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就業工作的意見

時間:2022-07-18 05:47:00

導語:市人民政府就業工作的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人民政府就業工作的意見

當前,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市經濟形勢的影響進一步加深,新增就業難度加大,就業形勢比較嚴峻。為貫徹落實《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全省就業工作的意見》(晉政發〔2009〕5號)精神,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全方位促進就業增長,穩定我市的就業局勢,促進全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現就進一步加強我市就業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通過政府投資和重大建設項目,吸納一批人就業

在落實中央、省及我市擴大內需重大決策,安排政府投資和重大建設項目時,要把就業崗位增加和人力資源配置作為其重要內容。項目實施方案中,要明確擴大就業的具體安排,吸納一批人就業,并按規定落實相關就業扶持政策。項目開工建設時,要同步啟動對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在國家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中,要盡可能吸納農村勞動者就地就近就業。

二、通過優化發展戰略和產業結構,解決一批人就業

在制定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時,既要注重發展資本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產業,又要積極支持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構建多元化、多層次的產業結構體系;大力發展中小企業,保護和提高中小企業吸納就業的能力;大力發展具有增長潛力的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等服務業新領域和新門路。在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競爭優勢,解決一批人的就業問題。

三、通過對困難企業實行“降壓減負”,穩定一批人就業

按照《*市人民政府關于幫助工業企業克服困難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市政發〔2009〕20號)精神,對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符合條件的困難企業,結合我市實際,在2009年內要實行社會保障“五緩、四降、一補”等綜合措施。“五緩”即困難企業半年內可以緩繳五項社會保險。“四降”即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各類用人單位繳費比例由現行的6.5%降低到5%;生育保險各類用人單位繳費比例由現行的0.8%降低到0.4%;失業保險單位部分由2%降為1.5%;工傷保險在原費率基礎上按行業類別各降低0.2個百分點。“一補”即對困難企業為保證不裁員或少裁員而組織職工在崗培訓的,可以從就業專項資金中給予適當的培訓補貼。積極鼓勵和支持生產經營困難企業采取在崗培訓、輪班工作、生產自救等辦法穩定職工隊伍。同時,要建立企業裁員報告制度,完善失業預警制度,建立動態監控機制,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實施監測,及時掌握失業人員數量變化、失業保險基金收支等情況,制定工作預案,避免因企業大規模裁員而引發社會不穩定因素。

四、通過推行“就業套餐計劃”,扶持一批人就業

要按照我市“就業套餐計劃”有關規定,通過推行“就業套餐計劃”,扶持一批人實現創業就業。為了順利推行“就業套餐計劃”,保證各項就業扶持政策落實到位,各級各部門要科學設定審批環節,簡化行政審批程序,并建立部門領導責任追究制度、社會監督舉報制度,主動接受群眾的監督,努力提高服務效率。

為了解決創業者小額擔保貸款難的問題,市直有關部門要建立市級小額擔保貸款聯席會議制度,定期開會,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在市直小額擔保貸款經辦銀行中引入競爭機制;全市小額擔保貸款不再由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統一擔保,各縣(區、市)及開發區都要從就業專項資金中至少劃出100萬元建立小額貸款擔?;穑嫒氘數亟涋k金融機構,由當地勞動保障局、財政局及經辦金融機構共同負責小額擔保貸款的發放。

五、通過實施創業就業工程,帶動一批人就業

要認真貫徹落實《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創業就業工程的意見》(晉政發〔2008〕22號)精神,加大實施創業就業工程的力度,以充分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一要加強對培訓機構的管理。依據我市公共職業技能培訓定點機構認定和管理辦法,對全市定點培訓機構進行認定和管理。二要積極組織實施創業培訓。組織城鄉有創業意愿的所有失業人員都來參加SIYB創業培訓,積極發揮創業培訓的龍頭帶動作用。要依據我市SIYB中國項目教師考核管理辦法,加強對SIYB培訓教師的管理,不斷提高其教學水平。三要完善創業跟蹤服務。各縣(區、市)及開發區都要建立創業指導委員會和創業者發展協會。創業服務機構要積極開展創業項目征集、創業孵化、企業開發等服務。同時要將落實各項扶持政策與就業服務相結合,依托各級政府的政務大廳,為各類人員創業就業鋪設“一條龍”服務的綠色通道。

六、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一批人就業

要認真貫徹落實《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工作的意見》(晉政辦發〔2008〕49號)精神,并按照我市就業困難人員認定和管理辦法及公益性崗位開發、使用及管理辦法,加強就業困難人員的認定和管理工作,認真落實就業困難人員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補貼等就業扶持政策,完善公益性崗位就業托底安置機制。

七、通過實施特別職業培訓計劃,幫助一批人就業

要依據我市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實施辦法,加大發放培訓券的力度,力爭為符合條件的各類失業人員全部發放培訓券,持有培訓券的人員可根據自己的職業技能需求,到我市任何一家定點培訓機構參加培訓,憑培訓券享受培訓補貼,以提高培訓的針對性。一是要認真實施高校畢業生“職業資格培訓工程”和“創業培訓工程”。二是要組織城鄉初、高中畢業生參加勞動預備制培訓,加強技能勞動者儲備。三是要幫助城鎮失業人員參加再就業培訓,提升其再就業能力;支持失去工作的農民工參加實用技能和創業培訓,幫助其尋求新的就業機會。農業部門和扶貧辦也要通過其“陽光工程”和“雨露計劃”對農民工進行培訓。四是要指導生產經營困難企業,組織待崗人員開展技能提升或轉業轉崗培訓,為企業發展做準備。

要運用就業專項資金,落實職業培訓補貼政策,提高培訓質量和培訓后的就業率。推動校企合作、“訂單式”培訓等多種模式,對政府投資和重大項目的實施、企業發展和產業升級中急需的技術工人,要加快所需技術培養,為促進就業和企業發展服務。搭建職介平臺,幫助培訓機構搞好外引內聯,搞好校企對接,拓展勞動力轉移市場空間,對農民工強化跟蹤服務指導。

八、通過開展公共就業服務活動,介紹一批人就業

要積極組織開展就業援助、“春風行動”、大中專畢業生招聘活動及民營企業招聘周等一系列公共就業服務活動,市、縣兩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要主動出擊,與外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大型企業建立密切聯系,重點搜集外地用人信息并定期,基本建立以市、縣就業指導中心為核心,街道(鄉鎮)為紐帶,社區(村)為基點的勞動力信息收集和機制,廣泛收集和用工信息。各縣(區、市)及開發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還可借鄉鎮趕集的時機,把招聘會開到鄉鎮,把崗位送到農民的家門口。

九、通過拓展農村勞動力就業渠道,消化一批人就業

要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房建設和危房改造力度,組織引導返鄉農民工積極參與農村中小學和職業學校、鄉鎮衛生院、計劃生育生殖健康服務機構、文化設施等建設。大力發展縣域經濟,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鼓勵返鄉農民工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農村二三產業、生態農業和縣域中小企業,領辦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要扶持農產品精深加工和銷售,支持農村中小企業發展,鼓勵農民聯合創辦經濟實體,拓展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空間。

各縣(區、市)及開發區、各有關部門要結合本地、本單位實際,抓緊研究制定貫徹本《意見》的具體辦法和實施細則,確保本《意見》精神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