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節能工作的實施意見
時間:2022-11-14 04:01:00
導語:市節能工作的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全省節能工作會議精神和《*市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現就20*年*市節能工作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主要目標
全市單位GDP能耗比20*年確保降低4.38%,力爭降低4.5%;
全市規模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年確保降低4.1%,力爭降低4.7%;
16家省重點監控企業節能量達到126440噸標準煤;
全市建筑節能實現節約4萬噸標準煤;
全市新建建筑節能強制標準執行率達到80%以上;
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比20*年增長30%左右;
全市交通運輸業(公路、水路運輸)單位增加值能耗比20*年降低3.43%;
全市商業(批發零售、餐飲、住宿)單位增加值能耗比20*年降低3.43%;
全市服務業增加值比20*年增長15%;
全市城市公共照明系統能耗比20*年降低5%;
全市星級旅游飯店單位增加值能耗比20*年降低3.43%;
全市旅游總收入比20*年增長20%;
全市建設農村沼氣池17600口。
二、控制增量,調整和優化結構
(一)控制高耗能行業過快增長。
1、建立新開工項目管理聯動機制,強化對新開工項目的監督檢查。按照《貴州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暫行辦法》(黔發改投資[20*]509號)規定,嚴格執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制度和項目核準程序,建立相應的項目審查問責制,確保新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能耗水平符合當期國家的產業政策和相關準入標準,達到同行業先進水平。充分利用我市豐富的資源優勢,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前提下,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延長產業鏈,提升高載能產業層次和產品附加值,實現產業升級和產品高端化。
責任單位:發改委,配合單位:經貿委
2、做好企業注冊登記和服務指導工作,大力支持發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支持外地企業在我市設立具有先進技術水平、高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業和研發機構。凡未取得前置許可審批手續或前置許可手續不齊的煤礦,一律不予登記。
責任單位:工商局
(二)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
1、根據產業政策及產業結構,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按照鼓勵類、限制類、淘汰類進行分類,并在資金、能源供應及相關政策等方面進行區別扶持,大力發展鼓勵類,關停并轉淘汰類。加大淘汰電力、鋼鐵、建材、鐵合金、電石、焦炭、煤炭、造紙等行業落后產能的力度。20*年完成16戶企業的淘汰落后產能工作。
責任單位:經貿委
2、嚴格執行等量替代和區域限批,對應予淘汰的落后產能而未實施淘汰的區(市、縣),對申報新建項目一律不得審批、核準和備案。
責任單位:發改委
3、依法做好產能過剩、技術落后、破壞資源等企業的變更登記或注銷登記工作。
責任單位:工商局
4、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小煤礦依法停止供電,對不按期淘汰落后生產力的企業依法停止供電。
責任單位:供電局
(三)加強現有生產能力的調整和改造。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我省、我市產業布局調整總體安排,以鋼鐵、化工、建材、火力發電等行業為重點,對現有生產能力進行調整和改造。找準行業節能的關鍵點,用高新技術、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生產工藝,提高現有生產能力的能源利用水平。
責任單位:經貿委
(四)積極推進能源結構調整。
