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事業發展與改革的意見
時間:2022-07-18 04:54:00
導語:衛生事業發展與改革的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加快鄉村衛生事業發展與改革的意見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有關文件精神和《楚雄州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鄉村衛生事業發展與改革的意見》(楚政發[2009]9號),加快我縣鄉村衛生事業的建設與發展步伐,經2009年6月8日縣第十四屆人民政府第25次常務會議研究,結合我縣實際,提出以下意見:一、充分認識發展鄉村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快鄉村醫療衛生事業的建設與發展,是加快發展農村衛生事業,不斷提高農民健康水平,全面推進農村小康社會建設的需要,也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全縣各鄉鎮人民政府必須從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加快鄉村醫療衛生事業建設與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加快鄉村醫療衛生事業建設與發展作為加強衛生工作的重要戰略措施來抓,不斷改善鄉村醫療衛生事業的基礎設施和醫療條件,促進衛生事業的全面發展。二、合理規劃和配置鄉村衛生資源(一)鄉鎮衛生院定位、設置和規劃鄉鎮衛生院是縣、鄉、村三級衛生網絡的中間樞紐,在發展農村衛生事業中發揮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鄉鎮衛生院是以公共衛生服務為主,綜合提供預防保健、健康教育、基本醫療及計劃生育技術等服務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同時受衛生行政部門的委托,承擔轄區內的公共衛生管理、衛生所的技術指導和鄉村醫生培訓等管理服務職能。除此之外,中心衛生院還承擔著對一般鄉鎮衛生院的技術指導和醫務人員的培訓職能。鄉鎮衛生院的建設應滿足預防保健工作及基本醫療需求,符合當地鄉鎮建設總體規劃。1、統籌規劃,分步實施。鄉鎮衛生院的規劃原則是:布局緊湊、交通便利、功能分區合理、潔污路線清楚。要體現以人為本、方
便群眾,選址要靠近鄉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鄉鎮衛生院的建設要根據當地經濟發展、人口增長情況制定中長期規劃,并分步實施。2、規模適度,功能合理。建設規模要根據當地經濟發展、人口情況在科學規劃和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上確定。鄉鎮衛生院的床位和人員一般可按每千人口0.6張病床、人員每千人口比1人的標準設置。業務用房建設規模:1萬人以下的鄉鎮控制在450—700m2,1萬—4萬人的鄉鎮控制在700—1000m2。3、人員配置。鄉鎮衛生院的人員配置由縣編委和衛生行政部門根據服務功能、服務人口、服務范圍、交通條件等因素提出鄉鎮衛生院人員編制意見,報州編辦、州人事局和州衛生局核定人員編制數。新進入鄉鎮衛生院的專業技術人員應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執業資格條件。要清理衛生技術崗位上的非衛生技術人員,嚴格控制非衛生技術人員進入鄉鎮衛生院,到2009年底達不到執業資格的醫、藥、護、技人員要轉崗分流。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比例必須達到90%以上。4、設備配置。鄉鎮衛生院設備裝備,應根據其不同的規模功能、業務技術項目、醫技人員的技術水平及工作量,合理配置醫療設備和器械。首先裝備常規需要的基本設備器械,逐步達到裝備標準。一般衛生院應配置常規檢驗設備、x光機、心電圖機和超聲診斷儀;中心衛生院可根據業務技術項目開展情況適當增加設備配置。(二)村衛生所設置每個村委會設一個衛生所,原則上每個衛生所設2名鄉村醫生,其中一名為女村醫。三、進一步加大對鄉村衛生機構的投入力度衛生事業是政府實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會公益事業,鄉鎮衛生院是政府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衛生機構,各級政府的財政投入是衛生投入的主渠道。全縣各鄉鎮人民政府要按照中央和省、州的有關文件精神和要求,增加對衛生事業的投入。并在整體增加對衛生事業投入的同時,根據縣、鄉醫療機構不同性質和特點,調整衛生事業支出結構,逐步增
