領導機構,做好創建農村社區工作規劃的制定和實施工作。
(二)總體規劃和實施方案。根據創建要求具體分五個階段。
1、第一階段(7月1日—7月30日)宣傳發動階段。主要包括充分運用各種新聞媒體和宣傳形式,廣泛宣傳創建農村社區的目的意義,營造良好的創建氛圍。
2、第二階段(8月1日—10月30日)組織實施階段。各村根據〈余杭區農村社區建設評價標準(試行)〉辦法結合“清潔余杭”、“法治余杭”創建星級村等開展工作。
3、第三階段(11月1日—11月15日)自查自評階段。組織創建領導小組人員按照創建農村社區標準,通過查看臺帳、實地考察、走訪等形式進行自查自評。
4、第四階段(11月16日—12月30日)反饋整改階段。反饋自查情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拿出整改措施,進一步落實農村社區建設各項工作,達到區里要求,迎接檢查。
- 上一篇:縣農業局科學發展觀學習心得體會
- 下一篇:紀檢書記科學發展觀學習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