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的意見

時間:2022-07-23 11:33:00

導語: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的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的意見

農村公路是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為鞏固農村公路建設成果,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省農村公路條例》和《**省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結合我市實際,現就深化我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強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近年來,我市農村公路建設實現了超常規發展。截止到20**年末,我市已修農村油路(水泥路)3662公里,全市已有1229個村通了等級路,占行政村總數的78%,全市57個鄉鎮已全部實現了通等級公路。農村公路的快速發展,給廣大農民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有力促進了城鄉協調發展。但是,由于全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不順,管理養護滯后,甚至失養,致使有些路段未到使用年限,就出現大面積破損。特別是農村公路建成后,缺乏路政管理措施,各種運輸車輛超載行駛,致使農村公路破損日益嚴重。各級人民政府必須站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認識新時期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把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納入本地區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統籌安排,穩妥推進,確保農村公路完好暢通和投資效益的充分發揮,更好地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二、明確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并重為原則,以縣級人民政府為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責任主體,強化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及其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構的管理養護職能,加快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進程,促進農村公路可持續發展。工作目標任務是,20**年底之前建立“管養分離”、“以錢養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和運行機制,實現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正?;鸵幏痘?,做到“有路必養”,確保農村公路長期持久地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創造良好的交通運輸條件。

三、健全機構,明確職責,理順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

(一)組織機構設置。

縣級交通主管部門根據工作需要應設立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構,其機構性質、職能、名稱、級別及人員編制等由同級編委研究決定。機構人員原則上按照每200公里1人配備,但總人數控制在3至8人內(根據農村公路里程測算,各地配備人員可以參照鐘祥8人、京山7人、沙洋6人、東寶5人、掇刀3人、屈家嶺3人的原則執行),其中專業技術人員一般不少于總人數的30%,所需人員在交通系統內部調劑解決。

(二)農村公路管養范圍。

1、縣道:已建油路(水泥路)的縣道由公路管理機構負責管養,未建油路(水泥路)的縣道暫由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構負責養護管理。

2、鄉道、村道:已建油路(水泥路)的鄉道、村道由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構負責養護管理,未建油路(水泥路)的鄉道、村道由鄉(鎮)政府和村民委員會負責養護。

(三)明確工作職責。

市人民政府統籌、協調和指導全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市交通主管部門具體負責全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主要職責是:制定管理制度和辦法;建立全市農村公路養護數據庫;審核、編制、上報全市農村公路養護建議計劃,下達農村公路養護投資計劃;監督、檢查、考核各地農村公路養護計劃的執行、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使用和農村公路的養護質量;培育、監管全市農村公路養護市場;監督、指導全市農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組織專業技術培訓,推進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技術進步。

縣級人民政府是本地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責任主體??h級交通主管部門具體負責本地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主要職責是:制定轄區內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實施細則;編制、上報農村公路養護建議性計劃并按照批準的計劃組織實施;組織籌集和管理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監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構管理養護工作;檢查養護質量;負責轄區內農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構直接隸屬于其交通主管部門,主要職責是:負責本地區農村公路大、中、小修工程的管理和未建油路(水泥路)縣道的日常養護管理;負責擬定、上報農村公路養護建議性計劃和養護工程技術方案,并指導、監督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實施;負責農村公路養護質量管理、驗收、技術指導工作;組織或指導鄉(鎮)養護工程招投標;具體負責鄉道、村道及未建油路(水泥路)的縣道路政管理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是鄉道、村道管理養護的直接責任主體。鄉道的日常管理養護由鄉(鎮)人民政府具體負責,村道的日常管理養護由村民委員會具體負責。鄉(鎮)人民政府主要職責是:擬訂鄉道、村道養護建議計劃并報縣級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構;按照批準的計劃組織養護工程招投標,選擇具有相應養護資質的專業養護隊伍實施,并對鄉道、村道養護質量進行監督、檢查;組織沿線群眾或專業養護機構對公路進行日常養護,確保路面整潔、路基穩定、水溝暢通、構造物完好、路樹齊全;協助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構做好鄉道、村道的路政管理工作;籌集鄉道、村道日常管理養護資金,特別是對以運輸礦產資源為主的農村公路,要加大對礦區企業的籌資力度。鄉(鎮)人民政府必須明確一名領導具體負責本轄區農村公路管養工作。