1、抓好合成氨尾氣利用項目前期工作,爭取盡快開工建設;協助省有關部門抓好小油桐生物柴油產業化生產。
責任單位:發改委
2、加大煤炭資源整合工作力度,淘汰生產能力低下、破壞資源的小煤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限制開采高硫煤,對現有煤礦開采高硫煤的,在產煤區(市、縣)統一規劃,建設煤炭洗選廠,降低煤炭硫份、灰份后進入市場。配合市煤礦關閉領導小組及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加大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小煤礦的關閉力度。
責任單位:煤炭局
3、積極推進農村以戶用沼氣池建設為主的農村生態能源建設工作,建設沼氣池17600口,配套改廁、改圈、改灶17600戶,新建進戶路500公里。推行“多位一體”的農村多能互補能源建設模式,大力推廣太陽能熱水器、沼氣飯煲、沼氣熱水器等農村能源利用模式。
責任單位:農業局
(五)調整市外貿資金重點支持方向。重點支持出口產品向低能耗、精加工、高附加值發展。逐步取消對企業出口“高能耗、高污染、資源性”產品獎勵。加大企業出口轉型的扶持力度,鼓勵高新技術產品自主知識品牌和節能環保型產品出口。
責任單位:商務局
(六)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推進電子信息、新型能源、新型材料等產業化基地和項目建設,建立專業化、網絡化、市場化的制造業技術服務體系,盡快形成一批高新技術骨干企業和出口創匯企業。
1、實施科技孵化器與共享平臺科技計劃。建設中國·西部(*)高新技術產業研發生產基地,爭取20*年上半年動工;積極整合國內外科技資源,共建“*—以色列外包企業孵化器”。
2、實施高新技術產業提速發展計劃。重點攻關“年產300噸低成本太陽能級多晶硅”、“基于CAN/LIN網絡的汽車車身控制系統”、“20-30噸級級液壓挖掘機配套件攻關”、“發動機葉片產業化”、“軍民兩用高精度微型電機生產”、“手機網絡和硬盤產業化”等一批高新技術項目。
3、實施以企業為主體的節能創新科技計劃。一是對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機構建設進行扶持,二是選擇5家企業開展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三是繼續深化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全面合作,四是引導節能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向專業化規?;鸵幏痘较虬l展。
責任單位:科技局
(七)建立節能高效的現代流通體系。推動流通企業做好照明、空調、電梯及其他耗能設備的節能工作。開展抑制過度包裝專項行動,倡導零售企業銷售“適度包裝商品”,引導生產實行“綠色包裝”在我市樹立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節約型零售企業。
責任單位:商務局
(八)大力發展節約型服務業。引導住宿、餐飲、洗染和沐浴等傳統服務業樹立節約意識,創新經營模式,推廣使用節能技術和產品。推進餐飲企業標準化建設。鼓勵超市、商場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引導節能型產品的消費。
責任單位:商務局
(九)加快發展綠色旅游業。
1、在貴州麗豪酒店建設綠色飯店示范取得成功的基礎上,在全市推行綠色飯店建設工作。鼓勵發展經濟型酒店。在星級酒店評定、旅游景區年檢復核等工作中,對使用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和環保設備的旅游企業予以政策傾斜。
責任單位:旅游局
2、鼓勵、扶持旅游商品生產企業挖掘、開發、生產綠色旅游商品和特色旅游商品。
責任單位:中小企業局、旅游局、鄉企局
三、加大投入,全面實施重點工程
(一)做好節能降耗項目推進工作。抓好開陽縣新建年產120萬噸新型干法磷渣水泥生產線項目、貴州中水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日產4000噸新型干法水泥項目、*金華水泥有限公司年產120萬噸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建設項目;抓好貴州熙霖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綜合利用磷渣開發生產膠凝材料外加劑項目、*市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利用體系建設項目等循環經濟國債項目的前期工作。積極爭取國家和省有關部門節能專項和獎勵資金支持。
