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黨建示范區建設意見

時間:2022-07-23 10:25:00

導語:社區黨建示范區建設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黨建示范區建設意見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7大精神,提升我區城市街道社區黨建工作的整體水平,決定在全區開展“街道社區黨建示范區建設工作?,F就有關事項提出如下意見: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開展街道社區黨建示范區建設工作,要堅持以黨的十六大(提醒您:請根據實際修改)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城市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緊密結合城市管理體制改革和社區建設的工作實際,以服務群眾為重點,按照“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運行機制好、工作業績好、群眾反映好”的目標,切實加強街道社區黨組織和群團組織配套建設、領導班子和工作隊伍建設、制度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示范區”的示范帶動,大膽探索新途徑、總結新經驗,切實擴大黨在社會組織和城市基層工作中的覆蓋面,增強街道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不斷提高街道社區黨建工作的整體水平。開展街道社區黨建示范區建設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則是:i、以人為本、服務群眾的原則。要把方便居民、服務群眾,不斷滿足社區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作為黨建示范區建設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促進人的全面發展。2、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的原則。結合工作實際,突出各地特色,對不同層次的示范區創建實行分類指導,科學、合理制定工作規劃,實行動態管理,切實發揮示范帶動作用。3、立足基層、強化基礎的原則。明確街道社區黨組織創建主體的職責,建立激勵引導機制,激發其內在活力;同時,在工作力量、活動陣地、經費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為街道社區黨組織整合社區資源和服務群眾創造條件。4、求真務實、注重實效的原則。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從解決當前社區黨建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入手,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堅決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真正做到創建一個,鞏固一個,提高一個。5、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原則。堅持以改革精神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適應新形勢、新任務需要,不斷改進、完善示范區建設的方法和措施,提高示范區建設的整體水平。

二、工作范圍和目標任務街道社區黨建示范區包括街道和社區兩個層次,建設工作以創建“五個好”街道黨工委、社區黨支部活動為基礎,在7個城市區的所有街道社區及各縣(市)政府所在地的城鎮社區進行。目標任務是:1、加強以黨組織為核心的社區基層組織體系建設。及時、合理設置社區黨的基層組織,并根據黨員從業狀況和居住區域等情況,分類、分片設置黨小組;抓緊在街道轄區內符合條件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團體、社會中介組織以及流動黨員和外來務工黨員中組建黨組織;完善社區基層群團組織及居民自治組織設置,形成以黨組織為核心、各負其責的城市基層工作網絡。推行社區黨組織班子成員與社區居委會班子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倡導社區黨組織負責人與社區居委會主任“一肩挑”。2、加強街道、社區領導班子和工作隊伍建設。積極推行下派機關干部到街道、社區任職和工作的做法,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優秀干部向基層流動的選人用人機制,在人才動態流動過程中,切實把街道、社區領導班子選好配強;堅持新錄用公務員到基層鍛煉制度和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社區工作者的做法,不斷改善和優化社區工作者隊伍。進一步完善街道社區黨員干部培訓機制,依托黨校、普通高校、網絡教育資源等,開展以政治理論、城市管理及社區服務為主要內容的街道社區干部崗前培訓和任期內培訓,探索并逐步實行社區工作者崗位資格證書制度。深化居務公開和社區民主管理工作,探索推行并逐步完善社區黨組織領導班子向黨員大會述職和居民民主評議居委會成員等工作制度,切實加強對街道社區領導班子和工作隊伍的監督。3、加強和改進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對街道社區各類黨員的情況建檔立卡、登記造冊,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健全黨內組織生活制度和學習制度,創新黨組織活動方式,根據社區黨員的不同情況,探索開展分類管理、設崗定責工作,明確先進性的具體要求,同時千方百計幫助黨員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構筑管理與服務有機統一的工作網絡;加強社區黨員活動陣地和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活動載體,積極探索黨員在社區發揮作用的有效形式,發揮其在社區建設和社會公眾生活中的模范帶頭作用;及時做好流動黨員組織關系接轉等服務工作,重視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中發展黨員,穩步壯大社區黨員隊伍。4、建立、完善資源共享、優勢互

