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政府分解落實重點工作的意見

時間:2022-11-30 11:31:00

導語:區政府分解落實重點工作的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政府分解落實重點工作的意見

為了確保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全區上下要緊緊圍繞《政府工作報告》排定的2009年度重點工作,確定目標,明確責任,制定措施,全力抓好任務分解落實工作。

一、更加突出重大項目建設,進一步確保經濟增長

1、加快城市綜合體建設。金太湖國際商貿城一期全面建成開放,民主街一期、天鵬地塊一期、鳳凰城二期全面啟動建設。(責任部門:規劃招商辦、北大街街道)

2、加快經營性地塊建設。啟動小天鵝地塊、二毛紡地塊、盛岸16號等地塊建設,抓好鳳凰城、盛世新城、海尚映象、金太湖國際商貿城二期等續建項目建設,全年開工建設商品住宅100萬平方米、開盤銷售45萬平方米。(責任部門:規劃招商辦、各街道)

3、加快惠山古鎮歷史文化街區建設。完成平臺重組、資產注入和資金籌措工作,全面落實古鎮修復建設資金。高標準推進核心區修復工程,寶善橋、惠泉酒坊、泥人博物館、祠堂群建成開放。加快核心區二期拆遷和風貌區企業收購、土地整理工作,推進杰能科地塊等風貌區地塊的推介招商,加快啟動建設。(惠山古鎮開發建設有限公司)

4、加快重點市場園區建設。一是加快國聯金屬材料市場建設,一期交易大樓對外營業,二期配套設施基本建成。(責任單位:山北街道)二是推進科技創業園建設,一期8.8萬平方米信息孵化器年內建成投用,二期12萬平方米總部經濟辦公區開工建設,下半年啟動三期12萬平方米商務配套區建設。(責任單位:科技局)三是啟動金山北科技產業園二期拆遷,加快16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建設,引進一批產業項目。(責任單位:金山北科技產業園管委會)四是加快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推進威鷹地塊改造,啟動產業大廈、統一地塊、金南地塊拆遷建設。(責任單位:錫北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管委會、黃巷街道)

5、加快鳳翔新城建設。一是編制完成鳳翔新城擴容區控制性詳規及深化吳橋中心廣場、運河風光帶城市設計。(責任單位:規劃招商辦)二是加快新城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建設路、鳳源路建設和消防四中隊、變電所移建。(責任單位:建設局、各街道)

二、更加突出產業培育,進一步加快產業升級

1、優化都市型工業。一是加強留存企業服務工作,做好穩心留根工作。(牽頭部門:經貿局,責任單位:各街道)二是支持技術含量高、增長有潛力的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積極培育都市型工業。(責任部門:科技局、各街道)

2、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強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引導企業加大技改投入,增強研發創新能力,加快技術和產品創新,完成大中型企業研發投入1.4億元,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8%以上。加快高新技術產權交易市場建設,進一步整合集聚產權交易、專利展示、技術轉讓、中介服務資源,增強輻射能力,做大交易總量。全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65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8%以上。(責任部門:科技局、各街道)

3、提升現代服務產業。加快服務業重大項目建設,啟動通惠商務大廈、白金漢爵二期、古運河商貿城、一百改擴建工程建設,首席公館建成營業。服務業投入比上年增長30%,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責任部門:區發展和改革局、規劃招商辦、各街道)

4、壯大服務外包產業。堅持量質并舉,引進一批規模較大、帶動作用明顯的龍頭企業,爭取在對印軟件和服務外包企業引進上實現突破。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引導企業參與CMMI認證,全年新增2家企業入圍市“123”計劃。全年完成服務外包接包合同協議金額7000萬美元、離岸外包合同協議金額4500萬美元。(責任部門:外經局、招商中心)

5、繁榮文化旅游產業。以惠山古鎮歷史文化街區為依托,加快開發建設,加強運行維護,精心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名片”。挖掘豐富的山水文化、運河文化、宗教文化、祠堂文化,加快我區文化旅游產業的培育,扶持發展相關配套產業,打造新的支柱產業。(責任部門:惠山古鎮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文體局、各街道)

三、更加突出招商引資,進一步增強發展后勁

1、加強招商工作管理。整合招商資源,建立全區統一的招商信息庫,構建“大招商”工作格局。強化招商考核,落實項目招商屬地負責、屬地考核。加強招商隊伍建設,大力培養和引進專業招商人才,加強目標管理和業績考核,強化招商服務,提高招商成效。(責任部門:招商中心、各街道)