責任單位:發改委,配合單位:經貿委
(二)完善節能技術成果轉化體系,搭建節能技術服務平臺,加快節能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以《中國節能技術政策大綱》為指導,重點推廣高效節電控制技術、液化天然氣(LNG)汽車示范工程、中央空調運行管理系統、城市照明綜合自動化系統、電機節能控制系統等先進適用技術,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節能產業化示范項目。制訂并實施重點行業、企業的節能技術改造計劃,著重實施“十一五”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加大對企業節能技術改造項目的資金支持力度,逐年提高節能技術改造項目的資金占全市工業企業技術改造資金比重。
責任單位:經貿委
(三)加快實施城市公共照明系統節能改造。
1、實施*市城市公共照明節能示范工程,通過更新使用新型節能照明光源和電器、改造優化供電線路、安裝節能監控設備等措施降低公共照明系統電力消耗。
責任單位:城管局
2、實施市級行政中心節能改造。對廣場照明燈、景觀燈系統實施改造,實現自動分組、分時控制。對行政中心東西庫地面車道高桿路燈進行節能降耗改造。
責任單位:機關事務局
(四)市級財政在20*年度預算中安排1000萬元節能專項資金,并足額到位。整合各類專項資金,用于支持節能技術和產品推廣應用、節能技術示范項目、節能監察與監測、節能宣傳培訓和表彰獎勵等。財政部門要會同節能主管部門加強對各項節能項目的申報、組織、實施和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管,努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責任單位:財政局
四、創新模式,加快發展循環經濟
(一)深化循環經濟試點。按照《*市循環經濟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協調各區、市、縣和有關部門推進循環經濟試點工作,建設10個循環經濟試點項目。制訂并出臺《金陽新區建設系統開展循環經濟建設試點實施細則》(試行)。
責任單位:循環辦
(二)實施水資源節約利用。
1、積極支持重點行業節水改造項目及礦井水利用重點項目的建設,并根據項目性質履行審批(核準或備案)職責。
責任單位:發改委
2、加強計劃用水管理,認真落實“節水四到位”(用水單位用水計劃到位、節水目標到位、節水措施到位、管水制度到位)。對全市用水器具進行全面普查,并根據普查結果制定節水器具推廣方案。積極開展節水型小區創建工作。繼續從抓好水量平衡測試、創建節水型企業(單位)活動等節水基礎工作入手,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20*年達到72%。
責任單位:城管局
3、實施城區供水管網改造工程。對中心區小街小巷的供水管網進行改造,進一步規范園林、環衛、消防用水,實施裝表計量。通過引進新的測漏技術,加強對管網的監測和維護。
責任單位:城管局
4、從市政、河道入手,選擇1-2個試點,在下水道疏浚、市政設施清洗以及河道沿岸綠地澆灌方面試行使用河水。
責任單位:城管局
5、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和管理中,嚴格控制使用生活用水,大量推廣使用河道水、廣泛收集雨水和中水。20*年實現城市綠化用水中河道水、雨水和中水的利用量達20%以上。
責任單位:林綠局
6、力爭20*年內開工建設烏當中型灌區核心子項目改造工程,包括千坎箐水庫灌溉工程、巴山丘水庫灌溉工程和三江大溝引水灌溉工程,建成后年節約灌溉用水209萬立方米。
責任單位:水利局
7、對新建項目進行水資源論證工作時,通過用水定額、節水要求等核定許可水量。
責任單位:水利局
(三)積極發展節水型農業。
1、建設花卉滴灌等設施。20*年在建和已建的花卉大棚新增滴灌設施22.14萬平方米,噴灌設施2.7萬平方米,提高花卉種植中水資源的綜合利用系數。其中烏當區建滴灌設施2.16萬平方米,噴灌設施2.7萬平方米,白云區建滴灌設施16.2萬平方米,小河區建滴灌設施3.78萬平方米。在有機茶園開展噴灌與滴灌的應用研究工作,以后逐步加大實施面積。
2、推廣實施水稻旱育稀植35萬畝,旱育直插20萬畝。
3、進一步加大對需水量較小、經濟效益高的花卉、果樹、中藥材等產業和蠶桑、茶葉等特色經濟作物的發展規模,新建鮮切花種植面積1萬畝、果樹1.8萬畝、中藥材2萬畝、蠶桑1.8萬畝、茶葉2.5萬畝(20*年冬至2009年春完成茶葉種植)。
責任單位:農業局
(四)推進資源綜合利用。