加對鄉村衛生機構的投入,確保鄉村衛生機構的正常運行。(一)確保人員經費1、鄉鎮衛生院人員經費。鄉鎮衛生院的人員經費(包括基本工資和各種津貼、補貼)根據衛生院的不同情況實行全額或差額預算管理。各鄉鎮衛生院的人員經費補助辦法及標準由縣財政局會同縣衛生局根據上級相關政策研究制定??h財政部門根據核定的標準統一核拔到縣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統一考核,并根據考核情況兌現工資和獎懲。2、鄉村醫生補助。每個村委會配置2名鄉村醫生,其報酬為每人每月200元。村醫生實行編制管理。3、鄉村醫生管理。各鄉鎮空崗的鄉村醫生必須盡快補齊,所選用的鄉村醫生要符合資歷條件,并制定一套科學、完善的鄉村醫生補助考核管理辦法,具體考核工作由縣衛生局委托各鄉鎮衛生院組織進行,衛生局要做好監督指導工作,確保資金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擠占、截留、挪用鄉村醫生補助。(二)基礎設施建設1、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建設。要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衛生事業發展總體規劃,合理確定,逐年安排。所需經費以州、縣投入為主,并積極爭取上級的支持。國家實施的農村衛生“三項建設”,增加對貧困地區農村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購置的投入,各級要積極爭取并給予配套資金補助。2、村衛生所房屋建設。村衛生所房屋建設納入村委會建設一并統籌解決,同時積極爭取上級對村衛生所的建設項目,鄉、村負責落實建設用地。(三)切實解決村衛生所藥品墊本資金不足問題對藥品墊本資金不足的村衛生所,按州級有關規定執行。四、進一步增強鄉鎮衛生院的發展活力鄉鎮衛生院的改革,要在確保衛生院服務功能不變、國有資產不流失的前提下,積極進行改
革探索,深化鄉鎮衛生院改革,增強其發展活力。(一)深化鄉鎮衛生院內部管理機制改革切實推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全縣范圍內完成公開招聘鄉鎮衛生院院長的基礎上,實行院長任期目標責任制,落實和擴大院長的經營自主權。在核定編制內,合理確定崗位,實行全員合同聘用,雙向選擇??h衛生行政部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考核辦法,實行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工資分配機制。拿出工資構成中津貼部分的100%作為績效工資,進行再分配,拉開分配檔次,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建立責權明確,民主管理,自我約束和自我激勵的運行機制。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辦醫方式。(二)強化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在鄉村全面推行“五統一”管理模式的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即:統一業務管理、統一人員管理、統一財務管理、統一發放補助、統一藥品采購。村委會不得向村衛生所收取房租費、管理費。(三)轉變服務模式,積極推行農村社區衛生服務鄉鎮衛生院要轉變服務模式,拓寬服務領域,深入農村家庭、學校,提供以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為主的綜合性衛生服務。要充分利用中醫藥、彝醫藥等價格低廉而又行之有效的藥物和方法為群眾防病治病。(四)藥品集中招標采購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所的藥品逐步納入全州統一招(跟)標采購,以保證藥品質量,降低藥品價格,切實減輕農民群眾醫藥負擔。五、不斷提高農村醫療衛生隊伍的整體素質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加強對農村衛生人才工作的領導和宏觀管理,制定和完善各項農村衛生人才政策,建立一套良好的人才管理機制,推動鄉鎮衛生院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堅持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重,培養和建設一支與農村衛生事業發展需要相適應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衛生人才隊伍,不斷提高鄉鎮醫療衛生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一)因地制宜,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建立衛生技術人員定期進修學習制度,在鄉鎮衛生院工作的衛生技術人員,3年內到縣及縣以上醫療衛生機構進修學習6個月,不斷鞏固和更新知識,提高實際工作能力
- 上一篇:統計系統科學發展觀思考
- 下一篇:機動車所有權登記與保險原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