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經濟強縣建設工作意見

時間:2022-10-12 11:54:00

導語:生態經濟強縣建設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經濟強縣建設工作意見

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區縣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最重要的就是要緊密結合本地實際,把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始終貫穿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

堅持學以致用,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的三種理念

第一,只有加快發展,才能解決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發展是硬道理。只有將經濟“蛋糕”做大了,才有解決各種問題的實力和底氣。因此,區縣工作要始終扭住發展第一要務不放,堅持一切為了發展,一切圍繞發展,一切服務發展。**基礎差、底子薄,更要以不分晝夜、不分周末的工作勁頭抓發展,以勤補拙,以軟補硬,不斷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實現跨越發展。

第二,在發展中既要追求經濟總量,更要提升發展質量。不計質量和效益的發展是低水平、不可持續的。要牢固樹立總量與質量同等重要的發展理念,堅持在招商引資工作中做到農業要測算畝產,工業項目也要講畝產,把環境保護、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考核,確保單位面積產出效益和單位面積投入強度,達到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第三,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建設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地處三峽庫區和渝東南地區,既是一個貧困縣,也是一個少數民族縣;既面臨加快發展縮小區域差距的艱巨任務,又肩負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的重要使命。因此,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矛盾更突出、壓力更大、任務更艱巨。但從長遠看,保護好**青山綠水,就是在為長遠發展積蓄能量,就是在增強**發展競爭力。一定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切實加大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努力發揮**的綠色生態優勢,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理清發展思路,把**建設成為綠色生態經濟強縣

**是全市生態最好的縣之一,青山綠水,藍天白云,有全市最美的森林、草場,森林覆蓋率達43.7%,是“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和“全國綠色小康縣”;**有豐富的綠色資源,是“中國黃連之鄉”、“中國辣椒之鄉”、全國長毛兔第一大縣和最大的莼菜基地?!熬G色+生態”是**加快發展的寶貴財富,既是現實的生產力,也是未來的競爭力。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我們將堅持在生態保護中抓產業開發,在產業開發中保護生態,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堅持在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中注入“綠色生態”因子,不斷挖掘綠色資源,培植綠色產業,打造綠色經濟,加快把綠色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盡快走出一條“綠色為體,特色為魂”的縣域經濟發展之路,把**建設成為綠色生態經濟強縣。

一是依托傳統農業優勢,做大做優綠色種養業。大力發展“菜、藥、畜”三大特色產業,力爭到2012年實現和保持辣椒、黃連、長毛兔、莼菜“四個全國第一”。

二是積極發展生態環保型工業,做大做強綠色產品加工業。果斷杜絕高能耗、高污染項目,著力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少的生態環保型工業項目,加快形成食品、制藥、電礦、輕化四大優勢產業集群,力爭到2012年,工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

三是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做大做特綠色生態民俗旅游業。發揮綠色生態、土家風情、歷史文化三大優勢,發展以黃水林海為重點的綠色生態民俗旅游,打造“綠色**?休閑夏都”的旅游總體形象,力爭到2012年實現年接待游客達到1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5億元。

四是立足森林資源優勢,把全縣打造成“市級森林城市”。扎實推進城市、通道、農村、景區、水系和苗木基地“六大森林工程”,加強生態平衡、自然保護區、重要生態功能區的建設及治理,加快縣城城周綠化美化。力爭到2012年,全縣新造林56萬畝,改造低效林34萬畝,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40%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48.5%,成功創建“市級森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