1、繼續開展資源綜合利用認定工作,落實國家對資源綜合利用的稅收優惠政策,不斷擴大工業“三廢”利用種類和數量,提高全市資源綜合利用率。重點做好磷渣、磷石膏、脫硫石膏、粉煤灰、赤泥、煤矸石等工業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
責任單位:經貿委,配合單位:循環辦
2、建立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做好市場調研和分析,制定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管理辦法,使之規范運作。新增綠色回收站、亭100個,有序開展社會回收,同時探索再生資源綠色回收站進小區、進校園、到農村的工作,擴大回收范圍。繼續完善“*收廢網”,擴大宣傳面,更好地為市民服務。完善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中心功能。做好市級舊貨市場建設前期調研工作。
責任單位:供銷社、循環辦
3、進一步制定我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經營規范和標準,建設企業和個人從業標準。通過培育和扶持*市物資回收公司等一批龍頭企業,整合我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現有資源,發揮龍頭企業示范作用,鼓勵龍頭企業采取連鎖經營等方式,建立社區再生資源回收站點。
責任單位:商務局,配合單位:供銷社
(五)促進垃圾資源化利用。
1、啟動生活垃圾填埋氣體綜合利用及CDM項目。將“*市垃圾分類收集體系建設研究”、“垃圾場垃圾分類回收”納入課題研究計劃。
責任單位:城管局,配合單位:循環辦
2、編制“*市城市生活垃圾和有機廢棄物綜合利用”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市餐廚垃圾管理暫行辦法》。
責任單位:循環辦
(六)全面推行清潔生產。
1、開展工業清潔生產。在全市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引導企業從生產的各個環節入手改造傳統工藝,優化用能結構,降低單位產品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強度。加大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力度,鼓勵企業自愿開展清潔生產審核,確定第三批6戶清潔生產審核試點企業。對通過清潔生產審核評估的企業,授予“清潔生產企業”等稱號。
責任單位:經貿委
2、開展農業清潔生產。一是規范化、標準化、集約化、專業化建設養殖小區;二是完成在開陽、小河實施的貴州省鄉村清潔工程示范村建設項目,及4個畜禽養殖場大中型沼氣工程;三是推廣應用太陽能殺蟲燈、性誘劑等非化學措施防治病蟲害,20*年推廣8萬畝。
責任單位:農業局
五、依靠科技,加快節能技術開發和推廣
(一)組織實施15項重大科技攻關,加大對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自主研發投入,推進電子信息、新型能源和相關新型材料等產業化項目建設。
責任單位:科技局
(二)組織實施一批節能降耗產業化示范項目和循環經濟高技術產業化項目。支持貴州開磷集團在礦山全面推廣磷石膏和磷渣用于充填井下采空技術,以提高礦產資源的回收利用率;支持以礦山開采的井下廢石頁巖為原料,開發建設頁巖標磚項目。
責任單位:發改委,配合單位:經貿委
(三)加強節能技術開發。把技術創新作為推進工業節能降耗的重要手段,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節能技術創新體系。組織實施節能科技開發專項,爭取一批節能重點項目,鼓勵企業和科研機構圍繞燃煤工業爐窯改造、余熱余壓利用、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建筑節能、綠色照明、政府機構節能、節能監測和技術服務體系建設等節能工程開發一批節能降耗關鍵和共性技術,研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廣闊市場前景的工業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設備和新材料。
責任單位:經貿委
(四)加強節能農業機械和農產品加工設備節能技術的推廣。20*年引進推廣2400臺(套)節能農機具,推廣水稻機械化插秧技術3萬畝。
責任單位:農業局