2、突出招商引資重點。一是加大總部經濟、樓宇經濟及企業銷售中心、運營中心、結算中心的引進力度,全年引進注冊資金40億元。(責任部門:經貿局、招商中心)二是加強以“530”項目為重點的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生物醫藥等高科技產業引進,全年引進“530”項目企業10家。(責任部門:科技局)三是進一步加強服務業外資引進,完成服務業到位注冊外資4000萬美元,新批3000萬美元以上重大外資項目1-2個。(責任部門:外經局)四是加強商業地產招商,加快功能性地塊、新城剩余地塊推介,全年出讓土地224.6畝。(責任部門:規劃招商辦)

四、更加突出環境建設,進一步打造發展優勢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啟動運河西路、錫惠路延伸段、興源二路、錫滬路、盛德路等重點道橋拆遷建設,完成建設路、人民路、錫惠路拓建改造。推進河道綜合整治,加強防汛設施建設。(責任部門:拆遷安置辦、建設局)

2、加快推進拆遷安置。一是堅持陽光拆遷,全面推行拆遷安置公示機制。加強拆遷管理,推進惠山古鎮、火車站北廣場、天鵬地塊、鳳凰城三期等重點項目拆遷安置,確保全年完成拆遷工作量100萬平方米。(責任部門:拆遷安置辦)二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啟動憲豐、五河苑三期、惠麓苑三期、亨盛壓力容器廠地塊等安置房建設,抓好豐涵家園、新惠家園四期、龍塘岸、丁巷安置房竣工交付,全年新開工建設87萬平方米、竣工60萬平方米。(責任部門:兩房建設辦、黃巷街道、山北街道)

3、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一是加快推進企業退城進園。(責任部門:規劃招商辦)二是加強“五小”企業和“三高兩低”企業整治。推進節能降耗,加快實施重點企業節能與循環項目、能源審計項目、清潔生產審核,確保能耗總量和單位增加值能耗持續下降。(責任部門:經貿局、環保局)三是推進截污接管,加快污水管網建設,同步實施污水截流和排污口封堵,確保生活污水接管截污率達到90%以上。(責任部門:環保局、建設局)四是推進綠化建設,新增綠地35萬平方米,完成2個區級游園建設。(責任部門:城管局)

五、更加突出協調發展,進一步推動社會進步

1、均衡發展教育事業。一是啟動區文教中心二期、廣石學校、積余實驗學校、惠山小學等教育工程建設。(責任部門:兩房建設辦、教育局)二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深化“未來名師工程”,加強名校長、名師培養和引進。(責任部門:教育局)

2、提升發展衛生事業。一是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事管理、財務管理、績效考核機制,推進社區衛生服務站規范化建設,努力提高服務質量,轄區居民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率達60%以上。加快公共衛生設施建設,啟動疾病控制、衛生監督機構規范化建設前期工作。積極推進健康城市建設,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食品藥品監管和傳染病預防工作。(責任部門:衛生局)二是進一步做強市康復醫院品牌,建設全省一流的康復醫院。(責任部門:康復醫院)三是深入推進家庭健康行動,提升計生服務質量和出生人口素質。(責任部門:人口計生局)

3、加快發展文體事業。大力發展動漫、創意、影視、娛樂等文化產業,做大做強文化產業。豐富群眾文化體育生活,舉辦第四屆社區鄰居節和民間文化藝術節。(責任部門:文體局、民政局)

4、加強社區建設管理。完善社區建設工作機制,加強社區工作協調。推進社區扁平化管理試點工作,提高社區管理水平。成立社區自治管理協會,推廣社區自治管理,完成11個小區的“三保”達標創建,加快推進安置房小區自治管理。以和諧社區建設為抓手,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拓展服務內涵,增強社區凝聚力。著力完善社區硬件設施,完成惠山街道辦公用房達標建設。(責任部門:民政局、“三保辦”)

六、更加突出惠民安民,進一步促進社會和諧

1、積極擴大社會就業。以創建充分就業社區為載體,加強就業指導、技能培訓和就業幫扶,重點拓展社區就業、居家就業,全年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就業6000名,零就業家庭就業安置率100%。(人事和勞動局、民政局)