四、積極推進養護市場化,建立健全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長效機制

農村公路養護實行專業養護與群眾養護、常年養護與季節養護相結合的方式,并逐步實行以專業養護為主,積極推進養護市場化。路面、橋涵、防護、水毀修復等技術性較強的工程項目由鄉(鎮)人民政府或委托縣級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構通過向社會公開招標等競爭方式擇優選擇具有相應養護資質的單位組織實施,實行計量支付,合同管理。日常養護內容包括水溝清挖、路肩修整、綠化管護、路面清掃等工作。日常養護的方式應結合當地實際確定,可以由沿線鄉(鎮)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根據實際情況劃分養護路段,采用招投標形式擇優選定社會養護公司或養護專業戶進行養護,也可采取劃分養護責任段,分路到戶到人等各種形式進行養護,原則上2-3公里路段確定一名日常養護人員,也可以組織沿線群眾進行突擊養護或季節性養護。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路制宜,建立和完善符合本地實際的農村公路管養模式。

五、加強資金籌措和管理,建立穩定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渠道

(一)資金來源。

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的籌措遵循“政府投資為主、農村村組為輔,鼓勵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原則。資金主要來源如下:

1、省農村公路養護補助資金。補助標準為:縣道每年每公里7000元,鄉道每年每公里35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

2、市政府其它資金。

3、縣級政府農村公路補助資金。縣級政府農村公路養護補助資金必須列入縣級財政預算,其標準為:每年每公里不低于1000元。隨著農村公路里程的增加和地方財力的增長,用于農村公路養護的財政資金要逐步增加。

4、通過公路沿線受益單位和個人捐款,村民委員會采取“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等方式籌集。

5、通過市場化運作籌集資金。如通過農村公路冠名等其他方式籌集。

(二)資金管理。

縣級交通、財政部門要建立“農村公路養護基金”專戶,所有籌集的農村公路管養資金,要統一存入“農村公路養護基金”專戶,嚴格管理、專款專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侵占、截留和挪用。未完工項目的資金以及當年節余的管養資金,可以結轉下年度使用。

要嚴格資金撥付程序。農村公路養護工程竣工后,經縣級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構和鄉(鎮)人民政府共同組織驗收,合格后報縣級交通、財政部門審批撥付資金。

市級交通、財政部門要按照有關規定,制定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管理辦法,本著“快捷、高效、安全”的原則,完善資金申請、撥付、使用等各個環節的工作制度,確保資金撥付及時、使用合理。各級交通、財政、審計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能,認真履行監管職責。

六、強化領導,確保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落到實處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在市政府統一領導下按照省政府的要求進行,由縣(市、區)政府負責組織實施。市政府成立由分管領導任組長,交通、財政、發展改革、人事等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全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改革工作中的相關事宜。各縣(市、區)也要成立相應組織機構,層層落實責任,周密部署,積極推進。

(二)嚴肅工作紀律。要嚴格控制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構的人員編制,對違反組織人事紀律的將嚴肅追究責任。在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中,要嚴格執行減輕農民負擔的各項規定,不得亂攤派、亂集資、亂收費,不得強行要求農民出錢出物,不得增加農民負擔。

(三)建立健全考核獎懲制度。市人民政府將農村公路管理養護作為政府考核的重要內容。每年由市政府組織市交通、財政等部門組成考核專班,采取半年抽檢與年終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對各縣(市、區)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養護質量、制度規范的建立落實等情況進行檢查考核,全年考核的綜合得分作為對各縣(市、區)進行獎懲的依據,并作為安排下一年度養建計劃的參考依據。具體考核辦法由市交通主管部門制定。

各縣(市、區)要按照《**省農村公路條例》、《**省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和本意見的規定,結合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落實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責任體系,建立健全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構,明確穩定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渠道,真正實現“有路必養、養必到位”,推進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正?;?、制度化和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