(五)充分利用各種對外交流渠道,廣泛開展節能減排國際、國內科技合作。根據《*市生態經濟市建設總體規劃》,從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旅游業等方面挑選出好項目尋求國際國內合作與支持,充分利用好國家相關政策及資金支持,促進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節約型增長方式;充分利用我市和聯合國人居署合作的可持續城市計劃項目平臺,廣泛開展同國際金融機構及各種國際組織的合作,積極爭取進入亞洲開發銀行,德國瑞典國際開發署等國際組織共同開展的“亞洲城市發展計劃”,學習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和管理經驗。
責任單位:發改委
六、強化責任,加強節能管理
(一)建立健全政府節能目標考核制度。
1、對全市節能工作目標和任務,由市經貿委、統計局、市政府目標辦牽頭,相關部門參加,對各責任單位節能目標進行分解,經市長辦公會、市委常委會審定后納入各區(市、縣)和市直部門年度綜合目標績效管理。由市政府目標辦、市節能辦等單位組成評價考核工作組,定期對各區(市、縣)和市直部門節能工作執行情況進行檢查,按年度進行考核,并按考核結果進行獎懲。市直各責任部門要對本系統承擔的節能工作目標和任務進行縱向分解落實并考核。
責任單位:經貿委、統計局、市政府目標辦
2、將節能降耗考核內容納入我市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中,對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等17戶企業負責人進行考核。同時,指導和督促其他國有企業開展節能降耗工作。
責任單位:國資委
(二)開展全社會綜合節能降耗統計監測工作。按《*市全社會綜合節能降耗統計監測方案(修改稿)》要求,對本年度全社會各行各業、各類單位的能源消費情況進行調查、匯兌和評估,并在省級評估的基礎上,由市統計局會同市發改委、市經貿委聯合對社會公布各區(市、縣)單位GDP能耗、單位GDP電耗、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等指標。
責任單位:統計局
(三)強化重點企業節能管理
1、突出抓好化工、鋼鐵、建材、電力、有色等重點耗能行業的節能降耗。瞄準國內外先進水平開展行業能耗水平對標活動,不定期舉辦節能技術產品推介會和行業節能技術交流會,研究解決影響行業節能降耗的共性問題,提高行業總體節能水平。重點抓好年綜合能耗3000噸標準煤以上工業企業的節能降耗。按屬地管理原則,市政府分別與這部分企業所在區(市、縣)政府簽訂節能目標責任書,區(市、縣)政府要確保企業完成單位產品能耗指標、實現當年節能量。督促重點企業開展能源審計、編制節能規劃、建立節能責任制、完善節能管理制度,不斷提高企業能源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完善對重點企業的“節約能源、原材料考核獎勵”制度,以重點企業節能降耗帶動全市工業節能降耗工作全面、深入開展。
責任單位:經貿委
2、對我市列入省重點監控的16家(含列入全國千家節能活動的4家)工業企業開展能源計量監督檢查,指導和幫助企業完善計量檢測體系,規范檢測工作。督促企業必須達到《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與管理通則》(GB17167-2006)的要求,配齊能源計量器具,建立健全能源計量管理檔案,指導企業合理配備能源計量器具并督促企業按規定送檢。為企業能源計量管理人員提供技術培訓,舉辦專家講座,組織相關企業開展能源計量工作經驗交流活動。
責任單位:質監局
(四)強化交通運輸節能管理。
1、充分利用現有手段,在道路運輸管理的各環節增加對企業節能降耗的扶持措施;在交通運輸各項開業審批中增加對節能的要求并作為剛性指標;建立并實施重點耗能設備準入與退出制度,在制定能耗限額標準基礎上加大對在用運輸裝備的抽查檢測力度,達不到安全和超能耗指標的堅決退出。結合交通運輸業發展戰略、行業規劃、政策法規、標準規范、科技支撐、政府管理等,提出*市道路旅客運輸節能降耗的目標。
責任單位:交通局
2、鼓勵發展農村客運經濟適用車型;實施營運客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標準;合理調整客運運力分布;通過規費征收政策鼓勵發展節能環保新型運力,加速淘汰能耗高、排放超標的老舊車型;實施貨運汽車及汽車列車推薦車型制度;完善道路運力審批制度;建立完善交通信息服務平臺。
責任單位:交通局
3、鼓勵大型運輸企業開展道路運輸新能源生物柴油應用技術研究和道路運輸行業應對燃油市場價格波動對策研究。
責任單位:交通局
4、開展交通行業節能培訓和教育工作,尤其對駕駛員進行節能技術培訓,并在營業性車輛駕駛員從業資格考核中增加節能駕駛考核內容。
責任單位:交通局
