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現代水產業建設的意見
時間:2022-07-23 11:29:00
導語:加快現代水產業建設的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水產業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現代水產業對于加快農業強市建設步伐,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為實現我市由水產資源大市向水產經濟強市跨越,加快現代水產業建設步伐,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水產增效和農民增收為目標,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質量效益為核心,以優化結構為抓手,全面建設科技進步、資源富集、生態良好、產業發達、保障有力的現代水產業。
(二)總體目標。到2011年,全市水產發展面積達到150萬畝,其中水域放養面積110萬畝;水產品產量達到50萬噸;水產行業總產值達到70億元,其中漁業產值45億元,二、三產業產值25億元;漁民人均純收入1.2萬元;水產業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提高到25%以上。逐步把我市建設成水產經濟強市,把沙洋縣、鐘祥市建成全省水產大縣(市),京山縣建成全省特種水產大縣,東寶區、掇刀區建成全省生態漁業示范區。
二、發揮資源優勢,壯大產業規模
(三)著力建設兩類核心基地。切實加快原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對現有的苗種生產基地實行改造升級、擴規提檔、品種更新。到2011年把我市建成全國最大的中華草龜原種基地、全省最大的羅非魚良種繁育基地、全省最大的龍蝦黃鱔繁育基地和全省最大的湘云鯽魚種生產基地。力爭建成1個國家級水產良種場、3個省級水產良種場。全市苗種生產基地面積達到10萬畝,魚苗產量達到80億尾,魚種產量15萬噸。切實加快水產精養基地建設,充分利用各類水域資源和潛在的水產資源,因地制宜建設一批集中連片、高產高效的水產精養基地。到2011年,全市利用低湖田、低洼地新建精養魚池15萬畝,改造精養魚池和塘堰35萬畝,精養魚池總面積達到50萬畝。加強精養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形成池成方、渠成網、路相通、樹成行的生態型漁區。
(四)全力打造五大特色板塊。以創建水產大縣(市)為契機,進一步擴大板塊規模,提升板塊檔次,創造板塊優勢。在全市逐步建成60萬畝的蝦蟹板塊、30萬畝的名優魚板塊、20萬畝的生態漁業板塊、10萬畝的生態龜鱉板塊和1000家休閑漁業的城郊都市漁業板塊。力爭到2011年全市水產板塊養殖總面積達到120萬畝,產量產值分別占全市漁業產量產值的85%和90%。
(五)大力培植六大支柱產業。加速實施“一魚一產業”發展戰略,走差異化競爭發展的路子,建設六大支柱產業,產量產值占全市漁業產量產值的80%以上。依托永興中華鱉養殖協會、盛昌公司等發展生態龜鱉產業,面積達到10萬畝,產量創全國第一;依托湖北楚玉食品有限公司及客店羅非魚、淡水白鯧繁育基地等發展熱帶魚產業,面積達到3萬畝,產量創全省第一;依托鯨源漁業公司苗種生產基地發展高效鯽魚產業,面積達到30萬畝;依托湖泊、低洼冷浸田發展蝦蟹產業,面積達到70萬畝,其中小龍蝦養殖面積50萬畝;依托湖泊、中小型水庫發展優質鳙魚等四大家魚產業,面積達到80萬畝;依托庫區發展網箱?魚產業,規模達到2萬口。
三、優化產業結構,加速產業化進程
(六)突破性發展水產加工業。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加快發展一批產業關聯度大、技術裝備水平高、市場競爭力強的水產加工企業,加快發展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條,逐步建成以風味魚加工為主的漳河漁業加工園區、以綜合加工出口為主的沙洋漁業加工園區、以魚糜制品加工為主的長湖漁業加工園區、以小雜魚及凍鮮魚加工為主的**城郊漁業加工園區、以水產品精深加工為主的南湖漁業加工園區和以特種水產品加工為主的京山漁業加工園區等六大加工園區。力爭到2011年全市水產品加工企業達到20家,規模以上企業12家,億元以上企業3-5家,年加工能力達到10萬噸,產值達到18億元。
(七)超常發展龍頭企業。著力培育湖北楚玉食品有限公司等1-2家創匯過5000萬美元、加工轉化水產品5萬噸以上、輻射帶動農戶2萬戶左右的加工龍頭企業,把湖北楚玉食品有限公司建成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全省最大的水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重點扶持盛昌公司、鐘祥南湖漁場、銅錢山健康養殖基地、永興中華鱉基地等養殖龍頭企業。積極支持新農漁業合作社、楊家橋水產物流中心等流通龍頭企業。力爭到2011年建成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家。
(八)加快發展水產合作經濟組織和水產品市場。不斷建立和完善水產專業協會、合作社等組織,積極探索“企業+合作社+漁戶”的經營模式,形成緊密利益聯結機制,逐步建成10家養殖水面達2萬畝,漁民過1000戶的大型水產專業合作社。重點建設30家水產專業協會。加快發展水產品批發市場,建成一批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的水產品專業批發市場,進一步繁榮水產品流通領域。
(九)著力打造精品名牌。堅持“品牌立業、優質取勝”的發展方針,突出優勢,打造特色品牌。全市各大中型湖泊水庫、大型精養漁場要逐步實行商標注冊,實現重點品種帶牌上市。著力扶持和培育“長湖牌”蝦蟹魚、“漳河牌”天然魚、“金星牌”泥鰍鱔、“老柳河牌”生態鱉、“盛昌牌”中華龜、“楚玉牌”系列魚制品、“長湖牌”魚糕、“綠水牌”小龍蝦等特色品牌,力爭打造2-3個省級名牌。
四、加速科技創新,提升科技水平