2、著力完善社會保障。一是完成歷次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試點工作,并在全區推開。加強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工作,推進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加快社會保障征繳擴面,確保新辦企業參保率達100%。(責任部門:人事和勞動局)二是做好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審核,落實廉租房配給。(責任部門:房管局)

3、不斷加強社會救助。出臺困難群眾臨時生活救助實施細則,保障暫時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加強居家養老和殘疾人日間照料服務體系建設,加強養老機構管理,落實入住養老機構的高齡、貧困老人生活補貼。開展康復服務進家庭活動,加強殘疾人康復、就業和生活保障。(民政局、殘聯)

4、有效確保社會穩定。一是積極推進平安*、法治*建設,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深化社區警務戰略,加大科技強警投入,完善社會穩定預警防范,確保社會安定有序。(責任部門:綜治辦、公安*分局)二是認真做好人民來信來訪工作,加強民事調解和矛盾調處工作,加快推進信訪案件的案結事了。(責任部門:信訪局、司法局)三是強化安全生產監管,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努力消除安全隱患。(責任部門:安監局)

5、著力為民辦好實事。一是加強老新村整治改造。開展第十四批老新村整治,完成“平改坡”項目1-2個,完成房屋特修項目1-2個,更換不銹鋼水箱100只。加強技防設施建設,安裝300扇電控防盜門。完成9個小區垃圾機械化收集。解決5個新村小區門前停車管理瓶頸問題。(責任部門:建設局、房管局、城管局)二是加強小區自治管理。新增“保潔、保綠、保安”自治管理小區11個。推進廣石小區、蕙麓苑小區等農民安置房、經濟適用房小區的自治管理,完成5-6個無物業管理老新村小區的自治管理工作,落實15個無物業管理小區192個化糞池的清理和日常維護工作。(責任部門:民政局、“三保辦”、城管局)三是落實水源保護措施。完成100家企事業單位生活污水接管。(責任部門:環保局、建設局)四是深化就業安置工程。充分就業社區創建率和零就業家庭就業安置率分別達到100%。全年新安置殘疾人就業60名。做好退役士兵技能培訓工作,培訓面不低于70%。(責任部門:人事和勞動局、民政局、殘聯)五是開展健康服務行動。加強社區衛生服務站規范化建設,提高服務質量,門診均次費用比市級醫院低50%以上。免費提供婚前醫學檢查,完成人數占婚姻登記初婚人數的50%以上。對轄區6歲以下有康復需求的貧困殘疾兒童實施免費康復。(責任部門:衛生局、人口計生局)六是加強弱勢群體救助。實施困難家庭臨時救助辦法。加強居家養老和殘疾人日間照料服務平臺建設,新增4個服務點。(責任部門:民政局、殘聯)七是加快文體設施建設。加強健身場所建設,新增4個健身點、2處籃球活動場地,維修維護43個小區的戶外健身設施。免費開展群眾體質測定2000人以上。(責任部門:文體局)八是強化法律援助服務。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0件,辦結率不低于85%。提供義務法律咨詢300人次以上。(責任部門:司法局)

七、更加突出改革創新,進一步激發發展活力

1、深化城市管理改革。進一步深化城管體制改革,強化街道、社區城市管理職能,加快執法隊伍、協管力量派駐到街道,行政職權下放到街道,城管隊員掛鉤到社區。深化養護保潔管理體制改革,完成城鄉環衛資源整合,加快市政養護、綠化建設、環衛保潔、河道保潔專業化、一體化運行和績效考核,切實提高作業質量。(責任部門:城管局)

2、深化資產管理改革。加強區街投融資平臺建設,通過資產轉性注入、授權經營,切實提升公有資產融資運作能力,保障政府性投資項目建設。加強公有資產監管,規范拆遷補償金管理,加強街道公有資產管理。創新村級資產、財務管理模式,增強村級經濟發展支撐力。(責任部門:財務辦、公資辦、各街道)

3、創新人口管理工作。理順人口管理工作機制,建立“一證二合同三承諾”人口管理服務新模式,整合人口信息管理平臺,確保人口管理科學高效。(責任部門:人口計生局)

4、深化政府管理改革。進一步調整區街財政管理體制,實現稅收屬地管理到街道、收入與財力相掛鉤。切實規范和加強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拓展“參與式預算”管理范圍,提高政府投資效益。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切實發揮考核導向作用,形成工作合力。進一步完善重大項目、重點工作推進機制,增強工作實效。(責任部門:財政局、發展和改革局、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