補、共駐共建的街道社區黨建工作運行機制。加強對社區內各類組織和群眾團體的領導、協調和指導,充分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牽頭,有關部門、轄區單位黨組織參與的社區黨建工作協商議事機構的作用,協調好條塊關系,定期溝通情況,研究解決社區建設和黨建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整合社會資源,建立健全社區共建工作機制,依托各類有效活動載體,做好轄區內的地區性、社會性、群眾性、公益性工作;健全基層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開辦事制度,建立社情民意收集反饋機制,協調社會各方利益關系。5、努力提高黨組織領導社區管理和服務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堅持以人為本,把開展黨建工作與真心實意為社區居民辦實事、謀利益結合起來,以低收入群體為重點、以利益協調和資源整合為主要方法,全方位、多層次地滿足居民的物質文化需求,用社區管理和服務的實績與居民的滿意程度,檢驗黨建工作的成效。三、方法步驟和評選掛牌示范區建設工作從2009年8月啟動,通過考核,從各市、縣(區)表彰、推薦的“五個好”街道黨工委和“五個好”,社區黨支部中,選擇若干個街道、社區,進行命名掛牌;以后每3年左右評選一次。示范區實施動態管理,不搞終身制,已命名掛牌的街道社區黨建示范區要繼續參加下一輪次的評選。評選工作實行三級聯動,申報“全區基層黨組織建設先進縣(市、區)”者,其所屬街道和社區黨的組織達到“五個好”的比例均不低于50%。建設工作的具體步驟為:1、制定方案。各市、縣(區)按照本《實施意見》的要求,深入調查研究,制定建設工作方案,明確工作目標任務、工作重點和工作措施,并及時將方案報自治區黨委組織部。2、分層推進。各建設單位按照上級黨委的部署,結合各自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積極探索各種有效途徑和辦法,分層次、按要求深入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創建活動。3、推薦申報。各縣(市、區)從確定的“五個好”街道、社區黨組織中進行比較,遴選1—2個最典型的,向市委推薦;各市對所屬縣(區)上報的推薦對象逐一進行考核,廣泛征求意見后,確定推薦對象,向自治區黨委申報。4、考核審定。自治區黨委組織部根據黨建示范區建設標準,對各市申報的單位進行考核,研究提出街道社區黨建示范區候選名單;自治區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協調小組研究審定,報請自治區

黨委同意后,進行命名和授牌。5、總結宣傳。對街道社區黨建示范區建設工作進行總結,集中宣傳、推廣示范區的典型經驗和成果,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帶動街道社區黨建工作深入開展。同時,根據新形勢和任務的要求,完善工作內容,修訂示范區建設標準。四、組織領導1、加強領導,狠抓落實。各級黨委要把街道社區黨建示范區建設工作列入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議事日程,并與基層黨組織建設“三級聯創”活動緊密結合起來,通盤考慮,整體推進;各級黨委書記要切實履行管黨責任,建立健全街道社區黨建工作聯系點,定期調研,加強指導,抓點示范;各有關部門要發揮職能作用,通力合作,齊抓共管。2、突出重點,勇于創新。要通過開展示范區建設工作,積極探索研究解決街道社區黨建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從縣(區)、街道、社區各自的不同情況出發,認真落實建設工作任務,適應新的形勢和任務要求,積極實踐,大膽創新,形成特色。市、縣(區)要加強對街道社區黨建區域性整體發展戰略、目標、規劃、宏觀政策和區域性協調等方面的探索與實踐;街道要在領導方式、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運行機制等方面大膽突破;社區要在具體的服務網絡和方式、共駐共建、發揮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等方面進行創造性的實踐,積累經驗。3、改進方法,分類指導。各縣(市、區)和街道要根據實際,廣泛開展“五個好”創建活動,為示范區建設的開展和逐步深化打好基礎;要加強對街道社區黨建示范區建設工作的調查研究,及時掌握工作進展情況,提出改進的意見和措施,搞好分類指導;要認真總結工作中好的做法和成功經驗,注意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引導和促進創建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