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綠化建設迎接建國六十周年的意見

時間:2022-10-19 02:25:00

導語:園林綠化建設迎接建國六十周年的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園林綠化建設迎接建國六十周年的意見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

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為切實抓好省會園林綠化建設工作,確保年內建成一批提升城市形象、彰顯景觀效果的精品綠化工程,以嶄新的面貌向國慶60周年獻禮,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省會2009年城市建設“三年大變樣”動員大會精神,緊密圍繞打造“繁華舒適、現代一流”省會城市的核心目標,突出抓好園林綠化項目的設計、建設、管理三個關鍵環節,建成一批規劃設計高起點、建設管理高質量的精品綠化工程,向建國60周年獻禮。

二、主要建設任務

堅持高品位設計、高質量建設、高標準管理,重點抓好五大類、41個園林綠化建設項目。

(一)建國60周年獻禮項目

1裕華路景觀大道綠化改造。根據裕華路(東二環至苑東街)沿線兩側現有綠化狀況,配合路面拓寬工程,對其實施高標準綠化改造,打造綠化景觀濃郁、特色突出的省會迎賓大道。

2中山路繁華大道綠化改造。圍繞中山路(維明街至廣安大街)沿線兩側低矮連體建筑拆遷,按規劃對拆遷地塊實施高標準綠化整治,并對現有綠化進行提升改造,形成具有現代氣息的商貿繁華大道。

3和平路快速大道綠化建設。待和平路(建設大街至紅軍街)高架橋基本竣工后,抓緊對該路段實施綠化建設,通過高質量的草坪景觀和植物造景,襯托出快速路立交橋的宏大氣勢,全面提升綠化景觀效果。

4民心廣場和城市公園建設。著力實施位于裕華路與維明街交口西南角、占地10萬平方米的民心廣場和城市公園建設,打造大氣宏偉、莊重典雅的主題廣場和景觀新穎、特色突出的城市公園。

5省文化廣場拓展改造。省文化廣場周邊拆遷后,實施5萬平方米的綠化改造工程,形成風格連貫統一、彰顯燕趙文化、體現省會特色的新型省會文化中心。

6市人民廣場拓展改造(長安公園頂級公園建設)。對長安公園實施頂級公園建設,通過充實文化內涵,優化植物配置,凸顯地方特色,把長安公園打造成既彰顯燕趙文化,又體現現代氣息的頂級公園。同時,結合長安公園頂級公園建設,對市委機關大院拆除后的3萬平方米地塊進行精心設計,高標準綠化,形成通透、開闊、完整的人民廣場。

7百年廣場建設。結合火車站南遷和鐵路入地工程,整治大石橋周邊生態環境,啟動紀念碑主題公園建設,使北起大石橋、南至中山路區域形成風格統一、特色鮮明的百年廣場。

8城市景觀綠地游園建設。繼續在京珠高速兩側建設占地7326萬平方米的城市景觀綠地,通過實施高標準綠化,增設人性化游園設施,建成集游憩和觀賞于一體的綠色生態景觀長廊。

9濕地生態公園建設。結合石津灌渠綜合整治,在中華大街與石津灌渠交匯處北側建設占地86萬平方米的濕地生態公園,有效改善周邊區域生態環境。

10南高基公園建設。實施太平河二期環境綜合整治,在太平河西段北側通過堆山造景,建設占地250畝與太平河交相輝映的精品生態景觀公園。

11鐵路兩側綠色生態景觀線建設。在京廣鐵路、石德(太)鐵路沿線兩側30至50米范圍內實施大規模景觀綠地建設,形成全長53公里、總綠化面積248萬平方米的鐵路沿線景觀帶,徹底改變鐵路沿線建筑破舊簡陋的現狀。

12高速公路兩側綠色生態景觀線建設。在京珠高速(滹沱河至南三環)、石太(黃)高速(西三環至東三環)沿線兩側30至100米范圍內實施大規模景觀綠地建設,形成全長45公里、總綠化面積374萬平方米的高速公路沿線景觀帶,徹底改變高速公路沿線綠化雜亂無章的現狀。

(二)花城建設及綠化景觀綜合整治

1“四橫八縱”主干道綜合整治。繼續對和平路、槐安路、談固大街、建華大街、體育大街、建設大街、友誼大街沿線實施綠化改造和特色花卉種植,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花城景觀。