5、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通過優化線路、增設站點、優質服務等措施。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出行比重。加快中心城區出租汽車GPS智能調系統的建設,有效減少出租車空駛率。繼續實施國有公交車“油改氣”工程。20*年新增使用清潔燃料公交車430輛。積極探索發動機余熱綜合利用技術開發。
責任單位:城管局
6、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規、標準和政策,依法嚴厲打擊報廢機動車違法交易活動。一是加強對報廢汽車拆解企業的監管,嚴禁報廢汽車整車流入市場;二是加強對二手車交易市場監管,對*市鳳凰村和金陽兩個二手車交易市場進行專項檢查,對經查實屬報廢汽車的,嚴格按規定依法進行查處。
責任單位:商務局,配合單位:工商局、公安局、供銷社
(五)加強建筑節能管理。
嚴格建筑節能審查,凡按規定應實施建筑節能的項目而未實施的,不予辦理相關手續。積極主動協調建設單位申報1-2個低能耗、綠色建筑示范項目,組織省、市專家對示范項目進行技術指導,加強對示范項目的監督和服務。根據國家有關建筑節能法規,爭取20*年內制定并出臺適合我市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相關優惠政策。從政府機關辦公樓節能改造入手,逐步對全市各行業辦公用房和大型公共建設進行建筑節能改造,進而推廣到其他建筑。
責任單位:建設局
(六)加大實施能效標識和節能節水產品認證管理力度。
1、依據《能源效率標識管理辦法》,加強對強制性能效標識產品的監督檢查,嚴厲打擊偽造、冒用能效標識、節能質量認證標志、認證證書的行為,杜絕虛假認證。
2、加大扶持力度,積極推動我市節能產品爭創中國名牌、貴州省、*市(推薦)名牌。根據國家公布的免檢產品目錄,鼓勵節能產品生產企業爭取國家免檢資格。
責任單位:質監局
七、健全法制,加大監督檢查執法力度
(一)完善節能標準。開展對相關企業節能降耗標準執行情況的調研,根據我市重點產業或重點產品編制標準體系表,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分析整理后納入節能降耗標準體系,確定需補充制定的地方標準及企業標準。
責任單位:質監局
(二)對獲得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企業加大證后監管力度,發現企業獲證后私自違規新上限制類項目或使用限制類、淘汰類生產設備和工藝的,依法責令其改正;情節嚴重的,報請省質監局依法吊銷其生產許可證。切實加大無證查處工作力度,對違反國家產業政策或難以達到取證條件的,及時報請市政府有關部門依法取締。
責任單位:質監局
(三)組織有關價格專項檢查,及時糾正和清理對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在電價、地價等違規的優惠政策。實施我市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用水、用電、用氣價格公示制度。對差別電價、煤炭電價、脫硫電價執行情況進行經常性監督檢查,對擅自執行優惠價格政策的行為依法從重處理。
責任單位:物價局
(四)依據《統計法》和國家、省、市節能降耗統計監測方案的要求,駐筑各單位和個體經營戶及家庭住戶有義務依法向當地統計部門如實填報統計表,對于拒報、遲報、虛報、瞞報、偽造篡改統計資料等違法行為,將依法予以查處。
責任單位:統計局
八、完善政策,形成激勵和約束機制
(一)按照產業政策實施差別化能源價格政策。落實省政府實施用水、用電、用氣相關價格政策,完成我市生活和生產用水、用氣階梯式價格政策的前期調研和方案起草工作。實行超計劃超定額用水加價制度,嚴格再生水、礦井水、雨水開發利用的價格政策。按照國家產業政策探索對限制類、淘汰類高耗水企業實施懲罰性水價。積極推進農業供水價格改革工作,逐步建立完善的農業用水計量收費制度。
責任單位:物價局
(二)認真貫徹實施國家有關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和環保產品(設備、技術)目錄的稅收優惠政策。對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包括公共污水處理、公共垃圾處理、沼氣綜合開發利用、節能減排技術改造、海水淡化等)的所得,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對企業購置并實際使用《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節能節水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和《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專用設備的,該專用設備的投資額的10%可以從企業當年的應納稅額中抵免;當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個納稅年度結轉抵免。