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局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意見

時間:2022-12-01 04:09:00

導語:發改局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發改局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意見

為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增創綜合投資環境新優勢,加快推進實現“兩個率先”目標、構建和諧社會進程,經局黨組研究,制定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的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兩個率先”、富民強市的奮斗目標,牢牢把握加快發展、科學發展這一主題,牢固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環境就是生產力”的理念,遵循便民效率原則,狠抓效能建設和勤政廉政,在依法行政、規范行政的基礎上,堅持優質服務、高效服務,不斷提升工作水平,創新服務手段,做到一切為基層服務、一切為投資者服務,樹立政府機關的良好形象。

二、組織領導

局成立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章宏勝。領導小組成員:翁生林、葛惠明、陳國元、何國平、宋羅粉、賀美華。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宋羅粉同志兼任。日常工作由局辦公室負責,聯絡員:王曉莉。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聯系實際制訂具體的軟環境建設工作方案和計劃,并做好組織落實、信息宣傳、日常督查、考評整改等工作。

三、工作內容

1、進一步統一認識,明確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的重要性,牢固樹立“人人都是投資環境”的觀念。

軟環境是促進投資的“生命線”,抓軟環境優化就是抓經濟發展。全局黨員干部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的重要性,牢固樹立“人人都是投資環境”的觀念。要通過軟環境建設,進一步加強機關行政工作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培訓,切實提高干部素質和業務水平,努力塑造政策開明、服務高效、程序規范、誠信守諾的良好機關作風。

2、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在堅持依法行政、規范程序的基礎上,營造便民高效的服務環境。

依據《行政認可法》的規定,按照國務院和省、市要求,本著求真務實的精神,進一步做好投資體制改革制度的學習培訓和組織實施工作,優化完善投資環境。通過調研,大膽創新,切實把依法行政貫穿于為項目服務、為發展和改革服務的全過程,大力推進各項工作法制化、規范化。同時,要積極轉變作風、轉變觀念、轉變方式,全面實行“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積極開展網上審批,大力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建立完善信用征集、項目申報、舉報投訴平臺以及發改系統內部數據交換平臺,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為社會提供公開、透明、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務,營造便民高效的服務環境。

3、提高跟蹤服務水平,善于發現并及時協調解決基層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做到服務經濟建設“零距離”。

堅持執政為民,進一步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根本目的,切實解決好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盡心盡力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要主動為企業提供多種形式的優質服務,千方百計提高調研能力和項目跟蹤服務水平,圍繞充分發揮產業和資源優勢,做好重點項目儲備和論證、報批等前期研究工作,增強儲備項目的可信度,為招商引資提供項目源,做到重大項目“零遺漏”。切實做好招商過程中的急辦、急報、急批項目聯報工作,提高審核、備案服務水平和效率,做到審批項目“零障礙”。積極充分運用好國家、省、市和地方政府的有關優惠政策,根據產業政策和導向,匯合產業、產品、資源等方面的優勢,不斷充實、完善招商項目庫,編制完善*市投資指南,免費發放至各部門和各鎮,做到服務基層“零收費”。通過一系列措施,力爭在機關作風建設和優化軟環境建設方面走在全市機關前列。

4、推進誠信建設,加快政務公開和信用體系建設步伐,增強行政公信力。

全局黨員干部要率先垂范,帶頭樹立信用理念,強化信用意識,承擔守信責任,塑造誠信形象,增強行政公信力。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服務承諾各項工作措施,增強項目報批等政務活動的透明度,落實企業和社會公眾對服務項目的知情權、參與權與監督權。凡是制定重大規劃、戰略、政策的,要重視征求社會和各部門意見,切實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保持政策延續性和實施有效性。凡是面向社會、普遍適用的辦事程序、辦事規則和服務承諾,一律通過政府網站等有效途徑,及時公開。進一步完善人民建議征集、信訪舉報制度,健全社會監督網絡,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示范于民,協調組織好全社會信用建設,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四、督查考核

1、加強督查。局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開通投訴電話,設立舉報信箱,接受投訴,并開展定期督查,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督促限時整改。監督電話:*。電子郵箱:*。接到投訴后,2個工作日內提交局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調查核實后,提交相關會議研究并提出處理意見,在7個工作日內反饋到本人和投訴人。

2、強化考核。根據市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的有關考核辦法,結合工作實際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評選20*年度科室和個人先進的重要依據列入年度考核。