2“六片區”綜合整治。在對百年廣場、人民廣場、文化廣場實施綠化整治的同時,啟動河北會堂、西清公園、中山廣場綜合整治,進一步完善現有綠化,豐富植物色彩,打造特色片區。

3城區立交橋綠化美化。以裕華路東二環立交橋為樣板,對中華大街跨石太鐵路橋、槐安路跨中華大街橋、運河橋實施綠化改造提升,打造立交橋獨特園林景觀。

4主要節點雕塑設置。以展示*歷史文化與現代文化為主題,開展雕塑設計大賽,廣泛組織國內知名設計師參賽,把評選出的優秀作品設置于主干道綠化節點上,形成省會富有文化內涵、盡顯藝術魅力的人文精品。

(三)市園林局負責建設的其它項目

1主街主路、二環路綠化改造。緊隨“三年大變樣”拆違拆遷,對主街主路、二環路實施高標準快速綠化改造,完成綠化1165萬平方米,確保已拆地塊即拆、即綠、即美。

2主出市口綠化改造。重點對107國道南段、石銅路、中山西路、植物園路實施綠化改造,繼續對其它7個出市口剩余拆除到位地段實施綠化整治,完成綠化9392萬平方米(含濱湖綠地15萬平方米),打造綠化景觀優美的出入市環境。

3時光公園建設。在槐安西路與時光街交口東南角區域建設占地587萬平方米的時光公園,9月底竣工開園。

4石津渠生態文化園建設。在石津灌渠以南區域,建設占地10萬平方米的石津渠生態文化園,9月底竣工開園。

5街旁綠地建設。以方便市民休閑健身,改善主要節點綠化景觀為主旨,繼續在城區主干道實施街旁綠地建設工程,建成國際城、天山、裕西二期等30塊街旁綠地。

6燕趙文化園建設。位于石津灌渠北側上京村,占地53萬平方米,公園以毗盧寺為依托,通過采用園林文化與歷史文化相結合的建園手法,打造展示燕趙文化,弘揚民族宗教特色的主題公園。

7裕西公園頂級公園建設。通過高標準整治植物景觀,高檔次建設服務設施,科學優化水體環境,把裕西公園打造成飽蘊文化內涵,盡顯現代氣息的頂級公園。

8精品公園建設。在現有綠化成果和園容園貌的基礎上,對植物園、世紀公園進行深度改造,打造“植被特色化,設施標準化,服務人性化”的精品公園。

9公園廣場改造。繼續實施動物園三期完善工程,豐富拓展各類動物展館和服務設施。對水上公園、槐北公園進行全面改造,提升服務功能和景觀效果。對城區其它公園廣場實施景觀優化和提質提升,進一步完善設施設備、改善園容園貌。

10濱湖綠地二期建設。繼續在京珠高速與中山路交口東南角實施占地15萬平方米的濱湖綠地二期工程,打造與一期互相呼應的高速兩側游園綠帶。

11市區西北部水利防洪生態二期綠化建設。重點對北新城至五支渠1815公里的河道沿線實施高標準綠化,完成綠化627萬平方米,建設體育休閑公園、生態公園、水景公園、濕地公園,形成風景秀麗的綠化水系景觀帶。

12西北水利生態污水處理廠。采取BOT模式,建成占地667萬平方米、日處理量3萬噸的污水處理廠。

13民心河二期建設。民心河二期由橋西明渠和南栗明渠兩部分組成,總占地面積547萬平方米,河道全長862公里,實施綠化42萬平方米。9月底完成河道砌筑,通水后隨即啟動綠化建設,2010年底整體竣工,徹底改善省會南部生態環境。

14新建道路綠化及綠化改造。對槐安路裕華區宋營村段和西三環至鹿泉界實施高標準綠化,繼續打造快速景觀大道。對體育大街北延、建華大街北延、友誼北大街、維明街南延、紅旗大街南延、建設大街、槐安路的部分路段實施道路綠化及綠化改造。改造民心河沿線綠化及甬路,提升民心河水系的游覽承載能力。

15超前謀劃兩環水系。延伸外環水系,大手筆規劃一條集防洪排澇、水質保護、親水景觀、環水生態于一體的環城水系,形成自五支渠向東,環繞市區南部和東部,直通滹沱河口,與市區西北部太平河水系首尾交匯,全長60公里的閉合水域。拓展內環水系,實施水系沿線建園工程,在民心河水系沿線的空間開闊區域規劃10個以上的公園游園,進一步增強民心河的生態休閑功能,適度營造水面,增加市民親水空間。