對企業以《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資源作為主要原料,生產國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國家行業相關標準的產品取得的收入,減按90%計入收入總額。落實對廢舊物資、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增值稅優惠政策。實施鼓勵節能環保型車船、節能省地環保型建筑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稅收優惠政策。實行鼓勵先進節能環保技術設備進口的稅收優惠政策。加大稅收優惠政策宣傳力度,保證國家鼓勵節能的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準確及時落實到位。
責任單位:國稅局、地稅局
九、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節約意識
(一)在各級各類中小學內開展節能環保社會實踐與科技創新活動,幫助青少年深化節能意識,學習和尋找節能的竅門和方法。通過宣傳欄、黑板報、校園網站、校園廣播等,采取生動活潑、學生喜聞樂見的教育和宣傳形式,引導中小學生樹立節能觀念,養成節能好習慣。
責任單位:教育局
(二)充分利用我市廣播電視媒體,加強節能宣傳,提高全民節能意識。制作和播放節能公益廣告,適時在節目中推出節能知識和竅門的宣傳短片。開設節能新聞專欄,采取多種形式作好動態報道,對典型內容安排系列報道。開通熱線電話、短信平臺等,增強節能宣傳的參與性和互動性。大力宣傳節能標兵、節能企業,對達不到節能要求的企業和單位進行曝光。
責任單位:廣電局
(三)加大家庭社區節能宣傳,利用各類宣傳載體,張貼節能標語、口號、條幅,發放宣傳資料、科普讀物,向廣大居民介紹和宣傳節能常識。大力倡導“使用節水器具,使用節能電器,使用無磷洗衣粉,使用菜籃子、布袋子,拒絕過度包裝,注意一水多用”等“家庭節能六件事”,重塑家庭生活消費新模式。
責任單位:婦聯
(四)通過開展“全國科普日”、科普大蓬車、科普巡回展、科普知識有獎征文等方式,向廣大群眾宣傳節能科技成果、先進實用技術和生活節能小竅門,促進節能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的推廣應用。
責任單位:科協
(五)按照《*市表彰獎勵暫行辦法》,對在節能降耗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企事業單位、機關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
責任單位:經貿委,配合單位:人事局
十、政府帶頭,發揮節能表率作用
(一)抓好行政中心用水、用電、用煤氣管理,力爭20*年市級機關(單位)人均能耗在20*年基礎上降低3%。
1、節約用電。辦公樓公共區域的照明采用節能燈具。在滿足基本照明的情況下,適當減少一些燈具。行政中心廣場景觀燈、大樓景觀燈、東西地下停車場照明燈實行專人管理。廣場燈開啟時間根據自然光照度和季節變化進行適時調節,杜絕常年一貫制的狀況。大樓景觀燈和裝飾燈具無重大活動和重要節日,一律不開啟。在按辦公大樓、非辦公區分戶能耗實施計量的基礎上,逐步適時縮小計量區域,細化各區域相關部門(單位)的節能責任和節能指標。實施電梯節能運行方案。
2、節約用水。調整各區域污洗間、衛生間供水閥門開度,加強用水設備日常維護管理,及時檢修排故障。在綠植養護中采用噴灌、微灌等節水灌溉方式。專人對行政中心廣場音樂噴泉進行管理,制定音樂噴泉運行管理方案,縮短非工作需要的噴泉開放。
3、加強空調節能降耗管理。制定《市級行政中心中央空調系統節能運行管理規定》,對行政中心東、西庫中央空調系統制定嚴格的開、關機制度,上班時間嚴格按行政中心各大樓內重點區域的溫度情況進行主機參數的調節。在夜間和休息日停開中央空調,在工作日下班前提前1小時關閉主機。根據*的氣候條件,合理調控辦公室空調溫度。對中央空調水系統進行水質處理,并增加末端空調盤管濾網清洗頻率,提高空調換能效率。
(二)實施政府節能采購。在行政中心工程改造和施工中,優先購買經國家認證的節約型設備或產品,杜絕采購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能耗、低效率設備和產品。邀請相關節能設備的廠家到機關進行產品展示及節能宣傳,逐步改造現有設施,切實做到節能環保。
責任單位:機關事務局
- 上一篇:市大氣污染防治制度
- 下一篇:市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