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建筑工程安全監管工作意見
時間:2022-09-18 10:06:00
導語:獨家原創:建筑工程安全監管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安全工作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政治穩定。2009年,隨著國家擴內需、保增長措施的落實,各級政府都進一步加大了城市建設的投入,新一輪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新高潮已經到來。
由此引發的建筑安全工作,也面臨著新的形勢和更加嚴峻的考驗。近年來,我市建筑安全工作雖然取得了不小成績,但與上級的要求和形勢發展的需要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做好新形勢下我市的建筑工程安全監管工作,須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1、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進一步強化安全意識教育。發展是硬道理。但沒有安全保障的、盲目的、不科學的發展也是沒有道理的。在新形勢下,一定要轉變思想觀念,用科學發展觀和“安全發展”的理念教育干部群眾,凝聚共識,為加強安全生產提供堅實的思想基礎和強大精神動力。從事故發生情況分析,人員安全意識薄弱、安全技能低下是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要著力加強對管理人員、施工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培訓和考核,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管理、操作技能,不再有僥幸心理。2、加強建筑安全監管隊伍建設。搞好建筑安全生產工作,必須要規范機構設置、人員考核、工作職責等,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監督機構,不斷充實安全監管力量。各級政府是安全工作總指揮,需由政府協調解決的問題,各級建設主管部門要及時向政府匯報,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路。監督中可以采取多部門聯合行動的方式,發動媒體和群眾共同參與安全監督。3、強化主體責任,形成科學監管機制。政府主管部門是安全生產的監管主體。監管要有力,執法要嚴格,不斷加強和改進監管方式方法,提高監管工作效能;加大執法查處力度,使各方參建責任主體和人員認真履行法定職責。企業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政府要督促企業依法建設,完善安全設施;積極推行安全保險制度;對于安全管理先進的企業要給予必要的獎勵政策;鼓勵企業推廣安全實用、先進可靠的施工工藝和設備,不斷提高企業安全生產保障水平。在此基礎上形成“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全面負責,群眾參與監督,社會廣泛支持”的基督機制。4、嚴格建筑市場準入和清出制度。針對建筑市場的不規范行為,全市各級建設主管部門對安全生產許可、施工、監理、招標、檢測試驗機構、房地產開發等各類資質審批管理要嚴格把關,達不到標準的堅決不能批,通過控制市場主體的總量,提高建筑市場的整體質量。對擾亂建筑市場秩序、達不到資質要求、安全管理混亂、不認真履行職責的企業,堅決依法吊銷相關證照,清出建筑市場。5、狠抓安全隱患整改落實和重點環節的管理。緊緊扭住隱患排查治理這個抓手,堅持“排查要認真、整治要堅決、成果要鞏固、杜絕新隱患”的原則,對執法中發現的安全隱患必須抓住不放,跟蹤整改,直到徹底解決,確保監管督查有實效。對重大事故隱患要做到整改責任人、整改期限、整改資金、監控措施和應急預案“五落實”。同時抓好重點地區、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和重點時期的安全管理,切實制定科學的、有針對性的監管措施并落實到位。6、突出科學發展觀理念,創新工作形式。根據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有關部門應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適時開發使用如工程項目遠程監控系統、網上備案系統、企業安全動態監管系統等,創新監管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斷提高建筑安全管理的質量與水平,努力開創我市建筑安全工作新局面。
關于如何開展科研工作
1、檢測機構的能力水平是誠信檢測、和諧發展的首要條件。測能力是指檢測機構在滿足法律地位、獨立性和公正性、安全、環境、人力資源、設施、設備、程序和方法、質量管理體系等方面的條件下,以保證其出具的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的準確性、可靠性、穩定性的相關經驗和水平。檢測機構只有在具備應有的基本能力的基礎上,才能向客戶提供技術服務,若遇到風險時,才有能力承擔風險。那么,如何提升檢測機構的能力水平呢?