(四)市內五區和高新區管委會負責建設的項目

1區屬道路拆后綠化改造。在完成北外環路、高營大街、307復線、九里庭院路、槐北路、東崗路、興苑街、談固西街、學苑路已拆地塊綠化改造的基礎上,緊隨區屬道路拆違拆遷,快速實施拆后綠化改造,完成綠化518萬平方米。

2區屬新建道路綠化及綠化改造。對光華路、槐北路、鐘旺路、石銅路、東崗路等38條區屬道路的部分路段實施行道樹種植、分車帶改造、便道綠地改造,整體提升區屬道路的綠化水平。

3春秋兩季義務植樹。由各區發動各行各業干部群眾在小壁林區植樹10萬株,組織專業植樹10萬株,并采取“群專結合”的種植模式,組織駐石單位及部隊、院校在動物園西山植樹185萬株。在單位庭院和居住小區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栽植喬木34萬株、灌木12萬株、攀緣植物12萬株。

4社會綠化美化。對城區內5萬延米的沿街圍欄實施立體綠化美化,對綠地率不足20%的164個居住小區、280個單位庭院實施綠化美化提質,進一步增加植物層次,優化道路景觀效果,改善市民居住環境。

5創建省市級園林式單位、小區、街道。市內五區及高新區在對歷年已命名的市級園林式單位、居住區、街道進行復查的基礎上,各創建省級園林式單位、小區或街道1個,創建市級園林式單位、小區或街道1個。

(五)各縣(市)和礦區負責建設的項目

1建設一座綜合性公園。抓緊啟動5萬平方米(四組團縣市為10萬平方米)以上綜合性公園建設。已啟動公園建設的要加快建設步伐,確保年內竣工開園。

2改造一條綠化精品街。通過實施綠地改造和景觀樹調整,高標準建設一條(段)長度不低于1000米的綠化精品街,使其成為展示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的有力載體。

3實施一批街旁綠地建設。結合綠化精品街改造和主干道拆違拆遷,有針對性地在城區主干道和重點鎮實施一批街旁綠地建設,年內至少建成5塊(四組團縣市為10塊)街旁綠地。

4創建一批省市級園林式單位、小區、街道。各創建省級園林式單位、小區或街道1個(四組團縣市為2個),創建市級園林式單位、小區或街道1個(四組團縣市為2個)。

5“1+4”組團之間建設一條綠色長廊。在主城區與四組團縣市之間大規模實施道路兩側綠地建設,實現與主出市口綠化銜接,打造綠色景觀帶。年底前完成綠化20萬平方米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市園林局成立以局長李英波同志為組長,副局長曹夢林和趙同法同志為副組長,相關處長為成員的園林綠化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對園林綠化項目建設及時跟蹤督導、及時掌握進展、及時協調調度,確保工作進展順利。市發改委、規劃、國土、環保等有關部門要按照《*市園林綠化建設項目一覽表》的責任分工,嚴格落實,高效快速,保質保量完成各自分擔的任務。市內五區和高新區管委會主要領導要親自掛帥,組織協調市屬綠化項目的拆違拆遷、租地征地等工作,按時提供綠化用地。各縣(市)、礦區要認真對照,明確目標,細化任務,成立一套班子,組建一支隊伍,下大力度狠抓園林綠化建設,圓滿完成各項任務。

(二)開放省會市場,打造精品工程。緊緊抓住園林設計這一源頭,已有設計方案的項目按“高起點、大手筆”的要求重新審視方案設計,進行必要的調整。新上的重點項目,一律面向國內外公開招標,至少由兩家以上設計單位進行方案設計,提供三套以上設計方案,切實做到好中選優。同時,所有項目面向全國公開招標選擇施工隊伍,切實引進一批國內一流的優秀施工企業參與省會建設,打造一批園林綠化精品。

(三)加大協調力度,嚴格獎懲措施。各級園林綠化建設管理部門負責同志要親臨一線調度指揮,及時解決工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一步完善通報公示、獎優罰劣制度,對工作積極并能按時或提前完成任務的予以通報表揚和獎勵,對不能按時完成任務的實行更加嚴格的問責制,確保園林綠化建設任務圓滿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