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實施意見

時間:2022-07-27 09:58:00

導語: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實施意見

20*年我縣被省政府確定為全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施縣。近一年來,我鄉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鄉黨委政府的真抓實干下,取得了顯著的成績?,F結合我鄉實際,就全鄉20*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及原則

(一)指導思想。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執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方針、政策,增強農民健康保健意識,提高農民整體健康水平和抗大病風險的能力,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為全面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健康保障,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維護農村社會穩定。

(二)目標任務。通過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重點解決農民因患重大疾病住院帶來的經濟負擔,提高農民整體建康水平,保護勞動生產力。20*年新農合工作目標是:新農合制度覆蓋100%的村社,參合率*98%以上。

(三)原則。黨委領導,政府組織,農民自愿,互助共濟;以縣為單位統籌,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顚S茫灰允斩ㄖ?,收支平衡,量入為出,保障適度;大病統籌為主,兼顧基本醫療;科學管理,民主監督。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領導機構。成立*縣*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由鄉人民政府鄉長任主任,鄉人民政府分管領導任副主任,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負責全鄉新農合工作的組織、領導、協調、管理、監督、考核、獎懲等組織協調工作。

(二)經辦機構。成立*鄉新型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新合辦”),為全鄉新型合作醫療的經辦機構,我鄉設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服務站,由院長兼任站長,與醫療機構聯合辦公,服務站負責審核報銷參合農民在本定點醫院發生的門診及住院醫療費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負責本轄區參合農民的登記、參合費用的收取及《合作醫療證》的發放等工作。

(三)監督機構。鄉設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監督委員會,聘請鄉紀檢干部、縣人大代表、參合農民代表等為監督員,負責本轄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監督、檢查。

三、對象

凡本縣農村戶籍人口(不含正在服役的義務兵),均屬于參合對象,可到所在鄉、村以戶為單位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四、基金的籌集、管理與使用

(一)基金的籌集

1、基金的籌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行個人繳費、政府資助、集體扶持和社會捐助等相結合的籌資機制。

2、籌資標準:(1)參合農民以戶為單位,每人每年繳費10元。其中五保戶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其個人繳費由縣民政局按每人每年10元標準,從農村醫療救助資金中解決;無力繳費的殘疾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其個人繳費由縣殘聯按每人每年10元標準,從殘疾人保障金中解決。

3、時間安排:20*年12月20日前完成20*年度農民個人繳費、基金入庫及信息資料收集工作,20*年12月31日前完成《合作醫療證》的填發工作,20*年1月1日截止。

(二)基金的管理

凡參合農民的個人繳費、各級政府財政專用補助資金和社會捐助的資金,要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管理,堅持收支兩條線,管用分開、用拔分開,??顚S?、專戶儲存,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擠占挪用。

(三)基金的使用、補償范圍

農民家庭賬戶資金只能用于支付本家庭成員在縣內各級定點醫療機構門診醫療費用,超支自理;當年結余自動結轉下年,可繼承,但不退現金,不得作為沖抵下年度家庭成員應繳合作醫療的個人資金。補償范圍為住院期間的藥品費、基本醫療費、輔助檢查費和普通床位費。20*年參合農民享受的實惠更大,其主要政策:

一是全市統一費用補償模式。參合農民個人繳費10元全部納入家庭帳戶,用于參合農民的門診醫藥費用;

二是全市統一起付線、報銷比例和封頂線。鄉鎮、縣級、市級醫療機構起付線分別調整為40元、200元、500元,超出部分報銷可報銷費用的比例分別調整為55%、45%、30%,全年每人報銷封頂線為2萬元;

三是10種特殊疾病可享受補償。對高血壓病、糖尿病、尿毒癥(門診透析)、惡性腫瘤(放、化療)、精神病、白血病、肝硬化、結核病、慢性風心病和腦血管意外等10種門診特殊疾病,每年可報銷不超過1500元的費用;

四是全市統一孕產婦分娩的補償標準。對參合孕產婦計劃內住院正常分娩的,每人一次補助200元;單純性剖宮產一次性補助300元;

五是全市統一新生兒疾病復查補償標準。參合農民住院分娩的新生兒疾病篩查費50元,全額報銷。

五、強化宣傳

各村要組織廣大干部群眾認真學習,領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文件精神,并制定合理的對策和措施,真正把合作醫療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做到全鄉動員、全民發動,利用廣播、墻報等方式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這項工作宣傳到群眾中去,各村要開好村、社干部會和群眾會,做到讓群眾家喻戶曉。增強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

六、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設和諧社會和解決民生的重要內容,是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統籌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具體體現,是幫助農民抵御疾病風險、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措施,是“政府得民心、農民得實惠、社會和諧”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為此,各村各部門必須高度重視,精心組織,認真實施,更進一步推進我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全面開展。

(二)加強領導,明確職責。各村要切實加強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施的領導。村支部書記為第一責任人,村主任為第二責任人,各駐村干部為該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工作人員,層層分解任務,落實責任,確保參合率*到100%。鄉衛生院要將此項工作作為20*年工作的重心來抓,鄉財政所要做好農民個人繳納資金的管理;鄉民政要積極爭取五保戶、殘疾人的參合資金的到位;鄉農經、計生、學校、金融等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能,積極配合搞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鄉黨委、政府將把新型農合作醫療工作納入20*年對各村的年度目標考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