(1)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質量保證體系。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以及《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的要求,認真編制《質量手冊》、《程序文件》和《作業指導書》。形成架構有序、完整的支持性管理文件,使檢測工作程序化、標準化、規范化,并不斷持續地改進工作。(2)加強能力驗證工作確保檢測數據和結果報告準確可靠。因為數據和結果是檢測機構工作的最終產品,也是檢測機構工作質量的最終體現,數據和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直接關系客戶的切身利益,也關系到檢測機構的形象和信譽,所以必須進行能力驗證。能力驗證的目的就在于驗證試驗過程中涉及的儀器設備及檢測系統、環境條件、試驗操作方法、標準適用和結論判定等內容符合相關規定要求。驗證的方式有:與國家級或省級檢測機構開展縱向比對、與本地區檢測機構開展平行比對、內部開展自行比對等,經常驗證檢測工作是否處于正常狀態,以確保檢測數據和結果準確可靠。
2、加強隊伍建設、提升人員綜合素質是誠信檢測、和諧發展的關鍵。檢測工作人員是檢測機構的根本,是最寶貴的資源。他們的素質與水平對檢測機構是至關重要的,只有他們充分參與,才能發揮他們的智慧,才能為檢測機構帶來收益。一個檢測機構的水平高低優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員素質與水平。因為檢測工作是一種高智能、高技術的專業活動,檢測工作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素質,掌握相應的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另外,檢測工作人員尚需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為人誠實守信,一支質量意識高,責任感強,且訓練有素的職工隊伍,是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持續有效運行最重要的資源保證。所以一定要加強隊伍建設,提升人員綜合素質。(1)檢測機構管理者必須重視政治思想工作和檢測機構文化建設,充分發揮黨、團和工會組織的作用,在檢測機構上下努力營造“和睦相處、團結協作、積極向上”的工作環境,有效激勵檢測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凝聚力,使他們對檢測機構有責任感、愉快感,融洽到檢測現場,有效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2)檢測機構管理者不僅要注重制度管理,還要注重把握人性,運用情感管理,本著“以人為本,人文關懷”的思想,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增強檢測機構技術開發應用及課題研究能力,努力為各類人才搭建施展才干的舞臺,充分調動廣大檢測工作人員鉆研業務、投身科研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3)分配機制的和諧是促進和諧發展的保證,實現公平和正義是構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環節。在加強對檢測工作人員政治素質、技術素質和身體素質培養的同時,既要考慮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要幫助解決檢測工作人員實際困難,切實提高檢測工作人員的工作和生活待遇。使他們保持健康的勞動道德心理;不只把工作當作是謀生的手段,也看成是精神的需求,看成是獲得價值的主要手段。
3、強化質量意識、做好服務是誠信檢測、和諧發展的重要條件。質量意識就是人的大腦對檢測過程影響質量的諸要素產生的各種變化和形成不同結果作出的各種思唯。具體而言,質量意識是一種理性認知成份,指人們對產品質量、工作質量、服務質量的認識、了解、掌握質量知識的程度。良好的質量觀念是質量意識的最高境界,是質量文化培育的最高目標,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在質量管理方面的最集中體現。只有加強檢測工作人員的質量意識教育,才能增強檢測工作人員的問題意識、改進意識,只有這樣,才能使產品質量始終處于螺旋上升過程,進而保證產品能持續地滿足客戶需求。(1)認真貫徹和執行《質量手冊》,強化檢測工作人員質量意識?!顿|量手冊》是人制定的,但又能塑造人,使人適應于《質量手冊》,從而達到規范人質量行為的目的。對提高檢測工作人員良好的質量意識來說,從執行《質量手冊》入手是一種強有力、行之有效的途徑,從執行《質量手冊》實踐中,進行調查研究,科學分析,從感性上升到理性,總結出有個性、有活力和感召力的質量價值觀、質量哲學、質量行為和基本經驗,從而達到提高質量意識的目的。(2)培訓和教育是檢測機構發展的一個永恒主題,質量意識的提高需要通過各種方法培養,只要不斷加強質量意識,才能使檢測工作人員自覺地把自己的工作同檢測機構產品質量、成本、效益及客戶利益聯系起來,盡職盡責地做好各項工作。(3)客戶滿意是檢測機構服務工作的宗旨。為達到客戶要求,檢測機構要與客戶充分溝通,真正了解客戶需求。檢測機構工作人員要有良好的服務意識,具有較強的責任感;在工作中的一切活動都要圍繞著客戶的需要進行,這不僅要求檢測工作人員個體具有專業的素養,更強調檢測工作人員各司其職、相互協作,充分發揮團隊的作用;要堅持人性化服務的理念,尊重客戶,從客戶角度出發,盡可能地為客戶提供滿意的服務;對接受委托的檢測任務應及時完成,嚴格遵守檢測時限承諾。(4)要不斷提高檢測技術水平,全面提升檢測服務質量,開展優質服務創新活動,這也是服務客戶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堅持檢測機構事務公開,接受社會監督,不斷提高服務滿意度。除此之外,檢測機構還可以通過開展工作質量巡查和工作質量回訪等活動,不斷塑造檢測機構良好的社會形象。
4提供良好的送、就檢環境是誠信檢測、和諧發展的基礎條件。為保證抽樣、檢測結果的準確可靠,檢測機構必須配置相應的設施和環境條件。首先應確保其檢測設施及環境條件滿足相關法律法規、技術規范或標準的要求;其次應確保檢測機構的安全性,確保安全是檢測機構的第一件大事,其檢測活動不能影響和危害公共安全;最后必須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建立檢測環境控制程序,不得因檢測而影響環境和健康。
隨著社會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客戶對檢測服務的要求也相應提高,在全力打造人性化的和諧環境中,從檢測機構服務大廳的規劃設計和配套設施的精心打造以及管理服務的每一處細節上,均要表現出一種濃濃的和諧氛圍,讓人感到賓至如歸的溫馨與溫暖。使客戶送檢時,有座坐、有茶喝。因此,完善基礎設施,改進檢測設施和環境條件,優化服務質量,為客戶提供一個舒適、安全、健康的送、就檢氛圍,是檢測機構必須完成的基礎性工作,是促進和諧發展的最基礎條件。
- 上一篇:市生豬屠宰管理工作會議講話
- 下一篇: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