(十)提高水產科技含量。牢固樹立科技興漁的理念,大力推廣資源富集、生態良好、高產高效的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提升水產科技含量,使全市養殖水面的平均產量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加強與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組織科技攻關,促進成果轉化,使黃鱔、羅非魚等品種的繁育技術處于全國領先水平。重點推廣全價顆粒飼料養殖技術、生物魚肥使用技術、測水養魚技術、生態立體養殖技術等,大力推廣節本增效模式,其中網箱養殖鰍鱔1500畝,種青養魚30萬畝、三網養魚10萬畝、豬?沼?漁結合20萬畝、魚?鴨結合10萬畝、魚?鵝結合5萬畝,積極發展鱖魚養殖面積1萬畝。圍繞主推品種、運用直推技術,大力開展水產技術培訓和水產科技進村入戶工作,在全市培育5個水產科技入戶示范鎮、50個示范村、500個示范戶。
(十一)鞏固水產科技推廣體系。以市、縣(市、區)兩級水產技術推廣中心為基礎,建立技術推廣、疫病防治、質量監測三位一體的技術服務機構。完善鄉鎮基層水產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建成職能到位、責任到人、服務到戶的水產技術推廣網絡。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將水產科技推廣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
五、強化執法監管,推進健康發展
(十二)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建設。樹立健康養殖理念,轉變水產經濟增長方式,建立循環水產經濟發展的長效機制。全面推行水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和健康養殖技術規程,大力發展無公害水產品,積極發展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力爭2011年無公害水產品生產面積達到95%以上,新認證無公害、綠色、有機產品標識100個。加強水產品檢疫、魚病監測和防治工作,提高對水產養殖疫情預測預報和應急處置能力。嚴格水產品質量監管,完善和規范生產記錄、用藥記錄和水產品包裝標識制度。逐步實行水產品市場準入制度。
(十三)提高漁業行政執法水平。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和《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辦法》,深入開展“一江多庫”(漢江、漳河水庫、高關水庫、惠亭水庫、石龍水庫等)春季禁漁工作,建立水產資源保護和修復機制,加大人工增殖放流力度。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國水生生物養護行動綱要》,強化以長湖、漳河等大型水面為核心的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全面實施灘涂水域養殖許可制度,保護漁民合法權益。嚴厲打擊電、毒、炸、偷、搶魚等違法行為,保護水產生態環境,維護水產生產秩序。加強漁船、漁港管理,保護漁民生命財產安全。要將漁政執法人員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人員參照公務員制度管理。
六、加大扶持力度,優化發展環境
(十四)加大對水產業的資金投入。各地要積極出臺支持水產業發展的政策,集中資金搞好水產項目建設,對國家和省級水產發展項目,要按規定落實配套資金。各級發改委、財政、科技等部門要逐年增加水產良種繁育、水產基地建設、水產品質量監測、春季禁漁、漁政裝備、漁業科技等方面的投入。金融機構要加大對水產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對精養魚池建設、水產品加工企業、水產合作組織要積極安排信貸資金,適當簡化手續。要建立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水產業建設。
(十五)加大對水產業的政策扶持。各地要建立加快現代水產業建設的激勵機制,對集中連片開發達萬畝以上的養殖示范區、獲得省級以上知名品牌和省級以上的龍頭企業要給予獎勵。市直有關部門要進一步落實國家、省對水產業發展的有關優惠政策,全力支持水產業快速發展。國土資源部門要結合水產業發展實際,科學調整用地規劃,保證水產養殖用地執行農業用地政策,對水產企業在土地征用方面給予優惠;交通部門要積極支持水產基地道路建設,保證綠色通道暢通;水利部門要將水產基地的涵閘、泵站、排灌渠道的建設和改造納入項目建設規劃,對水產養殖用水執行農業水價;供電部門要加強養殖區內電網設施建設,對水產養殖用電按農業電價執行,水產加工企業用電按國家目錄電價執行;商務部門要對水產品加工出口企業和基地給予必要的支持;供水部門對水產加工企業用水要按普通工業水價執行;工商等部門要營造良好的水產生產、經營和投資環境,對水產品加工企業要在證照辦理、規費收取等方面給予優惠。
七、切實加強領導,促進工作落實
(十六)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對水產工作的領導,把加快現代水產業建設作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戰略舉措,把水產業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列入議事日程,建立領導責任制,及時研究水產發展的新形勢、新情況,解決發展中的重大問題。要因地制宜確定發展重點,精心組織實施,狠抓工作落實。要加大宣傳力度,總結經驗,推廣典型。要加強和穩定水產行政機構,強化水產主管部門行政職能,穩定水產專業技術隊伍,保證水產工作必要的經費。制定促進水產業發展的考核獎勵辦法,實行目標管理。
- 上一篇:會計兼內勤主任競職演講
- 下一篇:工商局總會計師競職演講稿
精品范文
10加快水利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